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田田面宽度等因素与粮食产量效应分析——兼论梯田建设中有关技术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位敏 巩鸿有 刘存国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2-34,共3页
梯田建设作为增强农作后劲、解决水土流失贫困地区温饱问题的一项主体工程,在农业基本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为了进一步探讨梯田修建和利用中各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使该项工作向科学化发展,以正确指导生产实践,取得最优经济效益,现... 梯田建设作为增强农作后劲、解决水土流失贫困地区温饱问题的一项主体工程,在农业基本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为了进一步探讨梯田修建和利用中各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使该项工作向科学化发展,以正确指导生产实践,取得最优经济效益,现根据我区1988年按农作物测产技术要求布设的4200多亩梯田和对照坡耕地的小麦测产资料,就梯田产量与田面宽度,地形部位、修筑年限、原田面坡度、物化投入五个因子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论证当前梯田修建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一、梯田不同田面宽度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田面宽度是梯田建设中要确定的关键参数。由于田面宽度直接涉及梯田土壤水分运动状态和其它小气候因素,所以田面宽窄与产量有密切关系。 确定最优田面宽度,一般要考虑三个因素:修建地块土层的薄厚;修建工程量的大小及对地坎高度的要求:建成后便于耕作并应发挥最优增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田面宽度 粮食产量 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建设 多层次开发 充分发挥梯田效益
2
作者 蒋心肇 吴位敏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1-32,共2页
甘肃省平凉地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之一,农田多为坡阱地,全区615.18万亩耕地中,有山塬地557.76万亩,占90%。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瘠薄、干旱缺水、产量低下、群众生活贫困。因此,兴修水平梯田,变“三跑田”为“三保田”,... 甘肃省平凉地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之一,农田多为坡阱地,全区615.18万亩耕地中,有山塬地557.76万亩,占90%。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瘠薄、干旱缺水、产量低下、群众生活贫困。因此,兴修水平梯田,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成为改变生产条件、抗御自然灾害、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根本措施而被长期坚持下来,到1988年底止,全区已兴修梯条田338.18万亩,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占有梯条田2.02亩。在农业发展中,梯条田已成为重要的农田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效益 土壤侵蚀 农田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