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与放疗联用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修洪 赖小云 谢盛堂 《抗感染药学》 2015年第5期798-800,共3页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与放疗联用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与放疗联用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放疗联用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等)和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2.50%(P<0.05);其生存质量改善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2.50%(P<0.05);但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15.00%(P>0.05)。结论:唑来膦酸与放疗联用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疼痛缓解率较高,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需对治疗中产生的不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应采取积极地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放疗 肺癌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特点及处理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相民 蓝小林 +3 位作者 吴修洪 张群贵 王勇斌 叶永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29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随访6个月~36个月。治愈12例,好转17例。术中无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29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随访6个月~36个月。治愈12例,好转17例。术中无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有利于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鼻窦炎 放射疗法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蓝小林 张相民 +3 位作者 吴修洪 张群贵 王勇斌 叶永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燥症的情况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探讨影响口干燥症的相关因素,以期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放疗后满1年复查的鼻咽癌患者79例,复查时进行面对面访谈方式的口干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口干...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燥症的情况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探讨影响口干燥症的相关因素,以期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放疗后满1年复查的鼻咽癌患者79例,复查时进行面对面访谈方式的口干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口干燥症的严重程度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全组口干燥症的发生率为100%,中重度发生率为74.7%,其中13.9%的患者夜晚经常喝水,74.7%的患者吃饭时需饮水,59.5%的患者感到说话困难,91.1%的患者认为日常生活明显受影响。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一种安全、简便、廉价、有效的方法治疗放疗后口干燥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口腔干燥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下腺移位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 被引量:7
4
作者 蓝小林 张相民 +3 位作者 吴修洪 张群贵 王勇斌 叶永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移位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将下颌下腺移位至颏下区,术后2周内接受常规放疗,放疗时颏下区设置挡块,放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口干程度问卷调查。结果2...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移位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将下颌下腺移位至颏下区,术后2周内接受常规放疗,放疗时颏下区设置挡块,放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口干程度问卷调查。结果23例患者放疗后12个月行口干程度问卷调查时无口干症状(G1)6例(26.1%),轻度口干(G2)13例(56.5%),中度口干(G3)3例(13.0%),重度口干(G4)1例(4.4%)。结论下颌下腺移位是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口腔干燥 颌下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菲康预防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美丽 吴修洪 《天津药学》 2020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培菲康)预防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患者60例,将采用放疗+/-同期化疗治疗的30例患者研究资料纳入对照组,...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培菲康)预防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患者60例,将采用放疗+/-同期化疗治疗的30例患者研究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放疗+/-同期化疗联合培菲康治疗的30例患者研究资料纳入观察组。出现放射性肠炎后两组均按常规处理(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维生素B12+普鲁卡因+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放射性肠炎分级以及T辅助细胞(CD4)、T杀伤细胞(CD8)、CD4/CD8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时间较晚,持续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4、CD8及CD4/CD8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两组CD4、CD8及CD4/CD8值较放疗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放射治疗的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可降低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缩短放射性肠炎持续时间,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恶性肿瘤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 急性放射性肠炎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