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种无氰镀铜配位物溶液的极化曲线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文芝 于欣伟 +3 位作者 陈姚 袁国伟 吴培金 吴国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1,共2页
选择乙二胺(EDA)、柠檬酸钠、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葡萄糖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四羟丙基乙二胺(THPE)六种金属配位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配位剂浓度、溶液pH值对配位物溶液稳态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酸... 选择乙二胺(EDA)、柠檬酸钠、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葡萄糖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四羟丙基乙二胺(THPE)六种金属配位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配位剂浓度、溶液pH值对配位物溶液稳态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HEDP、EDTA-2Na、EDA五种配位物镀液与氰化镀铜溶液的阴极极化较接近,有可能用做无氰碱性镀铜的主配位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镀铜 配位剂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下追氮时期对小麦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培金 闫素辉 +3 位作者 张从宇 邵庆勤 许峰 李文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0-796,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追氮时期对成熟期小麦胚乳淀粉粒粒度分布的影响。【方法】以矮抗58和山农22为材料,在2种氮素水平(N1:120 kg/hm^2,N2:240 kg/hm^2)下设置2个追氮时期(返青期、拔节期)处理,研究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的变化。【结果... 【目的】分析不同追氮时期对成熟期小麦胚乳淀粉粒粒度分布的影响。【方法】以矮抗58和山农22为材料,在2种氮素水平(N1:120 kg/hm^2,N2:240 kg/hm^2)下设置2个追氮时期(返青期、拔节期)处理,研究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的变化。【结果】在同一氮素水平下,两品种拔节期追氮处理籽粒淀粉含量显著低于返青期追氮处理(P<0.05),但淀粉积累量显著高于返青期(P<0.05)。在N1水平下,与返青期追氮处理相比,拔节期追氮降低了胚乳淀粉粒平均粒径,显著提高B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P<0.05),降低A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在N2水平下,与返青期追氮处理相比,拔节期追氮显著提高胚乳淀粉粒平均粒径(P<0.05),提高了A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降低B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两品种表现一致。追氮时期与施氮水平对小麦A、B型淀粉粒数量分布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在施纯氮120kg/hm^2条件下,追氮时期推迟主要通过增加小麦籽粒B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进而有利于籽粒淀粉的积累;在施纯氮240 kg/hm^2条件下,追氮时期推迟主要通过增大淀粉粒个体体积,即A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增加,进而有利于籽粒淀粉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 追氮时期 淀粉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对弱筋小麦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谭植 李瑞 +3 位作者 吴培金 杨兵兵 袁建新 李文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7-512,共6页
为了明确钾肥对弱筋小麦淀粉粒分布与糊化特性的影响,以弱筋品种扬麦13、宁麦13为材料,设置0、60、120、180 kg/hm2等4个施钾水平,研究钾肥对籽粒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弱筋小麦籽粒B型淀粉粒(粒径≤10μm)体积、表... 为了明确钾肥对弱筋小麦淀粉粒分布与糊化特性的影响,以弱筋品种扬麦13、宁麦13为材料,设置0、60、120、180 kg/hm2等4个施钾水平,研究钾肥对籽粒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弱筋小麦籽粒B型淀粉粒(粒径≤10μm)体积、表面积百分比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A型淀粉粒(粒径>10μm)体积、表面积百分比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钾素有利于B型淀粉粒形成;B型淀粉粒中,与粒径≤2.5μm淀粉粒组相比,钾肥对粒径为2.5~10.0μm的淀粉粒组体积、表面积百分比的影响更大;A型淀粉粒中,与粒径10~20μm淀粉粒组相比,钾肥对粒径>20μm淀粉粒组体积、表面积百分比的影响更大;施钾对弱筋小麦籽粒B、A型淀粉粒数百分比的影响不显著;施钾60~120 kg/hm^2,弱筋小麦籽粒淀粉峰值黏度等参数较其他处理的高;施用适宜钾肥有利于淀粉黏度参数的提高;施钾0~120 kg/hm^2范围内,施钾增加B型淀粉粒比例、降低A型淀粉粒比例,进而增加了淀粉峰值黏度等黏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钾肥 淀粉粒 粒度分布 黏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播对弱筋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瑞 杨兵兵 +5 位作者 吴培金 闫素辉 张从宇 许峰 邵庆勤 李文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4-761,共8页
【目的】分析晚播对弱筋小麦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和宁麦13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N210:210 kg/hm^2、N270:270 kg/hm^2)设置适播与晚播处理,分析弱筋小麦氮素积累与利用情况。【结果】弱筋小麦开花期... 【目的】分析晚播对弱筋小麦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和宁麦13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N210:210 kg/hm^2、N270:270 kg/hm^2)设置适播与晚播处理,分析弱筋小麦氮素积累与利用情况。【结果】弱筋小麦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主要来源于土壤氮(70.48%~85.51%);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主要来源于土壤氮(74.35%~86.86%);成熟期营养器官氮素积累主要来源于肥料氮(52.88%~82.12%)。与适期播种相比,晚播显著增加了小麦成熟期单株氮素积累量、开花期来源于土壤氮的积累量、成熟期营养器官和籽粒来源于土壤氮及肥料氮的积累量。弱筋小麦花前营养器官积累氮素向籽粒的转运率为55.52%~79.78%,氮素积累转移的贡献率为38.91%~77.99%。适期播种处理下,花前营养器官氮素积累转运量、转运率与贡献率分别为23.47 mg/株、75.23%和71.46%,而晚播显著降低花前营养器官氮素积累转运量、转运率与贡献率(分别为19.87 mg/株、59.74%和50.31%)。各处理小麦氮肥生产效率为25.25~44.27 kg/kg,氮素利用效率为15.75%~41.43%,氮素收获指数为0.730~0.844。同一因素下不同水平比较表明:晚播显著降低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但播期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在相同品种和氮水平处理下,晚播较适期播种籽粒产量降低。【结论】弱筋小麦晚播不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为获得较高产量水平与氮素利用效率,应尽量保证弱筋小麦适宜播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晚播 氮素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