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尾梢虹雉与血雉卵壳显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新然 周用武 罗旭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128,共5页
对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白尾梢虹雉和血雉卵壳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对各层厚度、栅栏层蜂窝小孔直径和密度、内外壳膜纤维直径等8项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雉类的卵壳外壳膜纤维直径无显著差异,血雉蜂窝小孔直径和内壳膜... 对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白尾梢虹雉和血雉卵壳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对各层厚度、栅栏层蜂窝小孔直径和密度、内外壳膜纤维直径等8项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雉类的卵壳外壳膜纤维直径无显著差异,血雉蜂窝小孔直径和内壳膜纤维直径显著高于白尾梢虹雉(P<0.05),其余5项特征均为白尾梢虹雉显著高于血雉(P<0.05)。白尾梢虹雉的卵壳显著厚于血雉的卵壳(P<0.05),与白尾梢虹雉雌鸟的体重较大有关。白尾梢虹雉卵壳上蜂窝小孔的密度显著高于血雉(P<0.05),推测与白尾梢虹雉更多地运用飞行作为运动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尾梢虹雉 血雉 卵壳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紫溪山冬季鸟类丰富度年间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冯莹莹 李奇生 +6 位作者 梁丹 蒋德梦 吴新然 高歌 王小祎 范立张 罗旭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位于云南中部的紫溪山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为主要植被类型,气候以旱季和雨季交替为主要特点,自1994年成立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鸟类资料一直较为匮乏。采用样线法、直数法、至高点观察、夜间鸣声和红外相机调查等5种方法... 位于云南中部的紫溪山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为主要植被类型,气候以旱季和雨季交替为主要特点,自1994年成立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鸟类资料一直较为匮乏。采用样线法、直数法、至高点观察、夜间鸣声和红外相机调查等5种方法,调查2010-2017年冬季鸟类的丰富度。结果表明:野外共记录到鸟类177种,分属14目51科,占云南省鸟类945种的18.73%,其中9种为楚雄州首次记录。留鸟147种,占83.05%;冬候鸟29种,占16.38%;迷鸟1种,留鸟是紫溪山冬季鸟类群落的主要组成。基于回归分析,鸟类丰富度和春季降水正相关。在干旱的滇中地区,春季降水有利于紫溪山春季鸟类的繁殖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并影响冬季鸟类丰富度。另外,还记录珍稀濒危鸟类22种,紫溪山鸟类种类远高于楚雄市市郊,是滇中地区鸟类生存和庇护的理想场所,应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地区 紫溪山 鸟类丰富度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