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点火中相对论电子束能量沉积的动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思忠 张华 +6 位作者 周沧涛 吴俊峰 蔡洪波 曹莉华 何民卿 朱少平 贺贤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6,共10页
针对相对论快电子束在高密度压缩芯区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过程开展物理建模、程序研制和数值模拟研究。从等离子体粒子碰撞的基本物理出发,综合考虑了高能电子与背景等离子体之间的短程两体碰撞过程和长程集体效应,建立了相对论Fokker-... 针对相对论快电子束在高密度压缩芯区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过程开展物理建模、程序研制和数值模拟研究。从等离子体粒子碰撞的基本物理出发,综合考虑了高能电子与背景等离子体之间的短程两体碰撞过程和长程集体效应,建立了相对论Fokker-Planck动理学模型,通过采用球谐展开的方法,推导得到了适于数值求解的方程形式并根据方程特点开展相应的数值算法研究及程序研制并完成了物理考核,对快点火能量沉积的典型物理算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针对即将在神光Ⅱ升级装置上开展的快点火物理实验进行了初步的物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点火 相对论电子束 能量沉积 动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超声速扩散传输产生条件的研究
2
作者 吴思忠 许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91-1995,共5页
利用1维辐射扩散方程的解析理论,在外加辐射源为恒温源的条件下,对能够产生辐射超声速扩散传输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可以解析地得出在固定物质密度下能够产生超声速扩散流的参数区域。分析得出:对于一个固定的恒温外源,随着时间的增加,热... 利用1维辐射扩散方程的解析理论,在外加辐射源为恒温源的条件下,对能够产生辐射超声速扩散传输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可以解析地得出在固定物质密度下能够产生超声速扩散流的参数区域。分析得出:对于一个固定的恒温外源,随着时间的增加,热波波头位置是随时间的平方根增长的,光学厚度正比于波头位置,也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加的;而马赫数是按时间平方根倒数减少的。并推导出在不同密度下恰好产生超声速扩散时,辐射源温度和辐射热波波头位置满足的临界值条件,它们是关于介质密度的函数关系式。最后以SiO2泡沫为算例,对这些结果的物理图像做了简要的阐述,对它们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超声速 扩散 临界值 马赫数 光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驱动强流电子束产生和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蔡洪波 周沧涛 +8 位作者 贾青 吴思忠 何民卿 曹莉华 陈默 张华 刘杰 朱少平 贺贤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共15页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电子束快点火物理方案中,需要超强拍瓦激光脉冲驱动MeV能量的强流电子束,并沉积数十kJ能量到压缩氘氚芯区。强流电子束的束流品质是影响点火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深入了解强流电子束产生物理过程,研制成了三维高性...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电子束快点火物理方案中,需要超强拍瓦激光脉冲驱动MeV能量的强流电子束,并沉积数十kJ能量到压缩氘氚芯区。强流电子束的束流品质是影响点火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深入了解强流电子束产生物理过程,研制成了三维高性能、适应上万CPU核规模的并行粒子模拟程序,并开展了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强流电子束的产生机制和输运规律。回顾了近几年来快点火研究团队围绕强流电子束产生和控制开展的研究,介绍了导致束流品质差的两大物理原因:预等离子体效应和束流不稳定性磁场的随机散射。针对这两个物理原因,提出了四种提高强流电子束品质的方法:(1)双层金锥靶减弱预等离子体的负面效应;(2)输运丝产生环向磁场准直强流电子束;(3)外加磁场导引强流电子束提高耦合效率;(4)抑制束流不稳定性以降低随机磁场对电子束流的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快点火 高品质强流电子束 预等离子体 束流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Ⅱ升级装置锥壳靶间接驱动快点火集成实验 被引量:5
4
作者 谷渝秋 张锋 +30 位作者 单连强 毕碧 陈家斌 魏来 李晋 宋仔峰 刘中杰 杨祖华 于明海 崔波 张镱 刘红杰 刘东晓 王为武 戴增海 杨轶蒙 杨雷 张发强 吴小军 杜凯 周维民 曹磊峰 张保汉 吴俊峰 任国利 蔡洪波 吴思忠 曹莉华 张华 周沧涛 贺贤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共3页
在神光Ⅱ升级装置上完成了国际上首次间接驱动快点火集成实验。实验采用双台阶脉冲整形激光注入黑腔产生X射线准等熵压缩锥壳靶,实现了高密度压缩,然后采用皮秒超短脉冲激光注入加热燃料。实验中观测到中子产额由皮秒激光注入前的5×... 在神光Ⅱ升级装置上完成了国际上首次间接驱动快点火集成实验。实验采用双台阶脉冲整形激光注入黑腔产生X射线准等熵压缩锥壳靶,实现了高密度压缩,然后采用皮秒超短脉冲激光注入加热燃料。实验中观测到中子产额由皮秒激光注入前的5×103增加到2.2×105,中子产额增益达到44倍,实验证实了皮秒激光具有明显燃料加热效果。该实验为进一步开展快点火热斑形成效率和相关物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 快点火 集成实验 中子产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驱动快点火锥壳靶锥体材料燃料混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维民 单连强 +20 位作者 吴俊峰 蔡洪波 刘东晓 刘红杰 毕碧 张锋 王为武 吴凤娟 朱斌 吴玉迟 温贤伦 何颖玲 周沧涛 曹莉华 吴思忠 魏来 曹柱荣 袁铮 杨志文 谷渝秋 张保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156,共6页
与中心点火相比,快点火将压缩和点火过程分开,大大放宽了对压缩对称性和驱动能量的要求。通过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快点火锥壳靶预压缩实验研究,利用X射线背光分幅照相方法观察到了清晰完整的快点火锥壳靶内爆压缩过程,并利用阿贝... 与中心点火相比,快点火将压缩和点火过程分开,大大放宽了对压缩对称性和驱动能量的要求。通过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快点火锥壳靶预压缩实验研究,利用X射线背光分幅照相方法观察到了清晰完整的快点火锥壳靶内爆压缩过程,并利用阿贝反演结合剩余烧蚀质量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时刻燃料密度、面密度分布数据,当前实验条件下获得的最大压缩密度和面密度分别为30g/cm3和50mg/cm2;为解决金柱腔M带对导引锥的预热以及由此导致的燃料-锥体材料混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锥体表面镀低Z材料的方法,实验和辐射流体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的成功解决了间接驱动快点火激光聚变的重要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点火 间接驱动 激光聚变 锥壳靶 燃料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驱动线圈靶磁场产生及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原晓霞 周沧涛 +5 位作者 张华 吴思忠 陈鹏 滕建 张博 仲佳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1,共9页
介绍了以强激光驱动电容线圈靶的实验方法产生磁场的基本模型及其发展过程。对比了实验室中常用的三种磁场诊断方法,包含:B-dot、法拉第旋转以及质子背光,发现前两种方法在实验中仅可以获得距离靶较远处的有限个磁场值,通过结合模拟工... 介绍了以强激光驱动电容线圈靶的实验方法产生磁场的基本模型及其发展过程。对比了实验室中常用的三种磁场诊断方法,包含:B-dot、法拉第旋转以及质子背光,发现前两种方法在实验中仅可以获得距离靶较远处的有限个磁场值,通过结合模拟工具获得靶处的磁场值与测量点的值跨越几个数量级,容易产生误差;质子背光诊断可以在实验中获得全局磁场信息,能够较好地满足线圈靶磁场诊断的需求。由于线圈靶磁场强且可持续时间长,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可控性,因此我们将其应用到了磁重联的研究中,并成功获得了重联出流等特征。另外线圈靶在带电粒子的约束和磁流体动力学研究等多方面也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光 强磁场 高能量密度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