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稹若干问题研究概述
1
作者 吴在庆 《北方论丛》 CSSCI 1993年第3期62-66,共5页
应该说十年以前元稹研究已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其中以陈寅恪先生的《元自诗笺证稿》及卞孝萱先生的《元稹年谱》两部巨著尤为重大。可以说这两部著作是元稹研究的两块奠基石,是任何从事元稹研究的当今学者所必读的。然而,元稹的诸多问... 应该说十年以前元稹研究已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其中以陈寅恪先生的《元自诗笺证稿》及卞孝萱先生的《元稹年谱》两部巨著尤为重大。可以说这两部著作是元稹研究的两块奠基石,是任何从事元稹研究的当今学者所必读的。然而,元稹的诸多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故近十年来,学者们又对元稹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稹年谱》 卞孝萱 陈寅恪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道衡先生的治学态度与品格
2
作者 吴在庆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88-193,共6页
著名的中国文学史学者、中古文学研究专家曹道衡先生是一位享誉学界的德高望重、富有建树学者,无论在治学为文或为人的态度品格作风上,均是一位道德文章兼备的足可称道的“醇儒”。
关键词 曹道衡 治学态度 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偓若干诗歌解读系年辨释
3
作者 吴在庆 《中国韵文学刊》 2005年第2期21-27,共7页
《韩偓诗注》、《韩偓事?悸浴范阅承┦璧拇视锸洹⑺婕暗娜宋锢斫庥形?故也影响到其系年。今对此择要加以辨释,重新系年。
关键词 韩偓诗歌 解读 系年 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洞瓣香贾岛三论
4
作者 吴在庆 《中国韵文学刊》 1998年第1期18-23,共6页
晚唐李洞对贾岛的膜拜师承,诗坛罕有其俦;李与贾无形迹往来,其师承关系,当出自心仪神交;李诗在寒涩、苦吟诸特色方面逼肖或有甚于贾岛;李洞科场偃蹇可能与其诗作的贾诗风味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李洞 贾岛 膜拜 师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唐五代诗人生平仕历丛考
5
作者 吴在庆 《阴山学刊》 1992年第3期14-19,共6页
史与典籍所纪唐五代诗人的生平仕历常有错讹及疏漏。本文就皮日休、崔安潜、封彦卿、纪唐夫、何仲举诸人之仕历行迹的错讹缺漏,如皮日休与陆龟蒙初相识之时间、纪唐夫赋诗送温庭筠之时间及官中书舍人问题,黄损及第年等,参诸史书笔记及诗... 史与典籍所纪唐五代诗人的生平仕历常有错讹及疏漏。本文就皮日休、崔安潜、封彦卿、纪唐夫、何仲举诸人之仕历行迹的错讹缺漏,如皮日休与陆龟蒙初相识之时间、纪唐夫赋诗送温庭筠之时间及官中书舍人问题,黄损及第年等,参诸史书笔记及诗文,以可靠的历史资料,辨其讹误,补其缺漏,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五代诗人 生平 仕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子昂《感遇诗》成因漫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在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5年第4期35-40,共6页
本文论述陈子昂创作《感遇诗》的历史契机之一,是其时文坛上已滋生了一股反弃陈、隋余习,批判浮华绮靡文风的力量:并探讨《感遇诗》与汉末古诗、刘桢及左思诗歌之间的影响关系。又认为《感遇诗》的出现与陈子昂个人的因素,特别是他... 本文论述陈子昂创作《感遇诗》的历史契机之一,是其时文坛上已滋生了一股反弃陈、隋余习,批判浮华绮靡文风的力量:并探讨《感遇诗》与汉末古诗、刘桢及左思诗歌之间的影响关系。又认为《感遇诗》的出现与陈子昂个人的因素,特别是他的性格气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契机 汉末古诗 刘桢 左思 性格气质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唐诗人张祜诗简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在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4年第1期66-71,共6页
晚唐诗人张祜诗简论吴在庆观存张枯名下的诗歌有四百六十多首,除一小部分乃他人之作混人外,其余是可靠的。这些诗歌是丰富多彩的,有山水寺庙题咏,宫庭及宫女生活的记述,有友朋送别及投献述怀之篇,也有感怀咏史怀古,以及描绘自己... 晚唐诗人张祜诗简论吴在庆观存张枯名下的诗歌有四百六十多首,除一小部分乃他人之作混人外,其余是可靠的。这些诗歌是丰富多彩的,有山水寺庙题咏,宫庭及宫女生活的记述,有友朋送别及投献述怀之篇,也有感怀咏史怀古,以及描绘自己乡居生活,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怀才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诗人 山水寺庙 张祜 题咏 皮日休 中晚唐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宫词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才子传·齐已传》笺证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在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88年第2期58-64,共7页
齐己,唐末著名诗僧,今存有《白莲集》十卷,实乃唐末诗界一重要诗人。昔对其生平事迹及诗歌成就尚缺乏深入研究探索。今特为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齐己传》作笺证,从中钩玄抉微,拾遣补阙,以作促进深入研究之资云。
关键词 白莲集 齐己 五代史 唐才子 全唐诗 十国春秋 高僧传 全唐文 唐末 郑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咸通十哲诗中的唐末社会
9
作者 吴在庆 《贵州文史丛刊》 1993年第4期26-29,共4页
文学史家称为“成通十哲”的郑谷、许棠、张乔、张(虫宾)等十二位诗人的诗中,多有展现唐季衰飒悲凉世态者,今即就此略作阐论。
关键词 咸通 许棠 唐末 郑谷 张乔 文学史家 生活道路 宦海风波 陵阳 春游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怪奇险奥诗成因探赜
10
作者 吴在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3年第2期57-63,共7页
【正】 韩愈诗以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扶于天地之间”(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震烁中唐诗坛,别开诗界面目。其中尤以怪怪奇奇,险奥隐晦的诗歌惊跃天下。尽管怪奇险奥诗并非韩愈首创,但象他这样创作出如此穷奸变怪,奇险深奥莫名... 【正】 韩愈诗以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扶于天地之间”(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震烁中唐诗坛,别开诗界面目。其中尤以怪怪奇奇,险奥隐晦的诗歌惊跃天下。尽管怪奇险奥诗并非韩愈首创,但象他这样创作出如此穷奸变怪,奇险深奥莫名的大量诗歌的诗人却从未有过。这一诗歌史上的奇特现象的成因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经探索,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今仅就其中三个方面试作探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联句诗 成因 诗歌史 教育学院学报 孟郊 元和 贞元 韩孟 三个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才子传·韩偓传》笺证
11
作者 吴在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2年第1期80-86,98,共8页
偓字致尧,京兆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八云:“右唐韩偓致尧也,京兆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五杂史类于偓《金銮密记》三卷下云:“唐翰林学士承旨京兆韩偓致尧撰。”此即《才子传》所本者。韩偓,《旧唐书》无传,传见《新唐... 偓字致尧,京兆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八云:“右唐韩偓致尧也,京兆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五杂史类于偓《金銮密记》三卷下云:“唐翰林学士承旨京兆韩偓致尧撰。”此即《才子传》所本者。韩偓,《旧唐书》无传,传见《新唐书》卷一八三、《十国春秋》卷九十五。按,偓名又有作渥者,郑文宝《南唐近事》、沈括《梦溪笔谈》均作渥,然《唐撼言》等书均作偓,当以偓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 旧唐书 十国春秋 梦溪笔谈 翰林学士承旨 中书舍人 全唐诗 杂史 沈括 凤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才子传·罗隐传笺证》
12
作者 吴在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89年第4期32-39,共8页
隐字昭谏,钱塘人也。罗隐,《旧唐书》卷一八一《罗弘信传》附、《旧五代史》卷二十四、《五代史补》卷一、《吴越备史》卷一、《十国春秋》卷八十四皆有传。隐之籍贯,《北梦琐言》卷六、《旧五代史》、《旧唐书》本传、《宣和书谱》卷... 隐字昭谏,钱塘人也。罗隐,《旧唐书》卷一八一《罗弘信传》附、《旧五代史》卷二十四、《五代史补》卷一、《吴越备史》卷一、《十国春秋》卷八十四皆有传。隐之籍贯,《北梦琐言》卷六、《旧五代史》、《旧唐书》本传、《宣和书谱》卷十一、《郡斋读书志》卷十八均以为钱塘,而《唐诗纪事》卷六十九罗隐条则谓其“字昭谏,余杭人”(《吴越备史》所记其字同)。则隐之籍贯有余杭,钱塘之别,然二说名异而实同。据《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江南东道,杭州于隋唐时均曾称余杭郡,郡治即钱塘。言余杭者,乃称其郡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备史 罗隐 旧五代史 十国春秋 旧唐书 钱塘 所记 墓志 给事中 读书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才子传·杜荀鹤传》笺证
13
作者 吴在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89年第1期64-71,共8页
荀鹤,字彦之,牧之微子也。牧会昌末自齐安移守秋浦时,妾有妊,出嫁岳林乡士杜筠,生荀鹤。杜荀鹤,两《唐书》无传,传见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二十四、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十一。荀鹤字诸史未载,然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五池州下及... 荀鹤,字彦之,牧之微子也。牧会昌末自齐安移守秋浦时,妾有妊,出嫁岳林乡士杜筠,生荀鹤。杜荀鹤,两《唐书》无传,传见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二十四、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十一。荀鹤字诸史未载,然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五池州下及《洞微志》均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荀鹤 旧五代史 九华山 教育学院学报 唐才子 唐风 翰林学士 池州 全唐诗 所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