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场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内毛细血管扩张症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吟晨 曹代荣 +2 位作者 张宇阳 林娜 黄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53-856,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明确诊断脑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ntracerebral capillary-telangiectasia,I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采用3.0T超高场MR常规扫描及MR增强扫描诊断为ICT的12例...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明确诊断脑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ntracerebral capillary-telangiectasia,I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采用3.0T超高场MR常规扫描及MR增强扫描诊断为ICT的12例患者,对SWI、常规MR序列及增强MR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2例病灶分别位于脑桥或基底节区,在T_1WI、T_2WI、DWI、ADC及FLAIR序列上均呈等信号。在SWI中,12例ICT均显示为局灶性低信号,与增强MRI病灶强化范围完全一致。结论:SWI是诊断ICT最敏感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脑血管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楠 曹代荣 +3 位作者 陈潭辉 林娜 吴吟晨 曾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分析头颈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RD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淋巴结外RDD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发生于眼眶3例,颅内2例,颅外1例,鼻腔1例。7例中除1例眼眶RDD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外,余6例均为... 目的分析头颈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RD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淋巴结外RDD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发生于眼眶3例,颅内2例,颅外1例,鼻腔1例。7例中除1例眼眶RDD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外,余6例均为单纯淋巴结外病变。3例眼眶病变表现为眼眶浸润性肿块,伴或不伴邻近骨质破坏;2例颅内病变发生于硬脑膜,T2WI呈明显低信号;1例颅外病变表现为帽状腱膜下软组织肿块,侵袭颅骨向颅内生长;1例鼻腔病变患者表现为鼻腔均质肿块。结论头颈部淋巴结外RDD在不同部位可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不具特征性。当发现颅内硬脑膜肿块、T2WI呈明显低信号、眼眶浸润性肿块以及鼻腔内占位时应考虑到RDD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