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ILE与FS-LASIK矫治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及角膜形态变化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博文 吴加钦 +1 位作者 汪凌 陈世豪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1-897,共7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治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FOZ)及角膜形态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 选取2021年3-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SM...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治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FOZ)及角膜形态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 选取2021年3-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SMILE或FS-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94例94眼,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SMILE组46例46眼和FS-LASIK组48例48眼, 随访6个月。评估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角膜功能性光学区及Q值变化, 次要结局指标为中央角膜厚度(CCT)和平均角膜曲率(Km)变化。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记录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和6个月的角膜Q值、FOZ水平径及垂直径、CCT、Km, 比较2个组间各参数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 2个组术后不同时间点FOZ水平径和垂直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径:F分组=7.06, P<0.001;F时间=64.18, P=0.001。垂直径:F分组=11.08, P<0.001;F时间=77.14, P<0.001)。SMILE组术后各时间点FOZ水平径和垂直径测量值均显著大于FS-LASIK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FOZ水平径测量值均明显低于术后1 d, 术后1周和1个月FOZ垂直径测量值明显低于术后1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后不同时间点Q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53.11, P=0.019;F时间=29.18, P<0.001)。FS-LASIK组术后1 d、1周、1个月Q值显著大于相应时间点SMILE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ILE组术后1周Q值明显大于术后1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S-LASIK组Q值随术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 各相邻时间点Q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各组术眼不同时间点间CC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1.43, P<0.01)。FS-LASIK组术后1周CCT较术后1 d下降, 术后6个月CCT较术后1周明显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ILE组术后1周至术后6个月CCT均较术后1 d增厚,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Km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27.29, P=0.41), 2个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间K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MILE组术后6个月Km小于术后1 d, FS-LASIK组术后6个月Km大于术后1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MILE与FS-LASIK术后FOZ在1个月内呈逐渐减小趋势, 且SMILE术后FOZ较FS-LASIK大。SMILE术后FOZ的角膜形态稳定性优于FS-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非球面性 功能性光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