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与学生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吴吉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而现行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存在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有效地解决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获得程序性知识的途径有三:通过获得陈述性知识掌握程序性知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而现行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存在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有效地解决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获得程序性知识的途径有三:通过获得陈述性知识掌握程序性知识;针对不同类型的程序性知识采取不同的获取手法;通过抛锚式教学模式获得程序性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 抛锚式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吉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61,共2页
目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是全民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和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笔者也谈谈自己对'素质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大教育 教育领域 教育研究 再思考 全局性 工作者 看法 中国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师德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3
作者 吴吉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8期62-64,共3页
师德建设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师德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本文就“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和师德建设必须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做了探讨,并对“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师德建设 人本主义 理论依据 培养目标 社会公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识教育的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吕英 吴吉惠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4-54,共1页
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以坚信受教育者具有良好本质和潜质的心态,通过表扬、肯定和期待受教育者的积极因素,而促进和激励其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教育模式。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关键词 赏识教育 受教育者 基础教育阶段 积极因素 教育模式 表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