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粘连术的临床应用及失败原因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大玮 李玉 +2 位作者 王伟 许仁和 裴建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4,共2页
对86例难治性气胸及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施行胸腔粘连术。54例气胸患者中失败9例,32例癌性胸水患者中失败11例。失败原因主要为:注入粘连剂前胸腔气体或积液未彻底引流,注入粘连剂后没有向不同方向反复转动体位,注药后未持续负压引流或引... 对86例难治性气胸及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施行胸腔粘连术。54例气胸患者中失败9例,32例癌性胸水患者中失败11例。失败原因主要为:注入粘连剂前胸腔气体或积液未彻底引流,注入粘连剂后没有向不同方向反复转动体位,注药后未持续负压引流或引流时间过短。对术中需注意的问题亦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粘连术 难治性 气胸 胸腔积液 呼吸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禽流感研究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耐药性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大玮 李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9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治疗 细菌耐药性 肺炎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的诊治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肺动脉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而引起的综合征。在我国,对PE的重视明显不足,特别是基层医生对PE的诊治技术了解甚少,致使PE漏诊误诊率极高。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50~70万新发现的PE患者,死亡率为... 肺动脉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而引起的综合征。在我国,对PE的重视明显不足,特别是基层医生对PE的诊治技术了解甚少,致使PE漏诊误诊率极高。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50~70万新发现的PE患者,死亡率为20%~30%,占各种疾病死亡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速尿对哮喘病人SBPT后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吴大玮 马秀华 +2 位作者 牟爱萍 许仁和 佟学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22,共1页
近年来,我们对10例哮喘缓解期病人于雾化吸入速尿后即刻进行特异性过敏原气道激发试验(SBPT),结果证明,吸入速尿可减轻SBPT诱发的哮喘病人的气道收缩程度。
关键词 哮喘 治疗 速尿 雾化吸入 肺通气功能 SBPT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气道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吴大玮 马秀华 +4 位作者 牟爱萍 李全新 王玲 许仁和 佟学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5-6,共2页
对28例过敏原皮试及非特异气道激发试验(NSBPT)均阳性者吸入过敏原进行特异性气道激发试验(SBPT),10例阳性(占37.5%)。过敏原皮试阳性反应程度与SBPT阳性中密切相关。SBPT阳性者在激发后10~20分钟通气功能参数下降达高峰,30分钟开始恢... 对28例过敏原皮试及非特异气道激发试验(NSBPT)均阳性者吸入过敏原进行特异性气道激发试验(SBPT),10例阳性(占37.5%)。过敏原皮试阳性反应程度与SBPT阳性中密切相关。SBPT阳性者在激发后10~20分钟通气功能参数下降达高峰,30分钟开始恢复,60分钟时仅2例FEV_(1.0)完全恢复。认为:SBPT检测哮喘病人的气道高反应性不如NSBPT敏感。SBPT最低吸入量应根据病人过敏原皮试阳性反应程度确定,并应正确掌握SBPT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诊断 呼吸阻力 皮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急性肺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大玮 薛玉文 +1 位作者 王均玲 王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9-9,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螺旋CT 急性肺栓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相关肺间质病变
8
作者 吴大玮 杨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肺间质病变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LD 主要表现 致死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学
9
作者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2-3,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病原学 研究进展 标本采集 病毒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0
作者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51,共2页
机械呼吸机的广泛应用,使许多呼吸急症患者转危为安,但临床上亦常见到呼吸机使用不当而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发严重后果。为此,本文对机械通气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一浅述。 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①气管导管阻塞:吸入气湿化不足,... 机械呼吸机的广泛应用,使许多呼吸急症患者转危为安,但临床上亦常见到呼吸机使用不当而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发严重后果。为此,本文对机械通气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一浅述。 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①气管导管阻塞:吸入气湿化不足,吸痰不充分,分泌物在气管内粘结成团,形成活瓣样阻塞。阻塞较重时表现呼气延长,完全阻塞者则出现窒息。因此,操作中应及时吸引并清除导管内分泌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发症 防治 正压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现状
11
作者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PBMC中NF-ΚB活性及血浆IL-10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亮 肖伟 +3 位作者 毕文祥 孙自平 吴大玮 于钦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9期6-7,共2页
为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核因子 KB(NF- Kappa B,NF-Κ B)活性及血浆白介素 10(IL- 10 )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测定了 16例发作期哮喘患者 (哮喘组 )及 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COPD组 )及 10例正常人 (对照组 ) PBMC中... 为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核因子 KB(NF- Kappa B,NF-Κ B)活性及血浆白介素 10(IL- 10 )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测定了 16例发作期哮喘患者 (哮喘组 )及 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COPD组 )及 10例正常人 (对照组 ) PBMC中 NF- Κ B活性及血浆 IL- 10水平。结果 ,哮喘组 NF- Κ B活性较 COPD组及对照组显著增加 (P<0 .0 1) ;血浆 IL - 10水平显著降低 (P<0 .0 1) ;哮喘组 NF-ΚB活性与血浆 IL - 10水平呈负相关 (P<0 .0 1)。认为哮喘患者 NF-ΚB活性增加 ,从而放大炎症信号及调节炎症持续过程 ;血浆 IL - 10水平降低 ,可能是哮喘患者低表达的介素可降低对气道粘膜炎症细胞的趋化抑制 ;通过调节 IL- 10从而使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NF-KB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霞 宋旭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1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布地奈德(B)组、布地奈德/氨茶碱(B/A)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B/F)组和对照组。比较四组治疗前后6 min行走距离(6-MWD... 目的观察小剂量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布地奈德(B)组、布地奈德/氨茶碱(B/A)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B/F)组和对照组。比较四组治疗前后6 min行走距离(6-MWD)、肺通气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B组、B/A组、B/F组SGRQ评分均明显下降,肺功能、6-MWD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B/F组肺功能、6-MWD、SGRQ评分与B/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A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氨茶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的实验干预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颖 刘惠萍 +2 位作者 吴大玮 赵东 贾平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吸入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干预 肺间质纤维化 实验 失衡 GSH 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MRSA、MRSE感染及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玉文 马秀华 +1 位作者 吴大玮 王启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下呼吸道 MRSA MRSE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前肺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均玲 吴大玮 薛玉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术前肺功能与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18例肺切除患者于术前行肺功能检查 ,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76例患者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 ,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占预计值 %... 目的 探讨术前肺功能与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18例肺切除患者于术前行肺功能检查 ,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76例患者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 ,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占预计值 %、术后预计 FEV1 (FEV1 - ppo)降低与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相关性。术前心肺基础疾患亦是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论  FEV1 占预计值 % <70 % ,MVV占预计值 % <5 0 % ,FEV1 - ppo<1.0 L 时 ,全肺切除的危险性增大 ;FEV1 占预计值 % <6 0 % ,MVV占预计值 % <4 0 % ,FEV1 - ppo<1.0 L 时 ,肺叶切除危险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V1 术前 术后并发症 肺功能 肺切除术后 患者 危险性 预计 目的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牟爱平 王世华 +3 位作者 肖伟 刘宝义 吴大玮 李报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16-17,共2页
为探讨支气管哮喘 (哮喘 )患者体内氧化 /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及其与哮喘的相关性 ,选择 40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2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 ,用放射免疫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及丙二醛 (MDA)... 为探讨支气管哮喘 (哮喘 )患者体内氧化 /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及其与哮喘的相关性 ,选择 40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2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 ,用放射免疫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 ,同时测定 1秒种用力肺活量实测值和预计值百分比 (FEV1 % )。结果显示 ,哮喘患者 SOD、CAT活性低于对照组 (P<0 .0 1,P<0 .0 5 ) ;MDA含量高于对照组 (P<0 .0 1) ;哮喘患者 MDA含量与 FEV1 %呈显著负相关 (P<0 .0 1) ;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后 MDA含量减低 (P<0 .0 5 ) ,沙丁胺醇 +必可酮吸入治疗者较单独吸入沙丁胺醇治疗者 SOD活性升高 (P<0 .0 5 ) ,MDA含量下降 (P<0 .0 5 )。表明氧化 /抗氧化系统失衡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应用 β2 -受体兴奋剂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均可减少氧化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诊断方法概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褚衍彪 杨蕾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4,共2页
许多急慢性肺部疾病可有不同程度的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可统称为肺间质疾病(ILD)、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或弥漫性肺实质疾病(DPLD),三者含义相同。其实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病理改变并非局限于肺间质,而是表现为弥漫性肺泡单位即... 许多急慢性肺部疾病可有不同程度的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可统称为肺间质疾病(ILD)、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或弥漫性肺实质疾病(DPLD),三者含义相同。其实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病理改变并非局限于肺间质,而是表现为弥漫性肺泡单位即肺实质受损和肺间质的结缔组织成分过度增生。以往对此类疾病的命名和分类存在较大的混乱,2002年美国呼吸病学会(ATS)和欧洲呼吸病学会(ERS)组织呼吸病临床学家、放射学家和病理学家对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分类进行了规范,分为原因已明DILD,如药物、结缔组织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 治疗进展 肺实质 DILD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诊断方法 呼吸病学 过度 欧洲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曲霉气管支气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玉波 郭鹏 +4 位作者 陈海荣 周明香 蔡福红 刘春利 吴大玮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2期1089-1090,共2页
侵袭性曲霉病是免疫缺陷患者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类型,占此类患者呼吸道感染的90%[1]。它主要累及肺实质,罕有累及气管支气管树者[2]。侵袭性曲霉气管支气管炎(invasive aspergillus tracheobronchitis,IATB)是指局限于气管支气管树的侵... 侵袭性曲霉病是免疫缺陷患者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类型,占此类患者呼吸道感染的90%[1]。它主要累及肺实质,罕有累及气管支气管树者[2]。侵袭性曲霉气管支气管炎(invasive aspergillus tracheobronchitis,IATB)是指局限于气管支气管树的侵袭性曲霉病。该病罕见,常因其表现缺乏特异性而延误诊断,导致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曲霉菌病 支气管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道的致命性并发症及其预防(附4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建宁 郭媛 +5 位作者 吴大玮 陈晓梅 李琛 翟茜 杜滨锋 丁士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发生致命性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方法对4例发生人工气道致命性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患者中,1例行气管切开4 a,并发气管狭窄;1例行气管插管后5 d,发生痰栓堵塞;1例行气管插... 目的分析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发生致命性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方法对4例发生人工气道致命性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患者中,1例行气管切开4 a,并发气管狭窄;1例行气管插管后5 d,发生痰栓堵塞;1例行气管插管1个月后发生气管食管瘘;1例行气管切开,并发无名动脉大出血。4例患者均死亡。结论人工气道的严重并发症分别为气管狭窄、气道阻塞、气管食管瘘、气管切开术后大出血,上述并发症治疗困难,加强人工气道管理、严格操作是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通气技术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