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喉上神经外侧支的保护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明阳 吴向宸 +2 位作者 韩永刚 高亦深 佟小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保护喉上神经外侧支的方法,并观察在临床手术中应用该方法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至12月对10具尸头20侧喉上神经外侧支进行显微解剖,分析于二腹肌后腹下缘、颈外动脉内侧缘、甲状腺上动脉上缘的解剖三角... 目的探讨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保护喉上神经外侧支的方法,并观察在临床手术中应用该方法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至12月对10具尸头20侧喉上神经外侧支进行显微解剖,分析于二腹肌后腹下缘、颈外动脉内侧缘、甲状腺上动脉上缘的解剖三角区域内,喉上神经外侧支出现概率,测量喉上神经外侧支中点至颈动脉分叉部、下颌骨角和乳突尖的距离。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天津环湖医院65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采用以解剖三角区域为标志的相关喉上神经外侧支保护方法,术后随访患者有无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症状。结果 (1)20侧喉上神经外侧支出现在解剖三角区域内的概率为95%(19侧)。解剖三角区域内喉上神经外侧支中点位于下颌骨角后方中位数0.34(-1.62~2.43)cm、下方1.28(-1.33~3.42)cm,乳突尖前方2.84(0.51~5.14)cm、下方4.51(2.82~6.39)cm,颈动脉分叉部前上方1.64(0.57~3.78)cm。(2)对65例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术中采用喉上神经外侧支保护方法,随访术后3周至9个月均无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表现。结论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以解剖三角区域为标志,分离过程中不超过颈动脉分叉部前上方2 cm;对于颈动脉分叉部位置较高或较低者,应避免跨过下颌骨角后方0.5 cm或乳突尖下方4.5 cm的范围进行动脉分离,可有效保护喉上神经外侧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喉上神经外侧支 甲状腺上动脉 二腹肌 乳突 下颌骨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颅底解剖学临床应用要点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向宸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自20世纪90年代神经外科医师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开始进行单纯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以来,内镜技术改变了传统显微颅底外科的手术方式。随着内镜颅底外科近20年的发展,目前内镜技术可以提供术中深部脑组织的清晰图像,同时随着神经外... 自20世纪90年代神经外科医师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开始进行单纯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以来,内镜技术改变了传统显微颅底外科的手术方式。随着内镜颅底外科近20年的发展,目前内镜技术可以提供术中深部脑组织的清晰图像,同时随着神经外科医师对内镜颅底解剖学理解的不断深入,扩大经鼻内镜颅底手术被提出,手术视野自枢椎至嗅沟,外侧达颞下窝和卵圆孔。总结内镜颅底解剖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助于颅底重建技术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颅底 神经解剖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关喉上神经外侧支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向宸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尸头标本喉上神经外侧支的显微解剖,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喉上神经外侧支的保护方法。方法解剖10具(20侧)尸头标本,平均年龄(54.43±4.08)岁。于手术显微镜下找到颈动脉鞘,在其内部探查迷走神经主干,并向上... 目的通过对尸头标本喉上神经外侧支的显微解剖,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喉上神经外侧支的保护方法。方法解剖10具(20侧)尸头标本,平均年龄(54.43±4.08)岁。于手术显微镜下找到颈动脉鞘,在其内部探查迷走神经主干,并向上分离至喉上神经起点;然后沿喉上神经向下分离,仔细辨认喉上神经走行至其分叉部,再向下分离喉上神经外侧支至咽下缩肌表面,穿人咽下缩肌之前测量外侧支厚度。分别分离二腹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显露以二腹肌后腹下缘为上界、颈外动脉内侧缘为外侧界、甲状腺上动脉上缘为下界的解剖三角区域,观察并统计喉上神经外侧支出现概率,测量喉上神经外侧支中点至乳突尖、下颌骨角和颈动脉分叉部间的距离。结果共10具(20侧)喉上神经外侧支厚度为(0.93±0.83)mm(0.72-1.15mm),其中1侧出现在解剖三角区域外,其余19侧均位于解剖三角区域内,出现概率为19/20;解剖三角区域内喉上神经外侧支中点位于下颌骨角后方(0.34±0.96)cm(.1.62-2.43cm)、下方(1.28±0.93)cm(-1.33~3.42cm),乳突尖前方(2.84±1.09)cm(0.51~5.14cm)、下方(4.51±0.76)cm(2.82-6.39cm),颈动脉分叉部前上方(1.64±0.89)cm(0.57.3.78cm,19/20)。结论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以下颌骨角、乳突尖和颈动脉分叉部作为解剖标志,对于保护喉上神经外侧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喉神经 神经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