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3197v《曹氏归义军时期甘州使人书状》考释 被引量:8
1
作者 吴丽娱 杨宝玉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4期14-23,共10页
本文校录了P.3197v《曹氏归义军时期甘州使人书状》,认为书状中的陈愿成都督入奏即应是传世史书中记载的清泰二年(935)回鹘都督陈福海受命朝贡后唐一事,从而推断书状作者文端等系为处理清泰元年年底归义军入贡使梁幸德被害事件而于清泰... 本文校录了P.3197v《曹氏归义军时期甘州使人书状》,认为书状中的陈愿成都督入奏即应是传世史书中记载的清泰二年(935)回鹘都督陈福海受命朝贡后唐一事,从而推断书状作者文端等系为处理清泰元年年底归义军入贡使梁幸德被害事件而于清泰二年正月出使甘州,至一年多后作本状时才获得回鹘可汗不再残害沙州使者,并允许使者西回的承诺,文端等本欲西返,但十天后又因于阗使者事件再度陷入困境,只得派同来的氾某携带本书状先回去向时称“司空”的曹氏归义军第二任节度使曹元德汇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元德 梁幸德 文端甘州回鹘 竹卢温末 于阗 朝贡 河西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葬必执绋--唐代挽郎一角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丽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挽郎是皇家丧礼中的服务人员,本文通过新出墓志,扩展对这类人员的讨论。一方面说明挽郎在皇帝(后、太子)葬礼中的出现、活动和作用,从这一特殊角度观察皇帝丧礼的场景和需求;另一方面讨论挽郎作为门荫入仕的来源,及在参选减选和试判考... 挽郎是皇家丧礼中的服务人员,本文通过新出墓志,扩展对这类人员的讨论。一方面说明挽郎在皇帝(后、太子)葬礼中的出现、活动和作用,从这一特殊角度观察皇帝丧礼的场景和需求;另一方面讨论挽郎作为门荫入仕的来源,及在参选减选和试判考试方面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从而对门荫制度下的挽郎提供更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挽郎 皇家丧礼 执绋 门荫 减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析P.2945书仪的年代与曹氏归义军通使中原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丽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4-80,共7页
归义军政权在张氏和曹氏统治时期 ,始终谋求中原王朝对其的承认和支持。敦煌书仪中保存着大量归义军官员迎接、参见、谢贺、宴请唐朝和五代中原王朝来使的仪目和口头用语 ,并有不少反映当时具体事件的真实信函。但是学者们对一些书仪或... 归义军政权在张氏和曹氏统治时期 ,始终谋求中原王朝对其的承认和支持。敦煌书仪中保存着大量归义军官员迎接、参见、谢贺、宴请唐朝和五代中原王朝来使的仪目和口头用语 ,并有不少反映当时具体事件的真实信函。但是学者们对一些书仪或信件本身的年代、主属看法不一 ,由此影响到归义军与中原王朝来往的事实。本文试图通过P 2 945书仪形式和内容的再辨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归义军 敦煌历史 敦煌书仪 曹元深 灵武节度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唐《丧葬令》复原的再检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丽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97,共7页
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中保存有《丧葬令》一卷,为唐令的复原和唐宋丧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在已经复原唐《丧葬令》的基础上,既修正了个人校勘复原中的一些错误和疏漏,也对其中一些条目如丧事奏闻吊赠、明器、纛、外官殡殓... 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中保存有《丧葬令》一卷,为唐令的复原和唐宋丧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在已经复原唐《丧葬令》的基础上,既修正了个人校勘复原中的一些错误和疏漏,也对其中一些条目如丧事奏闻吊赠、明器、纛、外官殡殓调度、敛服、卤簿、赠官、谥号等的文字内容、标点断句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补充和商榷,以求对唐《丧葬令》的原貌作出更准确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令 唐宋丧葬制度 明抄本《天圣令》 唐《丧葬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高宗永隆元年文书中“签符”、“样人”问题再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丽娱 《敦煌学辑刊》 1991年第1期46-56,共11页
吐鲁番阿斯塔那一九一号墓出土的唐高宗永隆元年(680)文书中,曾出现了过去唐代史料中较为少见的“签符”、“样人”等名词。对此,我在《唐高宗永隆元年府兵卫士简点文书的研究》一文中曾试图给以解释。但当时考察史料既不够充分,所得之... 吐鲁番阿斯塔那一九一号墓出土的唐高宗永隆元年(680)文书中,曾出现了过去唐代史料中较为少见的“签符”、“样人”等名词。对此,我在《唐高宗永隆元年府兵卫士简点文书的研究》一文中曾试图给以解释。但当时考察史料既不够充分,所得之结论也就未免于草率粗疏。为了能进一步搞清此两词的真正含义以便对文书作出更准确的说明,我重新研读了有关史料,这里补充讨论如下.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身 唐高宗 吐鲁番文书 唐会要 史料 再探 吏部 户籍簿 州县官 府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唐五代书仪传播的一些思考——以中原书仪的西行及传播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丽娱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共14页
本文试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研讨敦煌书仪的制作与传入问题,分开元天宝、中晚唐和五代明宗的不同时段,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书仪进行讨论,发现这些书仪的传入并非带有随意性,而是有着特殊的背景和需要。除了必须的道路交通条件之外,其传入乃... 本文试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研讨敦煌书仪的制作与传入问题,分开元天宝、中晚唐和五代明宗的不同时段,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书仪进行讨论,发现这些书仪的传入并非带有随意性,而是有着特殊的背景和需要。除了必须的道路交通条件之外,其传入乃至制作都受到西北政局及地方证权与中央关系的影响。后唐明宗时传入的书仪尤有特征,它们既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又有具体的来源,是中原政权开发和拓展西部的产物。对书仪传播原因和来源的考察,不仅可以了解书仪传入的途径和方式,也能够了解书仪作为中原文化的组成向西部传递的特殊价值与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拓边 张议潮收复 后唐明 宗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016v《厶乙致令公状》考释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宝玉 吴丽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本文否定了P.3016v《厶乙致令公状》所言“人京奏事”即为梁幸德遇害那次朝贡活动的说法,认为状中所说的应是同光四年(926)到京的那次入贡:当初归义军节度使派出的是分别代表沙州和瓜州的两行使者,入贡后在与甘州回鹘朝贡使团一同西返... 本文否定了P.3016v《厶乙致令公状》所言“人京奏事”即为梁幸德遇害那次朝贡活动的说法,认为状中所说的应是同光四年(926)到京的那次入贡:当初归义军节度使派出的是分别代表沙州和瓜州的两行使者,入贡后在与甘州回鹘朝贡使团一同西返的归途中,甘州使团成员安千葙被回鹘人杀害,此事或牵涉到沙州使团中的小吏张员进,甘沙关系骤然微妙紧张,瓜州刺史慕容归盈遂于天成二年(927)前后致信曹议金以劝说调解.P.3016v书状即为该信多年后的抄件,可定名为《天成二年(927)慕容归盈致曹议金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议金 慕容归盈 梁幸德 安千葙 张员进 张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04咸通七年愿文与张议潮入京前夕的庆寺法会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宝玉 吴丽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2,共7页
通过校注P.3804正面所抄愿文,并结合P.3770《张族庆寺文》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认为这两件文书撰写于咸通七年八月,正值张议潮束身归阙前夕。此前数月张议潭逝于长安,唐廷遂频繁催促张议潮入京。张议潮只得在所建佛寺尚未完全竣工时,仓... 通过校注P.3804正面所抄愿文,并结合P.3770《张族庆寺文》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认为这两件文书撰写于咸通七年八月,正值张议潮束身归阙前夕。此前数月张议潭逝于长安,唐廷遂频繁催促张议潮入京。张议潮只得在所建佛寺尚未完全竣工时,仓促举办以庆祝寺院落成为名的法会。其深层目的,乃是在离开敦煌前夕炫耀己威,以稳定和拉拢人心。此两文便是为该法会而作,文中在称张议潮为司空的同时,又有多处称其为尚书,表明以往学界所持归义军首领获得新称号后即不再使用旧称号的观点,应予修正;在以称号为据为文书断代时,也应慎重考虑新旧称号交替并行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议潮 归义军 庆寺法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唐之际敦煌地方政权与中央关系研究——以归义军入贡活动为中心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宝玉 吴丽娱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76,共12页
本文主要根据P.3518v、P.2945、P.3931等敦煌文书,结合五代后梁后唐时期的中原形势,探讨了梁唐之际敦煌地区史的若干问题,论证了如下观点:张承奉曾派遣张保山于开平二至三年朝贡后梁,但其了解到的后梁政权局促乏力的真实情况却促成了敦... 本文主要根据P.3518v、P.2945、P.3931等敦煌文书,结合五代后梁后唐时期的中原形势,探讨了梁唐之际敦煌地区史的若干问题,论证了如下观点:张承奉曾派遣张保山于开平二至三年朝贡后梁,但其了解到的后梁政权局促乏力的真实情况却促成了敦煌西汉金山国的成立,金山国当成立于909年秋季;曹氏归义军始终未能成功朝梁,后唐建朝之际李存勖对地方势力的招引不遗余力,而后唐招诱使臣亲至沙州和灵武节度使的"保荐"终于促成了曹氏归义军的成功入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 归义军 金山国 后梁 后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992v书状与清泰元年及长兴元年归义军政权的朝贡活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宝玉 吴丽娱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年第1期15-28,共14页
本文在前贤对P.2992v所做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校录整理了该卷抄存的三通书状,认为前两状内容均与发生于清泰元年的梁幸德事件有直接关系,第三状则与之间接有关,故三状是归义军政权于事后为调查梁幸德事件而集抄。作者就此探究了与三状有... 本文在前贤对P.2992v所做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校录整理了该卷抄存的三通书状,认为前两状内容均与发生于清泰元年的梁幸德事件有直接关系,第三状则与之间接有关,故三状是归义军政权于事后为调查梁幸德事件而集抄。作者就此探究了与三状有关的归义军政权的两次朝贡活动的具体情况及归义军朝贡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992v 曹元德 梁幸德 归义军 甘州回鹘 朝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