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型滑坡固液耦合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以无山坪滑坡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晗 高杨 +2 位作者 李滨 李军 吴伟乐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4-1114,共11页
固液耦合作用是碎屑流向泥石流转化形成复合型滑坡灾害的关键因素,会导致成灾范围和规模放大,是防灾减灾领域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文中采用自主研发的滑坡后破坏数值模拟平台(LPF 3D,Landslides post failure 3D),以2014年9月... 固液耦合作用是碎屑流向泥石流转化形成复合型滑坡灾害的关键因素,会导致成灾范围和规模放大,是防灾减灾领域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文中采用自主研发的滑坡后破坏数值模拟平台(LPF 3D,Landslides post failure 3D),以2014年9月强降雨诱发的重庆奉节无山坪滑坡为例,探讨了滑坡在水动力作用下远程成灾的动力过程,揭示了固液耦合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水动力作用在滑坡运动过程中主要体现为液化和拖曳两种,两种力学作用的增程效应明显,往往使得碎屑流转化为泥石流,导致远程成灾;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的两相耦合计算模型,考虑流体状态方程、固体黏塑性本构方程和相间作用力的共同影响,基本还原了强降雨条件下重庆奉节无山坪滑坡两相运动过程;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无山坪滑坡最大运动速度为34 m/s,最大堆积厚度为21.5 m,堆积面积为0.12 km 2,最远运动距离为1300 m,模拟结果同实际滑坡的堆积形态基本一致。综上认为,在高位远程滑坡风险调查与预测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强降雨工况下孔隙水压力和固液相间作用,基于LPF 3D方法的数值模拟为高位远程滑坡的风险定量评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耦合作用 复合型滑坡 后破坏运动 评估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降雨条件下碎屑岩滑坡远程运动模拟分析--以牛儿湾滑坡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伟乐 贺凯 +2 位作者 高杨 李滨 刘朋飞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5-1126,共12页
中国西南砂泥岩地层山区在强降雨条件下频发远程滑坡灾害,是防灾减灾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2020年7月13日重庆武隆牛儿湾滑坡为例,通过无人机航飞、野外调查和地质条件分析等手段,运用PFC 3D模拟,对中国西南砂泥岩地层山区强降雨... 中国西南砂泥岩地层山区在强降雨条件下频发远程滑坡灾害,是防灾减灾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2020年7月13日重庆武隆牛儿湾滑坡为例,通过无人机航飞、野外调查和地质条件分析等手段,运用PFC 3D模拟,对中国西南砂泥岩地层山区强降雨条件下流化滑坡远程运动成灾模式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独特的地层结构(上部为第四系残坡积土,下部为砂泥岩)是导致滑坡顺层失稳,并远程流化运动的根本原因;强降雨条件是导致滑坡深层失稳、整体下滑,同时使表层残破积土层饱水流化远程运动的关键影响因素;顺层滑坡远程流化成灾模式主要表现出下层整体滑移、中层粗细颗粒混合和上层饱水流化的特征,流化过程可分为整体高位失稳—混合加速—运动流化堆积三个阶段。基于以上研究,认为砂泥岩地层山区的远程流化滑坡风险调查与预测过程应当充分基于滑体远程流化运动的成灾特点进行调查与评价,以此为防灾减灾提供定量化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儿湾滑坡 流态化 高位远程 顺层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