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振辉 董朝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51-1055,共5页
针对采用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所具有的强耦合非线性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的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自适应模糊系统所具有的万能逼近特性,对大攻角飞行过程中导弹动力学系统存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逼近,... 针对采用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所具有的强耦合非线性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的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自适应模糊系统所具有的万能逼近特性,对大攻角飞行过程中导弹动力学系统存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逼近,并利用变结构控制对外界干扰的强鲁棒性,构造误差系统滑模面,克服了逼近误差和外界干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实现了对大机动指令的精确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对大过载指令有较好的跟踪效果,对模型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由于采用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有效的减小了气动舵偏角,避免了气动舵的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模糊系统 导弹自动驾驶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等离子体刻蚀CVD金刚石膜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振辉 马志斌 +2 位作者 谭必松 郑先锋 汪建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分别采用直流辉光、微波和电子回旋共振3种氧等离子体对CVD金刚石膜表面进行了刻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种等离子体刻蚀后金刚石膜表面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通过对刻蚀后形貌差异的比较,探讨了它们各自的刻蚀机理,并从等离子体鞘层... 分别采用直流辉光、微波和电子回旋共振3种氧等离子体对CVD金刚石膜表面进行了刻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种等离子体刻蚀后金刚石膜表面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通过对刻蚀后形貌差异的比较,探讨了它们各自的刻蚀机理,并从等离子体鞘层理论出发建立了刻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等离子体 CVD金刚石膜 刻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中黄酮类物质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4
3
作者 丁利君 吴振辉 +1 位作者 蔡创海 陈欢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2-66,共5页
采用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波法探讨了从金银花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法的提取效果最好,即在60倍于样重的40%的乙醇浸泡24h,之后再用超声波下提取45min,其黄酮浸出量为16.91%。
关键词 金银花 黄酮类化合物 最佳提取工艺 超声波 回流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4
4
作者 丁利君 吴振辉 +1 位作者 蔡创海 黄晓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2,共3页
就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波法对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使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菊花中总黄酮类物质的醇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C3B3A1,即用1倍量80%的乙醇连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超声波法的最... 就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波法对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使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菊花中总黄酮类物质的醇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C3B3A1,即用1倍量80%的乙醇连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将样品置于60倍样品重的80%乙醇中浸泡24h,超声波提取1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黄酮类物质 提取方法 最佳提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磁镜场电子回旋共振氧等离子体刻蚀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 被引量:2
5
作者 谭必松 马志斌 +1 位作者 沈武林 吴振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87-1890,共4页
分别应用郎缪尔双探针和离子灵敏探针对非对称磁镜场电子回旋共振氧等离子体的电子参数、空间分布和离子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了气压对等离子体参数及空间分布的影响。利用该等离子体在优化的气压条件下对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进行了刻蚀... 分别应用郎缪尔双探针和离子灵敏探针对非对称磁镜场电子回旋共振氧等离子体的电子参数、空间分布和离子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了气压对等离子体参数及空间分布的影响。利用该等离子体在优化的气压条件下对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进行了刻蚀,并研究了刻蚀机理。结果表明:电子温度为5~10 eV,离子温度为1 eV左右,而等离子体数密度在1010cm-3数量级。随气压的升高,电子和离子温度降低,而电子数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在低气压下等离子体数密度空间分布更均匀,优化的刻蚀气压为0.1 Pa。刻蚀过程中,离子的回旋运动特性得到了加强,有利于平行于金刚石膜表面的刻蚀,有效地保护了金刚石膜的晶界和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磁镜场 电子回旋共振 氧等离子体 刻蚀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ECR氧等离子体参数测量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必松 马志斌 吴振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1-53,共3页
利用双探针对微波ECR氧离子体参数进行了诊断研究,测量了等离子体的双探针伏安曲线并计算出电子温度和离子密度,分析了气压、微波功率、氧气流量等参数对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a.随着气压的升高,等离子体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电子... 利用双探针对微波ECR氧离子体参数进行了诊断研究,测量了等离子体的双探针伏安曲线并计算出电子温度和离子密度,分析了气压、微波功率、氧气流量等参数对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a.随着气压的升高,等离子体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电子温度逐渐减小.b.等离子密度随微波功率的增加先增加后达到饱和,电子温度受微波功率影响很小.c.随着氧气流量的增加,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都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等离子体 朗谬尔双探针 电子温度 等离子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A网络邻区问题及优化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振辉 《广东通信技术》 2010年第7期48-52,共5页
文章从CDMA2000的网络技术原理出发,探讨邻区问题种类以及优化方法。
关键词 邻区问题 优化原则 优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解决电信EVDO道路SINR优良比问题的案例
8
作者 吴振辉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年第8期213-213,共1页
"SINR优良比"是DT考核测试关键指标之一,提升道路SINR优良比是一项重要任务,难点是解决路面导频污染,江面大桥场景是一种典型。本案例浅析大桥SINR优良比问题处理思路及优化方法。
关键词 CDMA EVDO网络 道路SINR优良比 导频污染 RF优化 异频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实验装置 被引量:1
9
作者 龙珏 吴振辉 +2 位作者 周旋 夏明荣 马志斌 《大学物理实验》 2009年第1期75-78,共4页
介绍了低气压下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合理、调节方便、测量参数多等特点,可在其上开展等离子体参数测量、等离子体激发机理研究等多项教学实验。
关键词 直流辉光等离子体 电子温度与浓度 帕邢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保持电子选针器及串行总线提花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来湖 王罗俊 +2 位作者 胡旭东 吴振辉 袁嫣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41,共6页
针对现有提花圆纬机选针器工作速度慢、个体性能差异大、容易发热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快速正反充/消磁原理的新型电子选针器。根据磁材料磁化原理和选针器电磁线圈工作特性,进行选针器驱动电路设计,提出一种通过改变半硬磁材料磁力方... 针对现有提花圆纬机选针器工作速度慢、个体性能差异大、容易发热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快速正反充/消磁原理的新型电子选针器。根据磁材料磁化原理和选针器电磁线圈工作特性,进行选针器驱动电路设计,提出一种通过改变半硬磁材料磁力方向来改变并保持刀头状态的选针器控制方法。并基于此类选针器控制需求,针对单向并行总线结构存在信号串扰,抗干扰性能差等缺陷,提出了环状双向工业串行总线结构的提花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实验结果和现场试用情况表明,磁保持电子选针器工作温升在9℃以内,最高工作频率可达65 Hz,串行总线抗干扰性能良好,提花控制系统工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纬机 提花 选针器 磁保持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WAN的低压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振辉 周靖 +17 位作者 陈丽霞 郑勇 吴簪麟 江南 黄毅标 夏跃洲 苏华玉 李宽宏 林兼 卓文海 张旺波 陈炜 汪华焰 黄佳宁 林川杰 陶志刚 张延盛 唐伟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3期186-192,共7页
低压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对配电网运行控制和精益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对低压配电台区运行情况全面感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LPWAN物联网的低压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成图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电流上行和电流总量汇总的原理,结... 低压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对配电网运行控制和精益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对低压配电台区运行情况全面感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LPWAN物联网的低压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成图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电流上行和电流总量汇总的原理,结合电路网络树状算法进行边缘计算,对采集的故障电流数据进行重复性的验证,形成节点的层级关系和分支并行关系。依据该方法,在台区现场实验测试中,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够快速精准实现台区拓扑自动成图、失地故障精确查找、漏电检测和线损检测等功能。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畸变电量 树状算法 自动拓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阳县主要农作物施用化肥农药现状及防治水体污染对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振辉 黄显达 +1 位作者 王卫平 洪春来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通过松阳县主要农作物施用化肥、农药的现状调查,对来自农业生产投入品造成的水体面源污染数量和后果进行剖析,从而提出防治面源污染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化肥 农药 水体 污染 防治 措施 松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寒战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振辉 《北方药学》 2017年第8期135-135,13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寒战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寒战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共9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B组、C组各30例。三组均给予地佐辛治疗,A组0.05mg/kg,B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寒战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寒战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共9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B组、C组各30例。三组均给予地佐辛治疗,A组0.05mg/kg,B组0.10mg/kg,C组0.15mg/kg。对比三组的SPO2下降发生率、OAA/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A组、B组的SPO2下降发生率低于C组,治疗5min后,A组、B组的OAA/S评分高于C组,B组、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寒战有效,0.10mg/kg是最佳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地佐辛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寒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谢桂添 吴振辉 +1 位作者 黄导 李明月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9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全麻)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 7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全麻)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 7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 min泵注Dex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则泵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插管结束后两组均予盐酸瑞芬太尼。比较两组用药前(T_0)、用药15 min后(T_1)、插管时(T_2)、气腹完成时(T_3)、拔管时(T_4)和拔管后30 min(T_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本组T_0时比较,观察组T_1~T_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降低,对照组T_2~T_5时SBP、DBP、HR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5时,观察组患者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HR减慢<50次/min 9例(25.7%)多于对照组的2例(5.7%),拔管呛咳恶心呕吐2例(5.7%)少于对照组的13例(3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镇痛镇静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探顺封装材料的滤光特性
15
作者 吴振辉 《广东电子》 1992年第2期6-8,共3页
关键词 红外光探测器 封装材料 滤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安全中的应用初探
16
作者 赵洋 吴振辉 李冰 《河南科技》 2018年第28期26-28,共3页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网络信息资源,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较大便利。但同时,计算机病毒及黑客的入侵,也为用户带来了极大困扰。因此,要加强数据加密方式的使用,以保证计算机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面临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网络信息资源,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较大便利。但同时,计算机病毒及黑客的入侵,也为用户带来了极大困扰。因此,要加强数据加密方式的使用,以保证计算机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面临的安全隐患,并探讨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以期为计算机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加密技术 计算机 安全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Ion Parameters by Ion Sensitive Probe in ECR Plasma
17
作者 谭必松 马志斌 +3 位作者 沈武林 吴振辉 曹宏 汪建华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Ion parameters in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ECR) microwave plasma were measured by ion sensitive probe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lectron parameters obtained by double Langmuir probe. The effects of gas pressur... Ion parameters in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ECR) microwave plasma were measured by ion sensitive probe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lectron parameters obtained by double Langmuir probe. The effects of gas pressure and microwave power on the ion temperature and density were analy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ion parameters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the ion sensitive probes with a tunable radial depth installed on different probe windows along the chamber ax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on density measured by the ion sensitive probe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lectron density measured by the double Langmuir probe. The influ- ence of gas pressure on the ion parameters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microwave power. With the increase in working pressure, the ion temperature decreased monotonously with a decreasing rate larger than that at higher pressure. The ion density first increased to a peak (42.3~ 101~ cm-3) at 1 Pa and then decreased. The ion temperature and density increased little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microwave power from 400 W to 800 W, The plasma far away from the resonant point is found to be radially uni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sensitive probe double Langmuir probe ECR plasma ion parameter vspatial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sma-Etching Enhanced Mechanical Polishing for CVD Diamond Films
18
作者 郊先锋 马志斌 +3 位作者 吴振辉 何艾华 江建华 袁松柳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36-339,共4页
Chemically vapor deposited diamond films were etched at different parameters using oxygen plasma produced by a DC (direct current) glow discharge and then polished by a modified mechanical polishing device. Scanning... Chemically vapor deposited diamond films were etched at different parameters using oxygen plasma produced by a DC (direct current) glow discharge and then polished by a modified mechanical polishing devi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nd Raman spectrometer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urface states of diamond films before and after polishing. It was found that a moderate plasma etching would produce a lot of etch pits and amorphous carbon on the top surface of diamond film. As a result, the qual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mechanical polishing have been enhanced remark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mond film plasma etching POLISHING oxygen pla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发光光谱分布的测量
19
作者 卢敬业 吴振辉 《广东电子》 1992年第4期17-26,共10页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发光光谱 分布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