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热风干燥影响因素分析及传热过程仿真模拟
1
作者 陈思羽 宋婉欣 +3 位作者 刘春山 于添 乔睿 吴文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9-284,共6页
基于玉米热风干燥试验,对玉米热风干燥过程影响因素显著性及响应曲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含水率的影响为:干燥时间>热风温度>热风风速。通过分析模型对应的响应面陡峭程度和等高线密集程度,发现含水率受热风温度与热风风... 基于玉米热风干燥试验,对玉米热风干燥过程影响因素显著性及响应曲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含水率的影响为:干燥时间>热风温度>热风风速。通过分析模型对应的响应面陡峭程度和等高线密集程度,发现含水率受热风温度与热风风速交互因素的影响较小,含水率受热风风速与干燥时间交互因素的影响较大,含水率受热风温度与干燥时间交互因素的影响极大。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60℃、热风风速1.3 m/s、干燥时间9 h,在此条件下玉米干燥降水效果较好。在籽粒内部热量传递研究中,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了单一玉米粒的热风干燥三维模型,对玉米干燥过程传热特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风温40℃、风速0.7 m/s、初始温度12℃、初始含水率为23.30%条件下,当干燥时间为300 s时籽粒平均温度达到37℃,360 s后籽粒升温速度减缓;当干燥时间约为450 s时,籽粒平均条件下达到39℃,与风温基本一致。模拟工况为风温60℃、风速1.3 m/s、初始温度10.6℃、初始含水率25.26%时,干燥300 s籽粒平均温度达到56℃,干燥360 s后籽粒平均温度变化缓慢,干燥420 s后籽粒温度上升到59℃,温度与热风温度基本一致,表皮上的角质层对水分扩散和热量传递有阻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热风干燥 响应曲面 热量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的干燥特性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思羽 王贞旭 +5 位作者 刘洪义 刘春山 马浏轩 王淑铭 朱红媛 吴文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161,共6页
为了降低辣椒在干燥及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提高辣椒的干燥品质,对辣椒进行热风干燥的同时,进行拉伸和三点弯曲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辣椒的干燥特性和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为45、60、75℃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1.1... 为了降低辣椒在干燥及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提高辣椒的干燥品质,对辣椒进行热风干燥的同时,进行拉伸和三点弯曲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辣椒的干燥特性和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为45、60、75℃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1.160096×10^(-10)、1.713660×10^(-10)、2.380429×10^(-10),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由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出辣椒活化能为22.0769kJ/mol,表明干燥过程中从辣椒中出去1mol的水分所需的最低能量是22.0769kJ。在75℃干燥温度下的辣椒拉伸力学性能试验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平均最大载荷不断增大,加热300min后平均最大载荷曲线开始下降与前面干燥特性吻合,表明辣椒在前300min快速升温,降水速度快,表面自由水失去多,整体韧性增强导致所需载荷增大,干燥后期辣椒含水率较低,脆性增加,拉伸所需最大载荷降低;45℃干燥温度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平均最大载荷变化不大。在不同含水率辣椒的三点弯曲试验中,含水率为14%时最大承受载荷约为3.5N,含水率为10%时最大承受载荷为约2.5N,含水率为6%时最大承受载荷约为1.1N,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减小辣椒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和压缩位移逐渐减小,辣椒抗压能力下降。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辣椒干燥品质、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破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热风干燥 干燥特性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对水势图的储粮通风作业管理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文福 陈思羽 +3 位作者 韩峰 张亚秋 张忠杰 子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107,共8页
基于吉布斯自由能及热力学第一、二定律,深入分析粮食仓储过程中粮食籽粒及空气的水分迁移,建立了粮食籽粒和空气的绝对水势计算模型,解析基于能量场的湿热粮堆通风条件。以小麦为例,绘制初始温度为20℃,含水量为14.5%(w.b.)的小麦绝对... 基于吉布斯自由能及热力学第一、二定律,深入分析粮食仓储过程中粮食籽粒及空气的水分迁移,建立了粮食籽粒和空气的绝对水势计算模型,解析基于能量场的湿热粮堆通风条件。以小麦为例,绘制初始温度为20℃,含水量为14.5%(w.b.)的小麦绝对水势图,建立了基于绝对水势能的小麦机械通风窗口,通过判断空气当前状态点处在小麦通风窗口的位置,快速准确的判断粮食是否需要进行调质、降温或降水通风作业。在小型储粮仓的通风试验中,试验开始时空气绝对湿度10.24 mm Hg,绝对水势能981.99 k J/kg,粮食绝对湿度14.44 mm Hg,绝对水势能1 040.56 k J/kg,系统判断并执行降水通风。通风结束后粮食的绝对水势能由最初1 040.56 k J/kg降到994.16 k J/kg,预测仓内平均降水0.5%,实际降水0.49%,满足实际要求。利用谷物与空气的绝对水势能进行通风判断和图形化管理机械通风作业,相比于原始低效的温、湿度处理方法,此图形化管理能时时反映粮食与空气的当前状态,快速准确的进行通风判断,减少无效和低效通风,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仓储 通风 绝对水势 湿热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数据联合驱动储备粮数字监管智能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文福 乌云山丹 +5 位作者 陈凯 崔宏伟 张忠杰 尹君 许启铿 晓明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17,共7页
储备粮监管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物联网,尽管仍然存在数据质量不高、利用率不高、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等问题,但依然为开展储备粮数字化监管提供了基础。在研究粮堆多场耦合及生物场理论的基础上,提... 储备粮监管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物联网,尽管仍然存在数据质量不高、利用率不高、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等问题,但依然为开展储备粮数字化监管提供了基础。在研究粮堆多场耦合及生物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储备粮数字监管的连续性、周期性和协调性原理,进一步给出了利用粮情大数据分析的7项智能策略和粮仓储粮10模态的智能分析方法,并结合2018年参与全国政策性储备粮清仓查库10个省的应用案例,剖析了储备粮数字监管原理以及7项智能策略,以期为加速相关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加速建构高质量储备粮监管技术体系,推进储备粮管理从“人管”向“技管”转变,让数据在储粮决策和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备粮 监管 机理/数据联合驱动 智能策略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联管理方法及其智慧化在粮食围收储期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文福 张娜 +3 位作者 李姝峣 王雨佳 韩剑 马昀钊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26,共9页
以智能感知、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赋能传统行业,农业同步迈入数字化、智能化乃至智慧化新时代,为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现有农业生产管理研究多限于概念界定、适用理论等... 以智能感知、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赋能传统行业,农业同步迈入数字化、智能化乃至智慧化新时代,为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现有农业生产管理研究多限于概念界定、适用理论等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构建起有一定覆盖度的低水平物联网,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因数据孤岛、数据浪费、数据滥用、数据造假等棘手问题,而不能有效支撑农业管理和决策。因此,该研究从顶层设计和系统管理的视角出发,针对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农业产业链的事件及自然事件链的特性,首次提出了事联管理方法及其智慧化策略。事联管理方法的实施包括目标一致化、指标系统化、资产物联化、过程事联化和效果追溯化五方面的内容。应用事联管理方法及其智慧化界定了农业生产5T管理事件及事件链,并在稻谷围收储期完成5T管理产业链指标体系的设定和系统构建。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5T管理标准制定和益海嘉里稻谷产业“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应用表明,能够改善稻谷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损耗、提高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物联 事联 5T管理 围收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仓哲学--对储粮科技走向智慧化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文福 王雨佳 +4 位作者 李姝峣 刘哲 王锐 子丹 ZHANG Qiang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关于科学技术影响认知变化的探索由来已久,分别形成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我国储粮技术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初探、改革开放后30年的现代化粮仓建设以及近10年数字化智能化开创等3个阶段。从以“四合一”储粮新技术为主构建现代化粮仓... 关于科学技术影响认知变化的探索由来已久,分别形成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我国储粮技术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初探、改革开放后30年的现代化粮仓建设以及近10年数字化智能化开创等3个阶段。从以“四合一”储粮新技术为主构建现代化粮仓,到以信息技术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物联网、原创粮堆多场耦合及生物场理论、以粮情云图扫描技术实现储备粮动态监管等,中国储粮的科技进步有目共睹。新时期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粮食安全的新要求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冲击,粮食科技智慧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从我国近40多年储粮实践科技成果积累,结合团队对粮堆多场耦合和生物场理论、储备粮云图动态监管、粮食围收储自然区块链5T事联信息化管理以及粮食干燥智能EAT窗口测控方法等的研究,尝试在解构储粮系统三元微结构的基础上,以“一分为二、二分为三、三生变化”为基本思想,以机理、数据等联合驱动为智慧化策略,引入粮仓哲学,以提升对已有科技成果的认知高度、指导新时期储粮科技智慧化的探索,为构建高质量的智慧粮食体系提供支撑。粮仓哲学是对储粮实践情景的深度思考,源于储粮实践,但不限于储粮实践,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实践 智慧粮食 情景哲学 粮仓哲学 多场耦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粮食基础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文福 张忠杰 许启铿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I0002-I0008,共7页
吴文福:男,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唐敖庆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工商学院特聘教授,中加生态储粮中心理事,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顾问专家。长期从事粮食... 吴文福:男,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唐敖庆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工商学院特聘教授,中加生态储粮中心理事,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顾问专家。长期从事粮食“收”“储”“运”科技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参与了粮堆生态多场耦合及生物场理论的创建,牵头研究了储备粮数字监管原理、粮食围收储5T事联管理方法和粮食干燥储藏过程智能窗口测控方法等。在稻谷围收储中定义和系统测定出了“隐性损失”,开辟了节粮减损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干燥 农业工程学院 唐敖庆 中储粮 储备粮 智慧粮食 数字监管 系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米5T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文福 张娜 +3 位作者 徐文 李姝峣 王雨佳 孟宪梅 《现代农业装备》 2021年第2期51-56,62,共7页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产品消费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转变。生产上,从粗放松散模式走向精细化;消费上,从"吃得饱"走向"吃得好"。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发作业过程中时效管理和关键指标控制管理技术显得十分...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产品消费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转变。生产上,从粗放松散模式走向精细化;消费上,从"吃得饱"走向"吃得好"。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发作业过程中时效管理和关键指标控制管理技术显得十分必要。借鉴国内外稻谷产后加工技术及品质研究和实践成果,结合课题组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稻谷5T收储作业管理方法,实现对粮食围收获期的收储作业过程管理。通过制定优质稻谷5T收储作业管理技术规程和构建信息化实施体系,吉林省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中,率先采用了优质稻谷5T收储作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吉林大米5T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耦合作业、产品、资金、商誉等信息,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管理的有效融合,完成了吉林大米收储作业5个时期的信息采集及在线管理,实现了吉林大米收储作业5T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同时实现了吉林大米围收获期收储作业5T管理的可追溯性,保证了收储作业流程的规范性。本文介绍了该系统关键模块的设计,为吉林大米收储作业管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应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收获期 5T管理 收储作业 吉林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备粮数字监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文福 崔宏伟 +3 位作者 张忠杰 晓明 子丹 韩峰 《现代农业装备》 2020年第5期2-7,47,共7页
储备粮数字监管的实现可以帮助查库人员快速准确的判断历史粮情变化,帮助粮库管理者实时了解粮情数量、质量情况,对粮库的监查和管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粮食储藏过程中粮堆内场的变化具有时空连续性、周期性和多场耦合的协调性3种特性... 储备粮数字监管的实现可以帮助查库人员快速准确的判断历史粮情变化,帮助粮库管理者实时了解粮情数量、质量情况,对粮库的监查和管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粮食储藏过程中粮堆内场的变化具有时空连续性、周期性和多场耦合的协调性3种特性。以此为基本原理,一方面通过分析粮情数据的统计特征可以实现粮情状态的检测与分类,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粮堆温度场云图的颜色特征相似度以及使用分类算法对温度场云图进行分类,也可以实现粮情状态的判断。基于上述基本原理和方法,编制了储备粮数字监管系统,系统可以实现粮情云图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多层粮温分析等功能,结合粮仓仓型特征、储粮特性、粮仓操作记录以及环境特征等信息,不仅可以追溯历史粮情状态变化,而且可以对实时储粮状态预测预警,保障储粮数量可靠和质量安全。2018—2019年,软件系统通过在国家清仓查库大检查工作中的应用和完善提升,为实现储粮全过程的数量和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和工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 数字监管 数量监管 质量预警 温度场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湿度场耦合的粮堆离散测点温度场重现分析 被引量:50
10
作者 尹君 子丹 +4 位作者 晓明 张忠杰 赵会义 李福君 吴文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101,共7页
以钢板浅圆仓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粮堆为目标粮堆,利用温度传感器阵列监测粮堆不同季节、不同位点的温度,运用粮温拟合算法和Matlab模拟软件,重现了不同季节、不同方位的浅圆仓小麦粮堆温度场变化规律,并基于温度湿度场耦合原理对云图进... 以钢板浅圆仓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粮堆为目标粮堆,利用温度传感器阵列监测粮堆不同季节、不同位点的温度,运用粮温拟合算法和Matlab模拟软件,重现了不同季节、不同方位的浅圆仓小麦粮堆温度场变化规律,并基于温度湿度场耦合原理对云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粮堆中存在大体积的"冷芯"可以使粮堆安全度夏;秋冬季,粮堆中有"热-冷"多层次区域变化,易导致第2年春季在粮堆表层发生结露霉变;而在冬季进行机械通风作业可有效消除粮堆在春季易结露的安全隐患。本研究为运用场论分析法预判储粮安全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湿度场耦合 浅圆仓 粮堆温度场 结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场耦合理论浅析浅圆仓局部结露机理 被引量:25
11
作者 尹君 子丹 +2 位作者 张忠杰 晓明 吴文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95,共6页
为剖析冬末春初之际浅圆仓表层粮堆易发生结露机理,本研究以天津地区的钢板浅圆仓中所储的小麦粮堆为研究对象,重现了粮堆的温度场与水气分压场云图,显示了温度、湿度、微气流等主要非生物因子和粮堆自身热特性的影响而出现了温度和水... 为剖析冬末春初之际浅圆仓表层粮堆易发生结露机理,本研究以天津地区的钢板浅圆仓中所储的小麦粮堆为研究对象,重现了粮堆的温度场与水气分压场云图,显示了温度、湿度、微气流等主要非生物因子和粮堆自身热特性的影响而出现了温度和水气分压的分层现象。运用多场耦合理论分析得到,在温度差和水气分压压力差的作用下,粮堆中"冷区域"和"热区域"的微气流流动方向和水分的扩散方向会呈现出不同趋势。在其方向一致之处,水分扩散作用加强;反之水分扩散作用减弱。在低温季节的粮堆表层,两者方向相同,粮堆表层出现水分持续聚集现象;加之低温环境的影响,在粮堆表层易形成结露。本研究将为粮堆局部结露过程定量分析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露 多场耦合 微气流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产后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子丹 张强 +4 位作者 吴文福 张忠杰 尹君 刘哲 王小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139,146,共8页
运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提升粮食产后的管理水平是粮食安全问题的热门话题之一。储粮智能通风、智能粮情监测等机理驱动AI技术推动了储备粮“四合一”技术的应用。粮堆多场耦合理论等新的储粮基础研究为机理驱动A... 运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提升粮食产后的管理水平是粮食安全问题的热门话题之一。储粮智能通风、智能粮情监测等机理驱动AI技术推动了储备粮“四合一”技术的应用。粮堆多场耦合理论等新的储粮基础研究为机理驱动AI提供了新方法。数据驱动AI在粮食干燥控制、害虫识别等应用中发展较快。在粮食产业链管理当中,5T管理理念与方法使AI与技术管理高度融合,使成品质量管理与作业过程管理有机结合,为大数据的全链条应用提供了路径。但粮食产后领域仍然存在AI技术应用不平衡,总体水平较低问题。期待在粮情监控预警、收储精准品控、粮食大数据挖掘等方面,加快机理与数据双驱动AI技术的研发;在粮食产业链管理、行业监管服务等方面加快智慧粮食系统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粮食产后 智慧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异探潜中潜艇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2
13
作者 翁行泰 曹梅芬 +3 位作者 吴文福 鲁学文 熊锡林 顾建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从潜艇磁性构成的机理出发,按照磁异探潜时的实际测量距离,提出5个磁偶极子磁矩的潜艇数学模型,推导了实测这些磁矩时需用的计算公式.并用船模试验证实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潜艇 磁异探潜 数学模型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低温真空干燥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尹丽妍 于辅超 +1 位作者 吴文福 马中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9-132,共4页
基于水势理论分析,建立了谷物低温真空干燥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反映粮食初始水分、平衡水分、干燥温度、介质压力、介质湿度等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规律。根据此模型分析了玉米低温真空干燥的机理,并指出与热风干燥相比较,低温真空... 基于水势理论分析,建立了谷物低温真空干燥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反映粮食初始水分、平衡水分、干燥温度、介质压力、介质湿度等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规律。根据此模型分析了玉米低温真空干燥的机理,并指出与热风干燥相比较,低温真空干燥在低温下能有效地提高谷物籽粒相对环境的水势,从而在保证谷物品质受损伤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干燥的效率和降低干燥的能源消耗。同时,通过对初始水分不同的两组样品的试验,研究了谷物低温真空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规律,谷物低温真空干燥过程包括3个阶段:加速阶段、恒速阶段和降速阶段,随真空度的提高,到达安全储藏水分的时间减少,平衡水分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真空干燥 数学模型 水势 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热风干燥特性的单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弋晓康 吴文福 +1 位作者 崔何磊 李传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151,共4页
应用穿流式干燥试验台对红枣进行热风干燥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在不同风温(45,55,65℃)、不同风速(0.5,1.0,2.0m/s)、不同比表面积(2.1,2.3,2.5cm3/cm)及不同排布密度(12,14,16 kg/m2)条件下红枣的干燥特性和干燥速率。试验表明:红枣在整... 应用穿流式干燥试验台对红枣进行热风干燥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在不同风温(45,55,65℃)、不同风速(0.5,1.0,2.0m/s)、不同比表面积(2.1,2.3,2.5cm3/cm)及不同排布密度(12,14,16 kg/m2)条件下红枣的干燥特性和干燥速率。试验表明:红枣在整个干燥过程中降速干燥表现最为明显,风温对干燥速率及品质的影响最大。该研究结果为红枣制干生产、工艺优化和示范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干燥特性 单因素试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湿热平衡新模型及热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思羽 吴文福 +4 位作者 李兴军 子丹 张亚秋 张忠杰 韩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建立谷物平衡水分与相对湿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关系模型,并利用小麦、玉米、水稻、大米的静态平衡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方程适合描述小麦、玉米、水稻、大米的等温线,可直接求解出谷物的平衡水分。另外,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预测了... 建立谷物平衡水分与相对湿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关系模型,并利用小麦、玉米、水稻、大米的静态平衡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方程适合描述小麦、玉米、水稻、大米的等温线,可直接求解出谷物的平衡水分。另外,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预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安全储藏水分,并对谷物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吸着等热值随着平衡水分值的减小而增加,解吸等热值增加更为显著;解吸和吸附过程中吸着等热值均高于水汽化潜热;平衡水分大于25%后,吸着等热值趋于稳定,与汽化潜热值接近;根据分析所得数据,拟合了小麦、稻谷、玉米解吸与吸附过程的吸着等热曲线回归方程,为以能量化的观念实施粮仓作业管理,实现高效、合理、节能储粮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吸着等温线 数学模型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MR的粮仓多场耦合图形化探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文福 张记 +5 位作者 徐文 李洁 马昀钊 王玉铎 刘哲 韩峰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66-73,共8页
粮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生物、非生物以及环境的耦合关系复杂,且只能对温度等少数参数进行探测,粮仓生态近乎“黑箱”。为了便于研究粮仓复杂的耦合关系、核实其中的基本规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 粮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生物、非生物以及环境的耦合关系复杂,且只能对温度等少数参数进行探测,粮仓生态近乎“黑箱”。为了便于研究粮仓复杂的耦合关系、核实其中的基本规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的粮仓多场耦合图形化探测系统。该系统由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粮仓模拟装置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可同时实现粮堆温度、湿度和水分三参数的真实精准探测,并能通过配套云图生成软件直观、形象地呈现粮堆温度场、湿度场和水分场分布云图。该系统首次将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粮堆多场耦合作用研究领域,为探明粮仓生态复杂的耦合关系,进一步证实相关理论研究结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该系统的提出有助于深化行业正在致力发展的粮堆多场耦合及生物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仓 多场耦合 粮情云图 探测系统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干燥过程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峰 吴文福 朱航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0-153,共4页
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粮食干燥机干燥技术以及干燥自动控制发展现状,通过介绍国内外粮食干燥自动控制研究成果,总结了干燥过程先进控制方法的发展及应用。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自动检测领域及粮食干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指... 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粮食干燥机干燥技术以及干燥自动控制发展现状,通过介绍国内外粮食干燥自动控制研究成果,总结了干燥过程先进控制方法的发展及应用。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自动检测领域及粮食干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指出了干燥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粮食干燥控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机 粮食干燥 过程控制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连续干燥工艺及过程控制模拟实验系统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峰 吴文福 +6 位作者 刘哲 张亚秋 王桂英 徐岩 金毅 陈俊轶 岳中芬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83-89,共7页
对工艺参数优化和过程智能控制的研究是设计开发粮食干燥装备的重要内容,现有方法多采用模拟仿真、特性实验或现场实验等获取数据,与实际干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或实验过程费时费力,易受干扰。研究参考大型连续式粮食干燥生产设备工艺和结... 对工艺参数优化和过程智能控制的研究是设计开发粮食干燥装备的重要内容,现有方法多采用模拟仿真、特性实验或现场实验等获取数据,与实际干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或实验过程费时费力,易受干扰。研究参考大型连续式粮食干燥生产设备工艺和结构,设计了一种连续式粮食干燥模拟实验系统,包括进粮设备、干燥机主体、排粮设备、余热回收、冷凝装置、热风设备和测控系统,可模拟粮食干燥作业过程,优化干燥工艺参数,在室内开展粮食干燥品质变化规律、能耗规律和生产效率等实验研究。该系统不仅可作为科研机构的实验研究系统,还可用于生产一线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干燥 工艺 过程控制 模拟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电特性在粮食水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尹丽妍 吴文福 张亚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123,共5页
针对介电特性在粮食水分检测中的广泛应用,全面介绍了影响粮食介电特性的5个因素,包括粮食含水率、空气湿度、测试频率、温度和容重,其中含水率影响介电特性的变化最大,这是以介电特性作为检测粮食水分的主要原因;另外分别介绍了这些影... 针对介电特性在粮食水分检测中的广泛应用,全面介绍了影响粮食介电特性的5个因素,包括粮食含水率、空气湿度、测试频率、温度和容重,其中含水率影响介电特性的变化最大,这是以介电特性作为检测粮食水分的主要原因;另外分别介绍了这些影响因素对介电特性的影响情况。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对介电特性在粮食水分检测研究中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介电特性在非常规条件下——如粮食真空干燥中的应用,并指出目前粮食介电特性在水分检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特性 粮食 水分检测 真空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