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格生成和数值模拟的讨论 被引量:9
1
作者 朱自强 张正科 +2 位作者 李津 吴子牛 尹幸愉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4-69,共6页
讨论了多种网格生成方法及其数值模拟。给出了一种生成多部件复杂外形飞行器分区网格和Euler方程分区解。讨论了前缘分离涡为主体的旋涡流场。作了跨声速流分区并行计算的初步尝试。给出了一种二维非结构网格的生成方法。对自适应... 讨论了多种网格生成方法及其数值模拟。给出了一种生成多部件复杂外形飞行器分区网格和Euler方程分区解。讨论了前缘分离涡为主体的旋涡流场。作了跨声速流分区并行计算的初步尝试。给出了一种二维非结构网格的生成方法。对自适应的笛卡尔网格法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网格 飞行器 欧拉方程 分区解 非结构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属小圆柱对主圆柱绕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椿萱 彭少波 吴子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51-958,共8页
从小马赫数下的可压缩Navier Stokes方程出发 ,采用覆盖网格分区算法 ,对在主圆柱尾流场的适当位置放置附属小圆柱时的流动特性及其对主圆柱绕流问题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 .根据模拟结果 ,主要探讨在小雷诺数范围内 ,附属小... 从小马赫数下的可压缩Navier Stokes方程出发 ,采用覆盖网格分区算法 ,对在主圆柱尾流场的适当位置放置附属小圆柱时的流动特性及其对主圆柱绕流问题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 .根据模拟结果 ,主要探讨在小雷诺数范围内 ,附属小圆柱位置、个数、大小以及雷诺数变化等因素对主圆柱绕流的流场结构及其非定常演化过程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在小雷诺数范围内 ,无论附属小圆柱的个数如何 ,都存在最佳抑制区域 .当附属小圆柱放在这个区域时 ,涡街被完全抑制 ,整个流场达到准定常状态 ;同时 ,阻力系数也显著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 ,随着小圆柱直径的增加 ,主圆柱涡脱落更易被抑制 .另外 ,相对于单个附加小圆柱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脱落 流场 覆盖网格 多圆柱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控航天器与空间碎片再入的工程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锐锋 龚自正 吴子牛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4年第5期548-557,共10页
无控航天器、火箭末级以及空间碎片再入地球大气层后可能未烧尽,残存的小碎片高速撞击地面,对人类安全和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威胁。提前预测其再入轨迹并采取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地面风险。文章对无控航天器和空间碎片再入工程预测模型,... 无控航天器、火箭末级以及空间碎片再入地球大气层后可能未烧尽,残存的小碎片高速撞击地面,对人类安全和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威胁。提前预测其再入轨迹并采取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地面风险。文章对无控航天器和空间碎片再入工程预测模型,包括航天器模型、动力学模型、气动热模型和烧蚀解体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跟踪与总结,也介绍了国内外有公开资料的工程应用软件,并讨论若干关键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再入 空间碎片 烧蚀与解体 气动热模型 工程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区并行跨声速流的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津 李忠泽 +2 位作者 朱自强 陈泽民 吴子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4-378,共5页
本文采用求解N-S方程方法计算了轴对称钝头倒锥体外形的跨声速大迎角层流流动。采用半离散的有限体积方法作数值离散。其中无粘通量选用VanLeer分裂格式,并构造了一种Limiter函数以保证TVD性质。在可扩展并行机群... 本文采用求解N-S方程方法计算了轴对称钝头倒锥体外形的跨声速大迎角层流流动。采用半离散的有限体积方法作数值离散。其中无粘通量选用VanLeer分裂格式,并构造了一种Limiter函数以保证TVD性质。在可扩展并行机群上进行了显式分区并行计算。单域单机与多域多机的计算结果完全吻合一致。结果还表明,改进网络通讯的机制,提高传输效率对提高并行计算的效率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算法 并行计算 跨声速流 N-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源项的守恒系统时间分裂算法定常解的收敛性研究
5
作者 杜涛 吴子牛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7-383,388,共8页
时间分裂算法很难获得带源项的守恒系统的定常解,本文中,考虑使用基本的隐式方法积分线性、二次和三次源项,研究了时间分裂算法不能收敛到数值定常态的原因。采用一个刚性参数的方式预测定常态的误差,刚性参数依赖于特定的源项。当源项... 时间分裂算法很难获得带源项的守恒系统的定常解,本文中,考虑使用基本的隐式方法积分线性、二次和三次源项,研究了时间分裂算法不能收敛到数值定常态的原因。采用一个刚性参数的方式预测定常态的误差,刚性参数依赖于特定的源项。当源项是解的线性函数时,不存在定常态误差;当源项是解的非线形函数时,发现定常状态的误差是刚性参数的单调增加函数。定常态误差的分析将推广到标准k epsilon双方程湍流模型计算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项 时间分裂算法 守恒 收敛性 定常解 单调 积分 系统时间 非线形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精量减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胡明明 李志欣 +10 位作者 丁峰 陈凯瑞 廖琴 吴子牛 熊莹 付浩 罗永恒 陈宗奎 杨志远 孙永健 马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0-1514,共15页
【目的】水旱轮作模式不仅影响土壤氮素残留率,而且旱作季秸秆还田后带入土壤的氮量也不同,导致对后茬水稻的氮素供应也不同。研究考虑秸秆氮素条件下的精准减氮量,以充分发挥秸秆氮素和轮作模式优势。【方法】以四川地区主推品种‘F优... 【目的】水旱轮作模式不仅影响土壤氮素残留率,而且旱作季秸秆还田后带入土壤的氮量也不同,导致对后茬水稻的氮素供应也不同。研究考虑秸秆氮素条件下的精准减氮量,以充分发挥秸秆氮素和轮作模式优势。【方法】以四川地区主推品种‘F优498’为材料,在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化农业科研园区进行大田裂区试验,以3种水旱轮作模式下的秸秆还田为主区:油菜–水稻轮作(RR)、小麦–水稻轮作(WR)、青菜–水稻轮作(CR);以3个施氮量为裂区:不施氮(N_0)、传统施氮量(N_(1))、精量减氮(N_(2))。根据计算,RR、CR和WR轮作模式下N_(2)处理的施氮量分别为120、145和140 kg/hm^(2),分别较N1处理(150 kg/hm^(2))减少氮肥用量20.00%、3.33%和6.67%。于水稻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取植株样分析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量,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旱季作物和水稻收获后取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全氮及碱解氮含量。【结果】与CR和WR处理相比,RR平均水稻产量2018年分别增加3.85%和13.06%,2019年分别增加14.01%和2.57%,主要原因是其能保证较高的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促进籽粒灌浆结实;2018年干物质积累总量平均分别增加1.84%和23.50%,2019年分别增加12.87%和4.19%;2018年氮素积累总量平均分别增加17.29%和14.59%,2019年分别增加10.50%和5.00%;2018年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11.43%和17.08%,2019年分别增加25.57%和11.42%。2018、2019年RR处理稻田土壤全氮含量分别较CR和WR处理增加16.67%和9.25%、14.69%和2.01%,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3.90%和9.80%、17.76%和8.48%。同一轮作模式秸秆还田下,N_(2)处理的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含量与N_(1)处理多无显著差异,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生理利用率多表现为N_(2)>N_(1),其中2018年N2处理在RR模式下的氮肥偏生产力较N1处理显著增加23.50%,2019年显著增加20.89%。RR、WR和CR模式综合评价表明,水稻生产力综合排序为RR>CR>WR,得分最高的处理是RR+N_(1),其次是RR+N_(2)。【结论】油菜–水稻轮作模式秸秆还田优化了水稻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促进了氮素利用和土壤培肥,从而增加水稻产量,配合精量减氮处理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但能减少20%氮肥使用,有助于秸秆高效利用和水稻节肥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轮作 旱作秸秆还田 精量减氮 水稻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土壤氮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光船周围连续/稀薄混合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珊姝 吴子牛 +1 位作者 李倩 洪延姬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500,共6页
当火箭模式激光推进器在高空稀薄大气中飞行时,需要在激光聚焦区附近喷射稠密气体工质,从而利用激光聚焦击穿气体工质形成等离子体,为光船提供推力。为了分析该光船的推力产生过程,采用连续流体力学计算方法(CFD)和直接数值模拟蒙特卡... 当火箭模式激光推进器在高空稀薄大气中飞行时,需要在激光聚焦区附近喷射稠密气体工质,从而利用激光聚焦击穿气体工质形成等离子体,为光船提供推力。为了分析该光船的推力产生过程,采用连续流体力学计算方法(CFD)和直接数值模拟蒙特卡洛方法(DSMC)耦合的混合算法,数值模拟飞行高度为80 km飞行马赫数为5的激光光船周围高温连续气体和稀薄环境大气耦合的非定常混合流场,并得到推力随时间的演化曲线。结果表明,稀薄效应明显增加了激波厚度,高温效应延迟了推力的产生,并导致冲量耦合系数和比冲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推进 稀薄效应 火箭模式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圆柱控制主圆柱涡脱落的详细流动结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少波 吴子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9-31,共3页
采用覆盖网格分区算法[1] ,求解小马赫数下的可压缩 Navier- Stokes方程 ,详细计算小圆柱控制主圆柱涡脱落的流场结构。主要考察了在 Re≤ 80 0的范围内 ,小圆柱的位置。
关键词 覆盖网格分区算法 小圆柱控制主圆柱 涡脱落 流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影响全球造纸工业,谁在影响中国纸业?全球及中国造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9
作者 吴子牛 《中华纸业》 CAS 2018年第9期20-23,共4页
1影响全球造纸工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两大问题 无论媒体如何宣导,制浆造纸行业在全球范围依然是一个增长的行业,自2007年来,全球浆纸年总产能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2.6%.如图1,从地区增长来看,其中亚洲地区成为增长的主要引擎;如图2,从产品... 1影响全球造纸工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两大问题 无论媒体如何宣导,制浆造纸行业在全球范围依然是一个增长的行业,自2007年来,全球浆纸年总产能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2.6%.如图1,从地区增长来看,其中亚洲地区成为增长的主要引擎;如图2,从产品品种来看,包装纸在全球各地增长明显,文化纸则持续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行业 造纸工业 发展趋势 中国 纸业 全球范围 亚洲地区 产品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谈中国纸企的海外扩张战略——中国造纸企业在北美的投资被看好
10
作者 吴子牛 《中华纸业》 CAS 2017年第7期39-41,共3页
虽然造纸术早在中国发明,但被西方国家将此技术工业化并将造纸产品商品化。目前,中国已呈现出希望将其造纸工业重新成为世界中心,并对此不懈努力。过去30年内,中国的造纸产能经历了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不到300万吨,到2015年末的超过1... 虽然造纸术早在中国发明,但被西方国家将此技术工业化并将造纸产品商品化。目前,中国已呈现出希望将其造纸工业重新成为世界中心,并对此不懈努力。过去30年内,中国的造纸产能经历了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不到300万吨,到2015年末的超过1亿吨的飞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造纸生产国。图1呈现至2016年,各国家的造纸产量分布情况,毋庸置疑,中国正占有超过25%的全球占有率,奠定其领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企业 中国 投资 北美 海外 产品商品化 西方国家 造纸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七军军歌 电视剧《红七军》主题曲
11
作者 吴子牛 周志勇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28,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狐
12
作者 王春波 吴子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27-39,1,共14页
《火狐》这是一个充满寓言色彩的故事。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为同一目标——猎寻火狐,在大森林中相遇。于是,两种价值观、生活观便在这风雪的天地中频频冲撞,激烈较量。结果是两人虽未猎到火狐,却都不的而获,握手言和。
关键词 胡子 猎枪 狐狸 电影院 录音机 密林 应急灯 声音 高层建筑 镜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