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电力电子器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于晶荣 曹一家 +3 位作者 王一军 韩华 谢慧娟 吴伟标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03-509,547,共8页
宽禁带SiC材料被认为是高性能电力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比较了Si和SiC材料的电力电子器件在击穿电场强度、稳定性和开关速度等方面的区别,着重分析了以SiC器件为功率开关的电力电子装置对电力系统中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高压直流输... 宽禁带SiC材料被认为是高性能电力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比较了Si和SiC材料的电力电子器件在击穿电场强度、稳定性和开关速度等方面的区别,着重分析了以SiC器件为功率开关的电力电子装置对电力系统中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高压直流输电(HVDC)装置、新能源技术和微电网技术领域的影响。分析表明,SiC电力电子器件具有耐高压、耐高温、开关频率高、损耗小、动态性能优良等特点,在较高电压等级(高于3 kV)或对电力电子装置性能有更高要求的场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电力电子器件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 高压直流输电(HVDC) 新能源 微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壤土水稻田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伟标 林捷新 +2 位作者 姚河凤 刘碧林 林晓邡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66-67,共2页
通过对沙壤土稻田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施肥处理肥料效应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肥料施用量范围内,水稻产量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肥料施用过量时,水稻产量降低;在试验条件下水稻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0... 通过对沙壤土稻田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施肥处理肥料效应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肥料施用量范围内,水稻产量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肥料施用过量时,水稻产量降低;在试验条件下水稻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0.11 kg/667 m2、P2O54.04 kg/667 m2、K2O 10.89 kg/667 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 9.28 kg/667 m2、P2O52.17kg/667 m2、K2O 7.64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磷钾肥 肥效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茶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李崧 肖荣芳 吴伟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有机茶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 配套栽培技术 生产体系 加工制品 鲜叶原料 化学物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基超表面材料的光功率分配技术研究(特邀)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宇 陶金 +8 位作者 刘子晨 尤全 杨奇 刘勇 毛庆洲 吴伟标 何平安 李松 郑国兴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1,65,共5页
超表面材料在与光场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独特的光学特性和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基于此材料制作的光电子功能器件对光场的调控能力有望被提升至新高。文章以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功率分配应用为实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硅基超表面材料的新型光功率... 超表面材料在与光场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独特的光学特性和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基于此材料制作的光电子功能器件对光场的调控能力有望被提升至新高。文章以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功率分配应用为实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硅基超表面材料的新型光功率分配方案。首先,通过优化设计硅基超表面的单元结构,使其在1 458~1 593nm波长范围内的相位偏振转化效率超过90%,而无偏振转化的效率则控制在1.2%以下;其次,研究了相邻硅纳米砖之间的光场耦合效应,将其对相位精度的影响降至最低;最后,利用优化设计的硅纳米砖结构,实现了4种不同的光功率分配方式,并通过仿真加以验证。设计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硅基超表面材料的光功率分配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偏振不敏感、宽带响应、设计灵活、制造上与半导体制造工艺兼容等突出优点,有望成为未来超密、任意、智能功率分配的首选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光功率分配器 Gerchberg-Saxton算法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亚甲蓝在肛肠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伟标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0期190-191,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亚甲蓝在肛肠术后局部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90例门诊肛肠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A、B、C三组,于手术结束前A、B、C三组分别采用浓度为0.2%、0.15%、0.1%的亚甲蓝混合液于术区注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亚甲蓝在肛肠术后局部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90例门诊肛肠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A、B、C三组,于手术结束前A、B、C三组分别采用浓度为0.2%、0.15%、0.1%的亚甲蓝混合液于术区注射,比较三组术后镇痛效果、尿潴留及大便失禁例数、肛门感觉恢复正常时间、肛门伤口愈合时间。结果:A、B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感觉恢复正常时间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肛门伤口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未见尿潴留、大便失禁。结论:从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考虑,肛肠术后局部镇痛采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0.15%浓度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 亚甲蓝注射液 肛肠手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