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沥青拌合站VOCs排放特征与臭氧生成潜势
1
作者
刘明
罗中华
+4 位作者
吴彭珍
李婷婷
陆海涛
庞晓蝶
陈来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5,共5页
对某典型沥青拌合站的搅拌出料口、卸料口和沥青储罐排放的VOCs进行手工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沥青拌合站生产过程中排放的VOCs质量浓度为92.4μg/m^(3)~11237μg/m^(3),受温度和搅拌强度影响,沥青搅拌设备出料口排放的VOCs质量浓度最高...
对某典型沥青拌合站的搅拌出料口、卸料口和沥青储罐排放的VOCs进行手工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沥青拌合站生产过程中排放的VOCs质量浓度为92.4μg/m^(3)~11237μg/m^(3),受温度和搅拌强度影响,沥青搅拌设备出料口排放的VOCs质量浓度最高,成分以烷烃为主,其次为烯烃和酯类,特征组分为十一烷、丙烷、异戊烷、正癸烷、丙烯和乙酸正丁酯。利用最大反应增量活性计算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OFP),范围为217μg/m^(3)~23168μg/m^(3),其中贡献占比较大的组分为甲基丙烯酸甲酯、1-丁烯、1,2,3-三甲苯、丙烯、1-己烯、1,2,4-三甲苯、顺-2-丁烯、1-戊烯、间二甲苯和丙烯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沥青拌合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沥青拌合站VOCs排放特征与臭氧生成潜势
1
作者
刘明
罗中华
吴彭珍
李婷婷
陆海涛
庞晓蝶
陈来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博罗县环境科学研究所
连州市环境监测站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41773130,41573123)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20B111136000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资助项目(PM-zx703-202204-077)。
文摘
对某典型沥青拌合站的搅拌出料口、卸料口和沥青储罐排放的VOCs进行手工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沥青拌合站生产过程中排放的VOCs质量浓度为92.4μg/m^(3)~11237μg/m^(3),受温度和搅拌强度影响,沥青搅拌设备出料口排放的VOCs质量浓度最高,成分以烷烃为主,其次为烯烃和酯类,特征组分为十一烷、丙烷、异戊烷、正癸烷、丙烯和乙酸正丁酯。利用最大反应增量活性计算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OFP),范围为217μg/m^(3)~23168μg/m^(3),其中贡献占比较大的组分为甲基丙烯酸甲酯、1-丁烯、1,2,3-三甲苯、丙烯、1-己烯、1,2,4-三甲苯、顺-2-丁烯、1-戊烯、间二甲苯和丙烯酸甲酯。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沥青拌合站
Keywords
VOCs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Asphalt mixing plant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沥青拌合站VOCs排放特征与臭氧生成潜势
刘明
罗中华
吴彭珍
李婷婷
陆海涛
庞晓蝶
陈来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