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湍流大气中光波闪烁的斜程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振森 骆志敏 +1 位作者 郭立新 赵振维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3期254-257,268,共5页
根据光波斜程传输理论以及随高度变化的ITU R湍流大气结构常数模型 ,将水平传输的修正Rytov方法扩展到了斜程传输问题中。在零内尺度湍流谱模型下 ,得到了平面波入射时从弱起伏湍流区到强起伏湍流区闪烁指数随斜程Rytov方差的变化规律 ... 根据光波斜程传输理论以及随高度变化的ITU R湍流大气结构常数模型 ,将水平传输的修正Rytov方法扩展到了斜程传输问题中。在零内尺度湍流谱模型下 ,得到了平面波入射时从弱起伏湍流区到强起伏湍流区闪烁指数随斜程Rytov方差的变化规律 ,最后讨论了闪烁指数随天顶角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大气 光波 闪烁 斜程传播 修正Rytov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引信目标近场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振森 陈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4-297,共4页
基于激光引信近场散射模型 ,采用波束分割技术来处理宽波束局部照射目标的散射功率的计算 ,提出一种激光近场散射仿真算法 ,并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粗糙面光散射理论 ,模拟计算激光引信接收功率。
关键词 激光引信 近场散射 计算机模拟 接收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动态海面的电磁散射杂波模拟和参数估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振森 衣方磊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通过计算机模拟不同风速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海面 ,将传统的两种用于计算静态粗糙面的方法 (前后向迭代法和基尔霍夫近似 )结合起来 ,计算了动态海面电磁散射回波 ,从而获得了不同海况、不同极化状态和不同入射角 (包括掠入射 )条件下海... 通过计算机模拟不同风速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海面 ,将传统的两种用于计算静态粗糙面的方法 (前后向迭代法和基尔霍夫近似 )结合起来 ,计算了动态海面电磁散射回波 ,从而获得了不同海况、不同极化状态和不同入射角 (包括掠入射 )条件下海杂波的统计描述 ,并通过计算几种典型杂波模型的“似然率” ,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最佳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海面 前后向选代法 基尔霍夫近似 电磁散射回波 海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对复杂背景辐射的光散射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振森 刘安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利用电磁辐射和散射理论 ,讨论了目标表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利用Lowtran7大气传输模型计算大气背景辐射 ,通过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将背景入射光照度和目标散射亮度结合起来 ,推导了粗糙面对复杂背景辐射光散射强度空间分布表达式 ,讨论了... 利用电磁辐射和散射理论 ,讨论了目标表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利用Lowtran7大气传输模型计算大气背景辐射 ,通过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将背景入射光照度和目标散射亮度结合起来 ,推导了粗糙面对复杂背景辐射光散射强度空间分布表达式 ,讨论了散射的相干和非相干分量 ,完成了目标对阳光、大气背景辐射的光散射的光谱分布和空间强度分布的计算 ,对于粗糙朗伯面将公式进行了简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辐射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光散射 粗糙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劈表示的边缘等效电磁流的改进及在电磁散射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振森 张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1-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修正劈的概念和用其表示的等效边缘电磁流(EEC)公式,并应用它们计算了圆盘双站雷达散射截面(RCS);提出一种确定修正劈方向的法则,这种法则是根据几何绕射理论(GTD)中有关参数的定义确定的,因而它不是经验的法则修... 本文介绍了修正劈的概念和用其表示的等效边缘电磁流(EEC)公式,并应用它们计算了圆盘双站雷达散射截面(RCS);提出一种确定修正劈方向的法则,这种法则是根据几何绕射理论(GTD)中有关参数的定义确定的,因而它不是经验的法则修正劈表示的EEC仅利用了经典的Keller锥上的绕射系数公式和修正努的概念就可得到任意入射和观察方向的EEC,它克服一般EEC在Keller锥外的方向上定义模糊的缺点数值结果不但表明本文提出确定修正劈方向的法则是正确的,而且表明修正劈表示的EEC有较高的精度和不存在任何虚假的奇异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散射 修正劈 等效边缘电磁流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入射时无限长多层介质圆柱的内、外场计算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振森 郭立新 崔索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14-116,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稳定而准确的迭代算法,计算任意多层吸收介质圆柱电磁散射的散射系数anⅡ和bnⅠ及各层内场系数,给出了它们适合于计算机数值计算的形式和数值结果,该算法对于各种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以及电尺寸参数均适用。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多层圆柱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TDIE时间步进算法稳定性的新平均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振森 秦三团 代少玉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102-105,109,共5页
提出一种抑制TDIE时间步进算法(MOT)后期振荡的新平均方法,与传统平均方法相比,该方法能进一步提高MOT算法的稳定性.采用时域电场积分方程的显示格式(explicit),计算了二个算例:高斯脉冲波照射到金属平板、金属立方体时目标表面的电流响... 提出一种抑制TDIE时间步进算法(MOT)后期振荡的新平均方法,与传统平均方法相比,该方法能进一步提高MOT算法的稳定性.采用时域电场积分方程的显示格式(explicit),计算了二个算例:高斯脉冲波照射到金属平板、金属立方体时目标表面的电流响应.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IE方法 时间步进算法 稳定性 平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取向多个介质旋转椭球的散射场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振森 汤炜 +1 位作者 李清亮 吴信宝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8-640,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任意取向多个介质椭球电磁散射的混合方法 .利用扩展边界条件 (EBC)导出具有旋转轴对称单个椭球以球面波矢量函数为基底的T矩阵 ,结合球矢量波函数旋转定理和递推T矩阵方法 ,给出多个任意取向介质椭球的散射场 .
关键词 任意取向介质椭球 扩展边界条件法 T矩阵方法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球电磁散射的一种新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振森 王一平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3年第2期174-180,共7页
本文提出了多层吸收介质球电磁散射的散射系数a_n和b_n的递推公式及其适用于计算机数值计算的形式。它对各种介质的复折射率和粒子尺寸参数均能获得稳定和收敛的数值结果。
关键词 电磁散射 米氏理论 数值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性绕射理论的等效边缘电磁流在多边形板双站散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振森 张民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2期139-143,150,共6页
介绍一致性统射理论等效边缘电磁流(UTDEEC)的公式。该公式是基于Michaeli的半平面等效边缘电磁流(EEC)表达式,用平截的劈增量条计算等效边缘电磁流。这样可以消除以往计算中的虚假奇异点,对任意入射和观察方向均有良好的性态。... 介绍一致性统射理论等效边缘电磁流(UTDEEC)的公式。该公式是基于Michaeli的半平面等效边缘电磁流(EEC)表达式,用平截的劈增量条计算等效边缘电磁流。这样可以消除以往计算中的虚假奇异点,对任意入射和观察方向均有良好的性态。本文用此方法计算了方板和梯形板的双站散射,并与高阶等效边缘电磁流的结果比较,具有良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绕射理论 等效边缘电磁流 双站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球对高斯波束的散射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振森 傅新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2-36,共5页
本文根据广义米氏理论,将入射高斯波束用矢量球谐函数展开,研究多层介质球的电磁(光)散射。提出波束因子gn的改进算法以及散射系数an和bn的迭代公式和算法,并进行了数值计算与讨论。
关键词 高斯波束 广义米氏理论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形状粗糙物体的激光后向散射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吴振森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3年第4期359-366,共8页
本文研究具有粗糙表面凸形物体的光频后向散射。由几何光学——基尔霍夫近似,获得相干后向散射截面和非相干后向散射截面理论计算公式。以粗糙球和粗糙椭球为例分析了物体几何参数,介电常数和粗糙表面统计参数对红外激光后向散射截面的... 本文研究具有粗糙表面凸形物体的光频后向散射。由几何光学——基尔霍夫近似,获得相干后向散射截面和非相干后向散射截面理论计算公式。以粗糙球和粗糙椭球为例分析了物体几何参数,介电常数和粗糙表面统计参数对红外激光后向散射截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激光 激光雷达 粗糙度 散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光栅的散射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振森 徐良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7年第4期516-521,共6页
本文根据菲涅尔-基尔霍夫理论,研究了均匀Cantor集分形和Sierpinski“地毯”(carpet)分布光栅结构的电磁(光)散射,计算了一维和二维分形光栅散射的强度分布,分析了它们的空间频率分布特性.其数值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和频... 本文根据菲涅尔-基尔霍夫理论,研究了均匀Cantor集分形和Sierpinski“地毯”(carpet)分布光栅结构的电磁(光)散射,计算了一维和二维分形光栅散射的强度分布,分析了它们的空间频率分布特性.其数值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和频率选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光栅 散射 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箔条和箔片Doppler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振森 张掩 《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 1997年第3期20-28,共9页
本文分析了箔条和箔片的doppler效应,提出了箔条和箔片转动不引起频移的推论,并试分析了箔片云可能引起较大频移的原因。
关键词 箔条 多普勒效应 箔片 无源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相位屏的衍射(Ⅰ):平均衍射强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振森 郭立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6年第1期14-20,共7页
本文通过引入带限Weierstrass分形函数描述大气折射率的起伏,研究平面波在大气传播中分形相位屏衍射的平均衍射强度<Ⅰ(x)>分布问题。在一维情况下,带限分形函数的分维为D=5/3时,其功率谱对应于大气折射率起伏... 本文通过引入带限Weierstrass分形函数描述大气折射率的起伏,研究平面波在大气传播中分形相位屏衍射的平均衍射强度<Ⅰ(x)>分布问题。在一维情况下,带限分形函数的分维为D=5/3时,其功率谱对应于大气折射率起伏kolmogrov谱。运用广义菲涅耳-惠更斯原理,我们计算了不同折射率起伏时,通过分形相位屏后在Fresnel区和Fraunhofer区的衍射波ψ(x)及平均衍射强度<Ⅰ(x)>分布。结果表明<Ⅰ(X)>分布与带限分形函数的分维及有关分形描述量和传播距离有很大的关系。该结果不仅可用于随机介质中的波传播,还可用于分形粗糙面的反射及遥感方面的有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相位屏 平均衍射强度 大气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分布的箔条云团的RCS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振森 张龚 《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 1996年第2期38-44,共7页
本文推导并计算了各种密度分布和角度分布的箔条的平均散射截面,并就各种角分布下的平均RCS进行了分析讨论,比较了均匀分布和有倾角分布的箔条的散射特性。给出了散射矩阵各元素的双站RCS曲线。
关键词 箔条 雷达截面积 密度分布 无源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物理学科培养电波传播与天线创新人才
17
作者 吴振森 郭立新 +1 位作者 李平舟 李艳辉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1年第S2期82-84,共3页
依托物理学一级博士学科,将电波传播与天线本科专业与无线电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光学学科相结合,构建本科、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才分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所校联合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协同创新,培养我国电波传播创新人才。
关键词 物理学科 电波传播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表面BRDF统计建模中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18
作者 吴振森 刘剑锋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59-62,共4页
结合基本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构造出了新的具有全局搜索优化特性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根据卫星表面BRDF实验数据和统计模型,引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获得样片BRDF模型参数的优化估计,从而获得了三维空间的BRDF分布,其优化参数后的模型... 结合基本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构造出了新的具有全局搜索优化特性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根据卫星表面BRDF实验数据和统计模型,引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获得样片BRDF模型参数的优化估计,从而获得了三维空间的BRDF分布,其优化参数后的模型在另一部分数据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吻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BRDF 优化 粗糙表面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多站低轨卫星可见光特性建模与影响因素
19
作者 吴振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32-34,40,共4页
根据复杂目标光散射、阳光与大气光辐射与传输以及结合卫星几何建模、卫星表面粗糙面光散射以及卫星运行轨道和姿态确定,研究在阳光、地球-大气系统下地面观测低轨卫星空间可见光散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标可观测条件及影响因素.... 根据复杂目标光散射、阳光与大气光辐射与传输以及结合卫星几何建模、卫星表面粗糙面光散射以及卫星运行轨道和姿态确定,研究在阳光、地球-大气系统下地面观测低轨卫星空间可见光散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标可观测条件及影响因素.此关键技术应用于目标探测跟踪、识别和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可见光散射 可观测条件 地基多站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对10.6μm红外辐射的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赵振维 吴振森 +1 位作者 沈广德 林乐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8,共4页
基于gamma雾滴尺寸分布模型及辐射雾和平流雾含水量与能见度的经验关系 ,计算并回归得到了平流雾和辐射雾对 10 6 μm红外辐射的衰减与含水量和能见度的关系 ,其对浓辐射雾得到的雾衰减与含水量的线性关系与文献所给实验结果和半经验... 基于gamma雾滴尺寸分布模型及辐射雾和平流雾含水量与能见度的经验关系 ,计算并回归得到了平流雾和辐射雾对 10 6 μm红外辐射的衰减与含水量和能见度的关系 ,其对浓辐射雾得到的雾衰减与含水量的线性关系与文献所给实验结果和半经验公式均有很好的一致性 .最后对雾的红外衰减和可见光衰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浓平流雾对 10 6 μm红外辐射的雾衰减大于可见光的雾衰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滴尺寸分布 含水量 能见度 红外辐射 衰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