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牛驼镇凸起潜山方解石脉体特征及流体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飞 曾溅辉 +5 位作者 金凤鸣 刘井旺 赵智鹏 刘佳 葛黛薇 吴晨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52,共9页
华北牛驼镇凸起潜山地层中方解石脉体发育,根据研究区潜山地层方解石脉体及其围岩岩石学、同位素等特征,结合埋藏史、热史和构造演化史,分析流体来源及活动期次。结果表明:牛驼镇凸起潜山地层发育4种类型方解石脉体(Cal_1、Cal_2、Cal_3... 华北牛驼镇凸起潜山地层中方解石脉体发育,根据研究区潜山地层方解石脉体及其围岩岩石学、同位素等特征,结合埋藏史、热史和构造演化史,分析流体来源及活动期次。结果表明:牛驼镇凸起潜山地层发育4种类型方解石脉体(Cal_1、Cal_2、Cal_3和Cal_4),其中加里东运动早期形成的Cal_1型脉体与围岩同位素特征相似,流体来源于围岩。加里东运动晚期形成的Cal_2型脉体相对围岩具有δ^(13)C相似、δ^(18)O亏损和^(87)Sr/^(86)Sr富集的特征,流体来源于大气水和围岩的混合。喜马拉雅运动Es_3-Es_4期形成的Cal_3型脉体相对围岩具有δ^(13)C和δ^(18)O亏损、87Sr/86Sr富集的特征,流体来源于岩浆活动。喜马拉雅运动Ng-Nm末期形成的Cal_4型脉体相对围岩也具有δ^(13)C和δ^(18)O亏损、^(87)Sr/^(86)Sr富集的特征,其形成与烃类流体有关,主要来源于霸县洼槽的Es_3烃源岩在Ng-Nm末期大规模的生排烃。该研究成果为分析研究区油气运移期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驼镇凸起 潜山 方解石脉体 稳定同位素 流体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及其周边地区中-新生代成盆演化特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锐锋 于福生 +5 位作者 刘喜恒 刘静 陈树光 吴晨林 王逸群 王盛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9-1150,共12页
河套盆地经历40余年勘探,近期获得重大突破,吉华2X井和松5井高产油流证明临河坳陷内中-新生代层系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开展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研究,对分析沉积充填过程与圈闭形成条件具有借鉴意义。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察... 河套盆地经历40余年勘探,近期获得重大突破,吉华2X井和松5井高产油流证明临河坳陷内中-新生代层系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开展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研究,对分析沉积充填过程与圈闭形成条件具有借鉴意义。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察、地球物理资料解释及构造演化阶段分析等综合研究认为:临河坳陷及周边地区中-新生代发育挤压、伸展、走滑和反转等多种构造变形样式,经历了挤压拗陷(早白垩世李三沟组沉积期)、拗-断转换(早白垩世固阳组沉积期)、隆升剥蚀(晚白垩世—古新世)、弱断陷(始新世—渐新世)、强烈断陷(中新世—上新世)和走滑改造(更新世—全新世)等多期构造演化阶段,盆地类型属于多旋回叠合盆地。建立了早期差异挤压、晚期差异伸展叠加盆地成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构造 构造演化 中-新生代 临河坳陷 叠加盆地 河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油气勘探重要发现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52
3
作者 张以明 张锐锋 +7 位作者 王少春 刘喜恒 李拥军 刘静 王会来 汪剑 吴晨林 淡伟宁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共11页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是中—新生代走滑拉分盆地,早期钻井主要集中在斜坡带,仅见到油气显示,未取得油气实质性发现。近期利用重力、磁法、电法、地震、钻井和地质等新老资料,开展盆地性质、构造特征、资源潜力及储盖组合等研究,认为该坳陷...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是中—新生代走滑拉分盆地,早期钻井主要集中在斜坡带,仅见到油气显示,未取得油气实质性发现。近期利用重力、磁法、电法、地震、钻井和地质等新老资料,开展盆地性质、构造特征、资源潜力及储盖组合等研究,认为该坳陷具走滑拉分的性质,呈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存在下白垩统和渐新统2套主要烃源岩及3套生储盖油气组合。深化圈—源关系及油气成藏模式综合分析,认为吉兰泰潜山紧邻北部深洼槽生烃区,狼山山前断裂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侧向供油条件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优选吉兰泰潜山及其围斜的断裂构造带,部署JHZK2井、JHZK7井、吉华2x井3口井,均获得了工业油流,实现了临河坳陷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展示了该区广阔的勘探前景。临河坳陷的快速勘探发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视指导和长庆油田分公司的大力支持是基础,创新地质认识、科学部署与决策是前提,转换思维、选准突破口是关键,经济适用技术的选用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盆地 临河坳陷 白垩系—古近系 吉兰泰潜山 重要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盆地吉兰泰地区固阳组烃源岩测井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盛亮 吴晨林 王标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5期119-126,共8页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固阳组发育一套咸化湖盆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评价对认识该区烃源岩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烃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分析总有机碳含量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发现研究区烃源岩TOC与电阻率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固阳组发育一套咸化湖盆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评价对认识该区烃源岩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烃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分析总有机碳含量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发现研究区烃源岩TOC与电阻率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DEN、GR和AC相关关系依次变弱。对于研究区固阳组烃源岩TOC评价来说,多元拟合法预测效果优于Δlg R法及其改进法,同时四元和二元回归公式效果差别不大,仅使用声波时差、电阻率2种测井数据的二元回归公式即可有效评价烃源岩TOC特征,参数易取,且相关系数更高,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泰地区 固阳组 烃源岩 总有机碳含量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