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志刚作品
1
作者 吴志刚 《艺术家》 2020年第8期8-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志刚作品
2
作者 吴志刚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158-15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分析流程研究
3
作者 谢丽梅 吴志刚 乔丽娜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5年第2期33-41,共9页
针对当前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研制模式下,功能性能模型与可靠性安全性模型未打通,基于模型的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分析缺乏方法等问题,开展装备MBSE研制模式下的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分析技术研究,打通功能性能设计与可靠性安全性... 针对当前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研制模式下,功能性能模型与可靠性安全性模型未打通,基于模型的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分析缺乏方法等问题,开展装备MBSE研制模式下的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分析技术研究,打通功能性能设计与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壁垒,形成融入MBSE设计过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流程,建立装备设计模型与可靠性安全性模型的双向交互机制,以支撑装备基于模型的可靠性安全性工作的落地,实现设计工作与可靠性安全性工作的协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可靠性安全性设计 设计分析流程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文化百年传承下的西画教育融合实践策略
4
作者 吴志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探讨江南文化百年传承与西画教育融合的背景、策略及价值意义,以期推动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引入江南文化的元素特色,西画教育得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和艺术鉴赏能力。融合策略包括将... 探讨江南文化百年传承与西画教育融合的背景、策略及价值意义,以期推动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引入江南文化的元素特色,西画教育得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和艺术鉴赏能力。融合策略包括将江南自然风光、建筑风格等融入西画教学,邀请江南地区艺术家进行交流授课,以及举办艺术展览等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西画教育 艺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用”协同下的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以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课程为例
5
作者 吴志刚 林诗云 王炜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247-250,共4页
随着国家积极推动建筑行业构建新发展格局,建筑学硕士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建筑与城市设计课程作为福州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的核心必修课,顺应培养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发展需要,将“产学研用”协同理念融入建筑设计课程,探索生... 随着国家积极推动建筑行业构建新发展格局,建筑学硕士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建筑与城市设计课程作为福州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的核心必修课,顺应培养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发展需要,将“产学研用”协同理念融入建筑设计课程,探索生产、教学、科研及应用四维协同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强化校际交流与多学科协作,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应用能力。课程教学改革在教研团队建设、教学平台建设、设计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培养高水平新工科人才提供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协同 硕士教育 建筑与城市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单剪下间断级配人工粗粒料形状演化研究
6
作者 刘宇轩 沈超敏 +5 位作者 刘辰耕 吴志刚 徐熊 胡继峰 李健 甘元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5,共7页
为了详细揭示间断级配粗粒料颗粒在循环剪切作用下的形状演化规律,使用人工染色石膏颗粒进行了不同剪切次数下的单剪试验,并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了颗粒的三维形状。结果表明:间断级配粗粒料中,小颗粒对大颗粒具有打磨变圆的作用,表现为... 为了详细揭示间断级配粗粒料颗粒在循环剪切作用下的形状演化规律,使用人工染色石膏颗粒进行了不同剪切次数下的单剪试验,并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了颗粒的三维形状。结果表明:间断级配粗粒料中,小颗粒对大颗粒具有打磨变圆的作用,表现为大颗粒具有更低的延伸率、更大的球形度和磨圆度;随着剪切次数的增加,大、小粒径的存活颗粒(破碎后仍处于原粒径组的颗粒)先后经历碎裂破坏,但是最终颗粒形状均趋向于规则;迁移颗粒(破碎产生的颗粒)的形状随剪切次数的增加也逐渐趋向于规则,但与相同粒径的存活颗粒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使用整体级配泛化描述颗粒的破碎行为是不合适的;大颗粒的形状更倾向于球状和扁平状,而小颗粒更容易形成球状和柱状;SH重构颗粒的形状参数分布与真实状态极为相似,部分形状参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阐明颗粒形状保护机制以及构建形状演化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破碎 间断级配 循环单剪 染色示踪 三维形状 球谐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变弯度后缘飞机的滚转机动载荷减缓 被引量:1
7
作者 雷朝辉 杨超 +2 位作者 宋晨 金天燚 吴志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72-3182,共11页
变弯度后缘机翼具有变形连续、阻力较小、气动噪声较低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概念飞行器的设计之中。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变弯度后缘的飞行器刚弹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并针对变弯度后缘飞机缩比模型开展了滚转机动仿真分析与风洞试... 变弯度后缘机翼具有变形连续、阻力较小、气动噪声较低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概念飞行器的设计之中。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变弯度后缘的飞行器刚弹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并针对变弯度后缘飞机缩比模型开展了滚转机动仿真分析与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变弯度后缘可以操纵飞机在2 s内进行180°滚转机动。相较于外侧后缘单独变形,通过内外后缘协同变形可以降低30%以上的滚转机动附加载荷。另外,对比表明滚转角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误差小于6%,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后缘 刚弹耦合 滚转机动 载荷减缓 仿真分析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木材脱脂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韦怡伶 杨明伟 +3 位作者 马轩 吴志刚 李利芬 余丽萍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37,共5页
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由于其树脂含量过高,通常需要经过脱脂处理后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简要介绍了马尾松松脂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对其脱脂原理,以及松脂对木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马尾松的... 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由于其树脂含量过高,通常需要经过脱脂处理后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简要介绍了马尾松松脂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对其脱脂原理,以及松脂对木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马尾松的脱脂方法,包括物理法中的干燥脱脂法、溶剂萃取法、溶剂汽相法和微波爆破法,以及化学法中的碱液皂化法和酸性脱脂法。最后,对马尾松脱脂研究的趋势和不足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马尾松脱脂技术的迭代进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松脂 发展趋势 脱脂原理 脱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木材防霉防蓝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戚冰倩 杨明伟 +3 位作者 马轩 李利芬 吴志刚 余丽萍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5,共6页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最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木材力学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造纸、装饰、家具、交通等行业。然而,由于其内部含有许多营养物质,易受到霉菌和蓝变菌的侵害。...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最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木材力学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造纸、装饰、家具、交通等行业。然而,由于其内部含有许多营养物质,易受到霉菌和蓝变菌的侵害。本文重点对国内外传统和新型的马尾松木材防霉防蓝变药剂和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开发新型防霉防蓝变药剂和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木材 霉菌和蓝变菌 抗真菌活性 防霉剂 防蓝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AM-CGAN的轴承碰摩故障识别方法研究
10
作者 张秋生 吴志刚 +2 位作者 张文亮 邓艾东 许猛 《信息化研究》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针对机械转子碰摩AE故障样本少,采样困难,并难以有效构建数据驱动的设备故障诊断模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SAM-CGAN的轴承碰摩故障识别方法。通过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实现了转子故障特征样本的有效扩充,并构建了多尺度注意力机制... 针对机械转子碰摩AE故障样本少,采样困难,并难以有效构建数据驱动的设备故障诊断模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SAM-CGAN的轴承碰摩故障识别方法。通过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实现了转子故障特征样本的有效扩充,并构建了多尺度注意力机制(MSAM)故障识别网络,使得特征样本生成与故障识别在同一网络完成,实现了对转子碰摩故障的自动端到端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改善现有数据不足的瓶颈问题,鲁棒性较强,能有效进行轴承碰摩状态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碰摩故障 多尺度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的混凝土裂缝识别模型
11
作者 石子 吴志刚 +3 位作者 胡继峰 甘元楠 苏敏 强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实现混凝土出露裂缝的实时高效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阶段混凝土裂缝检测模型CrackDetectX,该模型由基础特征提取网络、多级特征融合网络、检测头三部分组成。采用动态蛇形卷积(DS...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实现混凝土出露裂缝的实时高效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阶段混凝土裂缝检测模型CrackDetectX,该模型由基础特征提取网络、多级特征融合网络、检测头三部分组成。采用动态蛇形卷积(DSConv)精准捕捉裂缝特征,添加反向残差注意力模块(iRMB)融合不同尺度的上下文信息,使神经网络能够为特征图产生更好的像素级注意力。在检测头中引入一种基于MPDIoU的损失函数,全面考虑边界框所有信息,使模型更好地处理边界框宽度及高度的差异。此外,在模型中还引入Lion优化器保存动量信息,并利用其独特的更新规则来更新梯度,提高模型训练的效率。最后对所建模型进行评估,平均精度AP_0.5/%、AP_0.5-0.95/%、参数量、计算量及推理速度分别为93.1%、77.8%、1.62 M、4.3 GFLOPs和61.4 FPS,均优于对比方法,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轻量化的混凝土出露裂缝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检测 动态蛇形卷积 反向残差注意力 MPDIoU Lion优化器 CrackDetec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C和大豆蛋白制备环保脲醛树脂 被引量:26
12
作者 吴志刚 杜官本 +3 位作者 雷洪 席雪冬 曹明 郭秀华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采用脲醛预缩液(UFC)制备甲醛和尿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3∶1的脲醛树脂,并在"碱-酸-碱"制备工艺的3个阶段分别加入大豆蛋白(SPI)降解液进行改性。对改性后脲醛树脂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借助核磁共振(13C-NMR)和动态热机械性能(... 采用脲醛预缩液(UFC)制备甲醛和尿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3∶1的脲醛树脂,并在"碱-酸-碱"制备工艺的3个阶段分别加入大豆蛋白(SPI)降解液进行改性。对改性后脲醛树脂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借助核磁共振(13C-NMR)和动态热机械性能(DMA)分析改性后脲醛树脂的结构特征及热机械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脲醛树脂相比,UFC制备脲醛树脂的胶合强度提高了16%,游离甲醛降低了33%;而采用UFC和SPI降解液制备脲醛树脂,树脂胶合强度变化不大,当SPI降解液加入量为10%时,其游离甲醛可降低50%。13C-NMR分析表明,在第3个阶段加入SPI降解液,可以降低脲醛树脂中的醚键含量并提高桥键含量,使树脂具有较高的交联度和较低的游离甲醛。DMA测试结果表明,在第3个阶段加入SPI降解液所制备的脲醛树脂具有较高的热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预缩液 大豆蛋白 脲醛树脂 结构特征 热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下翼面的热颤振工程分析 被引量:46
13
作者 吴志刚 惠俊鹏 杨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0-273,共4页
针对高超声速下翼面的结构、气动和热的耦合动力学问题 ,提出了热颤振分析的分层求解思路 .首先分析结构在热环境下的固有动力特性 ,然后应用vanDyke活塞理论计算高超声速非定常气动力 ,最后采用p k法进行颤振求解 .对某高超声速全动舵... 针对高超声速下翼面的结构、气动和热的耦合动力学问题 ,提出了热颤振分析的分层求解思路 .首先分析结构在热环境下的固有动力特性 ,然后应用vanDyke活塞理论计算高超声速非定常气动力 ,最后采用p k法进行颤振求解 .对某高超声速全动舵面和小展弦比根部固支翼面进行了热颤振的分析与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受热后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和颤振特性均可能发生变化 ,尤其对于小展弦比根部固支翼面 ,由于热效应对其扭转刚度影响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 热气动弹性 高超声速 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桐子蛋白基胶黏剂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志刚 雷洪 +4 位作者 唐棣 席雪冬 曹明 沈高丽 杜官本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在纯碱Na OH和混合碱(Ca(OH)2/Na OH)降解改性小桐子蛋白的基础上,选取交联剂甲醛对小桐子胶黏剂进行改性。结果表明:单纯碱Na OH处理小桐子制备的胶黏剂不具有耐水性,混合碱(Ca(OH)2/Na OH)处理小桐子蛋白胶黏剂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胶... 在纯碱Na OH和混合碱(Ca(OH)2/Na OH)降解改性小桐子蛋白的基础上,选取交联剂甲醛对小桐子胶黏剂进行改性。结果表明:单纯碱Na OH处理小桐子制备的胶黏剂不具有耐水性,混合碱(Ca(OH)2/Na OH)处理小桐子蛋白胶黏剂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胶黏剂的性能测试和DSC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纯碱Na OH,还是混合碱(Ca(OH)2/Na OH)处理小桐子,其蛋白的降解程度有限,导致与后续的甲醛交联反应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蛋白 碱处理 交联改性 胶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花板用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志刚 雷洪 +5 位作者 杜官本 王辉 席雪冬 曹明 沈高丽 熊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176,共5页
为了提高刨花板用大豆Glycine max蛋白基胶黏剂的内结合强度和耐水性,在碱、尿素共同作用的大豆蛋白与酚醛树脂共聚(SPF)反应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在共聚之前经过交联的SPF与未经过交联的SPF对刨花板力学性能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 为了提高刨花板用大豆Glycine max蛋白基胶黏剂的内结合强度和耐水性,在碱、尿素共同作用的大豆蛋白与酚醛树脂共聚(SPF)反应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在共聚之前经过交联的SPF与未经过交联的SPF对刨花板力学性能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聚之前经过交联的SPF胶黏剂刨花板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满足国家标准GB/T 4897.3-2003中潮湿环境下的结构用板要求(≤10.0%)。其中,酚醛预聚液作为交联剂,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值满足标准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及室内装修用板要求(≥0.40 MPa)。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交联剂主要与豆胶的伯胺反应,通过加成反应接到大豆蛋白分子链上。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表明,交联剂与豆胶有比较明显的交联固化峰,交联反应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刨花板 豆胶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IMEX的苜蓿籽象甲在中国的适生区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志刚 曲伟伟 +2 位作者 张泽华 赵莉 李志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6,81,共5页
苜蓿籽象甲(Tychius medicaginis Bris.)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的北疆地区和甘肃,是新疆北疆苜蓿种子田重要害虫。本研究综合运用CLIMEX 3.0与ArcGIS 9.3对苜蓿籽象甲在我国目前以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苜蓿籽象甲(Tychius medicaginis Bris.)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的北疆地区和甘肃,是新疆北疆苜蓿种子田重要害虫。本研究综合运用CLIMEX 3.0与ArcGIS 9.3对苜蓿籽象甲在我国目前以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气候条件下,苜蓿籽象甲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等苜蓿主要种植地区。基于中国未来气候的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其中高度适生区范围由20.25%增加至23.88%,增加了3.63%;非适生区有所减少,由21.32%降至13.99%,减少了7.33%。可以看出,未来气候条件将更适宜苜蓿籽象甲的生存。鉴于苜蓿籽象甲在我国的适生性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控策略,加强对苜蓿籽象甲的防治措施,严防该虫的进一步传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籽象甲 适生性 CLIMEX ARCGIS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航天器连接结构动力学及其参数辨识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志刚 王本利 马兴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3-109,共7页
连接结构广泛用于各种航天器中,这些大量使用的连接结构由于其较低的刚度或非线性特性,会对航天器的动力学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与在轨航天器连接结构动力学问题有关的以下问题:航天器中所使用连接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及... 连接结构广泛用于各种航天器中,这些大量使用的连接结构由于其较低的刚度或非线性特性,会对航天器的动力学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与在轨航天器连接结构动力学问题有关的以下问题:航天器中所使用连接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参数辨识问题,连接结构对航天器结构动特性的影响,含连接结构动力学系统的周期解、分叉和混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连接结构 动响应 参数辨识 结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剂对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志刚 雷洪 +3 位作者 曹明 席雪冬 廖晶晶 杜官本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3,共6页
本研究首先选用Na OH对大豆蛋白进行降解处理,研究了降解处理条件对降解产物黏度和甲醛反应能力的影响。在Na OH降解大豆蛋白基础之上,再选用甲醛、乙二醛、戊二醛稳定降解的大豆蛋白液,并制备刨花板,同时对刨花板相关性能进行研究。研... 本研究首先选用Na OH对大豆蛋白进行降解处理,研究了降解处理条件对降解产物黏度和甲醛反应能力的影响。在Na OH降解大豆蛋白基础之上,再选用甲醛、乙二醛、戊二醛稳定降解的大豆蛋白液,并制备刨花板,同时对刨花板相关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最佳降解工艺为加碱量9%,处理温度90℃,处理时间3 h。(2)甲醛、乙二醛、戊二醛都能显著提高豆胶的储存稳定性,甲醛稳定蛋白液效率高,固化反应活化能低,刨花板内结合强度最高,考虑到甲醛稳定剂的毒性,应尽量减少使用;乙二醛稳定蛋白液效率高,固化反应活化能高,刨花板内结合强度最低,所以不适合做蛋白质降解液的稳定剂;戊二醛稳定蛋白液效率不高,固化反应活化能低,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基本达标,适合做蛋白质降解液的稳定剂,刨花板的性能可以通过改进后期的稳定工艺或优选交联剂加以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降解 豆胶 稳定剂 刨花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林酸对结肠癌细胞SW480FasL蛋白表达及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志刚 马庆久 +5 位作者 何显力 赖大年 李金茂 武永忠 包国强 吴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在体外通过细胞培养,探讨舒林酸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化学预防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舒林酸作用前后SW480细胞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舒林酸作用前后SW480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舒林酸... 目的在体外通过细胞培养,探讨舒林酸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化学预防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舒林酸作用前后SW480细胞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舒林酸作用前后SW480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舒林酸处理后较处理前SW480细胞Fas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且FasL蛋白表达随舒林酸作用浓度增加显著降低;随舒林酸作用浓度升高,SW480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不同浓度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林酸降低结肠癌SW480细胞FasL蛋白表达,使SW480细胞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率降低,可能是其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化学预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林酸 培养的肿瘤细胞 JURKAT细胞 FAS配体 凋亡 淋巴细胞凋亡率 蛋白表达 结肠癌细胞 SW480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剂-多羟甲基酚的制备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志刚 梁坚坤 +4 位作者 席雪冬 曹明 熊文 雷洪 杜官本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了制备性能更优异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本研究采用"低温-保碱"工艺,以高浓度甲醛制备多羟甲基酚作为后续大豆蛋白基胶的交联剂使用,并借助电喷雾电离质谱仪(ESI-MS)和核磁共振(13C-NM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终合成的交联剂... 为了制备性能更优异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本研究采用"低温-保碱"工艺,以高浓度甲醛制备多羟甲基酚作为后续大豆蛋白基胶的交联剂使用,并借助电喷雾电离质谱仪(ESI-MS)和核磁共振(13C-NM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终合成的交联剂羟甲基总含量和多羟甲基含量较高,反应48 h制备的交联剂羟甲基总含量和多羟甲基含量分别高达94.9%和76%,并且体系中的游离甲醛或甲醛聚合物含量微乎其微(1.1%),后续可直接用于大豆蛋白胶的交联改性。多羟甲基酚基本是以2个三羟甲基酚或者1个三羟甲基酚和1个二羟甲基酚的二聚体形式存在。二聚体的存在并没有减少可以反应的活性点,使得可以参加后续缩聚反应的游离羟甲基更多,可能更容易与蛋白质分子形成大分子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交联剂 多羟甲基酚 高浓度甲醛 低保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