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男性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海燕
陈晓红
+3 位作者
林杨
吴晖南
蓝旭华
侯建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749-75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与老年男性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9例年龄≥60岁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纳入患者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骨密度(BMD),根...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与老年男性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9例年龄≥60岁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纳入患者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骨密度(BMD),根据T≤-2.5,-2.5<T≤-1.0,T>-1.0分别分为骨质疏松症组、骨量低下组、正常组;评价各组间tHcy的差异,及tHcy与两部位BMD的相关性。结果①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之间tHcy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tHcy与两部位BMD均无直线相关(r=0.27,P=0.778;r=-0.086,P=0.374)。结论tHcy与两部位BMD无直线相关,tHcy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间的关系可能独立于BMD和其他潜在的骨折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
骨密度
老年男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M-CSF,IL-6mRNA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薛英
侯建明
+2 位作者
林庆明
蓝旭华
吴晖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观察乳铁蛋白(LF)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及骨组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防治骨质疏松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与去卵巢模型组(Ovx组,60只),Ovx组...
目的观察乳铁蛋白(LF)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及骨组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防治骨质疏松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与去卵巢模型组(Ovx组,60只),Ovx组再分为未治疗组(Con组)、雌激素组(E2组:0.1mg/kg·周-1)、不同剂量乳铁蛋白干预组(LF1组:0.01g/kg·周-1,LF2组:0.1g/kg·周-1,LF3组:1.0g/kg·周-1,LF4组:2.0mg/kg·周-1),每个亚组10只大鼠。治疗24周后,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大鼠右侧股骨、L2-4骨密度;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测量大鼠左股骨中M-CSF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LF3和LF4组右侧股骨、L2-4骨密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on组相比,LF3和LF4组左股骨M-CSF和IL-6mRN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乳铁蛋白可增加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密度;可能通过调节M-CSF和IL-6mRNA水平降低破骨活动、减少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脂、体重指数对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降低并发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侯建明
吴晖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血脂、体重指数(BMI)在骨密度下降并发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以进一步了解两病共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年龄60~80岁老年汉族男性患者,排除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排除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排除6个月内服用...
目的通过探讨血脂、体重指数(BMI)在骨密度下降并发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以进一步了解两病共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年龄60~80岁老年汉族男性患者,排除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排除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排除6个月内服用影响骨代谢及动脉硬化形成药物,根据腰椎骨密度情况及颈动脉彩超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颈动脉斑块形成组(B组),单纯骨密度下降组(C组),骨密度下降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组(D组)。测定血脂、BMI水平,并在4组间进行比较。结果①BMI在4组间比较,仅在A~C组、A~D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有骨密度下降的患者显示出较低的BMI,BMI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为骨密度的保护因素。②TC在四组间的均值比较为:D组>B组>A组>C组,但仅在A~D,C~D之间的差异有意义,对照组(A组)与合并发病组(D组)之间的差异应该是由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的影响。③TG在4组间两两比较显示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④HDL、LDL在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尚不能认为IMT、血脂水平是骨密度下降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合并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颈动脉斑块
血脂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男性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海燕
陈晓红
林杨
吴晖南
蓝旭华
侯建明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立临床学院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749-751,744,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7Y0012)
文摘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与老年男性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9例年龄≥60岁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纳入患者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骨密度(BMD),根据T≤-2.5,-2.5<T≤-1.0,T>-1.0分别分为骨质疏松症组、骨量低下组、正常组;评价各组间tHcy的差异,及tHcy与两部位BMD的相关性。结果①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之间tHcy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tHcy与两部位BMD均无直线相关(r=0.27,P=0.778;r=-0.086,P=0.374)。结论tHcy与两部位BMD无直线相关,tHcy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间的关系可能独立于BMD和其他潜在的骨折危险因素。
关键词
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
骨密度
老年男性
相关性
Keywords
Serum total homocysteine
Bone mineral density
Elderly man
Correlation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M-CSF,IL-6mRNA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薛英
侯建明
林庆明
蓝旭华
吴晖南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内分泌科
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
石狮市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0Y0015)
文摘
目的观察乳铁蛋白(LF)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及骨组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防治骨质疏松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与去卵巢模型组(Ovx组,60只),Ovx组再分为未治疗组(Con组)、雌激素组(E2组:0.1mg/kg·周-1)、不同剂量乳铁蛋白干预组(LF1组:0.01g/kg·周-1,LF2组:0.1g/kg·周-1,LF3组:1.0g/kg·周-1,LF4组:2.0mg/kg·周-1),每个亚组10只大鼠。治疗24周后,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大鼠右侧股骨、L2-4骨密度;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测量大鼠左股骨中M-CSF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LF3和LF4组右侧股骨、L2-4骨密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on组相比,LF3和LF4组左股骨M-CSF和IL-6mRN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乳铁蛋白可增加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密度;可能通过调节M-CSF和IL-6mRNA水平降低破骨活动、减少骨量丢失。
关键词
乳铁蛋白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6
Keywords
lactoferrin
osteoporosis
bone mineral density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interleukin-6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脂、体重指数对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降低并发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侯建明
吴晖南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福建石狮市医院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17,共3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J01107)
文摘
目的通过探讨血脂、体重指数(BMI)在骨密度下降并发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以进一步了解两病共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年龄60~80岁老年汉族男性患者,排除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排除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排除6个月内服用影响骨代谢及动脉硬化形成药物,根据腰椎骨密度情况及颈动脉彩超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颈动脉斑块形成组(B组),单纯骨密度下降组(C组),骨密度下降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组(D组)。测定血脂、BMI水平,并在4组间进行比较。结果①BMI在4组间比较,仅在A~C组、A~D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有骨密度下降的患者显示出较低的BMI,BMI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为骨密度的保护因素。②TC在四组间的均值比较为:D组>B组>A组>C组,但仅在A~D,C~D之间的差异有意义,对照组(A组)与合并发病组(D组)之间的差异应该是由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的影响。③TG在4组间两两比较显示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④HDL、LDL在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尚不能认为IMT、血脂水平是骨密度下降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合并发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骨密度
颈动脉斑块
血脂
体重指数
Keywords
Bone mineral density
Carotid artery plaque
Blood lipid
BMI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男性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黄海燕
陈晓红
林杨
吴晖南
蓝旭华
侯建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M-CSF,IL-6mRNA的影响
薛英
侯建明
林庆明
蓝旭华
吴晖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血脂、体重指数对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降低并发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侯建明
吴晖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