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径大小对SnO_2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声太 韩璐 +3 位作者 王泽中 石刚 高海 吴垚震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3,共5页
为研究不同直径大小的SnO_2微米/纳米棒对其储锂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反应,以SnCl_4·5H_2O和NaOH作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的浓度,得到具有不同直径大小的SnO_2微米/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为研究不同直径大小的SnO_2微米/纳米棒对其储锂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反应,以SnCl_4·5H_2O和NaOH作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的浓度,得到具有不同直径大小的SnO_2微米/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充放电循环、交流阻抗来研究具有不同结构的SnO_2棒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直径为70 nm的SnO_2纳米棒(样品B)具有最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性,其首次库伦效率为61.36%,在经过3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为405.8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纳米棒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量对SnO_2-Fe_2O_3/r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声太 高海 吴垚震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1,共5页
为改善SnO_2-Fe_2O_3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SnO_2-Fe_2O_3/rG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电化学工作站和蓝电电池测试系统,研究rGO加入量对SnO_2-Fe_2O_3/rGO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GO的掺入能很好地... 为改善SnO_2-Fe_2O_3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SnO_2-Fe_2O_3/rG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电化学工作站和蓝电电池测试系统,研究rGO加入量对SnO_2-Fe_2O_3/rGO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GO的掺入能很好地提高SnO_2-Fe_2O_3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对于SnO_2-Fe_2O_3/rGO50复合材料,在160 m A/g的电流密度下,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596.9 m Ah/g,库仑效率为98%;即使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依然有366.6 m Ah/g的平均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NO2 FE2O3 rGO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y含量对Fe_2O_3/PPy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声太 吴垚震 高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59,共5页
为研究聚吡咯(PPy)含量对Fe_2O_3/PPy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FeCl_2·4H_2O为Fe源,采用水热法合成Fe_2O_3纳米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不同PPy含量的Fe_2O_3/PPy复合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 为研究聚吡咯(PPy)含量对Fe_2O_3/PPy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FeCl_2·4H_2O为Fe源,采用水热法合成Fe_2O_3纳米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不同PPy含量的Fe_2O_3/PPy复合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将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测试进行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PPy的加入改善了Fe_2O_3的循环稳定性,其中PPy质量分数为5.0%的Fe_2O_3/5.0%PPy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最好,在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342.3 mA·h/g,首次库仑效率达到75.1%;经过100次循环,其放电比容量保持为487.4 mA·h/g,高于Fe_2O_3/2.5%PPy、Fe_2O_3/7.5%PPy和Fe_2O_3的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PPy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