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健脾消癥”和“六对论治”法探讨痛风石性痛风的辨治
1
作者
吴亭彧
张明珠
+2 位作者
罗铃潇
包乌吉斯古冷
孙鲁英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3期157-160,共4页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单钠晶体长期沉积引起的代谢性风湿病,可导致关节损伤并形成痛风石。孙鲁英教授认为,痛风石形成可归属于中医“癥瘕”范畴,其核心病机为“脾气虚损,浊瘀痹阻,渐成癥瘕”,治疗上提倡“健脾泄浊,化瘀消癥”。在此基础上...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单钠晶体长期沉积引起的代谢性风湿病,可导致关节损伤并形成痛风石。孙鲁英教授认为,痛风石形成可归属于中医“癥瘕”范畴,其核心病机为“脾气虚损,浊瘀痹阻,渐成癥瘕”,治疗上提倡“健脾泄浊,化瘀消癥”。在此基础上运用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的“六对论治”理论,采用辨病、辨证、分期、病证结合及病-证-症并重的中医临床思维,根据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及证型特点,综合应用健益脾气、化瘀消癥、清利湿热等治法。通过灵活调整用药方案,达到调和气血阴阳,恢复脏腑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痛风石
癥瘕
“六对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亭彧
陈晓瑶
李凤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第5版)和《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中,以“近视”“不能远视”“能近怯远”“近觑”为检索词。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建立标准化方药数据库,运用Ori...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第5版)和《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中,以“近视”“不能远视”“能近怯远”“近觑”为检索词。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建立标准化方药数据库,运用Origin 2022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运用Python 3.8.1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网络分析、k-modes聚类分析。结果纳入45首方剂,包含85味中药。方剂功效以补益肝肾和养心益智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药性以温、微寒、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肺、心经为主。高频药物共计18味,依次为茯苓、人参、远志等。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到8组药物组合。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将18味高频药物分为3类。结论中医古籍治疗近视以补益肝肾和养心益智为主,用药甘温平和,补而不滞,可为近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数据挖掘
PYTHON
组方用药规律
中医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健脾消癥”和“六对论治”法探讨痛风石性痛风的辨治
1
作者
吴亭彧
张明珠
罗铃潇
包乌吉斯古冷
孙鲁英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中西医结合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3期157-160,共4页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22-2-7074)
北京中医药大学新教师启动基金项目(2024-BUCMXJKY009)。
文摘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单钠晶体长期沉积引起的代谢性风湿病,可导致关节损伤并形成痛风石。孙鲁英教授认为,痛风石形成可归属于中医“癥瘕”范畴,其核心病机为“脾气虚损,浊瘀痹阻,渐成癥瘕”,治疗上提倡“健脾泄浊,化瘀消癥”。在此基础上运用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的“六对论治”理论,采用辨病、辨证、分期、病证结合及病-证-症并重的中医临床思维,根据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及证型特点,综合应用健益脾气、化瘀消癥、清利湿热等治法。通过灵活调整用药方案,达到调和气血阴阳,恢复脏腑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的治疗目的。
关键词
痛风
痛风石
癥瘕
“六对论治”
Keywords
Gout
Tophus
Mass
“Six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亭彧
陈晓瑶
李凤荣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眼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3]90号)。
文摘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第5版)和《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中,以“近视”“不能远视”“能近怯远”“近觑”为检索词。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建立标准化方药数据库,运用Origin 2022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运用Python 3.8.1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网络分析、k-modes聚类分析。结果纳入45首方剂,包含85味中药。方剂功效以补益肝肾和养心益智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药性以温、微寒、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肺、心经为主。高频药物共计18味,依次为茯苓、人参、远志等。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到8组药物组合。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将18味高频药物分为3类。结论中医古籍治疗近视以补益肝肾和养心益智为主,用药甘温平和,补而不滞,可为近视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近视
数据挖掘
PYTHON
组方用药规律
中医古籍
Keywords
Myopia
Data mining
Python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 rules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books
分类号
R778.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健脾消癥”和“六对论治”法探讨痛风石性痛风的辨治
吴亭彧
张明珠
罗铃潇
包乌吉斯古冷
孙鲁英
《中国医药导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
吴亭彧
陈晓瑶
李凤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