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观先验强化学习的汽车环岛驾驶决策
1
作者 吴坚 石裕康 +2 位作者 朱冰 赵健 陈志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3-1521,共9页
针对汽车在复杂强交互环岛场景下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观先验强化学习的驾驶决策策略。首先,构建包含汽车横纵向耦合动作空间、多尺度信息状态空间、多目标奖励函数的环岛场景模型。其次,采用人类偏好强化学习理论优化的Soft... 针对汽车在复杂强交互环岛场景下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观先验强化学习的驾驶决策策略。首先,构建包含汽车横纵向耦合动作空间、多尺度信息状态空间、多目标奖励函数的环岛场景模型。其次,采用人类偏好强化学习理论优化的Soft Actor-Critic算法,设计考虑智能体行为风险先验认知的汽车驾驶决策策略。基于多层感知机的自学习主观风险分类器,对智能体行为风险进行先验认知评定,引导汽车驾驶决策朝向更安全方向收敛。最后,搭建CARLA仿真环境开展测试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SAC算法,本文设计的策略能够帮助汽车在环岛场景中提升约8.73%的驾驶决策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环岛场景 驾驶决策 主观先验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硅异质结(HJT)太阳电池电子接触电阻率测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坚 李硕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9-614,共6页
对太阳电池而言,较低的接触电阻率是实现高转换效率的关键参数,特别是对于载流子选择接触的结构,比如晶硅异质结(HJT)太阳电池。接触电阻率(ρ_c)通常用Cox-Strack方法(简称CSM)或转移长度方法(TLM)计算得到。无论是哪种方法,均需要在... 对太阳电池而言,较低的接触电阻率是实现高转换效率的关键参数,特别是对于载流子选择接触的结构,比如晶硅异质结(HJT)太阳电池。接触电阻率(ρ_c)通常用Cox-Strack方法(简称CSM)或转移长度方法(TLM)计算得到。无论是哪种方法,均需要在特定金属电极图案下测得,而难于在真实的太阳电池器件中测得。对于硅基异质结(HJT)太阳电池而言,接触电阻率(ρ_c)包含银(Ag)电极与氧化铟锡(ITO)的接触电阻率ρ_(c1),以及ITO与p或n型掺杂非晶硅的隧穿接触电阻率ρ_(c2)。为此,要精确测得ρ_(c1)和ρ_(c2),需分别制备特定结构以便测量。该文提出一种新的TLM测试方法,在实际的HJT太阳电池器件上,同时测量出电子在Ag/ITO界面的接触电阻率ρ_(c1)值2.5~3.1 mΩ·cm^(2),ITO与n型掺杂非晶硅的隧穿接触电阻率ρ_(c2)值21~24 mΩ·cm^(2)。这两个值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太阳电池 异质结 接触电阻 隧穿接触 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气体开关电弧到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展
3
作者 李兴文 汪冠宇 +4 位作者 吴坚 石桓通 张博雅 陈立 邱爱慈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26-3845,共20页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作为电气装备与高能量密度物理的科学基础,在构建清洁能源体系与推动前沿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针对气体开关电弧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在科学内涵与技术路径上的继承性与拓展性,重点综述了两者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突...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作为电气装备与高能量密度物理的科学基础,在构建清洁能源体系与推动前沿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针对气体开关电弧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在科学内涵与技术路径上的继承性与拓展性,重点综述了两者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突破及其前沿应用进展。一方面,针对全球范围SF_(6)替代的迫切需求,以C_(4)F_(7)N等为代表的新型环保气体介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另一方面,结合开关电弧高能流密度和快速瞬态放电的特点,电弧等离子体的研究已进一步拓展至脉冲放电领域,并在一些新兴交叉学科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其中如用于核工业与页岩油检测的LIBS技术、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电能-冲击波转化理论、诊断瞬态过程的X射线闪光照相方法等,均已在工业领域取得初步应用。未来发展则仍有待深入聚焦电弧特性智能调控、多场多介质联合模拟以及极端条件瞬态诊断等,进一步推动高端电气装备和先进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开关电弧 脉冲等离子体 LIBS 金属丝电爆炸 X射线闪光照相 Z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标准中NEN型固定式热交换器管板常规设计方法与分析设计法的比较
4
作者 薛明德 李世玉 +2 位作者 吴坚 杨旭 陈昊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5,共10页
针对NEN型固定式热交换器管板的设计方法,对比了GB/T 151—2014中的常规设计方法和GB/T 4732.3—2024中的分析设计方法,指出2种方法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然而,GB/T 151—2014的计算方法是在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化力学模型,忽略了管... 针对NEN型固定式热交换器管板的设计方法,对比了GB/T 151—2014中的常规设计方法和GB/T 4732.3—2024中的分析设计方法,指出2种方法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然而,GB/T 151—2014的计算方法是在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化力学模型,忽略了管板及其边缘结构的面内拉伸变形。采用2种设计方法对3个不同直径的NEN型热交换器算例进行计算,对比其管板应力,并用三维实体有限元进行了详细的力学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得出:2个国家标准中对于管板布管区的基本假定和所建议的削弱系数是合理的;针对适用于GB/T 151—2014应用范围、直径较小的NEN型热交换器,其所提供的常规设计方法可靠;对于大直径的NEN型热交换器,应采用GB/T 4732.3—2024的分析设计方法进行管板计算。研究结果为NEN型热交换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N型固定式热交换器 管式热交换器标准 设计方法 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对Foxp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炎症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陈聂 吴坚 +1 位作者 胡志邦 徐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7-1762,共6页
目的:探讨miR-21通过靶向调控Foxp1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IL-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0例受试患者,45例过敏性鼻炎(AR)患者,45例CARAS患者。... 目的:探讨miR-21通过靶向调控Foxp1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IL-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0例受试患者,45例过敏性鼻炎(AR)患者,45例CARAS患者。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RT-qPCR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21及Foxp1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IgE、IL-4、IL-6和IL-13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miR-21对Foxp1的靶向调控作用;将miR-21 inhibitor转染至PBMCs中以构建miR-21干扰组细胞,RT-qPCR检测Foxp1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水平;将Foxp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至PBMCs中以构建Foxp1过表达细胞,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水平。结果:与AR相比,CARAS肺功能指标中FEV1%pred及FEV1/FVC%均下降;CARAS患者PBMC中miR-21水平较高,Foxp1水平较低;CARAS患者外周血清中IgE、IL-4、IL-6和IL-13表达水平均较高;miR-21结合Foxp1的非翻译区对其进行负向调控;miR-21的抑制、Foxp1表达水平的提高,可降低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释放水平。结论:miR-21可通过负向调控Foxp1进而促进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炎症因子 MIR-21 Fox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旋转回流柱的Z箍缩动态轴向磁化模型及其结构优化方法
6
作者 姜志远 卢元博 +3 位作者 王威 王振宇 赵一鸣 吴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8-208,共11页
为了对Z箍缩等离子体轴向磁场调控致稳结构进行设计和改进,以基于旋转回流柱的Z箍缩动态磁化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轴向磁场的三维分布及其与等离子体的耦合过程。首先,构建了描述兆安级脉冲源耦合旋转回流柱放电过程的多物理场演化模型... 为了对Z箍缩等离子体轴向磁场调控致稳结构进行设计和改进,以基于旋转回流柱的Z箍缩动态磁化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轴向磁场的三维分布及其与等离子体的耦合过程。首先,构建了描述兆安级脉冲源耦合旋转回流柱放电过程的多物理场演化模型,系统研究回流柱结构参数对初始轴向磁场分布及负载电感值的影响;随后,建立了考虑轴向磁场的雪耙模型,探讨轴向磁场对等离子体内爆过程及不稳定性发展的调控规律;最后,针对旋转回流柱产生轴向磁场的不均匀性,提出通过耦合由螺旋臂构成的磁镜结构和旋转回流柱结构,从而提升轴向磁场幅值和轴向均匀度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在负载高度固定的情况下,旋转回流柱相较于直回流柱增加的额外电感值主要由回流柱匝数决定;轴向磁场幅值随旋转回流柱匝数的增加而增强,但电流上升时间也相应延长;当回流柱匝数从0.75增加至1.25时,同一时刻的内爆半径最大可增加约25%,滞止时间延迟约13%,且轴向磁场调控下不稳定性幅值最大可降低40%;在旋转回流柱耦合磁镜后,能够将轴向磁场的轴向不均匀度从67%降低至11%,并将内爆过程的轴向不均匀度从最大42%降低至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箍缩 磁场调控 旋转回流柱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视角下新加坡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的建设路径及展望
7
作者 魏志鹏 高皇伟 吴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8-68,共11页
数字化变革加速演进,赋能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发展。近年来,新加坡在此领域逐步显现数字治理特征。数字治理理论包含三大主题:再整合公共服务、以需求为基础的整体主义和数字化变革。新加坡推进终身学习公共服务职能的再整合,打造出以精深... 数字化变革加速演进,赋能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发展。近年来,新加坡在此领域逐步显现数字治理特征。数字治理理论包含三大主题:再整合公共服务、以需求为基础的整体主义和数字化变革。新加坡推进终身学习公共服务职能的再整合,打造出以精深技能发展局与劳动力发展局为核心的组织架构;推进基于需求的整体主义理念,构建出经济导向的服务流程;推进数字化变革,发挥数字技术的工具与理念效用,铸造出技术、资金和质量的多维服务保障。未来,新加坡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仍需在精进组织架构整合、超越经济主义束缚与持续革新服务保障等方面向纵深发展。系统审视新加坡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发展的建设路径,可为我国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整合化、数字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公共服务 数字治理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K-12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赋能个性化学习的实践路径
8
作者 赵晶莹 吴坚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66,共14页
一场全球性的技术革新正在发生,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必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深远的变革。世界主要大国竞相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新技术,美国也为K-12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人工智能在K-12教育体系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场全球性的技术革新正在发生,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必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深远的变革。世界主要大国竞相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新技术,美国也为K-12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人工智能在K-12教育体系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基于人工智能打造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定制,并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同时对学习效果进行精准及时的评估和反馈。美国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及指导政策的颁布、提升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联合多方力量填补教育生态中智能技术空白等手段加快基础教育中智能学习工具的广泛推广。尽管如此,美国仍然面临着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的挑战。在未来,美国将利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持续推动K-12教育系统的全面升级,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新一代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K-12教育 人工智能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5的农田苗草检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坚 秦玉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7-204,共8页
针对除草机器人等智能农业机械在复杂的农田环境下工作时易受到杂草种类、光照多变以及叶片遮挡等因素影响,难以高效精准地检测作物和杂草位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s算法的农田苗草目标检测方法,能够对不同天气、位置和密度... 针对除草机器人等智能农业机械在复杂的农田环境下工作时易受到杂草种类、光照多变以及叶片遮挡等因素影响,难以高效精准地检测作物和杂草位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s算法的农田苗草目标检测方法,能够对不同天气、位置和密度环境下的农作物及其伴生杂草进行检测。首先使用公开数据集并通过数据增强方法扩充数据构建了新的苗草数据集,分析了苗草数据集的图像特点后针对原YOLO v5算法模型的不足提出改进,结合协同注意力CA与感受野块RFB模块改进主干网络,在只添加少量参数的情况下提高模型检测性能;然后选择CARAFE的上采样方式加强网络提取特征能力;最后采取WIoU v3替换CIoU损失函数,平衡锚框质量并实现高精度定位。将改进后的YOLO v5网络模型与各种常见的主流网络在苗草数据集上依据目标检测算法评价指标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显示,改进后算法平均精度均值达到86.7%,比原始的YOLO v5s提高了2.9百分点,FPS达到60.4帧/s,在满足算法实时性要求的同时明显提升了检测算法精度,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适用于除草机器人的杂草识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草检测 YOLO v5 协同注意力 空洞卷积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机理与组态路径——基于fsQCA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坚 贾泽军 +2 位作者 盘劲呈 丁雅坤 李宁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6,共14页
提升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对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在国际体育领域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质性研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机理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体育学术话语内容、体育学者学术... 提升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对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在国际体育领域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质性研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机理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体育学术话语内容、体育学者学术贡献、体育学科建设水平、体育学术话语载体、体育学术传播质量和体育学科发展保障是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形成与提升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生成与发展。围绕上述机理构建提升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组态路径,按照核心主导条件分为专业主导型路径、学者主导型路径和传播主导型路径。在具体实践中,应以不同类型组态路径的主导条件为着力点,重视多种路径的协同互补,进而实现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整体性发展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术 国际话语权 提升机理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多目标需求的车辆横摆稳定性自适应控制策略
11
作者 吴坚 王瀚林 +2 位作者 朱冰 赵健 陈志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9-2338,共10页
针对车辆在不同行驶状态下对横摆操纵性和侧向稳定性的动态多目标需求,提出一种横摆稳定性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段线性拟合技术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综合应用改进双线法和模糊理论在相平面中获取与路面附着和纵向速度相关的动态... 针对车辆在不同行驶状态下对横摆操纵性和侧向稳定性的动态多目标需求,提出一种横摆稳定性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段线性拟合技术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综合应用改进双线法和模糊理论在相平面中获取与路面附着和纵向速度相关的动态稳定域边界;随后,对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风险进行量化表征,引入动态多目标映射函数调整基于模型预测理论设计的稳定性控制策略内置参数,匹配车辆侧向稳定性、横摆操纵性和执行器能耗等动态多目标需求。最后,通过仿真试验,论证了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在多种工况下帮助车辆获得比传统方法更安全、优质的稳定性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稳定性自适应控制 多目标需求 动态稳定域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电子仿真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翠霞 徐志宇 +3 位作者 周伟 李翠玲 吴坚 蔚瑞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4,共4页
为满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和公共突发事件教学预案的需求,基于线上会议平台和翻转课堂设计了电工电子的仿真实验,解决了时空不一致时实验教学难以实施的问题。以“串联电路中电感电容的共振现象”实验为例介绍了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 为满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和公共突发事件教学预案的需求,基于线上会议平台和翻转课堂设计了电工电子的仿真实验,解决了时空不一致时实验教学难以实施的问题。以“串联电路中电感电容的共振现象”实验为例介绍了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推送实验理论资料、实时测验预习情况、数字化实验报告和教学资料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功能,在督促学生预习、灵活投屏答疑、个性化培养等方面存在优势,在本科生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电子仿真实验 线上会议平台 翻转课堂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箍缩动力学行为及其直接驱动型脉冲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爱慈 吴坚 +4 位作者 孙凤举 李兴文 姜志远 王威 王振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007-7023,I0022,共18页
Z箍缩在惯性约束聚变、强脉冲辐射效应等前沿科技和国家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Z箍缩等离子体动力学行为及其直接驱动型脉冲源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总结Z箍缩等离子体的实验诊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激光汤姆逊散射... Z箍缩在惯性约束聚变、强脉冲辐射效应等前沿科技和国家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Z箍缩等离子体动力学行为及其直接驱动型脉冲源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总结Z箍缩等离子体的实验诊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激光汤姆逊散射流场诊断方法以及基于磁旋光效应的磁场诊断方法;其次,分析Z箍缩消融、内爆等过程中磁场演化图像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再次,面向提升内爆品质的需求,总结预脉冲电流调控质量分布、外施轴向磁场调控等对丝阵Z箍缩内爆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同时,面向功率百太瓦级的大型Z箍缩装置建设,概述直接驱动型脉冲源新技术路线中的快直线型变压器支路技术、触发技术以及单路脉冲源的主要进展。最后,总结并提出下一步需要重点攻克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长内爆时间下等离子体不稳定性抑制方法、大型直接驱动型脉冲源电磁能高效传输汇聚方法以及可靠运行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箍缩 等离子体诊断 不稳定性抑制 脉冲功率技术 快直线型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混凝土氯元素分布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智 郭歆宇 +7 位作者 杭玉桦 邱岩 吴坚 孙浩 周颖 李京徽 梅金娜 廖开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2-640,共9页
氯元素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侵蚀,引起结构内部的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结构的完整性。化学滴定等常规的混凝土中氯元素含量测量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具有无须样品预处理、二维扫描检测和... 氯元素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侵蚀,引起结构内部的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结构的完整性。化学滴定等常规的混凝土中氯元素含量测量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具有无须样品预处理、二维扫描检测和原位定点分析等优势,但其用于混凝土中的氯元素含量测量仍存在氯元素定量限难以降低、非水泥成分对氯元素二维分布测量结果的影响等问题。面向核电站混凝土构筑物中氯元素含量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研究了氯元素含量分布的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进一步评估了核电站混凝土模拟样品渗透面中氯离子的侵蚀状况。首先,分别采用内标法、主成分回归和支持向量回归建立氯元素定标模型,基于内标法得到的氯元素检测限为0.006 02 wt%、定量限为0.018 06 wt%,并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法来评估三种模型的预测性能。其次,为了排除非水泥基质对氯元素检测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结合主成分分析的逻辑回归分类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对混凝土中的水泥和骨料进行精确识别。同时选取Si、 Ca、 O三种元素组合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分类效果最优,其对总体组分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8.20%,其中骨料识别准确率97.84%、水泥识别准确率为98.33%。最后,基于主成分回归定标模型针对侵蚀15和30 d的混凝土渗透面的氯含量进行二维分布测量,两种样品的平均预测Cl含量均在约2 mm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90 wt%和0.599 wt%,结果与电位滴定法一致。综上,基于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在30 mJ的总能量下实现了氯元素检测限达0.006 02 wt%,实现了混凝土中骨料和水泥的精确识别,获得了混凝土侵蚀渗透面的氯元素含量二维分布,为核电站混凝土构筑物氯元素含量快速检测的现场应用提供了工程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混凝土 组分识别 二维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自适应压力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健 杜金朋 +2 位作者 朱冰 陈志成 吴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9-1488,共10页
针对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integrated electro-hydraulic brake system,IEHB)存在的复杂液压非线性特性和时变摩擦干扰,提出一种自适应压力控制策略。外环压力控制器引入液压特性的动态线性化模型并基于滑模观测器对模型参数实时辨识实... 针对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integrated electro-hydraulic brake system,IEHB)存在的复杂液压非线性特性和时变摩擦干扰,提出一种自适应压力控制策略。外环压力控制器引入液压特性的动态线性化模型并基于滑模观测器对模型参数实时辨识实现对非线性液压特性的自适应。内环伺服控制器采用基于压力的连续摩擦补偿和反步动态面控制应对传动机构摩擦阻碍。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先进级联压力控制相比,设计的压力控制策略在多种工况下均表现出更高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并显著提升了IEHB在不同液压回路结构下的压力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 动态线性化 自适应压力控制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鲜叶智能分级装置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吴坚 叶梦焱 张同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5,共7页
为实现不同等级的龙井茶鲜叶在线分级,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茶鲜叶在线检测与分级方法,设计并制造一套智能分级装置。通过添加坐标注意力机制、引入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和改进特征融合网络对YOLOv5s进行优化得到YOLOv5s—CAB,识别... 为实现不同等级的龙井茶鲜叶在线分级,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茶鲜叶在线检测与分级方法,设计并制造一套智能分级装置。通过添加坐标注意力机制、引入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和改进特征融合网络对YOLOv5s进行优化得到YOLOv5s—CAB,识别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0.4%,召回率为87.8%。在茶鲜叶分级装置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确定最佳参数茶鲜叶下落速度和传送带速度分别为2.08 g/s、150.00 mm/s时,识别的准确率达95.58%,验证装置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茶鲜叶的智能化分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鲜叶 深度学习 实时检测 智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益管理非线性的超快光纤激光放大研究进展(特邀)
17
作者 李灿 任博 +4 位作者 郭琨 王涛 吴坚 冷进勇 周朴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8,共14页
增益管理非线性(Gain Managed Nonlinearity,GMN)光纤放大技术涉及一种超快激光在非线性自相位调制与有源光纤动态增益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吸引子,可在激光脉冲能量提升的同时实现上百倍的线性光谱展宽,因而成为近年来超快光纤激光领域... 增益管理非线性(Gain Managed Nonlinearity,GMN)光纤放大技术涉及一种超快激光在非线性自相位调制与有源光纤动态增益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吸引子,可在激光脉冲能量提升的同时实现上百倍的线性光谱展宽,因而成为近年来超快光纤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从GMN脉冲演化的基本原理出发,系统梳理了GMN光纤放大技术在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在多光子显微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并进一步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管理非线性放大 超快光纤激光 自相位调制 掺镱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掘进引起的古建筑变形预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亚鹏 谢况琴 +3 位作者 吴坚 钟可 周雪涛 袁宗浩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大直径盾构隧道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土体损失且对邻近古建筑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古建筑自身的脆弱性和不可恢复性,其对周围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因此有必要针对盾构隧道施工期间邻近古建筑的变形特性和控制措施展开研究。基于之江... 大直径盾构隧道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土体损失且对邻近古建筑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古建筑自身的脆弱性和不可恢复性,其对周围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因此有必要针对盾构隧道施工期间邻近古建筑的变形特性和控制措施展开研究。基于之江路输水管廊工程,建立了隧道-土体-地基-塔数值模型,开展了盾构施工引起的邻近六和塔变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与盾构隧道距离的减小,地表监测点沉降增大;推力大小的改变对塔身倾斜率和塔基沉降均有影响,土体损失率增大对塔身倾斜率的增大影响显著;布置PVC排桩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桩长、桩径与桩间距的参数分析表明,桩间距减小对地表沉降和六和塔变形控制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隧道 变形 沉降 PVC排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路开关自放电对大型多路并联FLTD脉冲源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振宇 吴坚 +7 位作者 姜志远 陈紫维 赵一鸣 姜晓峰 王志国 孙凤举 李兴文 邱爱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86-4997,I0032,共13页
快脉冲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fast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FLTD)是建设下一代大型Z箍缩装置最有前景的技术路线之一。大型FLTD脉冲源中数以万计气体开关的可靠运行是提高Z箍缩装置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15 MAZ箍缩科学实验装置的... 快脉冲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fast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FLTD)是建设下一代大型Z箍缩装置最有前景的技术路线之一。大型FLTD脉冲源中数以万计气体开关的可靠运行是提高Z箍缩装置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15 MAZ箍缩科学实验装置的FLTD脉冲源设计,采用Monte-Carlo方法建立考虑支路开关自放电及其载荷共享效应的FLTD脉冲源可靠性计算模型,分析开关故障模式及其触发策略对脉冲源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支路开关自放电产生的故障电压会引起开关级联自放电,降低装置可靠性。若主支路开关工作系数设定在0.5~0.7范围内,FLTD脉冲源故障率可低于1×10^(-4)。此外,触发器及触发支路开关的高可靠性对于提升脉冲源可靠性至关重要,增加触发器脉冲数量、降低触发器自放电故障率能够有效提升脉冲源可靠性,当触发器脉冲数量提升至4倍后,FLTD脉冲源故障率有望降低至1×10^(-5)以下。研究结果为大型FLTD脉冲源的开关工作系数及触发策略的选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脉冲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 可靠性 开关自放电 Monte-Carlo 工作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器化研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蒲磊 邱岩 +7 位作者 卢博文 朱斌 梅金娜 蔡振 吴坚 李兴文 李永东 杭玉桦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20,共22页
作为一种新型物质探测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因具有制样简单、非接触式测量、现场适应能力强、分析速度快以及能同时对多种元素进行识别和定量分析等突出优点,近年来在工厂运维、垃圾回收、岩矿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监测... 作为一种新型物质探测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因具有制样简单、非接触式测量、现场适应能力强、分析速度快以及能同时对多种元素进行识别和定量分析等突出优点,近年来在工厂运维、垃圾回收、岩矿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监测、生物医疗、食品检验、国土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从实验室逐步走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各国研究人员开发了各式LIBS仪器,根据其大小和使用特点,大致可分为台式、远程式和便携式三类。本研究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原理、系统构成和发展脉络作了系统性的介绍,对现有的LIBS仪器进行了分类与综述,细致探讨了各类设备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仪器研制 定性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