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沉降形成粮堆时的分级试验研究
1
作者 吴建章 代峥峥 +3 位作者 刘昆仑 朱文学 陈鹏枭 蒋萌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7,44,共7页
为减缓粮食入仓时的分级现象,以玉米为对象,研究粮堆分级特性。以粮堆分级指数M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玉米沉降运动形成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粮堆分级指数M随着沉降高度、粮堆直径、质量流量的增加... 为减缓粮食入仓时的分级现象,以玉米为对象,研究粮堆分级特性。以粮堆分级指数M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玉米沉降运动形成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粮堆分级指数M随着沉降高度、粮堆直径、质量流量的增加,均有上升的趋势;粮堆分级指数M随着排料口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沉降高度、粮堆直径,质量流量3个因素对粮堆分级指数M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沉降高度>粮堆直径>质量流量。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粮堆 分级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分小麦热风干燥后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樊梦珂 陈鹏枭 +5 位作者 刘烨 朱文学 蒋萌蒙 张玉荣 王晓弯 吴建章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191,共8页
目的:研究干燥工艺对高水分小麦品质的影响。方法: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3个维度探究不同干燥工艺下小麦品质变化规律。选取色泽、湿面筋含量、干燥速率3个指标作为响应值,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预测高水分小麦的最佳干燥工艺。结... 目的:研究干燥工艺对高水分小麦品质的影响。方法: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3个维度探究不同干燥工艺下小麦品质变化规律。选取色泽、湿面筋含量、干燥速率3个指标作为响应值,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预测高水分小麦的最佳干燥工艺。结果:干燥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小麦色泽加深,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下降,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上升,弱化度下降,粉质指数上升,小麦表皮由凸起的小矩形变为凹陷的小坑状,内部淀粉颗粒由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变为粗糙的不规则状。高水分小麦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45℃,风速0.94 m/s,缓苏时间30.4 min,此时色泽L*值为58.811、湿面筋含量为27.292%,干燥速率为8.146×10^(-2)%/min,综合评分为0.613。结论:热风干燥工艺的优化在保证干燥效率的基础上一定程度改善了小麦干燥后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分小麦 热风干燥 干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处理的小麦次粉单分子层水和结合水特性研究
3
作者 赵明慧 李兴军 +3 位作者 吴建章 颉宇 王梦雅 姜玉山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4,共10页
为了解释冷等离子体(CP)处理提高小麦次粉吸水率,采用动态水分吸附仪测定120W低压强射频氦或氧CP处理不同时间样品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结果表明,Caurie方程能够拟合出等温线,其系数C0给出样品吸附水的密度,对吸附或解吸样品,随着同一功... 为了解释冷等离子体(CP)处理提高小麦次粉吸水率,采用动态水分吸附仪测定120W低压强射频氦或氧CP处理不同时间样品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结果表明,Caurie方程能够拟合出等温线,其系数C0给出样品吸附水的密度,对吸附或解吸样品,随着同一功率氦或氧CP处理时间增加,吸附水的密度没有差异,而系数M0给出样品单分子层吸附水含量,对吸附或解吸样品,随着同一功率氦CP处理时间增加,单分子层水含量显著增加;对氧等离子体处理的样品,其吸附单分子层水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则先减少后增加,而解吸单分子水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呈现减少趋势。为了提高Caurie方程的拟合度,将M0修正为A+Bt(t是温度,A和B是常数)。分析修正Caurie方程的系数显示,随着120 W氦CP处理次粉时间(0~180 s)的增加,单分子层水、吸附水分子层数、结合水含量及水吸附表面积均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对氧CP,这些指标在前60s处理呈现增加趋势,之后再延长处理时间则显示减少趋势。结果表明,与氧冷等离子体比较,高能量的氦冷等离子体改善了次粉蛋白质和多糖的亲水性,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这些大分子吸附水的表面积和层数、单分子层和结合水含量均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次粉 修正Caurie方程 吸附水密度 单分子层水 吸附水层数 冷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控温对小麦粮堆空气特性及品质的研究
4
作者 赵明慧 罗晓宏 +3 位作者 吴建章 李兴军 姜玉山 李莉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195,共7页
研究空调对小麦高大平房仓控温过夏的效果及评价指标,选用鲁粮集团某库19仓,在小麦入仓后第二、三年过夏期间将空调设定在25℃,与对照17号仓比较,粮堆表层、二层、三层及四层分别降低3.4、2、1.5及1.35℃,含湿量、相对湿度(RH)及湿球温... 研究空调对小麦高大平房仓控温过夏的效果及评价指标,选用鲁粮集团某库19仓,在小麦入仓后第二、三年过夏期间将空调设定在25℃,与对照17号仓比较,粮堆表层、二层、三层及四层分别降低3.4、2、1.5及1.35℃,含湿量、相对湿度(RH)及湿球温度对表层粮食和整个粮堆分别降低3.85和1.5 g/kg、3.55%和3.85%、3.65℃和2.2℃。DSC测定的两个仓粮堆热特性参数没有显著差异。与17号仓比较,19号仓小麦RVA测定的糊化峰值粘度、衰减值、最终粘度略降低;全麦粉馒头质构特性参数如硬度、黏着性、弹性、咀嚼性略降低。主成分分析确定了糊化结束温度及峰高度、糊化温度及峰值时间、质构参数如硬度及咀嚼性均是评价小麦控温过夏储藏的优选指标。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与17号仓比较,19仓中小麦籽粒横截面要致密,微孔均匀;纵截面大淀粉颗粒之间的小淀粉粒少一些。结果表明:小麦高大平房仓夏季开启空调有助于降低粮堆干球温度及籽粒间隙空气特性参数,延缓储粮害虫生长发育,保持小麦籽粒微观结构,延缓品质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空调控温过夏 粮堆空气特性参数 热特性 籽粒截面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参数多项式方程拟合氦等离子体处理面粉的水分吸着等温线
5
作者 王梦雅 赵明慧 +3 位作者 高光标 吴建章 李兴军 王万贵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为了解释小麦面粉经过冷等离子体处理后面团吸水率增加的成因,采用120 W低压强射频氦冷等离子体处理面粉0~180 s,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增加,小麦面粉吸水率、电导率、水和蔗糖溶剂保持力(SRC)值及糊化衰减值显著增加,深入探究这些指标... 为了解释小麦面粉经过冷等离子体处理后面团吸水率增加的成因,采用120 W低压强射频氦冷等离子体处理面粉0~180 s,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增加,小麦面粉吸水率、电导率、水和蔗糖溶剂保持力(SRC)值及糊化衰减值显著增加,深入探究这些指标变化原因,我们提出一个七参数多项式M=A+B·t+C·t^(2)+D·t^(3)+E·ERH+F·ERH^(2)+G·ERH^(3)(M是平衡水分%,ERH是小数表示的平衡相对湿度,t是温度℃,A~G是参数),能够拟合氦冷等离子体处理面粉的水分吸着等温线,拟合度指标优于修正Chung-Pfost(常用)和四参数多项式(不含温度项)方程。七参数多项式方程能够清晰显示面粉样品水分吸附与解吸等温线之间的滞后环,随着温度增加,滞后环下移,且滞后度随ERH增加呈现抛物线形状,抛物线顶点在ERH 40%~50%。冷等离子体处理将单分子层吸附位点转变为多分子吸附位点的区域提前了,由ERH 50%转变为40%。用Dent模型分析显示,氦冷等离子体处理能够降低面粉单分子层含水量和扩展压强,增加毛细管壁弹性,水分子与化学成分形成氢键的能力加大,促进水分子向面粉颗粒均匀分布和渗透。红外光谱扫描显示面粉中淀粉粒表面短程有序化程度及淀粉与蛋白的作用程度增大。氦冷等离子体技术在改善面粉加工品质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平衡水分方程 面粉 氦冷等离子体 滞后环 扩展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薄层变温干燥特性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6
作者 田高帅 吴建章 +4 位作者 朱文学 陈鹏枭 刘坤 代峥峥 蒋萌蒙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6,共8页
为提高玉米的干燥品质,降低干燥能耗,在前人研究谷物变温干燥基础上,探究变温干燥工艺对玉米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分析初始干燥温度(45~70℃),转换温度含水率(18%~26%)、升温幅度(5~25℃)、缓苏比(1∶1、2∶1、3∶1、4∶1、5∶1)等实... 为提高玉米的干燥品质,降低干燥能耗,在前人研究谷物变温干燥基础上,探究变温干燥工艺对玉米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分析初始干燥温度(45~70℃),转换温度含水率(18%~26%)、升温幅度(5~25℃)、缓苏比(1∶1、2∶1、3∶1、4∶1、5∶1)等实验因素对玉米干燥速率及外观品质(裂纹率增值、色差)的影响规律;采取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方法,以初始干燥温度、转换温度含水率、升温幅度及缓苏比为实验因素,裂纹率增值和色差值为目标响应值,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响应面图,分析玉米变温干燥特性并阐明产生的原因。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干燥温度为45~55℃、转换温度含水率为20%~24%、升温幅度为5~15℃、缓苏比为2∶1~4∶1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干燥品质;变温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温度为50.59℃、转换温度含水率为21.56%、升温幅度为5℃、缓苏比为3.8∶1.0,干燥后的玉米裂纹率增值为10.00%、色差值为2.056,实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变温干燥 干燥特性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柑多糖的提取及其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建章 叶辉 +1 位作者 向铮 杨小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瓯柑多糖的提取及其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依次用热水回流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制得瓯柑粗多糖CSPS(Citrus Suavissima polysaccharide)。用苯酚-硫酸法测其糖含量,红外光谱等进行多糖特征分析,用紫外-可... 目的:研究瓯柑多糖的提取及其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依次用热水回流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制得瓯柑粗多糖CSPS(Citrus Suavissima polysaccharide)。用苯酚-硫酸法测其糖含量,红外光谱等进行多糖特征分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多糖对O-2·和·OH的清除率。结论:瓯柑多糖得率为1.55%,多糖中糖含量为52.07%。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粗多糖对O-2·和·OH的IC50分别为880μg/ml和1280μg/ml。结论:用水提、醇沉、Sevag法除蛋白得到较高含量的CSPS,CSPS对O-2·和·O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活性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用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 多糖 ·OH 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呕吐毒素污染小麦气流分级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建章 郑学玲 +1 位作者 李力 刘树春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7年第7期7-10,共4页
研究了水平气流速度、分级隔板高度和供料时间等因素对呕吐毒素污染小麦水平气流分级装置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得出影响呕吐毒素含量高的小麦(即轻质小麦)分级性能主次因素为:分级隔板高度、供料时间、水平... 研究了水平气流速度、分级隔板高度和供料时间等因素对呕吐毒素污染小麦水平气流分级装置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得出影响呕吐毒素含量高的小麦(即轻质小麦)分级性能主次因素为:分级隔板高度、供料时间、水平气流速度;小麦呕吐毒素含量最高时的最佳分级条件为:水平气流速ua=11.65m/s,分级隔板高h=100mm,供料时间t=12s。影响呕吐毒素含量高的小麦分级质量百分比的主次因素为:供料时间、分级隔板高度、水平气流速度;呕吐毒素含量高的小麦质量百分比最高的最佳分级条件为水平气流速度ua=11.65m/s,分级隔板高度h=70mm,供料时间t=1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分级 呕吐毒素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粮机双筒型吸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建章 刘秀芳 温长春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17,共2页
研究了内外筒面积比、内外筒端面距离和输送风速等因素对双筒型吸嘴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内外筒面积比k为0.56,内外筒端面间距h为0,双筒型吸嘴输送风速va为24 m/s时,双筒型吸嘴的输送产量最高。
关键词 双筒型吸嘴 吸粮机 产量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粮机中叶轮式闭风器的气密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建章 胡健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2,15,共3页
分析了吸粮机特殊环境中影响叶轮式闭风器气密性的因素。在磨损方面认为偏进偏出的进出口形式有利于降低闭风器机壳的磨损;在防卡方面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叶轮防卡措施;在间隙控制方面运用漏风率指标和迷宫式密封原理计算出了叶轮与机壳的... 分析了吸粮机特殊环境中影响叶轮式闭风器气密性的因素。在磨损方面认为偏进偏出的进出口形式有利于降低闭风器机壳的磨损;在防卡方面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叶轮防卡措施;在间隙控制方面运用漏风率指标和迷宫式密封原理计算出了叶轮与机壳的理论间隙数值,与用于吸粮机中的叶轮式闭风器实际间隙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粮机 叶轮式闭风器 磨损 防卡 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气流对小麦进行分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建章 刘秀芳 郑战高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7,共3页
研究了水平气流速度、分级隔板高度和落料时间等因素对小麦气流分级的性能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得出影响重质小麦水平分级的主次因素为:分级隔板高度、水平气流速度、落料时间;影响轻质小麦水平分级的主次因素为... 研究了水平气流速度、分级隔板高度和落料时间等因素对小麦气流分级的性能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得出影响重质小麦水平分级的主次因素为:分级隔板高度、水平气流速度、落料时间;影响轻质小麦水平分级的主次因素为:水平气流速度、分级隔板高度、落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气流 分级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制粉车间空气热平衡及通风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建章 李东森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5,共2页
分析了小麦制粉车间空气热平衡的状况及其研究的意义。在小麦制粉车间,进风、排风进行的热交换是影响车间热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设计好车间的机械通风系统,使车间空气保持热平衡状态,既可回收车间余热,使进风符合生产工艺和卫生的要求,... 分析了小麦制粉车间空气热平衡的状况及其研究的意义。在小麦制粉车间,进风、排风进行的热交换是影响车间热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设计好车间的机械通风系统,使车间空气保持热平衡状态,既可回收车间余热,使进风符合生产工艺和卫生的要求,又可使车间保持一个合适的工作温度,更有利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热平衡 机械通风 小麦 制粉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清理中粉尘的捕捉方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建章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16,共2页
分析了谷物清理中粉尘的两种捕捉方式。被动式粉尘捕捉方式,是将粉尘作为谷物清理时的伴生物———空气污染物,进行控制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着吸风量和尘源难以合适配合、距吸尘罩较远处粉尘的控制需要较大的吸风量等问题。主动式粉尘... 分析了谷物清理中粉尘的两种捕捉方式。被动式粉尘捕捉方式,是将粉尘作为谷物清理时的伴生物———空气污染物,进行控制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着吸风量和尘源难以合适配合、距吸尘罩较远处粉尘的控制需要较大的吸风量等问题。主动式粉尘捕捉方式,是将粉尘当作谷物中的一类杂质而采取的粉尘分离方式,是粉尘控制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清理 粉尘 捕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粉打包秤粉尘的产生和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建章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9,共2页
分析了面粉打包秤运行时粉尘产生的机理和现有吸风装置的不足,从有利于粉尘的排放和粉尘的捕捉等方面提出了打包秤夹袋料筒的结构改进和上部吸风的方法,即将夹袋料筒及其上部的料斗做成双层结构且吸风口不连接到其他通风除尘风网系统。
关键词 小麦粉 打包秤 粉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制粉车间空气平衡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建章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7,共2页
阐述了小麦制粉车间通风方式和空气平衡的意义。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通风方式中自然通风是车间空气污染的污染源之一;小麦制粉车间机械通风应满足mjj>mjp的通风状态,只有这样,小麦制粉车间才能达到较高的卫生和洁净度要求。
关键词 空气平衡 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 小麦 制粉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粉厂节能降耗的技术途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建章 黄学敏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1年第4期22-25,共4页
论述了当前面粉加工节能降耗的现状。从配备合适的动力以消除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采用前路磨撞大量出粉工艺,新的磨辊技术特性和操作指标,适当调整筛网密度和筛理面积,利用先进的气力输送技术等7个方面提出了降低面粉厂能耗的方法,为节能... 论述了当前面粉加工节能降耗的现状。从配备合适的动力以消除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采用前路磨撞大量出粉工艺,新的磨辊技术特性和操作指标,适当调整筛网密度和筛理面积,利用先进的气力输送技术等7个方面提出了降低面粉厂能耗的方法,为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耗 提高产量 制粉工艺 气力输送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粮区粮仓仓型及进出仓管道输送工艺的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建章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2,共3页
分析了符合现代粮食物流发展需求的粮仓仓型和传统机械输送进出仓工艺与设备的不足,设计出的进出仓管道输送工艺、工作塔与适合产粮区收粮入仓的浅圆仓仓型相结合,具有工艺和设备简单、综合投资费用低的特点。
关键词 产粮区 浅圆仓 输送工艺 管道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粉厂通风装置和清理设备的配合与设计
18
作者 吴建章 刘秀芳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共2页
分析了小麦清理工艺中通风的类型。在此基础上,从粉尘控制的需要、风选分离设备的需要以及清理设备工作原理的需要等方面探讨了清理设备、风选设备、去石机以及下粮坑的粉尘控制和通风装置设计。
关键词 面粉厂 通风 除尘风网 清理设备 下粮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力输送中卧式三通供料器性能研究
19
作者 吴建章 黄乾坤 邹振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7年第8期1-3,7,共4页
利用实验装置研究了卧式三通供料器空载、重载运行时,有隔板、无隔板情况下的阻力、阻力系数以及输送产量的变化规律。空载运行时,无隔板的卧式三通供料器阻力低于有隔板的卧式三通供料器阻力,且其阻力系数趋于一常数0.96。无论有无隔板... 利用实验装置研究了卧式三通供料器空载、重载运行时,有隔板、无隔板情况下的阻力、阻力系数以及输送产量的变化规律。空载运行时,无隔板的卧式三通供料器阻力低于有隔板的卧式三通供料器阻力,且其阻力系数趋于一常数0.96。无论有无隔板,卧式三通供料器的输送产量均随着输送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输送风速下,无隔板的卧式三通供料器的输送产量高于有隔板供料器的输送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力输送 卧式三通供料器 阻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落回生物碱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58
20
作者 赵东亮 郁建平 +2 位作者 周晓秋 孟祥斌 吴建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以20%的甲醇作溶剂,盐酸小檗碱及青霉素做对照,将博落回碱,盐酸血根碱,盐酸小檗碱配成9600μg/ml的溶液,并测定了这三种物质对常见的5种细菌的抑菌效力(抑菌圈直径)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这三种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力,其... 以20%的甲醇作溶剂,盐酸小檗碱及青霉素做对照,将博落回碱,盐酸血根碱,盐酸小檗碱配成9600μg/ml的溶液,并测定了这三种物质对常见的5种细菌的抑菌效力(抑菌圈直径)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这三种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力,其中盐酸血根碱具有很强的广谱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血根碱 博落回碱 盐酸小檗碱 青霉素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