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纹夜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1基因的表达定位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吴仲南 杜永均 诸葛启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0-616,共7页
气味调控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鳞翅目,夜蛾科)的交配和产卵行为,而嗅觉气味结合蛋白(OBP)是昆虫与外界环境进行化学信息交流中的一种重要蛋白。本研究基于已报道的斜纹夜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1基因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F15... 气味调控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鳞翅目,夜蛾科)的交配和产卵行为,而嗅觉气味结合蛋白(OBP)是昆虫与外界环境进行化学信息交流中的一种重要蛋白。本研究基于已报道的斜纹夜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1基因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F159978)设计引物,通过RT-PCR法分析了GOBP1 mRNA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情况,并对GOBP1基因条带进行了克隆、测序和Blast比对。此外,再通过RNA原位杂交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GOBP1 mRNA在触角中的表达定位。结果表明:GOBP1只在斜纹夜蛾的触角组织中表达,而且GOBP1转录本较多分布于靠近嗅觉感受器即触角边缘部位。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GOBP1是斜纹夜蛾嗅觉过程中的重要蛋白,同时为深入研究GOBP1与其他蛋白的相互空间定位关系、GOBP1的功能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普通气味结合蛋白 基因表达定位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蝇嗅觉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仲南 邹志华 杜永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99-807,共9页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也是探索研究生物体嗅觉奥秘的理想材料。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黑腹果蝇嗅觉机理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对气味分子受体及其识别机理、嗅...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也是探索研究生物体嗅觉奥秘的理想材料。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黑腹果蝇嗅觉机理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对气味分子受体及其识别机理、嗅觉神经电信号的产生和传递、嗅觉信息的加工、编码以及记忆等方面都有了深入的了解。研究表明,果蝇约1300个嗅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共表达62种不同的气味受体蛋白(olfactory receptor proteins,ORs),用以检测和识别其所感受的所有化学气味分子。许多OR所识别的气味分子配体已鉴定出来,普通的气味(如水果的气味)由数种不同的OR组合来识别,而信息素(pheromone)分子则由单种特定的OR来检测。气味信息在嗅神经元内转换成神经电信号,嗅觉电信号沿嗅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触角叶,再经投射神经元(projection neurons,PNs)将信息送至高级中枢如蘑菇体(mushroom body,MB)和侧角(lateral horn,LH),最终引发行为反应。在黑腹果蝇嗅觉信息传递通路中,某些蛋白如Dock,N-cadherin,Fruitless等起着重要作用,缺失这些蛋白会导致嗅觉异常。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嗅觉机理 嗅觉编码 嗅觉相关蛋白 嗅觉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嗅觉受体基因Ⅱ的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茜 吴仲南 +1 位作者 杜永均 诸葛启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1-886,共6页
气味调控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觅食、交配和产卵等行为,而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OR)作为气味的直接受体,是嗅觉神经信号产生的起点,是嗅觉信息的编码及信号的传递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 气味调控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觅食、交配和产卵等行为,而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OR)作为气味的直接受体,是嗅觉神经信号产生的起点,是嗅觉信息的编码及信号的传递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斜纹夜蛾嗅觉受体基因Ⅱ(Spodoptera litura olfactory receptor geneⅡ,SlitOR2)(GenBank登录号:DQ845292)的组织特异性和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情况进行分析鉴定。半定量RT-PCR研究结果表明,SlitOR2主要在成虫期的触角中表达,其他部位和发育期未检测到表达。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SlitOR2主要在成虫触角表达,与半定量RT-PCR结果基本一致。但在成虫足、头和中期蛹中也看到有微量蛋白表达。可能是与目的蛋白大小类似的其他非特异性蛋白条带,也可能是该蛋白在成虫足部、头部和中期蛹中有微量表达,因为足部的跗节和头部的口喙也分布有少量的嗅觉感器。目的条带单一清晰,表明制备的多肽抗体特异性较好,可以用于后续相关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嗅觉受体 半定量RT-PCR Western BLOT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蚊虫搜寻吸血寄主和产卵行为的调节因子及相关嗅觉机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永均 吴仲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0-1069,共10页
嗅觉在蚊虫的吸血寄主搜寻、产卵和糖源搜寻行为中起决定作用,而在交配行为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文系统全面地综述了近20年来蚊虫化学生态学和嗅觉识别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蚊虫的触角、下颚须和口喙上的嗅觉感器感觉环境中释放的各种挥... 嗅觉在蚊虫的吸血寄主搜寻、产卵和糖源搜寻行为中起决定作用,而在交配行为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文系统全面地综述了近20年来蚊虫化学生态学和嗅觉识别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蚊虫的触角、下颚须和口喙上的嗅觉感器感觉环境中释放的各种挥发性化合物。气味分子与嗅觉气味结合蛋白和气味受体的结合所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神经动作电位。蚊虫嗅觉神经元编码气味中化合物的组成、浓度及其暂时瞬间的浓度变化和空间分布。吸血前后神经元的活性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变化,反映了蚊虫在搜寻吸血寄主和产卵行为上的调节。在吸血寄主搜寻中,人体和动物释放的二氧化碳、乳酸以及其他气味协同引诱蚊虫向目标气味源定向飞行,最后找到吸血寄主。而成熟产卵雌蚊是利用产卵场所释放的腐烂气味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一些蚊虫卵、幼虫或蛹分泌的产卵信息素引诱和刺激雌蚊产卵,并与产卵生境气味起协同作用。植物气味尤其是花香味引诱蚊虫找到蜜源。驱避剂也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嗅觉起作用,一些驱蚊剂由于阻断嗅觉反应而抑制蚊虫的定向飞行。从植物、动物或人体以及产卵场所释放的气味中有望找到有效的引诱和驱避化合物。对蚊虫嗅觉识别机理的认识将使我们开发出有效的蚊虫诱捕技术,进而应用于种群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化学信息素 吸血寄主搜寻 产卵 嗅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肿瘤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仲南 周向军 王永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DNA甲基化异常是人类肿瘤中常见的表观遗传变化之一,伴随着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且该异常现象在肿瘤患者的外周循环血清、血浆和尿液等体液中都可检测到。因此,利用DNA甲基化分析技术检测体液中特定分子DNA甲基化水平是肿瘤早期诊断、病程... DNA甲基化异常是人类肿瘤中常见的表观遗传变化之一,伴随着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且该异常现象在肿瘤患者的外周循环血清、血浆和尿液等体液中都可检测到。因此,利用DNA甲基化分析技术检测体液中特定分子DNA甲基化水平是肿瘤早期诊断、病程监控和疗效评估的潜在手段,对临床肿瘤的诊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二核苷酸胞嘧啶岛 表观遗传 DNA甲基转移酶 肿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