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对土壤中氟吸收、富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吴代赦 吴铁 +1 位作者 董瑞斌 李萍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8年第2期103-111,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土壤的植物有效态氟、植物的种类和植物各种组织对土壤氟富集能力差异、影响植物对土壤氟吸收及富集能力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宜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土壤氟是植物中氟的重要来源,氟通过土壤-植物-动物-人体进行迁... 综述了国内外对土壤的植物有效态氟、植物的种类和植物各种组织对土壤氟富集能力差异、影响植物对土壤氟吸收及富集能力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宜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土壤氟是植物中氟的重要来源,氟通过土壤-植物-动物-人体进行迁移、富集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问题;水溶态氟是表征土壤氟对植物有效性的经济、有效的指标;由于植物本身和土壤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组织在不同生长期对土壤氟吸收、富集能力有明显区别;植物吸收、富集土壤氟的具体生物化学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土壤氟 有效性氟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氟的吸附平衡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吴代赦 杜俊逸 李萍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0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高浓度含氟废水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很大危害。吸附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除氟方法,新型吸附材料也成为世界研究热点。吸附平衡模型广泛地应用于水中氟的吸附过程表征,研究这些模型对揭示吸附机理、设计除氟工艺和...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高浓度含氟废水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很大危害。吸附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除氟方法,新型吸附材料也成为世界研究热点。吸附平衡模型广泛地应用于水中氟的吸附过程表征,研究这些模型对揭示吸附机理、设计除氟工艺和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水中氟吸附的平衡模型及其应用实例综述,其中最常用的是Langmuir和Freundlich平衡模型。由于各种模型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单独使用某一种吸附模型不能精确地表征吸附剂对溶液中氟的吸附作用。今后应从具体的吸附作用机理角度改进氟的吸附平衡模型,或综合采用多种模型来分阶段表征氟的吸附过程,并且建立模型参数之间的联系,提高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对选择合适吸附材料和最佳吸附工艺条件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吸附平衡模型 综述 水氟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铝浸渍活性氧化铝球吸附饮水中的高浓度氟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代赦 刘容 +1 位作者 杜俊逸 李萍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1年第2期103-111,共9页
硫酸铝浸渍活性氧化铝球(AIAA)是饮水除氟领域常用的吸附剂,它对氟的吸附性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静态吸附通过改变AIAA质量与氟溶液体积比(m(AIAA):V)(2~40 g.L-1)、氟的质量浓度(ρ(F))(2~100 mg.L-1)、pH值(4~10)、温度(11~33℃)... 硫酸铝浸渍活性氧化铝球(AIAA)是饮水除氟领域常用的吸附剂,它对氟的吸附性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静态吸附通过改变AIAA质量与氟溶液体积比(m(AIAA):V)(2~40 g.L-1)、氟的质量浓度(ρ(F))(2~100 mg.L-1)、pH值(4~10)、温度(11~33℃)和时间等实验参数,研究这些因素对AIAA吸附除氟的影响。在11~33℃的温度范围内、pH值变化为4~10之间时,当m(AIAA):V为20 g.L-1,3 h内处理ρ(F)为10 mg.L-1水溶液其氟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足以保证其满足饮用水的含氟标准。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在ρ(F)为2~100 mg.L-1、pH=5~10、温度11~33℃范围内,Langmuir线性拟合模型是最优拟合方式;而当溶液氟质量浓度为2~1 000 mg.L-1或2~100 mg.L-1且pH为4时,Freundlich非线性拟合模型是最优拟合方式。AIAA吸附容量随溶液氟质量浓度升高、pH降低及温度升高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浸渍活性氧化铝球 高氟饮水 静态吸附 吸附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煤中元素含量及分布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军 郑宝山 +4 位作者 王滨滨 王明仕 李社红 吴代赦 朴贤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4-768,共5页
对朝鲜50个煤样中61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显示朝鲜煤相对地壳高富集元素Li,B,P,As,Se,Cd,Sn,Sb,Hg,Pb等,大多数元素含量均值与美国煤较为接近,与中国煤中元素含量相差稍大,各元素含量基本分布在世界平均范围内,没有发现异常高值... 对朝鲜50个煤样中61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显示朝鲜煤相对地壳高富集元素Li,B,P,As,Se,Cd,Sn,Sb,Hg,Pb等,大多数元素含量均值与美国煤较为接近,与中国煤中元素含量相差稍大,各元素含量基本分布在世界平均范围内,没有发现异常高值,大多数元素在早晚侏罗世、古近纪煤中较其它时期更为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元素 含量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大气硫沉降的空间变化和来源 被引量:5
5
作者 朱仁果 肖化云 +2 位作者 谢志英 吴亮红 吴代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787-6789,共3页
[目的]探讨苔藓组织硫含量和雨水硫酸根浓度的相关性及南昌市大气硫的来源。[方法]在南昌市南昌大学北区、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电厂、梅岭4个采样点采集石生细叶小羽藓[Bryo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Hedw.)R.Watanabe et Iwats]样品29... [目的]探讨苔藓组织硫含量和雨水硫酸根浓度的相关性及南昌市大气硫的来源。[方法]在南昌市南昌大学北区、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电厂、梅岭4个采样点采集石生细叶小羽藓[Bryo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Hedw.)R.Watanabe et Iwats]样品29个,并在南昌电厂采集煤样9个,然后测定苔藓组织和煤的硫含量和硫同位素值。[结果]南昌大学北区苔藓组织硫含量(0.45%±0.059%)高于南昌大学苔藓组织硫含量(0.26%±0.002%),能反映南昌市雨水硫酸根浓度变化规律。南昌市苔藓硫同位素的变化范围是-0.64‰~9.71‰,其中南昌市市郊梅岭苔藓组织硫同位素值最高(4.02‰~9.71‰),明显高于南昌大学前湖校区(0.55‰~0.56‰)和电厂苔藓组织硫同位素值(-0.64‰~0.45‰)。[结论]对苔藓组织硫含量和硫同位素值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南昌市大气硫源主要受到中国北方远距离传输硫和生物成因硫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组织 雨水 硫含量 硫同位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低丘红壤水稻土硒及其生物有效形态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宝军 钟松臻 +1 位作者 龚如雨 吴代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0-154,共5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南方低丘红壤水稻土中生物有效硒的组成与特性,在赣南地区采集了26份代表性土样,并对土壤总硒、磷酸盐提取态硒及土壤pH、土壤有机质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总硒为234.7μg/kg(n=26),属于中等含硒...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南方低丘红壤水稻土中生物有效硒的组成与特性,在赣南地区采集了26份代表性土样,并对土壤总硒、磷酸盐提取态硒及土壤pH、土壤有机质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总硒为234.7μg/kg(n=26),属于中等含硒水平土壤。有机硒是土壤浸提液中硒的主要存在方式,约占土壤可提取态硒(8.88μg/kg)的90%。土壤浸提液中亚硒酸盐含量(0.62μg/kg,n=26)高于硒酸盐(0.47μg/kg,n=21)。除亚硒酸盐外,土壤浸提液中各形态硒(包括有机硒、无机硒和硒酸盐)与土壤总硒或可提取态硒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随高程增加土壤pH略有升高,而土壤各形态硒(亚硒酸盐除外)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土壤pH、有机质与土壤浸提液中各形态硒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不过,有机质对土壤中亚硒酸盐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水稻土 有机硒 亚硒酸盐 土壤pH 土地高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尘滤筒脉喷清灰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建龙 陈源正 +2 位作者 林子捷 吴泉泉 吴代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35,共13页
滤筒清灰是除尘器运行的关键环节,以脉冲喷吹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具有工艺简单、不中断风流等优点。近年来,脉喷清灰滤筒除尘器因技术优势市场份额逐渐增多,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研究者运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滤筒的脉喷... 滤筒清灰是除尘器运行的关键环节,以脉冲喷吹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具有工艺简单、不中断风流等优点。近年来,脉喷清灰滤筒除尘器因技术优势市场份额逐渐增多,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研究者运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滤筒的脉喷清灰技术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取得了大量有益进展。阐述了除尘滤筒脉喷清灰技术的基本原理、尘饼附着作用和清灰效果评价方法,分析了影响清灰性能的主要因素,剖析了除尘滤筒脉喷清灰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提高清灰均匀性改进措施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滤筒脉喷清灰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滤筒清灰机理的认识普遍采用喷吹压力理论并以筒壁所受静压为喷吹指标;清灰效果评价主要基于过滤阻力的变化和落尘质量;喷吹气流偏斜、清灰不均匀、剥离粉尘回吸是滤筒清灰面临的共性难题,其中清灰不均匀是当前研究焦点;改善滤筒清灰性能主要有喷嘴设计、文丘里管增设、滤筒结构优化、喷吹策略改进等措施,其中协同对撞喷吹突破了单一点源式喷吹的局限,克服清灰不良问题潜力较大。未来研究的重点为脉冲喷吹滤筒清灰机理分析、脉喷清灰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尘饼剥离与运移规律分析、脉喷系统及其参数设计规范建立。研究成果可为促进除尘滤筒脉喷清灰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滤筒 脉冲喷吹 清灰不均匀 喷嘴 气流偏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叶片示踪高速路附近大气氮沉降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亮红 肖化云 +3 位作者 胡大芬 朱仁果 谢志英 吴代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315-13317,共3页
[目的]研究维管束植物组织监测大气氮沉降的可行性。[方法]在距高速路不同距离的地点采集不同树冠位置的樟树叶片及其下方的根际土壤,按照叶片面积大小对叶片进行分类,用元素分析仪分析叶片和土样所含氮量,统计分析叶片年龄、污染源和... [目的]研究维管束植物组织监测大气氮沉降的可行性。[方法]在距高速路不同距离的地点采集不同树冠位置的樟树叶片及其下方的根际土壤,按照叶片面积大小对叶片进行分类,用元素分析仪分析叶片和土样所含氮量,统计分析叶片年龄、污染源和树冠对樟树叶片的影响。[结果]大叶片氮含量显著低于中叶片和小叶片;叶片氮含量随着离高速路距离的增大逐渐降低,而且差异显著,其与土壤氮含量变化无一致趋势;树冠不同位置氮含量也有差异:树顶叶片氮含量显著高于树底和树沿。这说明在土壤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樟树叶片也可以很好地指示大气氮沉降。[结论]维管束植物监测大气环境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含量 氮沉降 樟树 树冠 高速路 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及释药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家朋 刘瑞来 +2 位作者 饶瑞晔 赵瑨云 吴代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4-150,155,共8页
将聚乳酸(PLLA)/四氢呋喃(THF)溶液分散在甘油(连续相)中,通过自乳化结合热致相分离(TIPS)制备一系列PLLA多孔微球,微球由捆束状纳米纤维组成。通过改变PLLA浓度、(PLLA/THF)∶甘油比值、溶剂种类以及淬火温度等条件研究所得... 将聚乳酸(PLLA)/四氢呋喃(THF)溶液分散在甘油(连续相)中,通过自乳化结合热致相分离(TIPS)制备一系列PLLA多孔微球,微球由捆束状纳米纤维组成。通过改变PLLA浓度、(PLLA/THF)∶甘油比值、溶剂种类以及淬火温度等条件研究所得多孔微球结构与形貌。结果表明,PLLA的质量分数为2%~5%、m(PLLA/THF)∶m(甘油)=1∶3、-20℃和-196℃淬火均能得到形状规整的PLLA多孔微球。多孔微球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最高可达95.44%和32.53m2/g。PLLA多孔微球对牛血清蛋白的药载量为0.355 mg/mg,30 h内释放率达到59.8%,是一种非常良好的药物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热致相分离 多孔微球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Al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及其除氟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家朋 吴代赦 +2 位作者 饶瑞晔 陈喆 赖文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Al双金属氢氧化物吸附剂,优化了合成条件,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热重分析仪(Thermogra...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Al双金属氢氧化物吸附剂,优化了合成条件,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热重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TGA)、比表面积分析仪(Brunauer-Emmett-Teller surface area,BET)等对吸附材料进行表征探讨。研究结果表明pH值和共存离子等因素对Mn-Al双金属氢氧化物吸附剂除氟效能有一定的影响,在pH为6时,达到最大吸附容量,为44.15mg·g-1,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够提高吸附剂除氟效率,磷酸根离子与氟离子有一定的竞争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Al双金属氢氧化物 除氟 吸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缝隙喷嘴改进导流内锥式除尘滤筒脉冲喷吹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建龙 赵艺 +5 位作者 孙泽文 吴庆 钟乙琪 吴泉泉 马志飞 吴代赦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3年第1期9-15,共7页
为提高除尘滤筒脉冲喷吹性能,研究了环形缝隙喷嘴对导流内锥式除尘滤筒清灰性能的改进作用,采用CFD数值模型对喷吹性能进行模拟,考察了除尘滤筒内部流场特征,研究了喷吹距离、文丘里管增设对喷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喷嘴,... 为提高除尘滤筒脉冲喷吹性能,研究了环形缝隙喷嘴对导流内锥式除尘滤筒清灰性能的改进作用,采用CFD数值模型对喷吹性能进行模拟,考察了除尘滤筒内部流场特征,研究了喷吹距离、文丘里管增设对喷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喷嘴,使用环缝喷嘴后滤筒上部的负压几乎消失,滤筒内压力增大,喷吹强度提升;喷吹强度随着喷吹距离的增大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喷吹均匀性逐渐改善,环缝喷嘴在喷吹距离为400 mm时,滤筒的清灰性能最佳,喷吹强度提升了44%;在滤筒上方开口处增设文丘里管可以使滤筒内压力峰值得到较大的提升,随着文丘里管安装高度升高,滤筒内的喷吹强度先升高再缓慢降低,变异系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文丘里管安装高度为-30 mm时对喷吹强度提升最大(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缝隙喷嘴 导流内锥式除尘滤筒 CFD数值模拟 喷吹距离 文丘里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燃煤电厂周边区域空气中亚微米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代赦 段桐丹 +3 位作者 李亚静 徐富强 范博 黄珊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8年第1期1-7,12,共8页
为研究某燃煤电厂周边区域中亚微米颗粒物的分布特征,于2017年11、12月份使用静电低压冲击器对电厂下风向不同距离处大气中亚微米颗粒物进行了实时测量。结果表明:采样点中亚微米颗粒物以核模态(<20nm)粒子数浓度占亚微米颗粒物的50... 为研究某燃煤电厂周边区域中亚微米颗粒物的分布特征,于2017年11、12月份使用静电低压冲击器对电厂下风向不同距离处大气中亚微米颗粒物进行了实时测量。结果表明:采样点中亚微米颗粒物以核模态(<20nm)粒子数浓度占亚微米颗粒物的50%以上,超细颗粒物(<100 nm)是电厂周边亚微米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电厂西南方向(下风向)14 km处核模态、爱根核模态(20~100 nm)及积聚模态(100~1 000 nm)粒子数浓度均高于对照点,日均值分别为138 364、8 803、4 450 cm^(-3)。不同距离处各模态粒子数浓度日变化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电厂西南方向的6、9、12、14 km处核模态粒子数浓度均在17:00左右达到峰值,其中14 km处的爱根核模态和积聚模态粒子数浓度峰值均出现在17:00,电厂东北方向3 km处的对照点的核模态粒子数浓度呈现"双峰型"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9:00和17:00;位于电厂污染物最大落地地面浓度距离处左右的14 km处亚微米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于电厂的烟气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浓度 模态粒子 静电低压冲击器 燃煤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粮食和蔬菜的碘含量及其环境健康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宇丽 刘丽贞 +2 位作者 杜俊逸 李萍 吴代赦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采用高温热水解-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我国部分地区粮食(大米、玉米及小麦)和蔬菜(辣椒及大豆)的含碘量。谷类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含碘均值为0.012,0.012,0.011μg/g,大豆和辣椒的含碘均值分别为0.023μg/g和0.035μg/g。地理分... 采用高温热水解-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我国部分地区粮食(大米、玉米及小麦)和蔬菜(辣椒及大豆)的含碘量。谷类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含碘均值为0.012,0.012,0.011μg/g,大豆和辣椒的含碘均值分别为0.023μg/g和0.035μg/g。地理分布对粮食和蔬菜的碘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玉米和辣椒碘含量沿海地区显著高于内地,但大米碘含量在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并不显著,而内陆大豆的碘含量甚至高于沿海地区的。蔬菜和谷物的碘含量较此前的报道值更低,其对我国居民摄入碘的贡献有待重新审视。谷壳中的碘含量大于稻米中的碘含量,这对富碘饲料的加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粮食 碘含量 健康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6年某市PM2.5污染的时间分布特征及节假日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况琴 王安琪 +4 位作者 黄庭 黄珊 李建龙 王香莲 吴代赦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8年第4期318-323,共6页
以某市2014—2016 3年的大气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该市2014—2016年PM2.5年均浓度依次为53.03、41.66、42.77μg·m^(-3,)分别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的51.... 以某市2014—2016 3年的大气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该市2014—2016年PM2.5年均浓度依次为53.03、41.66、42.77μg·m^(-3,)分别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的51.51%、19.03%、22.20%;季节变化表现为冬高夏低、春秋居中的特点,PM2.5月均浓度呈"V"型变化,6—8月是该市全年空气质量最优的时段;不同年份节假日期间PM2.5浓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仅春节期间PM2.5浓度变化表现为:春节前>春节后>春节明显的假期效应;气象因素对该市PM2.5浓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M2.5浓度与降雨量、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呈负相关(P<0.01),与气压呈正相关(P<0.01);空气中其他污染物对PM2.5浓度也有着显著影响,其中NO_2是影响该市PM2.5浓度的重要空气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时间分布 节假日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对生物炭中磷释放及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涵 来张汇 +1 位作者 吴代赦 吴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15-1922,共8页
为了解解磷真菌对生物炭中磷的释放及形态转化的影响,以污泥和水稻秸秆为原料,分别在400℃和700℃下制备得到两种生物炭,然后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有解磷能力的黑曲霉,并以生物炭为唯一磷源进行培养,研究黑曲霉存在下生物炭中磷的释放... 为了解解磷真菌对生物炭中磷的释放及形态转化的影响,以污泥和水稻秸秆为原料,分别在400℃和700℃下制备得到两种生物炭,然后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有解磷能力的黑曲霉,并以生物炭为唯一磷源进行培养,研究黑曲霉存在下生物炭中磷的释放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黑曲霉的存在使污泥生物炭中磷的释放量从0.73 mg·g^(-1)提高到78.55 mg·g^(-1),使秸秆生物炭中磷的释放量提高了50%以上。热解温度对污泥生物炭中磷的释放具有重要影响,700℃下制备的污泥生物炭释放的磷比400℃下高出46%,但对秸秆生物炭的影响不显著。生物炭直接释放出的磷主要为焦磷酸盐,在黑曲霉的作用下,磷的主要形态由焦磷酸盐转为正磷酸盐。研究表明,黑曲霉能促进生物炭中磷的释放与形态转化,有利于增大生物炭中有效态磷的含量,进而提高生物炭在土壤领域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黑曲霉 生物炭 磷的释放 磷的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碘的含量及形态分布测定——逐层滤膜捕集-高温热水解-催化分光光度法
16
作者 陈韵伊 梁军 +1 位作者 李萍 吴代赦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3年第4期323-326,共4页
设计、建立了测定空气中碘的含量与形态分布的采样装置与采样方法。设计制作了采样切割器,空气依次通过切割器中的玻璃纤维滤膜、浸渍NaOH溶液的玻璃纤维滤膜、浸渍四丁基氢氧化胺(TBAH)溶液的玻璃纤维滤膜、上覆活性炭的玻璃纤维滤膜,... 设计、建立了测定空气中碘的含量与形态分布的采样装置与采样方法。设计制作了采样切割器,空气依次通过切割器中的玻璃纤维滤膜、浸渍NaOH溶液的玻璃纤维滤膜、浸渍四丁基氢氧化胺(TBAH)溶液的玻璃纤维滤膜、上覆活性炭的玻璃纤维滤膜,以分别捕集颗粒态碘、HI和I2、HOI、有机结合态碘。经优化选择,浸渍液NaOH的质量分数为10%、浸渍液TBAH的质量分数为20%、上覆活性炭的质量为0.4 g。采用高温热水解法处理捕集碘之后的滤膜,并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分析热水解吸收液中的碘含量。由于采样切割器制作简单,仅使用常见、便宜的分析仪器,故该方法易于推广使用,适合空气中碘的含量与形态分布的日常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水解 催化分光光度法 空气 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催化降解水中磺胺甲恶唑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苗 胡春华 +2 位作者 郭昌胜 吴代赦 徐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46-52,共7页
旨在构建一种高效绿色的去除水环境中磺胺甲恶唑(SMZ)的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利用XRD、磁滞回线、SEM及TEM对Fe_3O_4颗粒进行了物相和形貌的表征。研究了SMZ在纳米Fe_3O_4和H_2O_2构成的非均相Fenton体系中... 旨在构建一种高效绿色的去除水环境中磺胺甲恶唑(SMZ)的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利用XRD、磁滞回线、SEM及TEM对Fe_3O_4颗粒进行了物相和形貌的表征。研究了SMZ在纳米Fe_3O_4和H_2O_2构成的非均相Fenton体系中的催化氧化特征,并考察了p H值、H_2O_2初始浓度及催化剂用量对SMZ催化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Fe_3O_4纳米颗粒呈微球形,具有很强的顺磁性,平均粒径约250 nm,能够有效地活化H_2O_2产生·OH并高效降解SMZ。在25℃,p H=3,Fe_3O_4用量为1. 0 g/L,H_2O_2浓度为5. 0μL/m L时,所建立Fe_3O_4-H_2O_2氧化体系能在5 min内几乎完全降解20 mg/L的SMZ。循环实验表明,所制备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实验结论可为水体中SMZ的去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Fe3O4纳米颗粒 磁性材料 磺胺甲恶唑 降解机制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粉尘健康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邱俊 苏正通 +1 位作者 吴代赦 李建龙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1期155-162,共8页
针对当前煤矿工人尘肺病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以及煤矿粉尘评价的不足等问题,本文根据影响煤矿粉尘危害的各种因素,从产尘的直接因素切入,确定客观因素、井下工序、作业人员、防降尘措施和监控体系五大类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 针对当前煤矿工人尘肺病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以及煤矿粉尘评价的不足等问题,本文根据影响煤矿粉尘危害的各种因素,从产尘的直接因素切入,确定客观因素、井下工序、作业人员、防降尘措施和监控体系五大类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权重评比的模型,并确定指标与分值的映射关系,对风险等级进行五个级别的划分,最终构建了一套综合内外因素的定量评价体系,并基于计算机语言开发配套软件。结果显示:评价系统在三组煤矿的评分差异显著,不同矿井粉尘危害等级不同,且等级划分与矿井实际粉尘现状相符,评价系统提供的决制支持客观且合理。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具有参考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矿尘评价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可以提高人们对煤矿粉尘危险程度的认识,促进煤矿做好粉尘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粉尘 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隔板改善滤筒脉喷清灰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艾子昂 吴泉泉 +3 位作者 孙燕 苏正通 李建龙 吴代赦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1年第4期384-391,共8页
针对目前除尘器滤筒脉冲清灰均匀性差、上部清灰不足的问题,研究了滤筒内水平设置气流隔板对脉喷清灰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CFD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设置气流隔板前后,滤筒内侧壁压力均表现为底部压力大而... 针对目前除尘器滤筒脉冲清灰均匀性差、上部清灰不足的问题,研究了滤筒内水平设置气流隔板对脉喷清灰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CFD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设置气流隔板前后,滤筒内侧壁压力均表现为底部压力大而顶部压力小。喷吹性能随隔板外径R的增大而增大,当隔板内径r、布置深度H或喷吹距离h增加时,喷吹性能表现为先增后减。在经验喷吹距离(h=250 mm)条件下R,r=105,45、120,45、120,603种尺寸隔板喷吹性能最好。在各自对应的最佳布置深度和喷吹距离时,3种尺寸隔板对应的喷吹强度较未设置隔板分别提升至1.53,1.83,2.11倍,喷吹均匀性提升至1.58,2.03,4.68倍。这对于改进滤筒脉喷清灰性能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尘器 脉冲清灰 清灰性能 气流隔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生物炭对活性污泥特性及脱氮除磷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季 周香琴 +4 位作者 罗枭 马志飞 吴代赦 陈龙 汪楚乔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3年第3期225-233,241,共10页
在中温(20~25℃)条件下,研究不同生物质原料在500℃热解温度下分别制得稻壳生物炭(RHB)、玉米秸秆生物炭(CSB)、鸡粪生物炭(CMB),投加至序批式反应器(SBR)中,探究了生物炭对SBR系统污泥特性和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强化... 在中温(20~25℃)条件下,研究不同生物质原料在500℃热解温度下分别制得稻壳生物炭(RHB)、玉米秸秆生物炭(CSB)、鸡粪生物炭(CMB),投加至序批式反应器(SBR)中,探究了生物炭对SBR系统污泥特性和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强化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使污泥稳定性增强,提高了污泥MLVSS,有利于微生物的增殖。相较于对照组K0,添加生物炭的组别有利于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含量的降低和污水出水水质改善。此外,生物炭还提高了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在RHB、CSB和CMB的组别中,EPS含量分别升高至114.20、118.17和113.37 mg·g^(-1),均显著高于K0,生物炭存在提高了EPS内PN/PS比值。通过对EPS测定三维荧光(EEM)分析可知,相较于K0,添加生物炭的活性污泥EPS中含有更多的芳香类、多芳香类蛋白和腐殖质类物质。生物炭的存在有效提高SBR系统对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生物炭存在的组别内出水总氮(TN)的质量浓度基本维持在9.14~13.6 mg·L^(-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生物炭 胞外聚合物 蛋白质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