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入侵脑细胞》的精神分析解读
1
作者 吴宜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4-126,共3页
电影《入侵脑细胞》(The Cell)具有商业片的典型特征,但影片在科幻背景的设置下,融入超现实主义艺术要素,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进行创作,具备不同于普通商业片的欣赏价值。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本能理... 电影《入侵脑细胞》(The Cell)具有商业片的典型特征,但影片在科幻背景的设置下,融入超现实主义艺术要素,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进行创作,具备不同于普通商业片的欣赏价值。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本能理论,从影片中的重要意象——玩偶入手,结合卡尔孩提时代的不幸经历,对他谋杀女性的原因、自我拯救的尝试、被拯救的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对影片的拯救主题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脑细胞》 精神分析学 潜意识 本我 拯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逸、自治与自我塑造——当代新诗的江南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宜平 江离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4-190,共7页
"江南"作为最重要的一个子集,隐含在传统对于"南方"文化的理解中,江南文化是跟中原文化相比较而产生的一个相对性概念,起于六朝,伴随着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迁徙至江南的北方世家与江南世家经... "江南"作为最重要的一个子集,隐含在传统对于"南方"文化的理解中,江南文化是跟中原文化相比较而产生的一个相对性概念,起于六朝,伴随着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迁徙至江南的北方世家与江南世家经过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形态与精神。①自六朝以降,文学层面上的"文质之辩""文笔之辩""文道之辩"背后始终暗存着南北之间的差异与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诗 靖康之乱 轻逸 自我塑造 永嘉之乱 安史之乱 文学层面 文质之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的接续与语境的更新——新诗新时期以来对新古典写作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宜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9-197,共9页
新诗百年,以去古典化为开始,胡适首倡白话诗,他的诗集,也是中国新诗的第一本诗集,取名为《尝试集》,可见其推动新诗白话方案的决心,却也有对来路的忐忑。由此,古典诗歌的体例与形式、音韵与节奏等都不再成为新诗的规范,一切都失效了。... 新诗百年,以去古典化为开始,胡适首倡白话诗,他的诗集,也是中国新诗的第一本诗集,取名为《尝试集》,可见其推动新诗白话方案的决心,却也有对来路的忐忑。由此,古典诗歌的体例与形式、音韵与节奏等都不再成为新诗的规范,一切都失效了。废名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文艺”时认为,新诗应有“诗的内容,散文的写法”,并且注意到“新文学运动的成功,外国文学的援助力甚大”,正因为受了外国文学的影响,“新文学乃能成功一种质地”,“即是由个性的发展而自觉到传统的自由,于是发现中国文学史上的事情都要重新估定价值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试集》 新文学运动 外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 古典诗歌 中国新诗 废名 新时期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