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确定态势下无人机群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1
作者 孙鹏耀 黄炎焱 +1 位作者 王凯生 吴奎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5年第1期10-22,共13页
针对不确定态势下无人机群作战效能评估问题,构建了一套基于作战过程仿真的无人机群作战效能评估方法。首先,从作战环角度分析无人机群察打任务作战过程;其次,根据作战环的各个步骤设计战法计算,结合设计的参数设置、战场态势生成与记... 针对不确定态势下无人机群作战效能评估问题,构建了一套基于作战过程仿真的无人机群作战效能评估方法。首先,从作战环角度分析无人机群察打任务作战过程;其次,根据作战环的各个步骤设计战法计算,结合设计的参数设置、战场态势生成与记录、全局进度控制器、作战数据记录等模块形成完整的无人机群察打作战过程仿真系统;然后,依据获得的作战过程仿真结果数据,构建核心效能指标与辅助效能指标,给出各指标的计算与耦合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实验,对采用不同编配方案的无人机群进行作战过程仿真,评估分析作战效能,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可实现不确定态势下无人机群作战效能的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群 不确定态势 作战过程仿真 作战循环 作战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巡飞弹编队的战前筹划任务分配方法
2
作者 曹成才 黄炎焱 +1 位作者 孙鹏耀 吴奎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随着巡飞弹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执行任务的日益复杂,巡飞弹编队任务规划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巡飞弹任务价值收益与任务损耗代价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任务执行时序等多种实际约束,构建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多巡飞弹战前筹划任务分配模型。为求... 随着巡飞弹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执行任务的日益复杂,巡飞弹编队任务规划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巡飞弹任务价值收益与任务损耗代价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任务执行时序等多种实际约束,构建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多巡飞弹战前筹划任务分配模型。为求解该模型,设计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改进遗传算法,基于不同时期的种群适应度,调整自适应选择策略和自适应交叉策略,在保证收敛性的同时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最后通过案例验证所设计的改进算法在求解多巡飞弹任务分配问题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飞弹编队 战前筹划 任务分配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UV光敏薄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奎 端木庆铎 +3 位作者 姜德龙 王国政 高延军 李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0-653,共4页
介绍了金属Au和Al薄膜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其UV光电发射特性,并做了寿命实验,给出了在真空中以及放在大气中光电发射衰减的情况。指出了其在大气中达到一个稳定值之后,再反复多次暴露于干燥大气时仍存在一个稳定光电发射周期的特点,可长... 介绍了金属Au和Al薄膜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其UV光电发射特性,并做了寿命实验,给出了在真空中以及放在大气中光电发射衰减的情况。指出了其在大气中达到一个稳定值之后,再反复多次暴露于干燥大气时仍存在一个稳定光电发射周期的特点,可长达数月。金属薄膜有一个最佳膜层厚度,这与光电发射逸出深度、膜层结构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光电子成像器件发展非常迅速,急需光电发射均匀的面电子源,因此在微通道板的特性测试和像管的动态模拟中,Au和Al金属薄膜成为被优选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UV光敏薄膜 光电发射 逸出深度 光电成像 窗口材料 薄膜制备 伏安特性 寿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MCP X射线阴极及其在低强度X射线影像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奎 新梅 +4 位作者 李野 王国政 姜德龙 端木庆铎 田景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3-818,共6页
报道了X射线阴极的光电发射原理,给出CsI/MCP X射线阴极的制作方法。分析了反射式和透射式X射线阴极的量子效率和噪声特点,提出了改进工艺,给出CsI/MCP的输出特性和扫描电镜正面和剖面照片,且指出L ixiscope的发展以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 报道了X射线阴极的光电发射原理,给出CsI/MCP X射线阴极的制作方法。分析了反射式和透射式X射线阴极的量子效率和噪声特点,提出了改进工艺,给出CsI/MCP的输出特性和扫描电镜正面和剖面照片,且指出L ixiscope的发展以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射线阴极 CsI/MCP结构 X射线像增强器 低强度X射线影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板离子壁垒膜及其电子透过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奎 王国政 +3 位作者 李野 高延军 姜德龙 端木庆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2-84,共3页
文中介绍了微光像管中微通道板离子壁垒膜及其形成技术 ,研究了电子透过特性。给出了半视场对比测试结果、死电压概念、死电压曲线、死电压与膜厚关系曲线 ;最后给出了采用XPS进行成分分析的结果。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免污染成膜工艺 电子透射特性 死电压 UV光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毕玉田 洪新 +5 位作者 吴奎 崔社怀 梁先万 曹国强 周蒙丽 雷文慧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对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直视、盲目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刷检细胞学检查的方法,确定诊断和病理类型。结果肺癌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下显著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70岁以下开始下降... 目的对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直视、盲目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刷检细胞学检查的方法,确定诊断和病理类型。结果肺癌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下显著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70岁以下开始下降。921例肺癌中,鳞癌占38.5%,腺癌和低分化癌分别占27.4%和21.9%,小细胞癌占8.7%,其他占3.5%。男性鳞癌的发病率最高,女性腺癌发病率最高。结论50~69岁是肺癌的高发年龄段,发病率最高的是鳞癌,其次是腺癌、低分化癌和小细胞癌。男女性别的病理类型分布有差别。重视支气管镜检查和提高活检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板电子透射膜及其粒子透过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端木庆铎 姜德龙 +5 位作者 田景全 李野 高延军 王国政 吴奎 富丽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4-907,共4页
 文中介绍了微光像管中微通道板电子透射膜及其形成技术,研究了粒子(电子和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死电压概念、死电压曲线、死电压与膜厚关系曲线以及半视场对比测试结果;给出了采用XPS进行成分分析的结果.介绍了电子透射膜的离子透过特...  文中介绍了微光像管中微通道板电子透射膜及其形成技术,研究了粒子(电子和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死电压概念、死电压曲线、死电压与膜厚关系曲线以及半视场对比测试结果;给出了采用XPS进行成分分析的结果.介绍了电子透射膜的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表征膜层对离子阻止能力的离子透过率的概念,提出了离子透过率测试的原理方案和相关技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电子透射膜 免污染成膜工艺 死电压 离子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G-MCP的四代微光像增强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姜德龙 吴奎 +4 位作者 王国政 李野 富丽晨 端木庆铎 田景全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8,共4页
介绍了Ⅲ代微光像管中的防离子反馈膜技术 ,阐述了美国Litton公司基于BCG MCP的Ⅳ代像管的近期发展及应用概况 ,给出了实际应用中的对比情况 ,指出了BCG MCP。
关键词 BCG-MCP 自动门控电源 无晕技术 体导电玻璃微通道板 BCGMCP 四代微光像管 离子反馈 晕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离子注入改进Pilkington自洁玻璃材料的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欣 唐振方 +2 位作者 叶勤 吴奎 张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39,共3页
ActivTM玻璃是Pilkington公司推出的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和光致亲水性的自洁防雾玻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建筑材料。其表面的Ti O2薄膜的光催化性和亲水性性能都很稳定,但亲水性的光致响应时间较长。采用钒离子注入工艺对ActivTM玻... ActivTM玻璃是Pilkington公司推出的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和光致亲水性的自洁防雾玻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建筑材料。其表面的Ti O2薄膜的光催化性和亲水性性能都很稳定,但亲水性的光致响应时间较长。采用钒离子注入工艺对ActivTM玻璃进行掺杂改性,研究了钒离子在不同注入能量、浓度和后处理退火温度的条件下对玻璃光致亲水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钒离子注入能够有效改善玻璃表面Ti O2薄膜的亲水性,而且,较高钒离子注入能量(90keV)和掺杂浓度(6×1016ions/cm2),玻璃光致亲水性要好,在紫外光照射1h后接触角均能小于7°,退火温度取50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洁防雾玻璃 光致亲水性 钒离子注入 TIO2薄膜 离子注入工艺 玻璃材料 钒离子 自洁 光催化性能 注入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盂成形手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涛 周林玉 +3 位作者 吴奎 朱明 亓林 诸禹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880-882,共3页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盂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后腹腔镜手术于全麻下取健侧卧位,腋中线髂棘上、腋前线、腋后线与肋缘交界线分别置入trocar,必要时髂嵴水平腋前线加置trocar。腰大肌内侧剪开肾脂肪囊并找到输尿管,锐性分离输尿管旁组...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肾盂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后腹腔镜手术于全麻下取健侧卧位,腋中线髂棘上、腋前线、腋后线与肋缘交界线分别置入trocar,必要时髂嵴水平腋前线加置trocar。腰大肌内侧剪开肾脂肪囊并找到输尿管,锐性分离输尿管旁组织显露肾盂,弧形裁剪多余肾盂,切除狭窄段输尿管,可吸收线吻合肾盂输尿管并放置双J输尿管导管。开放性肾盂成形术于硬膜外或全麻下取健侧卧位,第12肋下腰部切口,腰大肌前方推开腹膜找到肾脏及输尿管。充分显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离肾实质约2cm处环形切断肾盂,切除狭窄段输尿管,可吸收线吻合肾盂输尿管并放置双J输尿管导管。结果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56·9±69·2)min明显长于开放组(111·9±78·1)min(t=2·514,P=0·014),术中出血量35(20~70)ml、术后止痛药用量(0·7±0·3)d、术后住院时间(8·5±6·1)d优于开放组110(60~175)ml、(1·3±0·5)d、(15·5±10·8)d(t=7·502,P=0·000;t=-5·842,P=0·000;t=-3·193,P=0·002)。后腹腔镜组术后尿漏(3例vs3例)、切口感染(0例vs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1例vs0例)及肾积水改善与开放手术组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χ2=0·000,P=1·000;χ2=5·192,P=0·182)。结论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与开放肾盂成形术相比,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近期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腹腔镜 肾盂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板离子壁垒膜及其对入射离子的阻止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德龙 刘庆飞 +6 位作者 李野 王国政 高延军 吴奎 付申成 端木庆铎 田景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5-1020,共6页
给出了三代微光像管中微通道板离子壁垒膜对入射正离子阻止作用的描述,引进了核阻止本领、电子阻止本领和平均射程的概念。结合Tomas-Fermi屏蔽势进行了分析讨论和Monte-Carlo模拟计算,给出Al2O3和SiO2薄膜对不同能量垂直入射时的核、... 给出了三代微光像管中微通道板离子壁垒膜对入射正离子阻止作用的描述,引进了核阻止本领、电子阻止本领和平均射程的概念。结合Tomas-Fermi屏蔽势进行了分析讨论和Monte-Carlo模拟计算,给出Al2O3和SiO2薄膜对不同能量垂直入射时的核、电子阻止的定量结果。得出了Al2O3薄膜阻止本领比SiO2阻止本领高的结论。证实了选用Al2O3离子壁垒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离子壁垒膜 核阻止 电子阻止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和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比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曹正国 亓林 +4 位作者 诸禹平 孙友文 董晓程 苏红 吴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和电切2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 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63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的腺性膀胱炎,其中经尿道钬激光治疗35例、经尿道电切治疗28例,术后均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18个月...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和电切2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 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63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的腺性膀胱炎,其中经尿道钬激光治疗35例、经尿道电切治疗28例,术后均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18个月并评价其疗效. 结果 与电切组相比,钬激光组手术时间短[(15.3±5.1)min vs (20.8±6.3)min,t=-3.831,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2.4±1.7)d vs (4.0±1.5)d,t=-3.909,P=0.000],并发症发生率低[0%(0/35)vs 14.3%(4/28), χ2=5.339,P=0.021].术后6个月,钬激光组治愈率高于电切组[82.9%(29/35)vs 60.7%(17/28), χ2=3.871,P=0.049],复发率低于电切组[5.7%(2/35) vs 25.0%(7/28), χ2=4.725,P=0.030]. 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操作简便,安全,还可同时去除下尿路梗阻等诱因,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 电切 腺性膀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板SiO_2防离子反馈膜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野 姜德龙 +7 位作者 向嵘 付申成 王国政 吴奎 王新 端木庆铎 富丽晨 田景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00-2404,共5页
本文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微通道板输入面上成功地制备出二氧化硅防离子反馈膜.通过对二氧化硅防离子反馈膜的电子透过特性测试,给出了特性曲线.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两种防离子反馈膜的电子透过和离子阻止能... 本文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微通道板输入面上成功地制备出二氧化硅防离子反馈膜.通过对二氧化硅防离子反馈膜的电子透过特性测试,给出了特性曲线.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两种防离子反馈膜的电子透过和离子阻止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了二氧化硅薄膜比三氧化二铝薄膜对电子的透过特性稍好,而后者比前者对离子的阻止能力较优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二氧化硅 防离子反馈膜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MCP特性参数的紫外光电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景全 姜德龙 吴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21-123,共3页
本文介绍了紫外光电法的测试装置、工作原理和测量结果,并对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关键词 MCP 微通道板 参数测量 紫外光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通道板像增强器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国政 李野 +4 位作者 高延军 姜德龙 付申成 吴奎 端木庆铎 《电子器件》 CAS 2008年第1期308-311,共4页
微通道板作为电子倍增器件可以对电子、离子、紫外和软X射线进行探测和成像。传统微通道板制备是采用玻璃纤维拉制和氢还原等技术,提出分别采用半导体体微加工和电化学腐蚀制备硅微通道板的新技术。在干法刻蚀中采用ICP技术制备了孔径... 微通道板作为电子倍增器件可以对电子、离子、紫外和软X射线进行探测和成像。传统微通道板制备是采用玻璃纤维拉制和氢还原等技术,提出分别采用半导体体微加工和电化学腐蚀制备硅微通道板的新技术。在干法刻蚀中采用ICP技术制备了孔径为6~20μm、间隔4~8μm、长径比15-30的硅微通道板,初步试验结果为对于长径比为16的样品,电子增益为10°数量级。同时,开展了湿法电化学腐蚀技术制作硅微通道板的研究,分析讨论了电化学腐蚀微通道板的机理。结果表明,干法和湿法刻蚀技术可以制备高长径比硅微通道板,与ICP技术型比,电化学腐蚀具有较低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微加工 刻蚀 像增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炮兵火力分配决策问题模型化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献中 施爱博 +1 位作者 吴奎 崔曙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88,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炮兵火力分配决策问题的模型化方法,并详细描述了该方法求解框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决策问题本体的构建过程。决策问题本体包括领域概念本体、任务本体和控制结构本体。通过本体的描述,能从语义上分析问题,分解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炮兵火力分配决策问题的模型化方法,并详细描述了该方法求解框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决策问题本体的构建过程。决策问题本体包括领域概念本体、任务本体和控制结构本体。通过本体的描述,能从语义上分析问题,分解问题,发掘决策问题的内在组成结构,将问题刻画成细粒度问题的组合,提高决策问题解决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本体 火力分配 决策问题 模型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防离子反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德龙 向嵘 +3 位作者 吴奎 王新 王国政 付申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6-1100,共5页
防离子反馈膜是一种覆盖在微通道板输入端的Al2O3或SiO2连续超薄膜,该膜对延长微光像管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0.5~1μm的有机载膜上制备Si薄膜,然后在4~6Pa氧气下放电使其贴敷到微通道板上,同时使Si... 防离子反馈膜是一种覆盖在微通道板输入端的Al2O3或SiO2连续超薄膜,该膜对延长微光像管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0.5~1μm的有机载膜上制备Si薄膜,然后在4~6Pa氧气下放电使其贴敷到微通道板上,同时使Si膜氧化和有机载膜分解,最后在微通道板输入面上形成满足设计要求的SiO2防离子反馈膜。该制膜方法工艺稳定,重复性好,成品率超过90%。给出了有、无薄膜时微通道板的电子透过特性曲线和膜层厚度与死电压间关系曲线。对相同厚度为5nm的SiO2和Al2O3防离子反馈膜的电子透过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了SiO2比Al2O3薄膜对电子透过稍好,相应的死电压分别为220V和255V的结论。结合对膜层电子透过和离子阻止特性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SiO2也是制作微通道板防离子反馈膜较为理想的材料之一。为了定量表征微通道板防离子反馈膜的离子阻止能力,最后指出了防离子反馈膜离子透过率的测量是今后该项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SIO2 防离子反馈膜 电子透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板离子壁垒膜及其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德龙 吴奎 +5 位作者 王国政 李野 高延军 端木庆铎 富丽晨 田景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7-742,共6页
介绍了微光像管中微通道板离子壁垒膜及其形成技术,研究了其粒子(电子和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死电压概念、死电压曲线、死电压与膜厚关系曲线以及半视场对比测试结果;给出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成分分析的结果。介绍了离子壁垒... 介绍了微光像管中微通道板离子壁垒膜及其形成技术,研究了其粒子(电子和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死电压概念、死电压曲线、死电压与膜厚关系曲线以及半视场对比测试结果;给出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成分分析的结果。介绍了离子壁垒膜的离子透过特性,给出了表征膜层对离子阻止能力的离子透过率的概念,提出了离子透过率测试的原理方案和相关技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离子壁垒膜 免污染成膜工艺 死电压 离子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二维通道电子倍增器的薄膜连续打拿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野 高延军 +5 位作者 王国政 付申成 吴奎 姜德龙 端木庆铎 田景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1-425,共5页
概述了传统还原铅硅酸盐玻璃微通道板(RLSG-MCP)及其特点以及MCP的新发展;介绍了材料的二次发射特性,给出了传统MCP薄膜连续打拿极结构特点和形成工艺。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用半导体工艺技术制作新一代二维电子倍增器———先进技术... 概述了传统还原铅硅酸盐玻璃微通道板(RLSG-MCP)及其特点以及MCP的新发展;介绍了材料的二次发射特性,给出了传统MCP薄膜连续打拿极结构特点和形成工艺。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用半导体工艺技术制作新一代二维电子倍增器———先进技术微通道板(AT-MCP)的薄膜连续打拿极制备新技术,给出了具体工艺和实验结果,示出了电镜照片和实验曲线,指出了新工艺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连续打拿极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二次电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暗通道理论的雾天图像复原的快速算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笑天 丁兴号 吴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在雾天条件下捕获的视频或图像将会出现对比度下降、颜色偏移等严重的退化现象,这将极大的影响图像的主观视觉效果,大大降低其应用价值。传统的基于暗通道先验信息的全局最优化处理方法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因其算法复杂而不具有实效... 在雾天条件下捕获的视频或图像将会出现对比度下降、颜色偏移等严重的退化现象,这将极大的影响图像的主观视觉效果,大大降低其应用价值。传统的基于暗通道先验信息的全局最优化处理方法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因其算法复杂而不具有实效性。本文将基于暗通道先验信息,利用双边滤波进行局部优化,从而获得保持边缘的暗通道图像,进一步利用该暗通道图像进行传输图像的估计,并最终复原场景信息。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较快的恢复场景信息并能有效保留场景的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暗通道 快速双边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