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期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大豆磷吸收及根际磷转化的影响 |
郭丽丽
李彦生
于镇华
王光华
刘晓冰
张锦源
吴俊江
王国兵
金剑
|
《土壤与作物》
|
2024 |
1
|
|
2
|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玉米农田黑土碳库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
司马鑫琪
李彦生
于镇华
刘俊杰
顾海东
刘居东
王光华
吴俊江
苗淑杰
乔云发
金剑
|
《土壤与作物》
|
2024 |
0 |
|
3
|
大豆接种疫霉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
吴俊江
刘丽君
高明杰
蒲国锋
马淑梅
丁俊杰
郑天琪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4
|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大豆中的应用 |
吴俊江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
2005 |
1
|
|
5
|
大豆育种中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基因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
吴俊江
徐鹏飞
张淑珍
|
《大豆通报》
|
2005 |
0 |
|
6
|
大豆品种绥农10抗疫霉根腐病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SSR标记 |
于安亮
徐鹏飞
王金生
张淑珍
吴俊江
李文滨
陈维元
李宁辉
范素杰
王欣
姜良宇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7
|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力类型及15号小种的首次报道 |
张淑珍
吴俊江
徐鹏飞
李文滨
左豫虎
邱丽娟
常汝镇
陈晨
王金生
于安亮
靳立梅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8
|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及抗性基因推导 |
徐鹏飞
姜良宇
李文滨
张淑珍
陈维元
吴俊江
李岑
邱丽娟
常汝镇
王金生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9
|
大豆种子繁殖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吴俊江
刘凤平
|
《大豆通报》
|
2005 |
0 |
|
10
|
大豆低温冷害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 |
盖志佳
刘婧琦
蔡丽君
杜佳兴
谷维
张敬涛
吴俊江
|
《农学学报》
|
2021 |
8
|
|
11
|
中美半矮秆大豆杂交早期世代农艺性状遗传及相关、通径分析 |
张淑珍
葛秀秀
杨庆凯
吴俊江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2
|
大豆抗疫霉病菌的生理生化机制 |
刘丽君
吴俊江
高明杰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3
|
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
赵贵兴
吴俊江
王金生
夏晓雨
季妮娜
马力
李进荣
毕伟伟
张丰屹
|
《大豆科技》
|
2022 |
9
|
|
14
|
诱变改良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
郭玉虹
王培英
许德春
孟丽芬
李铭丰
董德建
林蔚刚
吴俊江
张雷
钟鹏
韩凌
|
《大豆通报》
|
2005 |
12
|
|
15
|
根瘤菌介入大豆大垄栽培施肥模型与经济效益分析 |
马力
吴俊江
王金生
蒲国锋
刘庆莉
|
《大豆科技》
|
2021 |
4
|
|
16
|
大豆低亚麻酸种质的遗传与选育 |
鲁振明
高明杰
吴俊江
刘丽君
王培英
|
《大豆通报》
|
1999 |
2
|
|
17
|
抗感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
高明杰
吴俊江
刘丽君
郝连林
|
《大豆通报》
|
2001 |
1
|
|
18
|
浅层膨胀土及其纤维改良土的剪切强度特性 |
段君义
吴俊江
粟雨
吕志涛
林宇亮
杨果林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大豆新品种黑农49的选育及育种体会 |
高明杰
刘丽君
蒲国峰
吴俊江
杨喆
张雷
|
《农业科技通讯》
|
2006 |
0 |
|
20
|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影响作物产量的光合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制 |
张春雨
李彦生
于镇华
刘俊杰
王光华
刘晓冰
吴俊江
殷奎德
金剑
|
《土壤与作物》
|
2021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