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营养水平调水对贡湖湾湖区水质及浮游藻类影响的模拟研究
1
作者 杨倩倩 吴时强 +3 位作者 吴修锋 戴江玉 吕学研 薛万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7,共10页
为探究“引江济太”工程调水给受水湖区水体带来的生态效应,采用水生微宇宙模型进行为期11 d的室内模拟实验,以太湖贡湖湾湖区为受水水体,引入3组设定好的不同营养盐水平(贫营养水平O、中营养水平M、富营养水平E)的望虞河河水,研究在不... 为探究“引江济太”工程调水给受水湖区水体带来的生态效应,采用水生微宇宙模型进行为期11 d的室内模拟实验,以太湖贡湖湾湖区为受水水体,引入3组设定好的不同营养盐水平(贫营养水平O、中营养水平M、富营养水平E)的望虞河河水,研究在不同营养盐水平调水影响下,受水水体水生态环境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中,中营养和贫营养调水组的水体TN、NO_(3)^(-)-N、NH4_(+)-N、TP、SRP、TOC含量下降明显,富营养调水组影响效果较中营养和贫营养调水组差;调水提高了受水水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水平,硅藻等非蓝藻细胞密度增加,蓝藻细胞生长受到竞争胁迫,中营养和贫营养调水的影响作用效果好于富营养水平。RDA分析结果表明,受水水体的pH、DO、SiO_(3)^(2-)-Si、TDS、NO_(3)^(-)-N、SRP是本实验水体影响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太”工程 贡湖湾 水生微宇宙模型 浮游藻类群落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流量需求下雅砻江中下游梯级电站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2
2
作者 俞雷 张陆陈 +2 位作者 骆少泽 吴修锋 吴时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为协同雅砻江干流水力发电与河道生态流量需求,以中下游7座电站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生态流量需求下雅砻江中下游梯级电站联合优化调度。基于改进型可变月径流法,计算了雅砻江主要生态控制断面最小、适宜及最佳生态流量过程;构建了以梯... 为协同雅砻江干流水力发电与河道生态流量需求,以中下游7座电站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生态流量需求下雅砻江中下游梯级电站联合优化调度。基于改进型可变月径流法,计算了雅砻江主要生态控制断面最小、适宜及最佳生态流量过程;构建了以梯级发电量最大化为目标的雅砻江中下游梯级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并用遗传算法对其求解。结果表明:(1)随河道生态流量需求的提高,梯级电站发电效益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均下降,其中锦屏二级电站发电量下降最为显著;(2)梯级电站保障发电效益正常发挥的同时,实施联合优化调度,其下游河道能维持更高层次的生态流量,一定程度缓解了流域水能开发利用与河道生态保护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联合优化调度 梯级电站 生态流量 雅砻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流水域蘑菇头式排水口热扩散特性三维数值模拟
3
作者 李宏鹏 陈文焕 +1 位作者 吴修锋 高昂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0,共9页
由于蘑菇头排水口近区温排水受排水射流、环境流和密度流多因素协同驱动,输移扩散规律较复杂,理清蘑菇头式排水口近区水力及热力特性对指导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单向流环境水域蘑菇头式排水口(四面开窗)近... 由于蘑菇头排水口近区温排水受排水射流、环境流和密度流多因素协同驱动,输移扩散规律较复杂,理清蘑菇头式排水口近区水力及热力特性对指导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单向流环境水域蘑菇头式排水口(四面开窗)近区三维水力和热力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单向流流速的增大,各窗口排出的温排水向单向流下游方向的偏移程度逐渐增大;逆单向流方向窗口排出的水流受单向流顶冲影响显著,流量随着单向流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减小的流量主要通过垂直于单向流方向的两个窗口排出,顺单向流方向窗口的流量对单向流的响应并不敏感;随着单向流流速的增大,顺单向流方向窗口射流逐渐由向水面的“上喷射”流态转变为向海床的“下扫掠”流态;各窗口温排水的温升分布随着流速比增大,先汇合后逐渐呈“元宝”形;单向流流速增加能有效减小1.0℃温升水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 温排水 蘑菇头式排水口 流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湾塘水电站泄洪雾化原型观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修锋 吴时强 +1 位作者 周辉 陈惠玲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4,共4页
对湾塘水电站大坝溢流孔泄洪雾化降雨强度和降雨雨滴谱进行了原型观测 ,给出了不同工况下雾化雨强等值线 .经分析表明 ,湾塘水电站的雾化现象比较轻微 ,不会对下游产生危害 .
关键词 泄洪雾化 雨强 雨滴谱 原型观测 湾塘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大闸围堰工程水流泥沙冲淤数值模拟计算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修锋 林军 +1 位作者 吴时强 周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7,共6页
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曹娥江大闸围堰施工期河道冲淤情况.在验证计算的基础上,对围堰工程附近河床冲淤和冲刷防护的预测分析表明,受过流断面缩窄的影响,围堰右侧的曹娥江河道断面将产生冲刷;围堰上下游侧水域靠近曹... 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曹娥江大闸围堰施工期河道冲淤情况.在验证计算的基础上,对围堰工程附近河床冲淤和冲刷防护的预测分析表明,受过流断面缩窄的影响,围堰右侧的曹娥江河道断面将产生冲刷;围堰上下游侧水域靠近曹娥江左岸处的泥沙有所淤积;由围堰引起的泥沙冲淤量和冲淤范围变化不大,仅局限在桑盆殿以下的曹娥江河道.计算成果已为有关单位在设计施工中参考使用,为施工期围堰堤角的冲刷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类似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堰工程 水流冲刷 数值模拟 曹娥江大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改线工程方案论证计算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修锋 吴时强 黄国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6-38,共3页
采用一维河网水流数学模型对京杭运河常州段改线工程进行了论证计算.通过不同水文条件、不同改线方案下河网水量分配的分析比较,最终推荐小改线西方案为京杭运河常州段改线工程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京杭运河 常州市区 改线工程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风生环流及黏性泥沙输运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杰 周锋 +2 位作者 江兴南 吴时强 吴修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4,共6页
太湖水体浊度是浮游植物接受光照强度的重要影响因子,而浊度主要受到悬浮泥沙浓度的影响.综合风生流及波浪两方面的因素,采用三维风生流泥沙输运模型对太湖泥沙输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太湖风生环流及太湖含沙量资... 太湖水体浊度是浮游植物接受光照强度的重要影响因子,而浊度主要受到悬浮泥沙浓度的影响.综合风生流及波浪两方面的因素,采用三维风生流泥沙输运模型对太湖泥沙输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太湖风生环流及太湖含沙量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三维风生流泥沙模型基本反映了太湖风生环流及泥沙输运的特点,能为太湖水生态系统模拟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风生环流 泥沙 浊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挑流泄洪雾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薛万云 杨家修 +5 位作者 杜帅群 吴时强 吴修锋 张陆陈 庞博慧 戴江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0,共5页
针对泄洪雾化影响范围不易采用数学模型直接模拟的问题,以某高坝电站泄洪为研究对象,先采用三维数学模型计算挑流水舌入水流速、入水角度等水力特征值,再基于此特征值选用原型观测校正后的计算公式预报泄洪雾化范围,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 针对泄洪雾化影响范围不易采用数学模型直接模拟的问题,以某高坝电站泄洪为研究对象,先采用三维数学模型计算挑流水舌入水流速、入水角度等水力特征值,再基于此特征值选用原型观测校正后的计算公式预报泄洪雾化范围,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比尺效应影响,物理模型试验预测的雾化影响范围小于公式计算的范围,但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雾流受惯性力和水舌风作用,沿水舌轴线做爬坡运动,与原型观测现象一致;受出口挑流影响,泄洪雾化影响集中在水舌落入点的下游,而水垫塘上游、右岸降雨强度较小,影响范围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雾化 数值模拟 降雨强度 物理模型 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入海水道淮安地涵枢纽河道水流数值计算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时强 吴修锋 周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32,共6页
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对淮河入海水道淮安地涵枢纽下游河道连接段水流进行了计算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设计方案存在下游河道流态复杂及高流速区范围较大等问题 ,为此比较了三个修改方案 ,在综合比较水流流态及工程投资的基础上 ,... 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对淮河入海水道淮安地涵枢纽下游河道连接段水流进行了计算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设计方案存在下游河道流态复杂及高流速区范围较大等问题 ,为此比较了三个修改方案 ,在综合比较水流流态及工程投资的基础上 ,确定了地涵下游河道连接段推荐方案 .推荐方案对于改善下游河道流态有较好的效果 ,但对下游河道出口处至清安河之间的高流速区仍无法有效地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入海水道 地涵 河道水流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排水对水体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8
10
作者 孙艳涛 王惠民 吴修锋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2,共3页
介绍了温排水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一些工程实例,重点叙述了一些水生生物因子在受热水体中的反应。针对这些提出了改进冷却水排放方式、设计合理的运行方案、加强温排放监督管理等措施,为水体的水温控制标准和水环境评价提供科学... 介绍了温排水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一些工程实例,重点叙述了一些水生生物因子在受热水体中的反应。针对这些提出了改进冷却水排放方式、设计合理的运行方案、加强温排放监督管理等措施,为水体的水温控制标准和水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排水 水体生态环境 生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太措施对太湖西北部湖区污水滞留和转移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时强 范子武 +1 位作者 周杰 吴修锋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共8页
为改善太湖区域和武澄锡虞河网的水环境,特别是无锡城区、梅梁湖和五里湖,开展了利用引水调控措施来改善太湖流域区域性水环境的调水方案研究.通过多种调水方案的比较,确定了示范工程的调水方案.由于调水工程的复杂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为改善太湖区域和武澄锡虞河网的水环境,特别是无锡城区、梅梁湖和五里湖,开展了利用引水调控措施来改善太湖流域区域性水环境的调水方案研究.通过多种调水方案的比较,确定了示范工程的调水方案.由于调水工程的复杂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给引水调控措施改善区域水环境的最终效果带来一定风险.就梅梁湖而言,受调水影响,存在直湖港、武进港污水在梅梁湖内发生滞留或向其它地方转移的风险.本文借助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在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方案组合并进行改善效果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敏感性分析,筛选出了关键风险因子——风向和风速.根据示范调水期间主导风况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梅梁湖内污水滞留位置和转移路线.结果表明,在偏北风和静风两种风况下,直湖港和武进港污水在梅梁湖内滞留和向大太湖转移的风险较大,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数值模拟 风险分析 引水调控 梅梁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行洪河道桥群阻水叠加效应量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时强 薛万云 +3 位作者 吴修锋 周杰 戴江玉 庞翠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102,共7页
针对城市行洪河道桥梁群形成的叠加阻水效应问题,以南京市重要行洪通道秦淮河为例,考虑桥墩不过水边界等因素,建立了秦淮河涉水桥梁群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桥群阻水叠加效应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河道上游水流受桥梁群阻水影... 针对城市行洪河道桥梁群形成的叠加阻水效应问题,以南京市重要行洪通道秦淮河为例,考虑桥墩不过水边界等因素,建立了秦淮河涉水桥梁群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桥群阻水叠加效应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河道上游水流受桥梁群阻水影响,水位壅高较为明显,壅水高度随桥墩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基于计算结果,推导出了桥梁群壅水高度计算公式,并通过滁河六合城区段桥群壅水叠加影响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良好。同时,给出了桥墩在河道两侧及河道中心的位置影响系数值,阐明了桥群壅水叠加机理;所建立的壅水叠加公式较好地反映了河道桥群的阻水叠加效应,为城市河道桥群壅水叠加影响的量化分析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洪河道 阻水 叠加效应 数值模拟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对梅梁湾水质及浮游藻类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倩倩 吴时强 +3 位作者 吴修锋 周杰 戴江玉 吕学研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9,共8页
以望虞河"引江济太"工程为背景,通过为期30 d的受水水体为15L的室内微宇宙水生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望虞河水3组(T1、T2、T3)不同引水流量(432 mL/d、864 mL/d、1728 mL/d)影响下,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水体理化性质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动... 以望虞河"引江济太"工程为背景,通过为期30 d的受水水体为15L的室内微宇宙水生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望虞河水3组(T1、T2、T3)不同引水流量(432 mL/d、864 mL/d、1728 mL/d)影响下,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水体理化性质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动态响应过程。受水水体理化参数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3种流量的引水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受水水体复氧,降低水体营养盐浓度,流量越大,其改善作用越明显。在静水条件下,实验受水水体的浮游藻类以微囊藻为主(88.9%-100%);而1728 mL/d流量引水处理组中,微囊藻的比例(21.1%)在第15天显著下降,微囊藻细胞的密度也较对照组和其它流量组有显著降低。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受水水体理化参数的RDA分析表明,受水水体SRP(P=0.002)、浊度(P=0.002)、DO(P=0.026)、NO3-N(P=0.034)与不同流量组藻类群落的差异与变动显著相关。引水主要导致受水水体SRP、浊度、DO、NO3-N含量的变化,进而驱动了藻类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DO、浊度、NO3-N与SRP等环境因子成为影响受水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引流 微宇宙水生态模型 藻类群落 环境因子 梅梁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漂浮物堆积形态模拟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时强 童中山 +1 位作者 周辉 吴修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8,39,共6页
针对漂浮物运动特性与堆积形态模拟存在无法同时满足的问题,在分析漂浮物随水流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漂浮物模拟的相似条件。根据研究重点的不同,可以采用正态模型或小变率的变态模型来模拟漂浮物的堆积形态。从不同模拟材料的试验结... 针对漂浮物运动特性与堆积形态模拟存在无法同时满足的问题,在分析漂浮物随水流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漂浮物模拟的相似条件。根据研究重点的不同,可以采用正态模型或小变率的变态模型来模拟漂浮物的堆积形态。从不同模拟材料的试验结果分析,原体漂浮物的运动与堆积采用木条作为模拟材料时,堆积形态更接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漂浮物 堆积形态 模拟方法 相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对太湖贡湖湾有机污染时空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戴江玉 吴时强 +5 位作者 吕学研 杨倩倩 吴修锋 周杰 薛万云 王芳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6,共8页
外源输入与蓝藻水华是太湖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为探究引江济太对太湖有机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选取2013-2014年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分析对比各季节望虞河引水期太湖贡湖湾西岸、湾心以及东岸水域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以及... 外源输入与蓝藻水华是太湖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为探究引江济太对太湖有机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选取2013-2014年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分析对比各季节望虞河引水期太湖贡湖湾西岸、湾心以及东岸水域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总有机碳含量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引水期望虞河河水有机污染指标的浓度低于太湖水体,引水期从望虞河入湖口至贡湖湾口水域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总有机碳含量均呈现递增趋势,引水能显著降低贡湖湾水体有机污染的含量。受东南季风与引水作用影响,夏季贡湖湾西岸叶绿素a含量与高锰酸盐指数显著高于其它水域;秋季引水对湖湾有机污染物相对削减率最高,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与总有机碳含量相对削减率分别高达51.4%、83.4%和57.9%,冬季次之,夏季对叶绿素a的削减效果更为显著。望虞河引水对太湖有机污染的改善效应呈现显著的空间与季节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 太湖 贡湖湾 有机污染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蓝藻生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国情 吴时强 +2 位作者 周杰 吴修锋 周冬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44,共6页
近年来太湖蓝藻暴发已成为重要水污染事件,是太湖面临的重大水安全问题,气候变化因素加剧了其严重性。为了预测未来由于气候变化对太湖蓝藻暴发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开展了蓝藻生境对气候变化响应关系的研究。基于大量实测... 近年来太湖蓝藻暴发已成为重要水污染事件,是太湖面临的重大水安全问题,气候变化因素加剧了其严重性。为了预测未来由于气候变化对太湖蓝藻暴发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开展了蓝藻生境对气候变化响应关系的研究。基于大量实测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与气候变化情景计算,总结分析了近50年来太湖流域气候变化呈现出气温增高、风速略有下降、日照减少、降雨增多、湿度降低等趋势。气候变化是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气温与风速变化是影响太湖藻类生长的敏感气象因子。气温升高导致的蓝藻暴发风险平均10年将增加约2%,风速降低导致蓝藻水华暴发的风险平均每5年增加约3.5%。结合蓝藻对敏感因子响应关系的试验结果,提出了截污减排、适当清除底泥、打捞蓝藻、调水引流、修复生态等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太湖 蓝藻暴发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取排水工程冷排水影响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时强 周杰 吴修锋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3,共6页
采用沿水深平均的平面二维水流温度场数学模型和大、小区域嵌套的方法对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加热气化后的排水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模型验证和参数率定的基础上,针对接收站不同设计方案,计算分析了典型水文条件下接收站远期运行... 采用沿水深平均的平面二维水流温度场数学模型和大、小区域嵌套的方法对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加热气化后的排水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模型验证和参数率定的基础上,针对接收站不同设计方案,计算分析了典型水文条件下接收站远期运行后温度场分布,从冷排水对环境水体影响范围和取水温降程度提出了工程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取排水工程 冷排水 数学模型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洪水调度数学模型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时强 吴修锋 +2 位作者 周辉 周杰 范子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利用所建立的临淮岗工程洪水调度运行模型,针对临淮岗工程三湖圈圩方案,就百年一遇洪水情况下临淮岗工程洪水调度运行方案进行了研究.按照工程上下游控制条件,分析研究临淮岗工程以及行蓄洪区运用方式,得出通过适当的工程调度可以达到... 利用所建立的临淮岗工程洪水调度运行模型,针对临淮岗工程三湖圈圩方案,就百年一遇洪水情况下临淮岗工程洪水调度运行方案进行了研究.按照工程上下游控制条件,分析研究临淮岗工程以及行蓄洪区运用方式,得出通过适当的工程调度可以达到百年一遇洪水控制设计标准,为临淮岗工程运行调度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临淮岗工程 洪水调度 数学模型 剖开算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水流特性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万云 郭宁 +5 位作者 吴时强 陈锡林 吴修锋 周杰 周向华 戴江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6,共9页
采用大涡模拟(LES)数学模型对河道中单个桥墩及3个桥墩条件下的水流运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对计算得到的墩前及墩后流速变化、水位变化、剪应力分布、涡量变化及频谱进行分析,基于以上分析发现:桥墩间距较窄时(... 采用大涡模拟(LES)数学模型对河道中单个桥墩及3个桥墩条件下的水流运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对计算得到的墩前及墩后流速变化、水位变化、剪应力分布、涡量变化及频谱进行分析,基于以上分析发现:桥墩间距较窄时(s/D=2),墩前不同位置(0>x/D>-5)处的垂向流速绝对值!Uz!大于其他工况条件下相同位置处的流速,而在墩前x/D<-5区域,各计算工况条件下的垂向流速Uz基本为零,不受桥墩阻流的影响,两侧桥墩叠加效应最明显,跌水达最大值;桥墩间距较大时(s/D>5),中心桥墩两侧的桥墩对中心桥墩尾流区的干扰减弱,叠加效应可以忽略。桥墩间距较窄时(s/D=2)墩后x=0.5D处计算得到的涡漩特征长度与桥墩直径基本相同,该处涡漩主要由单个桥墩的尾流产生,而桥墩后x=5D处的涡漩特征长度与3倍的桥墩直径一致,中心桥墩后x=5D处的涡漩由3个桥墩叠加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桥墩 大涡模拟(LES) 剪应力 涡量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桩复合桩基设计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修锋 韩选江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4年第10期27-28,共2页
提出在摩擦型复合桩基的设计中 ,用疏桩 (≥ 6d)来控制沉降 ,根据荷载传递机理 ,考虑桩与承台下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桩与土的承载能力 ,以达到减少桩数。
关键词 复合桩基 沉降 荷载 传递机理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