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判断与决策中的证实性偏差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修良 徐富明 +2 位作者 王伟 马向阳 匡海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80-1088,共9页
证实性偏差是指个体在决策时,倾向于有意或无意地寻找支持已有信念、预期或假设的信息和解释,忽视可能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和解释。目前,研究者主要从肯定检验策略、认知失调理论以及错误规避三个方面解释证实性偏差的心理机制。证实性偏... 证实性偏差是指个体在决策时,倾向于有意或无意地寻找支持已有信念、预期或假设的信息和解释,忽视可能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和解释。目前,研究者主要从肯定检验策略、认知失调理论以及错误规避三个方面解释证实性偏差的心理机制。证实性偏差还受到条件性参考框架、任务的抽象性、个体经验以及认知闭合的需要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证实性偏差不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通过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和考虑对立面的方法降低其程度。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证实性偏差的产生根源、研究范式、群体决策中的证实性偏差以及拓展应用研究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实性偏差 肯定检验策略 认知失调 错误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决策中的默认效应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宝珍 徐富明 +2 位作者 王岚 马向阳 吴修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75-1683,共9页
默认效应指的是当存在默认选项时,人们决策时倾向于保留默认选项而不做出改变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器官捐献政策、退休金储蓄计划和消费决策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研究者主要从损失规避、质询理论、暗... 默认效应指的是当存在默认选项时,人们决策时倾向于保留默认选项而不做出改变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器官捐献政策、退休金储蓄计划和消费决策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研究者主要从损失规避、质询理论、暗含的推荐和神经心理机制四个方面解释默认效应的形成机制。默认效应还受到努力成本、默认选项的框架和个人经验等因素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深入探讨默认效应的产生根源、加强其跨文化研究以及拓展其应用领域这三个方面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认效应 损失规避 质询理论 暗含的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决策中的忽略偏差: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向阳 徐富明 +2 位作者 吴修良 黄宝珍 黄雅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34-1841,共8页
忽略偏差是指在由忽略所导致的损失与由行为所导致的同等的或者更少的损失之间,个体更容易接受忽略所导致的损失。个体在日常行为决策的各种领域,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均会出现忽略偏差。目前忽略偏差的心理机制主要有损失规避和标准... 忽略偏差是指在由忽略所导致的损失与由行为所导致的同等的或者更少的损失之间,个体更容易接受忽略所导致的损失。个体在日常行为决策的各种领域,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均会出现忽略偏差。目前忽略偏差的心理机制主要有损失规避和标准理论两种。忽略偏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保护性价值观、选择结果的信息知悉度、负性情绪、社会角色和文化价值观念等。未来的研究则需要从忽略偏差的产生根源,与决策规避中其他偏差的关系,群体决策中忽略偏差的影响以及忽略偏差的应用研究领域,特别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忽略偏差 损失规避 决策规避 保护性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的确定性维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富明 李欧 +2 位作者 邓颖 刘程浩 吴修良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5年第4期325-333,共9页
本研究从评价倾向框架(ATF)的角度探讨了情绪的确定性维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实验一发现,高确定性情绪(愤怒、愉悦)导致较高的风险寻求,低确定性情绪(恐惧)导致较低的风险寻求,确定性评价倾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不同情绪在核心... 本研究从评价倾向框架(ATF)的角度探讨了情绪的确定性维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实验一发现,高确定性情绪(愤怒、愉悦)导致较高的风险寻求,低确定性情绪(恐惧)导致较低的风险寻求,确定性评价倾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不同情绪在核心评价主题上(并不是效价上)的差异决定了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实验一还证实不同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是通过评价倾向实现的。实验二发现,在任务风险确定时,愤怒情绪比恐惧情绪导致了更高的风险寻求;在任务风险不确定时,愤怒与恐惧被试的风险寻求倾向没有差异,说明情绪的确定性维度与风险任务的确定性属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两者的方向不一致时,情绪所激发的评价倾向可能会受到任务风险性质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倾向框架 具体情绪 风险偏好 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效价的情绪与决策关系的新取向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富明 张慧 +2 位作者 吴修良 李彬 罗寒冰 《心理研究》 2014年第2期9-16,共8页
基于具体情绪的研究范式认为,效价并不是决定情绪与决策关系的关键因素,主张探讨不同种类的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作为具体情绪范式的理论基础,评价倾向框架阐述了不同情绪对判断与决策的影响机制,认为情绪产生于认知评价并通过内隐的评价... 基于具体情绪的研究范式认为,效价并不是决定情绪与决策关系的关键因素,主张探讨不同种类的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作为具体情绪范式的理论基础,评价倾向框架阐述了不同情绪对判断与决策的影响机制,认为情绪产生于认知评价并通过内隐的评价倾向影响判断与决策。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拓展情绪研究的范围,对情绪影响决策的调节变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情绪 决策 认知评价 评价倾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锚定效应的加工机制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斌 徐富明 +3 位作者 王伟 马红宇 吴修良 马向阳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2年第3期249-255,262,共8页
潜在锚定效应指的是阈限下的启动锚定数字导致的锚定效应现象。本研究探讨了潜在锚定效应的产生机制。采用2(潜在锚类型:高锚vs低锚)×2(词汇类型:夏天vs冬天)混合设计。结果发现,在潜在高锚情况下,夏天词汇的反应时(M=745.50)显著... 潜在锚定效应指的是阈限下的启动锚定数字导致的锚定效应现象。本研究探讨了潜在锚定效应的产生机制。采用2(潜在锚类型:高锚vs低锚)×2(词汇类型:夏天vs冬天)混合设计。结果发现,在潜在高锚情况下,夏天词汇的反应时(M=745.50)显著快于冬天词汇的反应时;在潜在低锚情况下,冬天词汇的反应时(M=697.47)显著快于夏天词汇的反应时。即被试对与启动锚定数字信息一致的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比不一致的更快。研究结果表明,潜在锚定效应的产生是由于锚定数字内部命题属性被激活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定效应 潜在锚 外在锚 自发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框架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寒冰 徐富明 +2 位作者 王伟 王岚 吴修良 《心理研究》 2013年第6期51-56,共6页
目标框架效应指说服信息的影响力会受到信息在陈述行为结果或目标时所采用框架影响的一种现象。目前,研究者主要运用预期理论、心理抗拒理论、双加工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来解释目标框架效应的心理机制。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目标框架效应... 目标框架效应指说服信息的影响力会受到信息在陈述行为结果或目标时所采用框架影响的一种现象。目前,研究者主要运用预期理论、心理抗拒理论、双加工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来解释目标框架效应的心理机制。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目标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信息来源可信度、行为类型、个体卷入度、情绪和性别。未来研究可从探索目标框架效应的神经心理机制、探究目标框架效应与人格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改进研究目标框架效应的方法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框架效应 预期理论 心理抗拒理论 双加工理论 调节定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下特征框架效应心理机制初探
8
作者 徐富明 文桂婵 +2 位作者 吴修良 李海军 相鹏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3年第1期3-9,共7页
特征框架效应是指当分别以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来描述给定情景中的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关键特征时,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偏好以积极框架来描述其关键特征的事物或事件的现象。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验证了阈下特征框架效应的存在及其产生机制。实验... 特征框架效应是指当分别以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来描述给定情景中的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关键特征时,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偏好以积极框架来描述其关键特征的事物或事件的现象。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验证了阈下特征框架效应的存在及其产生机制。实验一发现,阈下特征框架效应只在有时间压力下才会产生。实验二发现,被试对与框架类型一致的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比对与框架类型不一致的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更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特征框架效应的产生是因为框架激活了与框架一致性的信息,起到了语义启动的作用,从而导致被试判断任务的评定值偏向该框架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框架效应 阈下框架 时间压力 词汇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决策中羊群行为的启发式加工及产生根源
9
作者 蒋多 徐富明 +2 位作者 黄宝珍 马向阳 吴修良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1年第4期371-377,共7页
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的行为。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逐步揭示了消费决策中羊群行为的产生根源。实验1研究表明,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者利用一致性启... 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的行为。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逐步揭示了消费决策中羊群行为的产生根源。实验1研究表明,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者利用一致性启发式或能力启发式加工信息的结果。实验2通过内隐联想测验进一步研究表明,个体使用两种启发式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大众和专家的刻板印象:他们总是认为大众和专家的决策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决策 羊群行为 启发式加工 内隐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服效应的理论模型、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38
10
作者 马向阳 徐富明 +2 位作者 吴修良 潘靖 李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5-744,共10页
说服效应是指面临说服性信息时,个体态度发生转变并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一种现象,该现象普遍存在于政治选举、生活消费及商业广告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说服效应的两个主要理论模型包括双加工模型和自我功效理论。信息源的可信度、... 说服效应是指面临说服性信息时,个体态度发生转变并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一种现象,该现象普遍存在于政治选举、生活消费及商业广告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说服效应的两个主要理论模型包括双加工模型和自我功效理论。信息源的可信度、情绪、信息框架、社会网络、事件卷入度等是影响说服效应的主要因素。说服效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公开承诺和自我控制。未来的研究应该从说服效应的产生根源、特征成分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服效应:精细可能性模型 自我功效理论 公开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决策研究的新取向--基于经验的决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腾飞 徐富明 +2 位作者 马红宇 马向阳 吴修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8-1079,共12页
基于经验的决策是指,在统计概率情境中,个体通过重复选择与反馈获得选项的收益分布信息后进行的决策。基于经验的决策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探索-利用范式和探索→利用范式。其暗含的决策人假设是朴素直觉统计学家。其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 基于经验的决策是指,在统计概率情境中,个体通过重复选择与反馈获得选项的收益分布信息后进行的决策。基于经验的决策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探索-利用范式和探索→利用范式。其暗含的决策人假设是朴素直觉统计学家。其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是描述—经验的差异及其原因,以及基于经验的决策内部过程。未来的研究主要从描述—经验差异的原因、描述性决策范式下的结论的重新检验、基于经验的决策的解释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决策 基于经验的决策 基于描述的决策 描述—经验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