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运行方式下发电机组功频静特性系数的智能优化方法
1
作者 段瑶 张步涵 +2 位作者 吴俊利 缪晓刚 葛业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4-167,共4页
发电机组的功频静特性系数是反映电力系统频率一次调节特性的重要参数,在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各台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和可调节容量。发电机组的功频静特性系数并不会因为运行方式的变化而进行实时调节,因此在考虑电力系统各种运行方式下... 发电机组的功频静特性系数是反映电力系统频率一次调节特性的重要参数,在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各台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和可调节容量。发电机组的功频静特性系数并不会因为运行方式的变化而进行实时调节,因此在考虑电力系统各种运行方式下,对发电机组功频静特性系数进行综合协调优化具有实际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的BP神经网络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发电机组功频静特性系数智能优化方法,在计及系统频率的一次调节下,对多种运行方式下多台机组的功频静特性系数进行综合协调优化,使系统频率偏移量的绝对值最小化。IEEE 30节点系统的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多台发电机功频静特性系数协调优化效果,且优化结果对电力系统中各种运行方式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频静特性系数 多种运行方式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智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时序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2
作者 靳冰洁 张步涵 +3 位作者 邓韦斯 吴俊利 张凯敏 邵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9-192,共4页
针对风电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传统的单一预测方法难以准确描述其规律且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风速熵和功率熵的概念,在时间序列法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基于风速和基于功率的预测方法,并根据风速熵和功率熵的计算结果动态设置预测点... 针对风电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传统的单一预测方法难以准确描述其规律且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风速熵和功率熵的概念,在时间序列法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基于风速和基于功率的预测方法,并根据风速熵和功率熵的计算结果动态设置预测点的权值,建立风电功率的熵权时序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取风速及功率历史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预测结果的准确率和合格率均优于神经网络法、时间序列法和基于风速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时序模型 功率预测 时间序列 风速熵 功率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吸收的数学模型与安全驾驶方案
3
作者 吴俊利 谭丽娟 +1 位作者 乔梁 罗万春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53-155,共3页
本文以房室模型为基础,考虑体重、酒精量、饮酒持续时间等因素,建立了一个多元数学模型研究酒精吸收与消除规律,并制定安全驾驶的方案。由于演算的复杂性,我们利用了数学软件matlab6.5编程进行数据模拟。
关键词 房室模型 米-曼氏公式 吸收率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液流电池的微网环境经济调度模型及应用
4
作者 孙建波 吴俊利 张步涵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4-238,共5页
鉴于储能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微网运行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将含液流电池的微网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含液流电池的微网环境经济调度模型,该模型以微网运行成本与污染物治理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旋转备用容量在某一置信水平... 鉴于储能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微网运行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将含液流电池的微网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含液流电池的微网环境经济调度模型,该模型以微网运行成本与污染物治理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旋转备用容量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满足系统可靠性要求作为概率约束条件,采用基于自适应变异的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处理模型中的概率约束条件。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液流电池 环境经济调度 机会约束规划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背景下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春良 方江晓 +4 位作者 郭超 叶承晋 龙厚印 吴俊利 黄金波 《能源工程》 2019年第4期58-64,共7页
随着小火电关停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机组整体启停速度下降且运行不确定性增强,传统的日前与实时两级调度模式下,电网在极端环境下失负荷以及弃风、弃光风险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电能与备用多时间尺度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在... 随着小火电关停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机组整体启停速度下降且运行不确定性增强,传统的日前与实时两级调度模式下,电网在极端环境下失负荷以及弃风、弃光风险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电能与备用多时间尺度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在日前计划基础上,补充设计了周前和日内调度计划,周前计划用于解决极端情况下,大机组启动时间不充裕问题;日内计划用于应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并且在联合调度模型中考虑了需求侧响应因素,提升电力系统整体调节能力。最后,通过IEEE-RTS 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间尺度 低碳 备用 风电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