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X波段相控阵天线的高速可调光纤延迟线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彭生 谷一英 +1 位作者 程旭升 许方星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用于X波段相控阵天线的5bit光纤延迟线,采用高速磁光开关和单模光纤级联组成。测试结果显示,该光纤延迟线可实现时间延迟量在0~1096ps范围内步进为35.4ps的任意可调,延迟精度小于±2ps,开关切换时间小于30μs。
关键词 光纤延迟线 光开关 延迟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调光延迟线的光子学微波频率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彭生 韩秀友 +3 位作者 谷一英 胡墅 李善锋 赵明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4-94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调光延迟线的光子学微波频率测量方法。经同一微波信号调制的两个不同波长光载波在经过一段可调色散介质传输后,解调输出两路具有不同相位的微波信号,得到的相干微波功率随着色散量的改变出现周期性变化,由此周期可得...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调光延迟线的光子学微波频率测量方法。经同一微波信号调制的两个不同波长光载波在经过一段可调色散介质传输后,解调输出两路具有不同相位的微波信号,得到的相干微波功率随着色散量的改变出现周期性变化,由此周期可得到输入微波频率值。采用由8个磁光开关和1.6 km单模光纤构成的7-bit光纤延迟线实现色散量的调节。实验结果表明,在1~20 GHz范围内,测量精度达±40 MHz以内。系统的最小可测功率可达-20 dBm,测量动态范围达到了4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频率测量 光子学 光延迟线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光调制的微波信号多普勒移频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彭生 吴冉 +1 位作者 魏正武 王凯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6-298,共3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声光调制的微波信号多普勒移频方法。该技术基于微波光子信号处理和声光移频技术,在光学域上实现了微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能够用于产生雷达干扰信号。系统的工作频段为2~20 GHz,测试结果表明,速度拖引干扰信号的移频...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声光调制的微波信号多普勒移频方法。该技术基于微波光子信号处理和声光移频技术,在光学域上实现了微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能够用于产生雷达干扰信号。系统的工作频段为2~20 GHz,测试结果表明,速度拖引干扰信号的移频范围达到±1 MHz,最小移频量为±10 Hz。系统实现了目标速度从1200 m/s减小到1000 m/s情况下雷达脉冲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模拟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对抗 声光移频 多普勒 微波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低相噪光电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方立军 柳勇 +3 位作者 马骏 郭雪锋 桂勇锋 吴彭生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微波光子学将对未来雷达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微波光电振荡器是一种新颖的、有发展前途的高质量微波信号源,将是振荡器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分析了微波光电振荡器工作原理,结果表明,环路中各部件的低噪声、环路高增益和环路等效长时延... 微波光子学将对未来雷达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微波光电振荡器是一种新颖的、有发展前途的高质量微波信号源,将是振荡器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分析了微波光电振荡器工作原理,结果表明,环路中各部件的低噪声、环路高增益和环路等效长时延是实现光电振荡器低相位噪声的有效技术路径。给出了一种双回路X波段低相位噪声光电振荡器的实验研究结果,与高性能电子频率合成器和国际先进光电振荡器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光电振荡器噪声基底较传统高性能电子频综器有极大的性能优势,而近载频相位噪声较传统高性能电子频综器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是光电器件的温度特性漂移较大。最后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路径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电振荡器 相位噪声 杂波抑制 双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控相控阵波束接收网络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琳 吴彭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2-74,94,共4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色散真时延技术的光控相控阵雷达多波束接收网络。该网络制作原理是根据光纤的色散特性,主要由密集波分复用器(DWDM)和光纤延时模块构成。DWDM实现对多通道光合成,多个光开关和光纤延时环组成的光纤延时模块实现...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色散真时延技术的光控相控阵雷达多波束接收网络。该网络制作原理是根据光纤的色散特性,主要由密集波分复用器(DWDM)和光纤延时模块构成。DWDM实现对多通道光合成,多个光开关和光纤延时环组成的光纤延时模块实现对合成的多路光载波进行延时量调节,从而实现波束扫描。依据原理方案,研制了一套16通道光接收、双波束形成网络,实现从-40°到+45°的16个不同波束指向扫描,切换速度≤30μs。暗室测试证明了其波束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网络 色散延时 多波束 光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光晶体光开关的控制及驱动电路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樊彦恩 吴彭生 武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16期36-37,共2页
光开关是光交换网络系统中的核心器件,用于控制光信号的切换。文章设计并实现了电光晶体光开关的控制和高压驱动电路。经过测试,此设计满足了光交换网络工作所需要的切换时间以及电平延迟时间。
关键词 光开关 光交换网络 切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色散的X波段光控相控阵波束形成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业斌 吴彭生 李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22期140-141,143,共3页
光控相控阵波束形成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微波技术及数字阵列技术,具有瞬时工作带宽大、质量轻、电磁兼容性好、集成度高、传输损耗小等技术优势,文章利用光纤色散延迟的原理,通过由串联光开关和单模光纤组成的色散矩阵,实现了不同通道对应... 光控相控阵波束形成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微波技术及数字阵列技术,具有瞬时工作带宽大、质量轻、电磁兼容性好、集成度高、传输损耗小等技术优势,文章利用光纤色散延迟的原理,通过由串联光开关和单模光纤组成的色散矩阵,实现了不同通道对应不同光载波的时间延迟差异,实验表明,该技术可以实现8~12GHz的宽带光控波束形成和扫描,且未观测到波束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控波束形成 色散矩阵 光纤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色散的光学波束形成网络技术研究
8
作者 陈尔东 贺文干 +1 位作者 吴彭生 李琳 《光电技术应用》 2017年第6期29-34,共6页
宽带光控阵列是将微波光子学技术同阵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保留了阵列系统的技术优势,而且具有大带宽、易于同时形成多个波束、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宽带光学波束形成网络正是宽带光控阵列的核心技术。介绍了光学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 宽带光控阵列是将微波光子学技术同阵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保留了阵列系统的技术优势,而且具有大带宽、易于同时形成多个波束、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宽带光学波束形成网络正是宽带光控阵列的核心技术。介绍了光学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宽带特性,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纤色散的光学波束形成技术,并搭建了光学波束形成网络试验系统,对试验系统进行了测试,最后给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波束形成网络 宽带光控阵列 光纤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光控波束合成网络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彭生 王凯 李琳 《光电技术应用》 2020年第2期56-5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光控波束合成网络,其核心是采用了由波分复用器、可调衰减器和光反射镜构成的光延时模块,通过光反射镜的光程调节获得通道之间的延时。根据该方案制作了18 GHz工作频率下,波束指向为0°和-45°的两个16... 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光控波束合成网络,其核心是采用了由波分复用器、可调衰减器和光反射镜构成的光延时模块,通过光反射镜的光程调节获得通道之间的延时。根据该方案制作了18 GHz工作频率下,波束指向为0°和-45°的两个16通道光延时模块。测试结果表明,模块的相位精度达到了±15°,幅度一致性优于±0.1 dB,仿真方向图显示了较高的波束指向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 波束合成网络 光反射镜 相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