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香、甘草与迷迭香的抑菌作用及其在酱油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周和 徐燕 吴传茂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该文研究了从丁香、甘草及迷迭香中提取抑菌防腐物质的方法及其抑菌效力、最低抑菌浓度(MIC)、活性pH范围及热稳定性等性能。经组合后取代苯甲酸应用于酱油防腐,存放2个月后检测卫生指标,全部合格。
关键词 抑菌作用 丁香 迷迭香 甘草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吴周和 徐燕 吴传茂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8-20,47,共4页
本文研究了八角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用食用酒精提取八角中防腐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固液比为1∶8、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为10小时。八角醇提取物对实验用常见食品污染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 本文研究了八角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用食用酒精提取八角中防腐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固液比为1∶8、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为10小时。八角醇提取物对实验用常见食品污染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mg mL,对大肠杆菌和汉逊氏酵母菌为25mg mL,对黑曲霉及青霉等分别为50mg mL和100mg 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pH范围为4~6,对大肠杆菌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天然防腐剂 提取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周和 刘建成 +1 位作者 吴小刚 吴传茂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8-20,39,共4页
研究藿香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用酸性食用酒精提取藿香中防腐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醇酸比10∶1、固液比1∶6、抽提温度95℃、抽提时间为5h。藿香酸性醇提取物对实验用常见食品污染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 研究藿香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用酸性食用酒精提取藿香中防腐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醇酸比10∶1、固液比1∶6、抽提温度95℃、抽提时间为5h。藿香酸性醇提取物对实验用常见食品污染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mg/mL,对汉逊氏酵母菌为25mg/mL,对大肠杆菌及黑曲霉为50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为100mg/mL;对所有试验菌的抑菌活性pH范围均为3.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天然防腐剂 提取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防腐剂的提取及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周和 徐燕 吴传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74,77,共3页
从丁香、甘草及迷迭香中提取抑菌防腐物质,并研究其抑菌效力、最低抑菌浓度(MIC)、活性pH范围及热稳定性等性能。经组合后应用于酱油防腐,以取代苯甲酸,存放两个月后检测卫生指标,全部合格。
关键词 天然防腐剂 提取 丁香 甘草 迷迭香 酱油 酿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制品中两种异黄酮甙元的含量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周和 周丽明 +2 位作者 张勇 高学鹏 黄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03-305,共3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异黄酮甙元的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4.6mm i.d.,5μm),流动相为甲醇(A)、0.5%乙酸水溶液(B),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表...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异黄酮甙元的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4.6mm i.d.,5μm),流动相为甲醇(A)、0.5%乙酸水溶液(B),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表明:大豆黄素的线性范围为0.0450~0.3150μg,加标回收率为99.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染料木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0448~0.3136μg,加标回收率为98.82%,RSD为0.50%。方法可用于豆豉及其它大豆制品中异黄酮甙元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梯度洗脱 异黄酮甙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发酵制备叶酸功能食品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周和 吴传茂 +3 位作者 李小燕 姜发堂 陈雄 方尚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1,共4页
从筛选出的一株酵母菌为发酵菌株,研究其高产叶酸的发酵条件和加工合理性。对所含叶酸及氨基酸等进行了检测,制成叶酸功能食品。
关键词 酵母菌 发酵 叶酸功能食品 生物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和苦丁茶的抑菌作用及其袋泡茶的研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周和 邹沛 徐燕 《饮料工业》 2003年第5期11-13,共3页
对苦瓜和苦丁茶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 ,研究其抑菌作用 ,结果表明 ,苦瓜和苦丁茶的提取液对实验用食品常见污染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并且具有热稳定性强、抑菌浓度低的特点。
关键词 苦瓜 苦丁茶 抑菌作用 袋泡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天然防腐剂的抑菌作用及其在碳酸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周和 徐燕 +1 位作者 吴传茂 邹沛 《饮料工业》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从乌梅、甘草中提取的天然防腐剂用于碳酸饮料中抑菌防腐,三个月后进行卫生指标检测并与苯甲酸钠防腐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均合格并可取代苯甲酸钠。
关键词 天然防腐剂 抑菌作用 碳酸饮料 防腐效果 苯甲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叶对萝卜乳酸发酵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周和 徐燕 吴传茂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萝卜在 4 %的食盐浓度下进行乳酸发酵 ,加入紫苏叶的试验组 ,亚硝酸盐的最终含量低于对照组。
关键词 紫苏叶 萝卜 乳酸发酵 亚硝酸盐 泡菜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防腐剂的研究 被引量:106
10
作者 吴传茂 吴周和 +2 位作者 曾莹 何霞辉 陈士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24-27,共4页
用滤纸片法比较二十余种植物材料的抑菌效力,对其中抑菌效力较强的辣椒、丁香、迷迭香、乌梅、甘草提取液的应用性能用平板稀释法进行试验,并将提取的天然防腐剂用于酱油及汽水防腐,3~6个月后检查,细菌指标均合格。
关键词 植物材料 抑菌作用 天然防腐剂 应用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红素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山 吴周和 +2 位作者 吴正奇 袁海波 陈小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73-278,共6页
茶红素是一类异质酸性酚类色素总称,作为茶叶发酵的产物,与茶汤的色泽、品质密切相关。文中针对茶红素形成途径、基本性质及可能结构进行了阐述,概括了目前茶红素分离纯化研究常用分析方法,综述了茶红素在抗氧化、抗癌、抗致畸、改善消... 茶红素是一类异质酸性酚类色素总称,作为茶叶发酵的产物,与茶汤的色泽、品质密切相关。文中针对茶红素形成途径、基本性质及可能结构进行了阐述,概括了目前茶红素分离纯化研究常用分析方法,综述了茶红素在抗氧化、抗癌、抗致畸、改善消化系统、抗毒素等生物学活性相关的研究进展。茶红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在食品、化工和医疗保健行业都将有极大的发展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红素 理性特性 生物学活性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温度对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传茂 姜发堂 +1 位作者 吴周和 陈雄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7-47,共1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叶酸在不同pH、温度条件下的保存率。结果表明当pH为 7,温度≤ 90℃ ,2 .5h后 ,其保存率为 1 0 0 %。
关键词 叶酸 PH值 温度 稳定性 保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豆奶的研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传茂 石勇 +1 位作者 吴周和 李冬生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35,共2页
介绍了以薏苡为原料,经过脱味、酶解并辅以大豆基料制成新型营养食品———薏苡豆奶。
关键词 薏苡 大豆 酶解 豆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初步研究叶酸的稳定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雄 吴周和 吴传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0-71,共2页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初步研究了叶酸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叶酸对热、中性偏碱、还原剂、蔗糖等较稳定,对酸、氧化剂等不稳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仪 叶酸 稳定性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正博 吴周和 +1 位作者 董青 曾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1,共5页
以豆豉为材料筛选产大豆异黄酮-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为出发菌,通过UV和LiCl诱变育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产酶条件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黄豆粉1%,酵母膏1%,麸皮2%,KH2PO40.1%,NaCl0.5%,起始pH值7.5,装液量30mL/300mL,发酵时间4... 以豆豉为材料筛选产大豆异黄酮-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为出发菌,通过UV和LiCl诱变育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产酶条件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黄豆粉1%,酵母膏1%,麸皮2%,KH2PO40.1%,NaCl0.5%,起始pH值7.5,装液量30mL/300mL,发酵时间48h,发酵温度37℃,转速70r/min。测得酶活为5.49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β-葡萄糖苷酶 细菌 豆豉 京尼平甙法 水杨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酶解米渣制备氨基酸蛋白饮料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金华 邱雁临 吴周和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2年第11期42-43,共2页
以味精厂下脚料的米渣为原料 ,利用木瓜蛋白酶对米渣进行水解。通过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确定酶解米渣蛋白的最适条件。利用其酶解液可配制成氨基酸蛋白饮料。氨基酸蛋白饮料中含蛋白质为 182 .35mg/ 10 0ml,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总蛋白质... 以味精厂下脚料的米渣为原料 ,利用木瓜蛋白酶对米渣进行水解。通过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确定酶解米渣蛋白的最适条件。利用其酶解液可配制成氨基酸蛋白饮料。氨基酸蛋白饮料中含蛋白质为 182 .35mg/ 10 0ml,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总蛋白质含量的 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酶解 米渣 氨基酸蛋白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多糖产生菌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勇 吴周和 周丽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7-19,共3页
16种酵母菌通过初筛后,复筛时在培养基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碳源和氮源,筛选出高产多糖的酵母菌种——产脂酵母。确定此产脂酵母最佳发酵条件为磷酸二氢钾0.6%,蔗糖6%,硝酸铵0.30%,玉米浆0.7%。
关键词 酵母菌 酵母多糖产生菌 发酵条件 产脂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中天然防腐物质的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传茂 吴周和 伍业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8,12,共3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辣椒中天然防腐物质的提取方法。当提取剂中乙酸 :乙醇为 1∶5 ,固液比为 1∶1 5 ,提取温度为 40℃ ,时间为 36小时辣椒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佳。
关键词 辣椒 抑菌 提取 防腐物质 乙酸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薏苡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传茂 吴周和 +1 位作者 张振兴 何霞辉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3-45,共3页
发芽的薏苡种子含氨基酸总量(游离的与结合的)高于未发芽的种子,用其生产饮料营养价值更高。另添加酵母透析液,以增加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进一步提高该饮品的生理活性物质含量。
关键词 饮料 薏苡 发芽饮料 酵母透析液 药玉米 天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黑木耳保健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韩春城 吴周和 +2 位作者 邹沛 黄仁福 朱轶婷 《饮料工业》 2010年第6期22-25,共4页
提出了一种降血糖、降血脂保健型饮料的制作方法。该饮料以芦笋和黑木耳为主要原料,经过汁液提取、混合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等加工工艺制作而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该饮料最佳配方为:芦笋原汁20%、黑木耳浸提汁10%、木糖醇6%、柠檬酸0... 提出了一种降血糖、降血脂保健型饮料的制作方法。该饮料以芦笋和黑木耳为主要原料,经过汁液提取、混合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等加工工艺制作而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该饮料最佳配方为:芦笋原汁20%、黑木耳浸提汁10%、木糖醇6%、柠檬酸0.2%、柠檬酸钠0.5%、β-环糊精0.4%、CMC-Na0.15%,用0.5‰薄荷水进行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饮料 芦笋 黑木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