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口入海泥沙通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
27
1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1 位作者
严以新
王永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80,F0003,共7页
将历史海图的基准面进行统一换算,采用GIS技术,实现了长江口及杭州湾DEM,作为长江口及杭州湾冲淤分析及通量计算的基础。通过百年时间尺度的大范围冲淤分析,结合泥沙动力学、沉积学方法,建立了长江口泥沙收支平衡模式,以此为基础,计算...
将历史海图的基准面进行统一换算,采用GIS技术,实现了长江口及杭州湾DEM,作为长江口及杭州湾冲淤分析及通量计算的基础。通过百年时间尺度的大范围冲淤分析,结合泥沙动力学、沉积学方法,建立了长江口泥沙收支平衡模式,以此为基础,计算了长江河口若干重要界面的泥沙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GIS
泥沙冲淤
计算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南北港泥沙冲淤定量分析及河道演变
被引量:
23
2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茅志昌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5-80,共6页
作者收集了自 184 2至 1997年多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南北港地区海图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 ,并考虑不同基准面的换算关系 ,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南北港水下数字高程模型 (DEM) ,以此作为基础资料 ,计算了南北...
作者收集了自 184 2至 1997年多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南北港地区海图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 ,并考虑不同基准面的换算关系 ,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南北港水下数字高程模型 (DEM) ,以此作为基础资料 ,计算了南北港河槽容积 ,分析了南、北港河槽容积与分汊口演变的互动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GIS
泥沙冲淤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
11
3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朱建荣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79,共7页
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既是与全球变化研究有关的理论课题 ,也是与河口工程、经济生活关系密切的现实课题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的进展。泥沙通量研究多采用水文统计、机制分解、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 ,水文统计和机...
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既是与全球变化研究有关的理论课题 ,也是与河口工程、经济生活关系密切的现实课题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的进展。泥沙通量研究多采用水文统计、机制分解、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 ,水文统计和机制分解无法达到预报的高度 ,相比之下 ,数学模型的优点很多 ,但由于河口海岸地区的泥沙运动规律复杂 ,其物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阻碍了河口泥沙数学模型的发展。在深入分析基础上 ,文章就今后的河口泥沙通量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泥沙
全球变化
入海通量
水文统计
机制分解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抛泥运动研究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
13
4
作者
吴华林
严以新
周宜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80,共5页
抛泥运动的研究是港口和航道建设及维护经常涉及的内容。本文从现场观测及试验、抛泥运动机理及试验研究、抛泥运动数值模拟等方面对抛泥运动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对本学科的研究进行...
抛泥运动的研究是港口和航道建设及维护经常涉及的内容。本文从现场观测及试验、抛泥运动机理及试验研究、抛泥运动数值模拟等方面对抛泥运动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对本学科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抛泥
运动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沙群体沉速计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5
作者
吴华林
张小峰
段文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7,共4页
从粘性流体的非滑移条件出发,研究了非粘性泥沙的群体沉降问题。在考虑了泥沙颗粒下沉时粘附部分水体下沉对沉速产生的影响后,得到了与实测资料相符合的群体沉速计算式。对吸管颗分法中存在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方法作了改进...
从粘性流体的非滑移条件出发,研究了非粘性泥沙的群体沉降问题。在考虑了泥沙颗粒下沉时粘附部分水体下沉对沉速产生的影响后,得到了与实测资料相符合的群体沉速计算式。对吸管颗分法中存在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方法作了改进。试验成果证明改进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运动
沉降速度
颗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口整治工程空心方块结构透水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吴华林
张福然
刘高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3,31,共3页
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NⅡC区段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为例,以单位长度的斜坡堤结构为对象,进行水槽正态模型设计,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空心方块结构在不同施工方式下的透水性曲线,通过与抛石斜坡堤比较,认为堤心用带隔板空...
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NⅡC区段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为例,以单位长度的斜坡堤结构为对象,进行水槽正态模型设计,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空心方块结构在不同施工方式下的透水性曲线,通过与抛石斜坡堤比较,认为堤心用带隔板空心方块严格码放到顶的方案透水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方块斜坡堤
透水性
水槽试验
河口整治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24
7
作者
吴华林
赵德招
程海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从界定疏浚土综合利用内涵入手,通过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我国疏浚土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浚土产生量巨大、利用率普遍偏低、利用目的和方式...
从界定疏浚土综合利用内涵入手,通过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我国疏浚土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浚土产生量巨大、利用率普遍偏低、利用目的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相关部门协调机制、无专门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参考等.为促进我国尽快提高疏浚土综合利用水平,提出以下措施:加大疏浚土资源价值属性的宣传;明确并建立疏浚土综合利用协调管理机构,以及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在相关法规中增补有关支持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条款;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疏浚土综合利用指导手册,加强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的规划与科学研究;实施疏浚土综合利用示范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土
综合利用
资源节约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科研及监测技术创新综述
被引量:
4
8
作者
吴华林
戚定满
刘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41-147,共7页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不仅规模大、投资多、工期紧,而且建设条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充分吸纳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在现场监测、泥沙基本理论、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学模型计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不仅规模大、投资多、工期紧,而且建设条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充分吸纳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在现场监测、泥沙基本理论、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学模型计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由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在现场监测及科研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力量,使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现场监测
泥沙基本理论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潮汐河工模型适时加沙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
2
9
作者
吴华林
吴国平
+1 位作者
马燕
张宏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潮汐水流断面输沙率在潮周期过程中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潮汐河工模型中进行精确加沙是一个难题。为提高加沙控制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在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航道回淤预测河工模型上,设计开发了自动加沙控制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控制技...
潮汐水流断面输沙率在潮周期过程中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潮汐河工模型中进行精确加沙是一个难题。为提高加沙控制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在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航道回淤预测河工模型上,设计开发了自动加沙控制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辅以机电技术和管道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整个试验过程的适时加沙控制,能够适应潮汐水流要求加沙适时变化的特点。实际应用后,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加沙系统
潮汐河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
24
10
作者
万新宁
李九发
+2 位作者
何青
向卫华
吴华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5,共7页
采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宜昌和大通两个测站近五十年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究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水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增 ,但各测站的年均增幅不明显 ;长江中...
采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宜昌和大通两个测站近五十年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究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水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增 ,但各测站的年均增幅不明显 ;长江中下游泥沙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地区的金沙江和嘉陵江 ,其次是汉江、洞庭湖和鄱阳湖等水系 ;长江流域来沙主要以悬移质形式下泄 ,悬沙通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减 ,同时各测站悬移质输沙量也逐年呈阶梯性递减趋势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洪季通量值明显高于枯季 ;悬沙颗粒主要由极细砂和粉砂组成 ,自中游向下游 ,泥沙颗粒逐渐细化 ;由于江阴河段附近边界条件的限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水通量
沙通量
变化规律
宜昌站
大通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市滩涂促淤圈围研究
被引量:
31
11
作者
茅志昌
李九发
吴华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7-80,F003,共5页
近年来长江上游干支流一些水坝的修建 ,特别是三峡水库的兴建 ,将使长江入海泥沙量减少 ,导致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滩涂淤涨速率减缓 ,冲刷岸滩长度增加。作者分析了上海市不同岸段滩涂的冲淤状况 ,以及滩涂开发利用与湿地保护、航道整治...
近年来长江上游干支流一些水坝的修建 ,特别是三峡水库的兴建 ,将使长江入海泥沙量减少 ,导致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滩涂淤涨速率减缓 ,冲刷岸滩长度增加。作者分析了上海市不同岸段滩涂的冲淤状况 ,以及滩涂开发利用与湿地保护、航道整治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不同区段滩涂促淤圈围的要点。建议抓住目前有利时机 ,加大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滩涂资源
长江口
杭州湾
促淤圈围
入海泥沙量
湿地保护
航道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口涨落潮槽水沙输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
28
12
作者
刘高峰
朱建荣
+2 位作者
沈焕庭
吴华林
吴加学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7,共7页
以长江口南支、新桥水道、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洪季水沙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涨、落潮槽的水沙输运机制,探讨了不同河槽的各种动力因子对水沙输移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落潮槽的欧拉余流均大于涨潮槽...
以长江口南支、新桥水道、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洪季水沙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涨、落潮槽的水沙输运机制,探讨了不同河槽的各种动力因子对水沙输移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落潮槽的欧拉余流均大于涨潮槽的值;水量净输移大小依次是南支主槽、南港、新桥水道和南小泓。净输水量分布和其欧拉余流分布相对应。平流输沙项在落潮槽对总输沙的贡献要大于其在涨潮槽的贡献,瞬时源汇输沙项在涨潮槽对总输沙的贡献要大于其在落潮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涨落潮槽
输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国疏浚土有益利用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2
13
作者
赵德招
高敏
+1 位作者
吴华林
付桂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3,共6页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疏浚土有益利用方面起步较早,积累的经验也较丰富。以英国为例,分析疏浚土处置现状和特点,从技术和政策2个层面总结英国疏浚土有益利用的主要进展,并提出其对我国的启示。结果表明,英国拥有权责明晰的疏浚土管理...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疏浚土有益利用方面起步较早,积累的经验也较丰富。以英国为例,分析疏浚土处置现状和特点,从技术和政策2个层面总结英国疏浚土有益利用的主要进展,并提出其对我国的启示。结果表明,英国拥有权责明晰的疏浚土管理体系和专门的疏浚土有益利用研究机构,十分注重疏浚土有益利用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法规引导,近20 a来取得了Wallasea岛湿地修复、Thames河口泥沙环境维护等诸多典型成功案例。借鉴英国经验,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疏浚土有益利用工作应着重把握3大方面,即获取政府和各相关方的支持、建立专门的管理和研究机构、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疏浚土处置
疏浚土有益利用
进展
对我国的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水道港口疏浚物的处理管理与利用
被引量:
2
14
作者
赵德招
吴华林
付桂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为维护发达的水运系统,美国每年从水道港口水域中疏浚2.0亿m3左右的沉积物,由此引发的巨量疏浚物处置问题并不亚于我国。从疏浚物的处理现状出发,总结美国在疏浚物管理机制和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分析疏浚物的有益利用及其工程案...
为维护发达的水运系统,美国每年从水道港口水域中疏浚2.0亿m3左右的沉积物,由此引发的巨量疏浚物处置问题并不亚于我国。从疏浚物的处理现状出发,总结美国在疏浚物管理机制和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分析疏浚物的有益利用及其工程案例。调查表明,美国疏浚物管理体系权责清晰,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和环境保护署(USEPA)在疏浚物处置管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疏浚物多数以栖息地营造、湿地修复、海滩养护、农业和水产养殖等多种方式得到有益利用。我国目前正处在疏浚土有益利用的研究和探索阶段,美国疏浚物处置管理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水道港口疏浚物
处理管理
有益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管卡子“后安装”方法应用介绍
被引量:
3
15
作者
费愚
李晓睿
+3 位作者
陈立国
张佐明
刘帅
吴华林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期309-309,共1页
立管系统是海底管道登陆平台及陆地的结构设施。通过BZ28-1友谊号单点立管卡子安装工程实例,介绍了立管系统中支撑构件——立管卡子的"后安装"方法,表明"后安装"技术的实用性及经济性,为后期立管系统其他构件的安...
立管系统是海底管道登陆平台及陆地的结构设施。通过BZ28-1友谊号单点立管卡子安装工程实例,介绍了立管系统中支撑构件——立管卡子的"后安装"方法,表明"后安装"技术的实用性及经济性,为后期立管系统其他构件的安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立管卡子
“后安装”方法
单点立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近期河道演变特征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张俊勇
陈立
+1 位作者
吴华林
赵德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80,共7页
近年来随着人类干预力度的加大,长江口河道演变趋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大量实测资料为基础,在分析河道变化新趋势的基础上,对长江口近期河道水文、地形变化及河道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成果表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
近年来随着人类干预力度的加大,长江口河道演变趋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大量实测资料为基础,在分析河道变化新趋势的基础上,对长江口近期河道水文、地形变化及河道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成果表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口河道整体稳定性有所提高;水域内不同区域间的水沙交换强度仍较大;随着人类对河道干预力度的加强,防冲刷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新趋势
长江口
水沙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北港航道开发技术方案初步研究
被引量:
9
17
作者
张俊勇
吴华林
+1 位作者
吴桂初
陈卫中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105,110,共5页
北港航道是长江口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长江口航道发展的重点之一。历史上北港河槽形态河势较不稳定,但近10余年来,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新浏河沙护滩工程及青草沙水库工程等的实施,北港边界条件趋于稳定,河势稳定性进...
北港航道是长江口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长江口航道发展的重点之一。历史上北港河槽形态河势较不稳定,但近10余年来,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新浏河沙护滩工程及青草沙水库工程等的实施,北港边界条件趋于稳定,河势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具备了良好的航道开发条件。在河势分析基础上提出北港航道整治开发的技术方案,包括堡镇沙护滩方案和双导堤加丁坝的拦门沙治理方案。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航道整治效果良好,辅以一定的疏浚措施有望实现航道规划目标。同时,对北港航道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港
航道
技术方案
拦门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18
作者
黄伟
刘亚坤
+1 位作者
吴华林
万远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长江口细颗粒泥沙为样本进行环形水槽起动试验,给出了三组不同中值粒径泥沙的起动流速和临界起动应力,同时用湍动能法(TKE)估算不同含沙量水体的床面切应力,给出了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之间的关系。床面切应力随着含沙量...
以长江口细颗粒泥沙为样本进行环形水槽起动试验,给出了三组不同中值粒径泥沙的起动流速和临界起动应力,同时用湍动能法(TKE)估算不同含沙量水体的床面切应力,给出了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之间的关系。床面切应力随着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沙量达到某一浓度后,床面切应力增长缓慢,随着含沙量的再增加,床面切应力再次迅速增高,而不同中值粒径的泥沙,增长速度并不一致,说明泥沙对床面切应力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含沙量上,粒径大小也是影响床面切应力的重要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沙量
起动流速
床面切应力
环形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北槽泥沙起动流速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张俊勇
吴华林
陈立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室内水槽试验和现场坐底观测试验的基础上,对长江口北槽泥沙起动流速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北槽河床质实测资料,明确了北槽中段河床组成特性。通过北槽天然沙的室内水槽试验研究了天然沙在浅水区的起动特...
在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室内水槽试验和现场坐底观测试验的基础上,对长江口北槽泥沙起动流速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北槽河床质实测资料,明确了北槽中段河床组成特性。通过北槽天然沙的室内水槽试验研究了天然沙在浅水区的起动特性。通过北槽现场坐底观测的实测结果分析了北槽实际的泥沙起动特征,其中泥沙起动状态主要通过近底泥沙浓度变化和床面冲淤变化的判定。在以上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北槽的泥沙起动规律,推荐了在浅水区和深水区适宜的泥沙起动流速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动
水槽试验
坐底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潮汐环境下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述评I--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
6
20
作者
万远扬
吴华林
+1 位作者
沈淇
顾峰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3,共6页
在河口海岸研究领域,泥沙沉降速度是泥沙研究基础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物理量,它是直接表征泥沙动力学特征和影响河床底部淤积通量最重要的控制参数之一。综述分为3篇,第1部分主要从沉降定义入手分析,厘清基本概念,总结分析...
在河口海岸研究领域,泥沙沉降速度是泥沙研究基础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物理量,它是直接表征泥沙动力学特征和影响河床底部淤积通量最重要的控制参数之一。综述分为3篇,第1部分主要从沉降定义入手分析,厘清基本概念,总结分析了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细颗粒泥沙沉降过程的环境敏感性特征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脱离一定的沉降环境,纯粹而笼统地认为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对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的曲解。在理论计算、室内试验和现场测量3类研究手段中,建议采用室内试验方法,但测控设备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环境
细颗粒泥沙
沉降速度
动水沉速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入海泥沙通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
27
1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严以新
王永红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交通部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80,F000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06015)
文摘
将历史海图的基准面进行统一换算,采用GIS技术,实现了长江口及杭州湾DEM,作为长江口及杭州湾冲淤分析及通量计算的基础。通过百年时间尺度的大范围冲淤分析,结合泥沙动力学、沉积学方法,建立了长江口泥沙收支平衡模式,以此为基础,计算了长江河口若干重要界面的泥沙通量。
关键词
长江口
GIS
泥沙冲淤
计算
通量
Keywords
Changjiang Estuary
GIS
erosion and deposition
calculation
material flux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南北港泥沙冲淤定量分析及河道演变
被引量:
23
2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茅志昌
机构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5-8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4 0 2 3 10 17)
973项目 ( 2 0 0 2CB412 40 3 )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2 0 0 2 0 9)资助
文摘
作者收集了自 184 2至 1997年多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南北港地区海图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 ,并考虑不同基准面的换算关系 ,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南北港水下数字高程模型 (DEM) ,以此作为基础资料 ,计算了南北港河槽容积 ,分析了南、北港河槽容积与分汊口演变的互动关系 。
关键词
长江口
GIS
泥沙冲淤
计算
Keywords
Changjiang estuary
GIS
deposition and erosion of sediment
calculation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
11
3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朱建荣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7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河口通量研究"资助 编号 ( 4 9736 2 2 0 )
文摘
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既是与全球变化研究有关的理论课题 ,也是与河口工程、经济生活关系密切的现实课题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的进展。泥沙通量研究多采用水文统计、机制分解、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 ,水文统计和机制分解无法达到预报的高度 ,相比之下 ,数学模型的优点很多 ,但由于河口海岸地区的泥沙运动规律复杂 ,其物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阻碍了河口泥沙数学模型的发展。在深入分析基础上 ,文章就今后的河口泥沙通量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河口
泥沙
全球变化
入海通量
水文统计
机制分解
数学模型
Keywords
Estuary
Sediment
Flux
Progress
Global change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抛泥运动研究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
13
4
作者
吴华林
严以新
周宜林
机构
河海大学交通与海洋学院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80,共5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390956)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0601003A)
交通部科技项目(200632800075)
文摘
抛泥运动的研究是港口和航道建设及维护经常涉及的内容。本文从现场观测及试验、抛泥运动机理及试验研究、抛泥运动数值模拟等方面对抛泥运动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对本学科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河口
抛泥
运动
述评
Keywords
estuary
dredging spoiling
movement
review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沙群体沉速计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5
作者
吴华林
张小峰
段文忠
机构
交通部长江港航监督局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7,共4页
文摘
从粘性流体的非滑移条件出发,研究了非粘性泥沙的群体沉降问题。在考虑了泥沙颗粒下沉时粘附部分水体下沉对沉速产生的影响后,得到了与实测资料相符合的群体沉速计算式。对吸管颗分法中存在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方法作了改进。试验成果证明改进是合理的。
关键词
泥沙运动
沉降速度
颗粒分析
Keywords
sediment movement
sedimentation velocity
particle size analysis
分类号
TV142.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口整治工程空心方块结构透水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吴华林
张福然
刘高峰
机构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3,3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40231017)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0209)
文摘
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NⅡC区段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为例,以单位长度的斜坡堤结构为对象,进行水槽正态模型设计,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空心方块结构在不同施工方式下的透水性曲线,通过与抛石斜坡堤比较,认为堤心用带隔板空心方块严格码放到顶的方案透水最小.
关键词
空心方块斜坡堤
透水性
水槽试验
河口整治工程
Keywords
hollow block slope structure
permeability
flume experiment
estuarine project
分类号
TV85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24
7
作者
吴华林
赵德招
程海峰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939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979053)
交通运输部基础理论研究项目(2011-329-A06-130)
文摘
从界定疏浚土综合利用内涵入手,通过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我国疏浚土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浚土产生量巨大、利用率普遍偏低、利用目的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相关部门协调机制、无专门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参考等.为促进我国尽快提高疏浚土综合利用水平,提出以下措施:加大疏浚土资源价值属性的宣传;明确并建立疏浚土综合利用协调管理机构,以及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在相关法规中增补有关支持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条款;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疏浚土综合利用指导手册,加强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的规划与科学研究;实施疏浚土综合利用示范性工程.
关键词
疏浚土
综合利用
资源节约
对策
Keywords
dredged material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esource saving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U616.2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科研及监测技术创新综述
被引量:
4
8
作者
吴华林
戚定满
刘杰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41-147,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390956)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0601003A)
文摘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不仅规模大、投资多、工期紧,而且建设条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充分吸纳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在现场监测、泥沙基本理论、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学模型计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由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在现场监测及科研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力量,使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现场监测
泥沙基本理论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创新
Keywords
the Yangtze Estuary
deepwater channel
field measurement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sediment transport
physical model
mathematic model
innovation
分类号
U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潮汐河工模型适时加沙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
2
9
作者
吴华林
吴国平
马燕
张宏伟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交通部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06015)
文摘
潮汐水流断面输沙率在潮周期过程中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潮汐河工模型中进行精确加沙是一个难题。为提高加沙控制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在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航道回淤预测河工模型上,设计开发了自动加沙控制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辅以机电技术和管道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整个试验过程的适时加沙控制,能够适应潮汐水流要求加沙适时变化的特点。实际应用后,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加沙系统
潮汐河工模型
Keywords
computer control
sand-feeding system
tidal model
分类号
TV149.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
24
10
作者
万新宁
李九发
何青
向卫华
吴华林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 5 0 1790 12 )
文摘
采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宜昌和大通两个测站近五十年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究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水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增 ,但各测站的年均增幅不明显 ;长江中下游泥沙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地区的金沙江和嘉陵江 ,其次是汉江、洞庭湖和鄱阳湖等水系 ;长江流域来沙主要以悬移质形式下泄 ,悬沙通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减 ,同时各测站悬移质输沙量也逐年呈阶梯性递减趋势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洪季通量值明显高于枯季 ;悬沙颗粒主要由极细砂和粉砂组成 ,自中游向下游 ,泥沙颗粒逐渐细化 ;由于江阴河段附近边界条件的限制 。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水通量
沙通量
变化规律
宜昌站
大通站
Keywords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water flux
suspended sediment flux
Yichang Station
Datong Station
分类号
TV14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滩涂促淤圈围研究
被引量:
31
11
作者
茅志昌
李九发
吴华林
机构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研究中心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7-80,F003,共5页
文摘
近年来长江上游干支流一些水坝的修建 ,特别是三峡水库的兴建 ,将使长江入海泥沙量减少 ,导致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滩涂淤涨速率减缓 ,冲刷岸滩长度增加。作者分析了上海市不同岸段滩涂的冲淤状况 ,以及滩涂开发利用与湿地保护、航道整治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不同区段滩涂促淤圈围的要点。建议抓住目前有利时机 ,加大对中。
关键词
上海
滩涂资源
长江口
杭州湾
促淤圈围
入海泥沙量
湿地保护
航道整治
Keywords
Shanghai
tidal flat
reclamation
分类号
TV148.6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口涨落潮槽水沙输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
28
12
作者
刘高峰
朱建荣
沈焕庭
吴华林
吴加学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院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6027
40306016)资助
文摘
以长江口南支、新桥水道、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洪季水沙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涨、落潮槽的水沙输运机制,探讨了不同河槽的各种动力因子对水沙输移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落潮槽的欧拉余流均大于涨潮槽的值;水量净输移大小依次是南支主槽、南港、新桥水道和南小泓。净输水量分布和其欧拉余流分布相对应。平流输沙项在落潮槽对总输沙的贡献要大于其在涨潮槽的贡献,瞬时源汇输沙项在涨潮槽对总输沙的贡献要大于其在落潮槽的贡献。
关键词
长江口
涨落潮槽
输移机制
Keywords
Changjiang Estuary
flood and ebb channel
transport mechanism
分类号
TV148.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国疏浚土有益利用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2
13
作者
赵德招
高敏
吴华林
付桂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3,共6页
基金
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2011329A06130
2012329A06040)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51209135)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20)
文摘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疏浚土有益利用方面起步较早,积累的经验也较丰富。以英国为例,分析疏浚土处置现状和特点,从技术和政策2个层面总结英国疏浚土有益利用的主要进展,并提出其对我国的启示。结果表明,英国拥有权责明晰的疏浚土管理体系和专门的疏浚土有益利用研究机构,十分注重疏浚土有益利用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法规引导,近20 a来取得了Wallasea岛湿地修复、Thames河口泥沙环境维护等诸多典型成功案例。借鉴英国经验,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疏浚土有益利用工作应着重把握3大方面,即获取政府和各相关方的支持、建立专门的管理和研究机构、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制度等。
关键词
英国
疏浚土处置
疏浚土有益利用
进展
对我国的启示
Keywords
the United Kingdom
dredged material disposal
beneficial use enlightenment to China of dredged materi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U61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水道港口疏浚物的处理管理与利用
被引量:
2
14
作者
赵德招
吴华林
付桂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目(51209135)
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2011329A06130
+1 种基金
2012329A06040)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20)
文摘
为维护发达的水运系统,美国每年从水道港口水域中疏浚2.0亿m3左右的沉积物,由此引发的巨量疏浚物处置问题并不亚于我国。从疏浚物的处理现状出发,总结美国在疏浚物管理机制和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分析疏浚物的有益利用及其工程案例。调查表明,美国疏浚物管理体系权责清晰,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和环境保护署(USEPA)在疏浚物处置管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疏浚物多数以栖息地营造、湿地修复、海滩养护、农业和水产养殖等多种方式得到有益利用。我国目前正处在疏浚土有益利用的研究和探索阶段,美国疏浚物处置管理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
美国
水道港口疏浚物
处理管理
有益利用
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dredged material from waterway and harbor
disposal management
beneficial use
分类号
U616.2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管卡子“后安装”方法应用介绍
被引量:
3
15
作者
费愚
李晓睿
陈立国
张佐明
刘帅
吴华林
机构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期309-309,共1页
文摘
立管系统是海底管道登陆平台及陆地的结构设施。通过BZ28-1友谊号单点立管卡子安装工程实例,介绍了立管系统中支撑构件——立管卡子的"后安装"方法,表明"后安装"技术的实用性及经济性,为后期立管系统其他构件的安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海洋平台
立管卡子
“后安装”方法
单点立管
Keywords
offshore platform
Stand pipe clip
“Aafter instal-ation”method
single-point vertical tube
分类号
TU83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近期河道演变特征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张俊勇
陈立
吴华林
赵德招
机构
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8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9135)
文摘
近年来随着人类干预力度的加大,长江口河道演变趋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大量实测资料为基础,在分析河道变化新趋势的基础上,对长江口近期河道水文、地形变化及河道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成果表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口河道整体稳定性有所提高;水域内不同区域间的水沙交换强度仍较大;随着人类对河道干预力度的加强,防冲刷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
河道演变
新趋势
长江口
水沙交换
Keywords
channel evolution
new circumstance
Yangtze River Estuary
exchange of water and sediment
分类号
TV148.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北港航道开发技术方案初步研究
被引量:
9
17
作者
张俊勇
吴华林
吴桂初
陈卫中
机构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105,110,共5页
文摘
北港航道是长江口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长江口航道发展的重点之一。历史上北港河槽形态河势较不稳定,但近10余年来,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新浏河沙护滩工程及青草沙水库工程等的实施,北港边界条件趋于稳定,河势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具备了良好的航道开发条件。在河势分析基础上提出北港航道整治开发的技术方案,包括堡镇沙护滩方案和双导堤加丁坝的拦门沙治理方案。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航道整治效果良好,辅以一定的疏浚措施有望实现航道规划目标。同时,对北港航道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北港
航道
技术方案
拦门沙
Keywords
north channel
waterway
regulation plan
mouth bar
分类号
U612.1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18
作者
黄伟
刘亚坤
吴华林
万远扬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9022
51179021)
文摘
以长江口细颗粒泥沙为样本进行环形水槽起动试验,给出了三组不同中值粒径泥沙的起动流速和临界起动应力,同时用湍动能法(TKE)估算不同含沙量水体的床面切应力,给出了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之间的关系。床面切应力随着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沙量达到某一浓度后,床面切应力增长缓慢,随着含沙量的再增加,床面切应力再次迅速增高,而不同中值粒径的泥沙,增长速度并不一致,说明泥沙对床面切应力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含沙量上,粒径大小也是影响床面切应力的重要因子之一。
关键词
含沙量
起动流速
床面切应力
环形水槽
Keywords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cipient velocity
bed shear stress
annular flume
分类号
TV142.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北槽泥沙起动流速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张俊勇
吴华林
陈立
机构
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基金
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全沙物模可行性研究"(NO.200632800075)
文摘
在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室内水槽试验和现场坐底观测试验的基础上,对长江口北槽泥沙起动流速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北槽河床质实测资料,明确了北槽中段河床组成特性。通过北槽天然沙的室内水槽试验研究了天然沙在浅水区的起动特性。通过北槽现场坐底观测的实测结果分析了北槽实际的泥沙起动特征,其中泥沙起动状态主要通过近底泥沙浓度变化和床面冲淤变化的判定。在以上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北槽的泥沙起动规律,推荐了在浅水区和深水区适宜的泥沙起动流速经验公式。
关键词
起动
水槽试验
坐底观测
Keywords
incipient velocity
flume experiment
field riverbed survey
分类号
TV142.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潮汐环境下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述评I--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
6
20
作者
万远扬
吴华林
沈淇
顾峰峰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607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B12B00)
文摘
在河口海岸研究领域,泥沙沉降速度是泥沙研究基础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物理量,它是直接表征泥沙动力学特征和影响河床底部淤积通量最重要的控制参数之一。综述分为3篇,第1部分主要从沉降定义入手分析,厘清基本概念,总结分析了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细颗粒泥沙沉降过程的环境敏感性特征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脱离一定的沉降环境,纯粹而笼统地认为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对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的曲解。在理论计算、室内试验和现场测量3类研究手段中,建议采用室内试验方法,但测控设备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潮汐环境
细颗粒泥沙
沉降速度
动水沉速
研究方法
Keywords
tidal environment
fine sediment
sealing velocity
turbulence-impacted settling velocity
study method
分类号
TV85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口入海泥沙通量初步研究
吴华林
沈焕庭
严以新
王永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口南北港泥沙冲淤定量分析及河道演变
吴华林
沈焕庭
茅志昌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综述
吴华林
沈焕庭
朱建荣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抛泥运动研究述评及展望
吴华林
严以新
周宜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泥沙群体沉速计算及其应用
吴华林
张小峰
段文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河口整治工程空心方块结构透水性试验研究
吴华林
张福然
刘高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吴华林
赵德招
程海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科研及监测技术创新综述
吴华林
戚定满
刘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大型潮汐河工模型适时加沙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吴华林
吴国平
马燕
张宏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万新宁
李九发
何青
向卫华
吴华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上海市滩涂促淤圈围研究
茅志昌
李九发
吴华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河口涨落潮槽水沙输运机制研究
刘高峰
朱建荣
沈焕庭
吴华林
吴加学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英国疏浚土有益利用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赵德招
高敏
吴华林
付桂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美国水道港口疏浚物的处理管理与利用
赵德招
吴华林
付桂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立管卡子“后安装”方法应用介绍
费愚
李晓睿
陈立国
张佐明
刘帅
吴华林
《城市建筑》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长江口近期河道演变特征
张俊勇
陈立
吴华林
赵德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长江口北港航道开发技术方案初步研究
张俊勇
吴华林
吴桂初
陈卫中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黄伟
刘亚坤
吴华林
万远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长江口北槽泥沙起动流速研究
张俊勇
吴华林
陈立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潮汐环境下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述评I--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万远扬
吴华林
沈淇
顾峰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