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病的生物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瑞 徐宇轩 +2 位作者 蔡洵 吴敏智 李晶晶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该病虽基本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传染的治疗措施虽然有效,但不容易达到长期的缓解。近年来,靶向生物制剂和口服小分子药物已经成为银屑病治疗的新焦点,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该病虽基本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传染的治疗措施虽然有效,但不容易达到长期的缓解。近年来,靶向生物制剂和口服小分子药物已经成为银屑病治疗的新焦点,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其可以更有效地调节病理性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并降低复发率。该文主要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靶向生物制剂与口服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银屑病的更好治疗提供最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靶向生物制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例眼梅毒患者临床诊断的文献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军 夏蔚 +6 位作者 吴敏智 莫星帆 李晶晶 冯明智 何芳华 王千秋 张雪华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10期1739-1743,共5页
目的:分析眼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特征,为临床防治眼梅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等数据库中"眼梅毒""临床诊断""抗梅毒治疗""梅毒螺旋体""... 目的:分析眼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特征,为临床防治眼梅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等数据库中"眼梅毒""临床诊断""抗梅毒治疗""梅毒螺旋体""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关键词,搜索近10年内国内外关于眼梅毒有关的文献资料,采用Excel 2007版和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其眼科相关检查和皮肤科相关检查,以及腰椎穿刺的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阅读全文根据纳入标准和有效信息的提取最终纳入12篇文章涉及68例患者,多以眼后段病变为主,其中视神经萎缩占多数。结论:梅毒的眼部损害为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对于病因不明的视力下降、眼部炎症等病症应排除眼梅毒的存在;梅毒应作为视神经炎的一个鉴别因素,一旦被确诊为眼梅毒,则应按照神经梅毒临床路径采用规范化的抗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梅毒 视神经萎缩 梅毒螺旋体 视神经炎 临床诊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神经梅毒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贺文超 刘佳庆 +7 位作者 戴军 莫星帆 吴敏智 沈明强 杜方智 王千秋 陈如洋 陈英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transcranial ultrasound-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TUS-NMES)对神经梅毒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9日—2022年7月17日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皮肤性...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transcranial ultrasound-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TUS-NMES)对神经梅毒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29日—2022年7月17日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皮肤性病科住院治疗的51例神经梅毒所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7例);C组患者给予正规驱梅药物、脑卒中基础治疗,A组患者在C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TUS-NMES治疗,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改良巴塞尔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Fugl-Meyer评估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患侧、损伤类型、MBI评分、FMA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的MBI、FMA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3组患者的MBI、FMA评分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A、B组患者的MBI、FMA评分值均高于C组(P<0.05),B组患者的MBI、FMA评分值均高于A组(P<0.05);A、B、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8%、5.88%和11.76%,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TUS-NMES可促进神经梅毒(脑膜血管病变所致脑梗死和脊髓痨)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神经梅毒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艾滋病合并梅毒、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
4
作者 宋微 刘佳庆 +1 位作者 何芳华 吴敏智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8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梅毒、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情况,为临床相似病例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接诊该患者后根据其既往病史情况、当前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明确了其艾滋病合并梅毒、带状疱疹等诊断,其中梅毒仍处在早期,遂...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梅毒、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情况,为临床相似病例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接诊该患者后根据其既往病史情况、当前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明确了其艾滋病合并梅毒、带状疱疹等诊断,其中梅毒仍处在早期,遂制定了规范的抗病毒和抗梅毒治疗方案,并追踪观察和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2周的规范治疗,患者皮肤部位病灶显著好转,水疱基本干涸结痂,下腹部溃疡基本愈合。结论: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病毒、细菌等感染,且抗梅毒治疗效果欠佳,临床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应及早注意神经梅毒等危险情况的排查,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尖锐湿疣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5
作者 金铭 宋微 +1 位作者 何芳华 吴敏智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1期1158-1160,1164,共4页
目的:分析1例尖锐湿疣合并糖尿病患者抗尖锐湿疣治疗的效果及其机制,为该类病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患者因外阴部周围出现多个疣体且逐渐增多而来院就诊,检查后确诊为尖锐湿疣,考虑患者有2型糖尿病基础,临床在维持降糖治疗的情况... 目的:分析1例尖锐湿疣合并糖尿病患者抗尖锐湿疣治疗的效果及其机制,为该类病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患者因外阴部周围出现多个疣体且逐渐增多而来院就诊,检查后确诊为尖锐湿疣,考虑患者有2型糖尿病基础,临床在维持降糖治疗的情况下,采用外用咪喹莫特联合温热疗法进行抗尖锐湿疣治疗。结果:治疗第3周可见部分疣体开始萎缩,而第6~8周大部分疣体均已被清除,至第9周疣体完全消失,遂停止治疗;随后6个月后,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对于该例尖锐湿疣合并糖尿病患者,温热疗法联合咪喹莫特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没有造成任何创伤,还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疗法 尖锐湿疣 糖尿病 咪喹莫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神经梅毒临床症状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晶晶 李姗姗 +7 位作者 徐宇轩 莫星帆 徐雅婷 戴军 吴敏娟 杜方智 吴敏智 王千秋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评估抗梅毒治疗对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2例神经梅毒患者,对比治疗前后血RPR滴度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量、RPR滴度,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是否改善。结果:12例患者治... 目的:评估抗梅毒治疗对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2例神经梅毒患者,对比治疗前后血RPR滴度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量、RPR滴度,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是否改善。结果:12例患者治疗后血RPR滴度从5.50±1.98下降至4.2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4);脑脊液白细胞计数(Z=3.06,P=0.002)、蛋白量(Z=3.14,P=0.009)明显下降,脑脊液RPR滴度无明显变化(Z=1.60,P=0.110)。9例临床症状改善。结论:规则、足量的抗神经梅毒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获临床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神经梅毒 梅毒螺旋体 精神症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伴系统性损伤的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诊疗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明智 李姗姗 +3 位作者 李晶晶 丁善文 莫星帆 吴敏智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1例伴系统性损伤的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诊疗过程,为临床相似病例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患儿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早期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标准,医生及时明确患儿的诊断,并制定了青霉素抗梅毒... 目的:分析1例伴系统性损伤的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诊疗过程,为临床相似病例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患儿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早期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标准,医生及时明确患儿的诊断,并制定了青霉素抗梅毒、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保肝的治疗方案。结果:经过14 d的治疗,患儿症状明显好转,周身皮损明显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期间出现吉海反应,但及时对症处理后症状快速消退。结论:及时明确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诊断,尽早进行青霉素抗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症状的恢复,减轻吉海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天性梅毒 系统性损伤 患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