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d:YAG激光照射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能量密度范围的离体牙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郭晓钰 吴友农 +3 位作者 陈慧芬 汪婷婷 颜雯 于金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30-433,437,共5页
目的:探索Nd:YAG激光照射牙本质后,既能显著降低其通透性,又不引起表面形态破坏的能量密度范围。方法:10个离体磨牙均切成6个2mm×3mm×4mm的牙本质块,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Gluma组、50、100、200、450J/cm2激光组。37%磷... 目的:探索Nd:YAG激光照射牙本质后,既能显著降低其通透性,又不引起表面形态破坏的能量密度范围。方法:10个离体磨牙均切成6个2mm×3mm×4mm的牙本质块,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Gluma组、50、100、200、450J/cm2激光组。37%磷酸处理,每组随机取8个标本浸入2%亚甲蓝溶液5h,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液渗透深度,另2个标本观察表面形态变化。结果:1)染液渗透深度,空白对照组、Gluma组、50J/cm2,100J/cm2,200J/cm2,450J/cm2激光组分别为(3.211±0.345)、(1.714±0.475)、(3.058±0.193)、(2.603±0.389)、(1.979±0.380)、(1.156±0.397)mm。50J/cm2激光组牙本质通透性与对照组无差异,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且随着激光能量升高,通透性降低。其中200J/cm2激光组的牙本质通透性与Gluma组相当。2)牙本质表面观察,450J/cm2激光组牙本质表面有显著改变,可见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凹坑。结论:Nd:YAG激光用于治疗牙本质敏感症时,考虑到有效性和安全性,建议能量密度为200~450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牙本质敏感症 牙本质通透性 牙本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混合法加入纳米TiO2对光固化复合树脂颜色和相对透明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晨 谢海峰 +2 位作者 汪效祖 吴友农 章非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混合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TiO2粒子对光固化复合树脂颜色和相对透明率的影响。方法:在光固化复合树脂中以机械混合法添加1%、2%、3%3组质量分数的纳米TiO2粒子,光照固化后测量颜色值,比较添加粒子前后树脂颜色和相对透明率的变... 目的:探讨混合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TiO2粒子对光固化复合树脂颜色和相对透明率的影响。方法:在光固化复合树脂中以机械混合法添加1%、2%、3%3组质量分数的纳米TiO2粒子,光照固化后测量颜色值,比较添加粒子前后树脂颜色和相对透明率的变化。结果:添加粒子后3组试件的色差值达到7.98~10.09,添加1%组与3%组色差值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3组试件的相对透明率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纳米TiO2的添加使树脂的颜色发生明显改变,相对透明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二氧化钛 树脂 颜色 相对透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桩外形和深度对牙根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吴红霞 吴友农 陈培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石英纤维桩的不同外形和深度对上颌中切牙桩冠修复后牙根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建立上颌中切牙桩冠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 ,模拟牙槽骨、牙周膜、牙本质、石英纤维桩、牙胶尖、复合树脂核、金属底层冠、烤瓷层...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石英纤维桩的不同外形和深度对上颌中切牙桩冠修复后牙根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建立上颌中切牙桩冠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 ,模拟牙槽骨、牙周膜、牙本质、石英纤维桩、牙胶尖、复合树脂核、金属底层冠、烤瓷层等结构 ,应用PATRAN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石英纤维桩的外形、深度对牙根牙本质应力分布的影响 ,静态加载 10 0N ,与牙长轴成 5 0°角。结果 :石英纤维桩对牙根部应力分布的总体趋势影响不大 ;ENDODONTIC石英纤维桩在根颈 1/ 3应力高于PROSTHETIC石英纤维桩 ,而根尖 1/ 3处两种桩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区别 ;ENDODONTIC石英纤维桩的深度对应力分布有一定影响 ,而PROSTHETIC石英纤维桩的深度对应力分布基本无影响。结论 :石英纤维桩不能防止根颈部折裂 ,但可降低根中、根尖部的折裂 ;石英纤维桩的外形、深度对应力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石英纤维桩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Method for Preparing Root Canals: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Evaluation
4
作者 吴友农 黄力子 史俊南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89年第4期351-353,390,共4页
Sixteen fresh extracted human teeth paired according to their anatomic locations,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The root canais of the teeth in Group 1 were preparedwith an ultrasonic unit and those of Group 2... Sixteen fresh extracted human teeth paired according to their anatomic locations,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The root canais of the teeth in Group 1 were preparedwith an ultrasonic unit and those of Group 2 with hand instruments.Then,the specimens wereobserved under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heir pnotographs were taken.Blindevaluation of cleanness was performed for each canal.Statistical dnalysis of the data indicatesthat the canal walls were cleaner in Group 1 than in Group 2 and that the ultrasonic preparationtook less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T CANAL THERAPY ULTRASON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