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能核反应的余核测量与分布性质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志刚 吴和宇 +10 位作者 李祖玉 王宏伟 靳根明 段利敏 张保国 胡荣江 魏志勇 柳永英 王素芳 卢朝晖 朱海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4-337,共4页
报道了 30 Me V/u4 0 Ar+112 ,12 4 Sn反应中余核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对反应中的余核、裂变碎片以及类弹粒子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中的不同响应以及各自的几何探测效率进行了 Monte- Carlo模拟。利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通过 TOF-ΔE的关联... 报道了 30 Me V/u4 0 Ar+112 ,12 4 Sn反应中余核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对反应中的余核、裂变碎片以及类弹粒子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中的不同响应以及各自的几何探测效率进行了 Monte- Carlo模拟。利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通过 TOF-ΔE的关联成功地鉴别了余核 ,并得到了反应的线性动量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核 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线性动量转移 中能核反应 测量 分布 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小信号处理与QDC门信号产生逻辑插件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弘 李小刚 +5 位作者 朱海东 马晓莉 殷玮玮 李祖玉 靳根明 吴和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9-172,共4页
介绍了一种最近研制成功的多路小幅度信号处理快电子学逻辑插件 ,它可接收≥ 4 0 m V的小幅度输入信号而产生 32路标准 ECL互补输出逻辑信号。该插件的输出信号主要用作 QDC的门控信号。该插件还具有多路触发鉴别功能。该插件的研制成... 介绍了一种最近研制成功的多路小幅度信号处理快电子学逻辑插件 ,它可接收≥ 4 0 m V的小幅度输入信号而产生 32路标准 ECL互补输出逻辑信号。该插件的输出信号主要用作 QDC的门控信号。该插件还具有多路触发鉴别功能。该插件的研制成功为重离子核物理实验高速、高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 小幅度信号处理 QDC门信号产生 逻辑插件 核物理实验 快电子学 快脉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延发粒子衰变的一种在束测量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宏伟 肖志刚 +15 位作者 吴和宇 段利敏 张保国 靳根明 李祖玉 魏志勇 柳永英 王素芳 卢朝晖 陈克良 胡荣江 朱海东 岑玲 李湘庆 陈陶 华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7-419,439,共4页
报道了一种在束测量β+ 延发粒子的方法。由新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提供的2 0 Na次级束 ,利用飞行时间 (TOF)和能损 (ΔE)符合的方法实现 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将数据获取过程分为有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 ,... 报道了一种在束测量β+ 延发粒子的方法。由新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提供的2 0 Na次级束 ,利用飞行时间 (TOF)和能损 (ΔE)符合的方法实现 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将数据获取过程分为有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 ,分别完成对次级束流和β+ 延发粒子的记录。同时利用脉冲发生器和计数器实现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束流线 β^延发粒子衰变 飞行时间 ^能损 半衰期 在束测量方法 Β射线 探测器 钠20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放射性核束进行弹性散射实验的一种角分布归一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朝晖 吴和宇 +15 位作者 诸永泰 张保国 李祖玉 魏志勇 段利敏 王宏伟 肖志刚 胡荣江 陈陶 李湘庆 李智焕 柳永英 朱海东 陈克良 王素芳 靳根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介绍了放射性核束弹性散射实验中测量的角分布进行归一化的方法。由于有限的测量角区及放射性核束有较大的发散度 ,采用了逐个事件计算的方法 ,在探测器空间分布区域用事先产生的一系列点构成的数据库模拟探测器边界 ,对这些点进行坐标... 介绍了放射性核束弹性散射实验中测量的角分布进行归一化的方法。由于有限的测量角区及放射性核束有较大的发散度 ,采用了逐个事件计算的方法 ,在探测器空间分布区域用事先产生的一系列点构成的数据库模拟探测器边界 ,对这些点进行坐标转换 ,再进行选择判断 ,得到每个事件的几何探测效率。通过每个事件的几何探测效率推算到整个空间 ,得到实际的角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弹性散射 角分布 几何探测效率 归一化方法 探测器 布局 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物理实验数据的离线分析程序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志刚 姚楠 +3 位作者 王宏伟 靳根明 吴和宇 段利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FortranPowerStation环境下编制了一用于多参数核物理实验的离线数据分析程序。该程序支持多种输入输出数据格式 ,并提供用户子程序调用入口 ,完成所需的event by event分析计算 ,并提供多边形条件、二维谱线性化、软件分除、计数器... 在FortranPowerStation环境下编制了一用于多参数核物理实验的离线数据分析程序。该程序支持多种输入输出数据格式 ,并提供用户子程序调用入口 ,完成所需的event by event分析计算 ,并提供多边形条件、二维谱线性化、软件分除、计数器、谱累加等常用功能函数。程序可用来完成原始数据的挑选、压缩和物理分析等任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t-by-event 功能函数 离线分析程序 核物理实验 实验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置分辨平行板雪崩室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朝晖 吴和宇 +18 位作者 张金霞 张保国 凤莹 谭继廉 胡荣江 李祖玉 魏志勇 段利敏 王宏伟 肖志刚 陈陶 李湘庆 李智焕 柳永英 朱海东 陈克良 王素芳 靳根明 诸永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6,99,共4页
描述了灵敏面积为 10 0 mm× 10 0 mm和 150 mm× 150 mm两维位置灵敏雪崩室。采用分块结构 ,电极从两端分前后点引出 ,增加了延迟线的长度 ,延迟线跨边连接和在大气中直接封真空技术。在流动的 4 2 0 Pa的正庚烷气体中 ,用2 52... 描述了灵敏面积为 10 0 mm× 10 0 mm和 150 mm× 150 mm两维位置灵敏雪崩室。采用分块结构 ,电极从两端分前后点引出 ,增加了延迟线的长度 ,延迟线跨边连接和在大气中直接封真空技术。在流动的 4 2 0 Pa的正庚烷气体中 ,用2 52 Cf裂变源对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得到Δx=Δy=1mm的位置分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板雪崩室 位置分辨 分块结构 探测器 入射粒子探测 加速器 放射性束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望远镜探测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祖玉 吴和宇 +10 位作者 肖志刚 靳根明 张保国 段利敏 王宏伟 魏志勇 柳永英 王素芳 卢朝晖 朱海东 胡荣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163,170,共4页
描述了一个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带电粒子望远镜探测器。望远镜由三叠层探测器组成 ,其中前两片是全耗尽硅半导体 ΔE探测器 ,后一片是锂漂移硅探测器。其厚度分别为 :350、50 0、350 0μm。此探测器的主要特点是 :具有... 描述了一个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带电粒子望远镜探测器。望远镜由三叠层探测器组成 ,其中前两片是全耗尽硅半导体 ΔE探测器 ,后一片是锂漂移硅探测器。其厚度分别为 :350、50 0、350 0μm。此探测器的主要特点是 :具有高能量分辨、高质量分辨 (对1 6 OΔA/ A =3.1 % )、大能量范围 (例如 ,对于氧粒子为 1 2~ 60 Me V/ amu) ,可对直到硫的粒子进行同位素鉴别 ,能较好地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探测器 同位素鉴别 热核同位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放射性束流实验的低气压二维位置灵敏多丝正比室
8
作者 张保国 文万信 +10 位作者 魏智勇 张金霞 风莹 谭继廉 靳根明 肖志刚 王宏伟 吴和宇 李组玉 王素芳 胡荣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为在放射性束流线上进行核反应研究而研制了灵敏面积为50mm×50mm的二维位置灵敏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为穿透式,在真空中使用,工作气压为800Pa,透射性好,不干扰束流。放射性束流在束测试结果表明:它的x、y方向的位... 为在放射性束流线上进行核反应研究而研制了灵敏面积为50mm×50mm的二维位置灵敏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为穿透式,在真空中使用,工作气压为800Pa,透射性好,不干扰束流。放射性束流在束测试结果表明:它的x、y方向的位置双径迹分辨为1mm;对30~40MeV的低Z放射性束的探测效率大于80%,适用于中能次级束实验中入射束的定位和反应中产生的带电粒子出射角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束流 二维 径迹 透射 核反应 工作气压 穿透 灵敏 实验 多丝正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18)N在~9Be、^(197)Au靶上破裂反应研究的探测器系统
9
作者 王小兵 谭继廉 +14 位作者 靳根明 张金霞 卢子伟 吴和宇 鲍志勤 李存璠 王柱生 凤萤 许金兰 江东兴 叶沿林 华辉 李湘庆 李智焕 陈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4-446,共3页
描述了用于放射性核束 18N在 9Be、197Au靶上破裂反应研究的探测器系统构成、性能、特点及在线实验的初步结果。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探测器系统 核物理实验 氮18 铍9 金197 破裂反应 核反应 丰中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单元望远镜探测器阵列用于轻粒子小角关联测量
10
作者 李祖玉 靳根明 +8 位作者 贺智勇 段利敏 吴和宇 漆玉金 罗清政 张保国 文万信 党秉荣 戴光曦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由穿透型Si探测器和BGO晶体组成的ΔE-E望远镜已用来探测由每核子25MeV的Ar引起的反应中发射的轻带电粒子。用ΔE-E方法来鉴别反应产物。研究了BGO晶体对各种较轻粒子的响应。一密度六角排列的13单元ΔE-E(... 由穿透型Si探测器和BGO晶体组成的ΔE-E望远镜已用来探测由每核子25MeV的Ar引起的反应中发射的轻带电粒子。用ΔE-E方法来鉴别反应产物。研究了BGO晶体对各种较轻粒子的响应。一密度六角排列的13单元ΔE-E(Si-BGO)望远镜阵列已用来测量中能重离子诱发的相干涉的轻带电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核反应 关联函数 BGO晶体 望远镜 轻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π探测器阵列实验的电子学与获取系统
11
作者 王宏伟 段利敏 +12 位作者 肖志刚 胡荣江 吴和宇 李松林 诸永泰 李祖玉 魏志勇 殷旭 王晓秋 靳根明 朱海东 张保国 卢朝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4-207,共4页
介绍了 4 π多探测器阵列上的第一次中能重离子实验的电子学与数据获取系统。4 π多探测器为快慢塑料探测器和快塑料闪烁体 + Cs I的 Phoswich探测器组成 ,通过电荷数字转换 (QDC)分别记录探测器快慢信号 ,实现粒子的鉴别。在逻辑电路... 介绍了 4 π多探测器阵列上的第一次中能重离子实验的电子学与数据获取系统。4 π多探测器为快慢塑料探测器和快塑料闪烁体 + Cs I的 Phoswich探测器组成 ,通过电荷数字转换 (QDC)分别记录探测器快慢信号 ,实现粒子的鉴别。在逻辑电路中 ,对前后角探测器分别给出 Trigger信号、QDC的清零信号和快慢公共门信号等。结果表明 ,前角探测器从质子、氘、氚、3 He、4He一直到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π多探测器阵列 获取系统 电子学 结构 中能重离子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沉积下位置灵敏硅探测器位置畸变的修正
12
作者 卢朝晖 吴和宇 +15 位作者 诸永泰 张保国 李祖玉 魏志勇 段利敏 王宏伟 肖志刚 胡荣江 靳根明 王素芳 陈陶 李湘庆 李智焕 柳永英 朱海东 陈克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0-422,446,共4页
介绍了一种低能量沉积下位置灵敏硅探测器位置畸变的修正方法 ,采用了与探测器中能量沉积相关的修正因子 ,f (Δ1,Δ2 ,E)调节可调参数Δ1和Δ2 ,对位置畸变进行了修正 。
关键词 位置灵敏硅探测器 低能量沉积 位置畸变 修正因子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束首次物理实验的探测器系统
13
作者 谭继廉 靳根明 +17 位作者 吴和宇 张金霞 鲍志勤 李存藩 王柱生 李祖玉 王素芳 段利敏 肖志刚 王宏伟 胡佩刚 卢子伟 凤莹 许金兰 江栋兴 华辉 钱涛 李相庆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9-171,共3页
描述了用放射性核束进行首次物理实验所使用的探测器系统的构成及各类探测器的性能,同时给出了该系统用于物理实验所得到的令人满意的在线获取结果。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物理实验 探测器系统 束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BGO探测器阵列
14
作者 肖志刚 李祖玉 +6 位作者 胡荣江 吴和宇 段利敏 王宏伟 靳根明 张保国 魏志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3-1167,共5页
报道了35MeV/u ^(36)Ar+^(112,124)Sn反应中用于中等质量碎片(IMF)(3≤Z≤5)关联函数测量的ΔE(Si)+E(BGO)望远镜阵列的测试结果。实验表明该探测器阵列的几何安排有利于提高小角关联测量中的动量分辨,可用于IMF发射时标的同位旋依赖性... 报道了35MeV/u ^(36)Ar+^(112,124)Sn反应中用于中等质量碎片(IMF)(3≤Z≤5)关联函数测量的ΔE(Si)+E(BGO)望远镜阵列的测试结果。实验表明该探测器阵列的几何安排有利于提高小角关联测量中的动量分辨,可用于IMF发射时标的同位旋依赖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探测器 小角关联 同位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中能重离子碰撞研究的三套Phoswich
15
作者 贺智勇 戴光曦 +9 位作者 张保国 靳根明 李祖玉 党秉荣 漆玉金 吴和宇 段立敏 阎德宏 文万信 罗清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三套由1mm的PILOTU型快塑料闪烁体和40mm的NE115慢塑料闪烁体组成的Phoswich。用 ̄(60)Coγ射线测得探测器的时间分辨为400ps。Phoswich测到的粒子能量范围也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 塑料闪烁体 重离子碰撞 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形状法优化PET探测器光电倍增管分压电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曲华 王昌耿 +2 位作者 吕绮雯 熊健 吴和宇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采用主动式光电倍增管分压电路,通过改变分压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值,调节PMT级间电压,以优化输出信号的性能;利用MATLAB编程,控制高频示波器采集信号的形状,对这些数值信号形状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得到信号的平均上升时间,通过不断改... 采用主动式光电倍增管分压电路,通过改变分压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值,调节PMT级间电压,以优化输出信号的性能;利用MATLAB编程,控制高频示波器采集信号的形状,对这些数值信号形状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得到信号的平均上升时间,通过不断改变电路元件参数值,对比分析结果,得到分压电路最优的元件工作参数,使PET系统的时间分辨从397 ps上升到359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形状法 PET控测器 光电倍增管 分压电路 上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ss-Correlation of Excitation Functions for Different Fragments and Different Scattering Angles in ^27Al(^19F,x)y Reactions
17
作者 韩建龙 王琦 +14 位作者 白真 董玉川 李松林 段利敏 徐瑚珊 徐华根 陈若富 吴和宇 李志常 路秀琴 赵葵 周平 刘建成 许国基 Sergey Yu Ku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251-1254,共4页
Excitation functions have been measured for different projectile-like fragments produced in ^27Al(^19F, x )y reactions at incident energies from 110. 25 to 118. 75 Me V in 250 ke V steps. Strong cross section fluctu... Excitation functions have been measured for different projectile-like fragments produced in ^27Al(^19F, x )y reactions at incident energies from 110. 25 to 118. 75 Me V in 250 ke V steps. Strong cross section fluctuations of the excitation functions are observed. The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excitation functions for different atomic number Z and for different scattering angle θcm have been deduced. These coefficients are much larger than the statistical theoretical calculated on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exit channels in the dissipative heavy ion collision of ^27Al(^19F, x)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nova explosion proto-neutron star shock 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Probe to the Isospin-Dependent Properties of Hot Nuclei in Reactions ^(40)Ar+^(112,124)Sn at 30 MeV/u
18
作者 XIAO Zhi-Gang JIN Gen-Ming +11 位作者 WU He-Yu WEI Zhi-Yong WANG Hong-Wei DUAN Li-Min LIU Yong-Ying LI Zu-Yu ZHANG Bao-Guo ZHU Yong-Tai WANG Su-Fang LU Zhao-Hui ZHU Hai-Dong HU Rong-Jia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037-1039,共3页
Protons are emitted much more affluently in neutron-deficient system ^(40)Ar+^(112)Sn while triton emissions are greater in a neutron-rich system ^(40)Ar+^(124)Sn at incident energy of 30 MeV/u.Similar to neutron,prot... Protons are emitted much more affluently in neutron-deficient system ^(40)Ar+^(112)Sn while triton emissions are greater in a neutron-rich system ^(40)Ar+^(124)Sn at incident energy of 30 MeV/u.Similar to neutron,proton emission provied a dominant contribution to neutralize the system N/Z in the decay process of the hot nuclei.The emission of hydrogen isotopes with high energies is much enhanced in the ^(112)Sn system.The original temperature of the hot nuclei in the ^(40)Ar+^(112)Sn reaction is 5.8±0.3 MeV,about 0.7 MeV higher than 5.1±0.3 MeV as in the ^(40)Ar+^(124)Sn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on. system PRO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s of Total Reaction Cross Section for Light Nuclei and Evidence for the Anomalous Nuclear Structure in ^(15)C
19
作者 FANG De-Qing SHEN Wen-Qing +14 位作者 FENG Jun CAI Xiang-Zhou WANG Jian-song SU Qian-Min ZHANG Hu-Yong HU Peng-Yun MA Yu-Gang Zhu Yong-tai LI Song-Lin WU He-Yu GOU Quan-bu JIN Gen-Ming ZHAN Wen-Long GUO Zhong-Yan XIAO Guo-Qi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9期655-657,共3页
Measurements of the total reaction cross section for^(12-16)C,^(14-17)N and^(16-18)O on carbon target at intermediate energies were performed on RIBLL of HIRFL.A larger enhancement ofσR for^(15)C was observed than th... Measurements of the total reaction cross section for^(12-16)C,^(14-17)N and^(16-18)O on carbon target at intermediate energies were performed on RIBLL of HIRFL.A larger enhancement ofσR for^(15)C was observed than that for its neighbors.The analysis of these data indicates possible existence of an anomalous nuclear structure in^(15)C.A new quantity was suggested as the criterion to distinguish anomalous structure nuclei from normal nucl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ERION structure NEIGHB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eakup of 33.4MeV/u ^(17)N on a ^(9)Be Target
20
作者 HUA Hui JIANG Dong-Xing +10 位作者 LI Xiang-Qing QIAN Tao WU He-Yu JIN Gen-Ming ZHAN Wen-Long DUAN Li-Min XIAO Zhi-Guang GUO Zhong-Yan LI Zu-Yu WANG Hong-Wei WANG Su-Fa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8-190,共3页
Correlation measurements of neutrons and frag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a reaction of 33.4MeV/u ^(17)N on a ^(9)Be target.Energy spectra of n and nitrogen fragments were obtained at different angles.Based on the nuc... Correlation measurements of neutrons and frag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a reaction of 33.4MeV/u ^(17)N on a ^(9)Be target.Energy spectra of n and nitrogen fragments were obtained at different angles.Based on the nuclear diffraction dissociation model,the measured energy spectra and the neutron angular distributions were reproduced quite well assuming that ^(17)N was composed of ^(16)N and n or ^(15)N and 2n interacting with the nonlocal separable potential.The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Coulomb dissociation is negligible in the reaction concer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ential. DISSOCIATION negligi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