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击暴流作用下停机状态风力机表面风压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辉 李将将 吴学健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4-462,共9页
采用雷诺时均方法对静止和移动下击暴流风场特性开展研究,分析射流中心移速V_(t)对下击暴流风场结构的影响,并以NREL 5 MW型风力机为研究对象,研究揭示下击暴流场中风力机周边流场和表面风压特性。结果表明:移速V_(t)的增大致使风力机... 采用雷诺时均方法对静止和移动下击暴流风场特性开展研究,分析射流中心移速V_(t)对下击暴流风场结构的影响,并以NREL 5 MW型风力机为研究对象,研究揭示下击暴流场中风力机周边流场和表面风压特性。结果表明:移速V_(t)的增大致使风力机周边风速减小而极值增大,涡旋旋向由绕X轴转为锥形斜向下。塔筒压力面、吸力面和叶片压力面风压分别沿圆周或弦长方向呈“山字形”、“倒U形”和“斜倒U形”变化,而叶片吸力面风压基本相同;实际距离l的增大导致风力机压力面风压极值略微增大,两侧和吸力面由正转负,而后均转为0.16的均匀正压。移速V_(t)的增大将压缩风暴前缘影响区,导致l值相近V_(t)不同时风压系数均值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风 移动暴流 风力机 SST k-ω模型 径向距离 表面风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型下击暴流风场及其对多层建筑表面风压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王辉 吴学健 +1 位作者 吴安超 吴亚雄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72,共8页
下击暴流常呈现风暴的整体移动特点,其风场特征与静止型下击暴流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建立移动冲击射流数值模型,以下击暴流水平移动速度为关键变量,对移动型下击暴流非稳态风场特征及其作用下的多层建筑风压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射流... 下击暴流常呈现风暴的整体移动特点,其风场特征与静止型下击暴流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建立移动冲击射流数值模型,以下击暴流水平移动速度为关键变量,对移动型下击暴流非稳态风场特征及其作用下的多层建筑风压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射流中心的移动导致风暴中心与射流中心产生偏移,风暴前缘形成弓形极值风速区域,且移动速度越大,偏移距离越大,弓形区域径向宽度越小,当α=0.3时,偏移距离达到0.7 D_(jet),径向宽度减小至1.5 D_(jet);下击暴流在靠近、通过和远离建筑时,建筑表面风压具有明显的时变性;风暴移速的不同导致风场结构出现显著差异,进而对多层建筑表面风压的分布产生影响,不同移速的下击暴流作用下建筑相同位置处风压系数差值最大达到1.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 移动速度 风场特性 风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屋面风雨场及突出建筑立面风驱雨的实测研究
3
作者 王辉 吴安超 +1 位作者 吴学健 吴亚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86,共8页
文章对某多层建筑屋面区域风驱雨(wind-driven rain,WDR)开展实测,结合3类典型降雨事件的分析,揭示大气湍流特征以及风速、风向对雨滴的影响特性,并针对突出屋面建筑,实测分析立面WDR分布特性,量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 文章对某多层建筑屋面区域风驱雨(wind-driven rain,WDR)开展实测,结合3类典型降雨事件的分析,揭示大气湍流特征以及风速、风向对雨滴的影响特性,并针对突出屋面建筑,实测分析立面WDR分布特性,量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半经验模型对突出屋面建筑WDR预测的偏差。结果表明,在3类降雨事件中,湍流度、阵风因子和湍流积分尺度的实测值与基于地面实测建立的公式理论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实测的雨滴数量与标准M-P谱计算的雨滴数量差值最大为125个。在风速和雨强差异较小时,建筑立面WDR分布受来流与立面夹角的影响显著。由于ISO半经验模型是基于地面实测建立的,其对突出屋面建筑WDR的预测存在偏差,在模型适用的降雨条件下实测值约为ISO预测值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屋面 突出建筑 风驱雨(WDR)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饥饿感——论池凌云的诗歌创作
4
作者 胡友峰 吴学健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9-182,共4页
在一个弥漫着焦虑和浮躁、价值观分散的年代,物质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导致了精神的失衡。但是仍有这样一些人,是在以生命写作、坚持从自身的苦难和饥渴出发写作,也正因如此,命运更将他们推向这样神圣的时刻——池凌云就是这样的一个诗... 在一个弥漫着焦虑和浮躁、价值观分散的年代,物质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导致了精神的失衡。但是仍有这样一些人,是在以生命写作、坚持从自身的苦难和饥渴出发写作,也正因如此,命运更将他们推向这样神圣的时刻——池凌云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在她的诗歌中,我们读出了一个女人充沛的情感和对这个世界的爱——有关命运、孤独和流水,她以凌厉细腻、痛彻简洁、激情丰沛的文字向世人展示了作为一个诗人敏锐的心灵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深刻的洞察力,既富有精神的高度,又不乏经验的宽度和体验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凌云 诗歌 命运 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注支护在综放跨采巷道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峰 王海龙 吴学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8-40,共3页
介绍了受采动影响巷道的破坏情况,提出锚注预加固技术,并在综放工作面跨采底板岩石巷道中应用,收到良好支护效果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煤矿 锚注支护 跨采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后腰背肌退变分型与腰背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袁纯波 吴学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8期3285-3287,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腰背肌退变分型与腰背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4例腰背部疼痛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核磁共振(MRI)或脊髓造影等检查后确诊为1个或2个水平的腰椎管狭窄,且均在椎管狭...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腰背肌退变分型与腰背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4例腰背部疼痛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核磁共振(MRI)或脊髓造影等检查后确诊为1个或2个水平的腰椎管狭窄,且均在椎管狭窄节段上接受1个或2个节段的单侧后路(左侧或右侧)减压手术。根据术前及术后1 a患者MRI检查结果对患者腰背肌退变进行分型,并探讨肌肉退变分型与腰背痛的关系。结果与1型和3型相比,2型发生率更高(1型发生率为6%,2型为82%,3型为12%)。所有患者术后CSA面积均小于术前,腰背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患者CSA、VAS及ODI评分与腰背肌退变分型均无关(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单侧后路减压手术后,腰背肌退变分型中2型最常见,少数患者表现为1、3型退行性变;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均较术前低,且术后腰背痛与腰背肌退变的分型无明显相关性,但腰背肌退变的严重程度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腰背肌退变分型 后路椎管减压术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矮异型建筑立面洞口对下击暴流风压作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辉 吴亚雄 +1 位作者 吴学健 吴安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84-1491,共8页
为了研究下击暴流的风场特性及其对建筑物的作用,文章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RANS)模拟下击暴流风场,在最大风速位置和来流风垂直于建筑立面情况下,对凹型、T型、L型3类异型低矮建筑内外表面所... 为了研究下击暴流的风场特性及其对建筑物的作用,文章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RANS)模拟下击暴流风场,在最大风速位置和来流风垂直于建筑立面情况下,对凹型、T型、L型3类异型低矮建筑内外表面所受风压的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并与立方体型建筑对比,重点分析立面洞口设置方式对风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3类异型建筑,洞口位置变化对外表面风压系数影响较小,对内表面风压系数影响较大,其中迎风面开洞对内表面风压系数分布影响最显著,而穿堂风是导致内表面风压系数降低的主要原因;当前后两面开洞时,迎风面居中靠近洞口上、下缘位置风压系数存在骤增和骤减现象,凹型建筑洞口上、下缘风压系数差值最大,为0.288,而T型建筑洞口上、下缘风压系数差值最小,为0.137;凹型、L型建筑5种洞口模式之间迎风面横向中线处风压系数差异较小,而T型建筑5种洞口模式下该处风压系数差别较大;与封闭模式相比,单面开洞时,凹型、T型和L型建筑屋面内外风压合力下合风压系数增幅最大,分别为348.6%、493.6%、2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 异型建筑 洞口位置 内外表面风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上限综采工作面回采实践
8
作者 谢保强 邱增强 +1 位作者 吴学健 王庆三 《煤炭科技》 2010年第4期60-61,共2页
提高上限综采面在采空区出水、顶板周期来压剧烈条件下,通过精确掌握周期来压步距,合理安排回采循环,迎峰开采,实现了工作面快速、安全回采。
关键词 提高上限 采空区水 迎峰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组合布局对屋面风能干扰特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王辉 吴学健 +1 位作者 吴安超 吴亚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319,共7页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某串列布局建筑群风场进行模拟,分析施扰建筑高度和建筑间距对受扰建筑屋面风能干扰特性的影响,通过量化比较孤立单体和串列布局建筑屋面风能大小,获取不同工况下屋面各分区气动干扰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孤...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某串列布局建筑群风场进行模拟,分析施扰建筑高度和建筑间距对受扰建筑屋面风能干扰特性的影响,通过量化比较孤立单体和串列布局建筑屋面风能大小,获取不同工况下屋面各分区气动干扰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孤立单体布局时,建筑风能集聚效果显著,各分区风能沿高度方向变化,屋面上下游位置风能最大值分别位于1.15H和1.20H(H为建筑高度)处;串列布局时,随着施扰建筑高度和建筑间距增大,受扰建筑屋面各分区风能有所减小,相较于孤立单体建筑,屋面上游居中区域的风能最大减小了67.1%;相较于建筑间距变化,施扰建筑高度变化对风能干扰效应影响更大;各分区风能干扰因子IF与特征角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风能 布局形式 干扰因子 特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Mean Thickness of an Oxide Layer on a Silicon Sphere by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继涛 李岩 +1 位作者 罗志勇 吴学健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
One of the biggest obstacles to reduc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Avogadro constant NA is such that there will be an oxide layers on the surface of a silicon sphere. The thickness of this layer is measured by a modified s... One of the biggest obstacles to reduc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Avogadro constant NA is such that there will be an oxide layers on the surface of a silicon sphere. The thickness of this layer is measured by a modified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er, which can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ved surface, and the results are calibrated by x-ray reflectivity. Fifty positions distributed nearly uniformly on the surface of the silicon sphere are measured tw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thickness of the overall oxide layer is 3.75 nm with the standard uncertainty of 0.21 nm, which means that the relative uncertainty component of NA owing to this layer can be reduced to 1.2 × 10^-8.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certainty reevalu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volume of a silicon sphere by spherical harmonics in an Avogadro project
11
作者 张继涛 吴学健 李岩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52-158,共7页
To determine the Avogadro constant with a target relative uncertainty of 2 x 10-s, the uncertainty component of the silicon sphere's volume introduced by the spherical harmonics method, which is usually used in deter... To determine the Avogadro constant with a target relative uncertainty of 2 x 10-s, the uncertainty component of the silicon sphere's volume introduced by the spherical harmonics method, which is usually used in determining the sphere's volume, is reevaluated. By means of representing the shape of the silicon sphere by an ellipsoid with Gaussian white noise in its diameter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current mapp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spherical harmonics theory can be estimated theoretically. 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uncertainty component attributed to the current mapping method is underestimated. To eliminate this effect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number of mapping points should be increased to more than before. Moreover, a new mapp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accomplish the equal-area mapping with large number points on the silicon 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ROLOGY Avogadro constant silicon sphere spherical harmon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xed polariz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film thickness of a silicon sphere by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
12
作者 Zhang Ji-Tao Wu Xue-Jian Li Ya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47-152,共6页
The effect of a spherical shape 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 of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 (SE) is analyzed, and a method to eliminate this effect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 of the SE measurement on a ... The effect of a spherical shape 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 of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 (SE) is analyzed, and a method to eliminate this effect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 of the SE measurement on a silicon sphere by ray tracking, we find that the sphere makes the parallel incident beam of the SE be divergent after reflec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error of the SE caused by this phenomenon is explained by the mixed polarization theory. By settling an aperture in front of the detector of the SE, we can almost eliminate the error. For the silicon sphere with a diameter of 94 mm used in the Avogadro project, the thickness error of the oxide layer caused by the spherical shape can be reduced from 0.73 nm to 0.04 nm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principle of the metho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 silicon sphere Avogadro constant METR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屋面风力机流场及风机间干扰对功率影响的数值分析
13
作者 李天琪 吴学健 +3 位作者 赵明君 白晓凤 徐赟博 杨嘉伟 《安徽建筑》 2023年第1期87-89,共3页
为研究建筑环境下小型水平轴风力机布设环境对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单体建筑为对象,通过在屋面布设单机、纵向串列和横向并列布设多机,采用CFD方法开展环境流场及风力机工作模拟,重点探究屋面风力机尾流扩散规律和输出功率特性。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建筑环境下小型水平轴风力机布设环境对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单体建筑为对象,通过在屋面布设单机、纵向串列和横向并列布设多机,采用CFD方法开展环境流场及风力机工作模拟,重点探究屋面风力机尾流扩散规律和输出功率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安装高度为1.3倍建筑高度时,建筑屋顶风加速效应明显;单机布设时,建筑中部位置的风力机功率比值最大,达到151.5%,优于建筑前沿和后沿位置;多台风力机布局时应重点考虑主导风向上的横向并列位置因素,间距为3R时可有效避免风力机之间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建筑 小型水平轴风力机 尾流 功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