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酚红氧化褪色光度法测定海带中的微量碘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利欢 刘贤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4-147,共4页
在硫酸介质中、在溴化钾催化条件下,碘酸根对甲酚红有褪色作用,且褪色的程度与碘酸根的量有关,碘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0μg/25mL~50μg/25mL,检出限为6.57×10-1μg/25mL,回收率为98.1%~104.2%。该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 在硫酸介质中、在溴化钾催化条件下,碘酸根对甲酚红有褪色作用,且褪色的程度与碘酸根的量有关,碘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0μg/25mL~50μg/25mL,检出限为6.57×10-1μg/25mL,回收率为98.1%~104.2%。该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是测定海带中微量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酚红 碘酸根 海带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蓝胭脂红氧化褪色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微量碘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利欢 谢耀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7-150,共4页
基于稀硫酸介质中,在溴化钾的催化下,碘酸根对靛蓝胭脂红有明显的褪色作用,且褪色的程度与碘酸根的含量有关,建立氧化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碘的方法。碘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0μg/25mL~50μg/25mL,方法的检出限为1.25×10-1μg/mL,... 基于稀硫酸介质中,在溴化钾的催化下,碘酸根对靛蓝胭脂红有明显的褪色作用,且褪色的程度与碘酸根的含量有关,建立氧化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碘的方法。碘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0μg/25mL~50μg/25mL,方法的检出限为1.25×10-1μg/mL,反应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54L/(cm·mol)。本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较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用于测定海带或食盐等含微量碘较高的食品,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蓝胭脂红 褪色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条件下芳香醛与2,6-二取代苯胺的缩合反应
3
作者 吴利欢 陈志胜 +1 位作者 覃超国 刘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7-752,共6页
在无溶剂条件下,芳香醛与2,6-二取代苯胺经室温研磨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了一系列新型芳香醛缩2,6-二取代苯胺类席夫碱(3a^3p),收率72~92%。其结构通过IR、~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鉴定和表征。
关键词 芳香醛 2 6-二取代苯胺 席夫碱 缩合 无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催化有氧氧化的2-芳基苯并噻唑的合成研究
4
作者 李春生 陈耀杨 +1 位作者 叶非华 吴利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498,共8页
2-芳基苯并噻唑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其具有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药理活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材料、农药等领域。本文实现了钨催化苯乙烯衍生物与邻氨基苯硫酚的有氧氧化环化反应,以中等至优良的产率合成了2-芳基苯并噻唑衍生... 2-芳基苯并噻唑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其具有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药理活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材料、农药等领域。本文实现了钨催化苯乙烯衍生物与邻氨基苯硫酚的有氧氧化环化反应,以中等至优良的产率合成了2-芳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绿色氧化剂氧气是该反应唯一的氧化剂。该策略具有反应条件简单、原料易得、底物普适性好、官能团容忍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催化剂 氧化环化 烯烃 邻氨基硫酚 2-芳基苯并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烯烃的氧化断裂反应研究
5
作者 李春生 陈耀杨 吴利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7-1493,共7页
烯烃的选择性氧化断裂反应是合成功能羰基化合物最高效的途径之一。以简单烯烃为原料,365 nm紫外光为光源,六羰基钨为催化剂,以氧气为单一氧化剂合成制备了结构多样的醛、酮类衍生物。通过考察催化剂、溶剂、氧化剂以及光源等因素,筛选... 烯烃的选择性氧化断裂反应是合成功能羰基化合物最高效的途径之一。以简单烯烃为原料,365 nm紫外光为光源,六羰基钨为催化剂,以氧气为单一氧化剂合成制备了结构多样的醛、酮类衍生物。通过考察催化剂、溶剂、氧化剂以及光源等因素,筛选得到最佳反应条件。该反应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官能团容忍度高、底物普适性广及可克级规模制备等优点,展现了该反应在精细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烯烃 氧化断裂 钨催化剂 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小茴香酮双腙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利欢 高爱环 +2 位作者 吴灿杰 覃超国 操江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2-317,共6页
以小茴香酮和水合肼为原料合成小茴香酮单腙(1),然后与芳香醛、脂肪酮等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一系列新型小茴香酮双腙(2a^2m)。探讨了不对称双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对所合成的产物通过 IR、1H NMR、13C NMR 和 MS进行了鉴定和表征。
关键词 小茴香酮 小茴香酮双腙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甲氧基-1-萘满酮双腙的合成研究
7
作者 李春生 廖铭健 吴利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77-2782,共6页
不对称双腙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以7-甲氧基-1-萘满酮为起始原料,与水合肼合成关键的活性中间体7-甲氧基-1-萘满酮单腙。随后与一系列的芳香醛、烷基酮等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的7-甲氧基-1-萘满酮双腙。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以70~91%的... 不对称双腙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以7-甲氧基-1-萘满酮为起始原料,与水合肼合成关键的活性中间体7-甲氧基-1-萘满酮单腙。随后与一系列的芳香醛、烷基酮等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的7-甲氧基-1-萘满酮双腙。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以70~91%的收率合成了9种不对称双腙产物。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容忍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甲氧基-1-萘满酮 双腙 单腙 绿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