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钟俊威 刘庆 +2 位作者 黄志宁 李楠欣 吴楚森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7期153-155,159,共4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分辨质谱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度的特点,在食品中有害物质、营养成分以及食品添加剂等的检测中表现出色。本文探讨了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分辨质谱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度的特点,在食品中有害物质、营养成分以及食品添加剂等的检测中表现出色。本文探讨了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优势,以期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技术 食品检测 有害物质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生育酚及α-生育酚乙酸酯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慧勇 席绍峰 +5 位作者 谭建华 王继才 熊小婷 赵田甜 吴楚森 郭长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6-421,共6页
建立了化妆品中4种生育酚异构体及α-生育酚乙酸酯的超临界色谱分析方法.不同基质类型的化妆品经乙腈水溶液-正己烷溶剂体系按不同的添加顺序进行分散、提取、液液分配后,以二氧化碳为流动相,异丙醇-正己烷(1∶1)为改性剂,利用亚乙基... 建立了化妆品中4种生育酚异构体及α-生育酚乙酸酯的超临界色谱分析方法.不同基质类型的化妆品经乙腈水溶液-正己烷溶剂体系按不同的添加顺序进行分散、提取、液液分配后,以二氧化碳为流动相,异丙醇-正己烷(1∶1)为改性剂,利用亚乙基桥杂化颗粒色谱柱(Viridis@BEH,250 mm&#215;4.6 mm,5μm)对目标物和样品杂质进行有效分离,用光电二极管矩阵检测器(SFC-PDA)进行测定.系统考察了提取条件和色谱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生育酚和α-生育酚乙酸酯的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50 mg/kg和25 mg/kg,空白基质加标回收率为81.3%~ 10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2.8%.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各类化妆品中4种生育酚异构体及α-生育酚乙酸酯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色谱法 化妆品 生育酚 α-生育酚乙酸酯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S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中黄芩苷与白鲜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及质谱确证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慧勇 谭建华 +5 位作者 郭长虹 席绍峰 王继才 熊小婷 赵田甜 吴楚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9-1403,共5页
建立了化妆品中黄芩苷和白鲜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的质谱确证方法.不同基质类型的化妆品经甲醇-磷酸缓冲溶液(9∶1,pH 2.5)超声提取,氯化钠破乳化,以乙腈-0.1... 建立了化妆品中黄芩苷和白鲜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的质谱确证方法.不同基质类型的化妆品经甲醇-磷酸缓冲溶液(9∶1,pH 2.5)超声提取,氯化钠破乳化,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利用Waters CSH C18(2.1 mm ×l00 mm,1.7 μm)色谱柱对目标物和样品杂质进行有效分离,以314 nm为检测波长进行定量测定.黄芩苷和白鲜碱在0.05~10 mg/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的回收率为92.2%~10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方法检出限均为0.3 mg/kg.同时建立了对黄芩苷和白鲜碱的UPLC-Q-TOF质谱确证方法,通过一个母离子和子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对黄芩苷和白鲜碱进行确证,分子质量精确度小于5 ppm,并结合紫外吸收光谱、精确质量数及同位素匹配对黄芩苷的降解产物进行了结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黄芩苷 白鲜碱 超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化法用于α-蒎烯均聚、共聚混合物的分离及其结构表征Ⅰ.聚(α-蒎烯)的臭氧化及其环内双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邓云祥 彭超盼 +1 位作者 张仁俊 吴楚森 《石油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使用微量臭氧化装置,找到了适用于对较高分子量聚(α-蒎烯)的环内双键进行选择、定量地臭氧化的条件:-15℃,乙酸异戊酯作溶剂,样品浓度5.0g/L,氧气流速5.0ml/min。测定了来源不同、分子量和结构有差异的3个... 使用微量臭氧化装置,找到了适用于对较高分子量聚(α-蒎烯)的环内双键进行选择、定量地臭氧化的条件:-15℃,乙酸异戊酯作溶剂,样品浓度5.0g/L,氧气流速5.0ml/min。测定了来源不同、分子量和结构有差异的3个聚(α-蒎烯)样品的双键含量,所得数值和 ̄1H-NMR测定的相一致。IR、 ̄1H-NMR分析表明,聚(α-蒎烯)所含环内双键完全消失,伴有羰基生成。溶解性和分子量测定表明,臭氧化后样品的极性增大,但分子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 蒎烯 苯乙烯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化妆品中硫酸二甲酯与硫酸二乙酯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楚森 王斌 +4 位作者 王莉 刘冬虹 吴玉銮 侯向昶 冼燕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5,共6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硫酸二甲酯和硫酸二乙酯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样品经溶剂提取后采用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水基类、乳液类、膏霜类、啫喱类和粉类化妆品的方法检出限均为1.5 mg/kg,定量下限均为5.0 mg/kg;蜡基类化妆...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硫酸二甲酯和硫酸二乙酯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样品经溶剂提取后采用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水基类、乳液类、膏霜类、啫喱类和粉类化妆品的方法检出限均为1.5 mg/kg,定量下限均为5.0 mg/kg;蜡基类化妆品的检出限为3.0 mg/kg,定量下限为10.0 mg/kg;油状化妆品的方法检出限为5.0 mg/kg,定量下限为16.0 mg/kg。目标物在0.25~2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硫酸二甲酯的平均回收率为83.8%~104.7%,相对标准偏差为2.7%~8.2%;硫酸二乙酯的平均回收率为84.7%~104.8%,相对标准偏差为3.5%~8.7%。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可满足水基类、乳液类、膏霜类、啫喱类、粉类和油状化妆品中硫酸二甲酯和硫酸二乙酯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硫酸二甲酯 硫酸二乙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4种禁用酚类物质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楚森 王斌 +6 位作者 梁明 冼燕萍 吴玉銮 王莉 陈杰锋 郭新东 刘冬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5-989,共5页
建立了水基类、乳液类、膏霜类、粉类和蜡基类化妆品中4种禁用酚类物质(间苯三酚、4-硝基愈创木酚、酚酞和地乐酚)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溶剂萃取,氮吹浓缩后采用优化的定容液定容,以液相色谱保留时间和紫外吸光度定性,外标法... 建立了水基类、乳液类、膏霜类、粉类和蜡基类化妆品中4种禁用酚类物质(间苯三酚、4-硝基愈创木酚、酚酞和地乐酚)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溶剂萃取,氮吹浓缩后采用优化的定容液定容,以液相色谱保留时间和紫外吸光度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禁用酚类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的检出限(LOD)为1.5~6.0mg/kg,定量下限(LOQ)为5.0~20.0mg/kg。4种禁用酚类物质的平均回收率为81.3%~1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8.2%。方法前处理简单、操作性强,适用于化妆品中4种禁用酚类物质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化妆品 禁用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化剂 被引量:33
7
作者 陈立伟 吴楚森 +5 位作者 汪毅 吴玉銮 王莉 董浩 王斌 罗海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212,共7页
超声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建立了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14种紫外吸收剂及抗氧化剂(UV-0,UV-9,UV-71,UV-329,UV-326,UV-327,UV-234,UV-360,抗氧化剂2246,抗氧化剂425,TH-1790,抗氧化剂3114,抗氧化剂1010和抗氧化剂1076)的... 超声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建立了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14种紫外吸收剂及抗氧化剂(UV-0,UV-9,UV-71,UV-329,UV-326,UV-327,UV-234,UV-360,抗氧化剂2246,抗氧化剂425,TH-1790,抗氧化剂3114,抗氧化剂1010和抗氧化剂1076)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三氯甲烷-甲醇超声提取,C18色谱柱分离后,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14种物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9 2,方法定量下限(S/N=10)为8.0~33.0 mg/kg,平均回收率为83.6%~116.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3%~9.5%。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食品塑料包装中14种紫外吸收剂及抗氧化剂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吸收剂 抗氧化剂 食品塑料包装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的迁移量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莉 李泽荣 +5 位作者 陈立伟 尤海云 吴楚森 韩婉清 冼燕萍 罗海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4726-4733,共8页
目的建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限用紫外吸收剂(UV-0、UV-9、UV-71、UV-326、UV-327、UV-234)和抗氧化剂(2246、425、TH-1790、3114和1076)迁移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方法。方法优化仪器... 目的建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限用紫外吸收剂(UV-0、UV-9、UV-71、UV-326、UV-327、UV-234)和抗氧化剂(2246、425、TH-1790、3114和1076)迁移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方法。方法优化仪器条件及模拟液萃取条件,考察超纯水、3%乙酸水(V:V)溶液、10%乙醇水(V:V)溶液及95%乙醇水(V:V)溶液等4种食品模拟物中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的迁移量,并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市售样品迁移量的检测。结果 11种目标物质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2,方法检出限为0.5~2.0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2%~113.2%,相对标准偏差(n=6)为2.8%~8.5%。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准确,满足欧盟指令(EU)No.10/2011和GB 9685-2008对食品塑料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特定迁移量(SML)的限量要求,适用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的迁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 紫外吸收剂 抗氧化剂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食品纸包装材料中9种烯烃类化合物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敏恒 林晓佳 +4 位作者 严婉盈 蔡锦安 张瑞瑞 侯向昶 吴楚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878-2885,共8页
目的建立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检测食品纸包装材料中9种烯烃化合物(2-苯丙烯、苯丙烯、2-苯乙烯、二环[2,2,1]庚-2-烯、己烯、辛烯、异戊二烯、1,1-二氯乙烯和4-甲... 目的建立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检测食品纸包装材料中9种烯烃化合物(2-苯丙烯、苯丙烯、2-苯乙烯、二环[2,2,1]庚-2-烯、己烯、辛烯、异戊二烯、1,1-二氯乙烯和4-甲基-1-戊烯)的定性定量确证方法。方法样品在平衡温度为120℃,平衡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自动顶空进样,经DB-624色谱柱分离,采用GC-MS选择离子扫描方式进行检测,以内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9种烯烃化合物在5~10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定量限为20~40μg/kg;方法的回收率在93.5%~10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3%~5.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满足食品纸包装材料中9种烯烃化合物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纸包装材料 链烯烃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4种禁用醛酮化合物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强 寻知庆 +3 位作者 黄金凤 郭新东 吴楚森 叶嘉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2-587,共6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4种禁用醛酮化合物(巴豆醛、苯乙酮、2,4-二羟基-3-甲基苯甲醛和2-亚戊基环己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使用50%乙腈(体积比)溶液提取,经AQ-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后,高效液相色谱...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4种禁用醛酮化合物(巴豆醛、苯乙酮、2,4-二羟基-3-甲基苯甲醛和2-亚戊基环己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使用50%乙腈(体积比)溶液提取,经AQ-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光谱定性,外标法定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确证。结果表明,4种醛酮化合物在0.05~2.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5~1.0 mg/kg和1.5~3.0 m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9.0%~106.7%,相对标准偏差(RSDs,n=6)为2.0%~6.9%。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化妆品中4种禁用醛酮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化妆品 醛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肌肉组织中6种噻嗪类利尿剂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慷 寻知庆 +5 位作者 何霜 汪晨霞 郭燕华 吴楚森 黄金凤 郭新东 《肉类研究》 2021年第9期38-42,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肌肉组织中6种噻嗪类利尿剂(氯噻嗪、氢氯噻嗪、环戊噻嗪、环噻嗪、氯噻酮、苄氟噻嗪)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30∶70,V/V)提取,PRiME HLB固相色谱柱净化,反相...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肌肉组织中6种噻嗪类利尿剂(氯噻嗪、氢氯噻嗪、环戊噻嗪、环噻嗪、氯噻酮、苄氟噻嗪)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30∶70,V/V)提取,PRiME HLB固相色谱柱净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6种目标物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方法的定量限为1.0μg/kg;阴性样品三水平添加回收实验结果表明,6种噻嗪类利尿剂加标回收率为82.1%~97.2%,6次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3.8%~9.0%。该方法具有净化效果好、定量准确、灵敏快速的特点,适用于肌肉组织中噻嗪类利尿剂的检测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噻嗪类利尿剂 肌肉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烷基胺
12
作者 李秀英 黄金凤 +5 位作者 区硕俊 岑建斌 侯向昶 叶嘉荣 吴楚森 王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06-110,共5页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6种烷基胺类物质(4,4'-亚基双环己胺、青霉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N,N-二乙基-1,3-丙二胺、1,6-己二胺和5-氨基-1,3,3-三甲基环己甲胺)的...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6种烷基胺类物质(4,4'-亚基双环己胺、青霉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N,N-二乙基-1,3-丙二胺、1,6-己二胺和5-氨基-1,3,3-三甲基环己甲胺)的分析方法。塑料样品用丙酮超声提取,C18和PSA混合净化后经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和0.1%甲酸水溶液(体积分数)-乙腈进行梯度洗脱分离,以串联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6种烷基胺类物质在0.50μg/L^1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5 8~0.999 3;方法检出限(S/N=3)为0.23μg/kg^0.56μg/kg,平均回收率为83.6%~103%,精密度(n=6)为2.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胺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 超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