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山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吴东浩 徐兆安 +1 位作者 王玉 高怡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7,共4页
分析了2010-2011年不同季节横山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个季节共采集到90种(属)浮游植物,蓝藻和硅藻在横山水库浮游植物季节性演替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太湖流域首次发现拟柱胞藻(Cylindrospermopsis sp.),夏季在... 分析了2010-2011年不同季节横山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个季节共采集到90种(属)浮游植物,蓝藻和硅藻在横山水库浮游植物季节性演替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太湖流域首次发现拟柱胞藻(Cylindrospermopsis sp.),夏季在水库成为优势种并引起水华,密度达到1.01×108个/L。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的横山水库为拟柱胞藻水华奠定了基础。作为生态入侵种,拟柱胞藻可以产生毒素,危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应加强监测和流域综合管理,防止拟柱胞藻水华扩散到流域内其它大型水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柱胞藻 横山水库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于浙江的2种归化植物
2
作者 陈坚波 吴东浩 +2 位作者 祝浩东 洪庆红 谢文远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报道了2种采自浙江的新归化植物,其中光萼甘薯Ipomoea cordatotriloba Dennst.var.torreyana(A.Gray)D.F.Austin为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华莲子草Alternanthera paronychioides A.St.-Hil.为华东归化植物新记录。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生... 报道了2种采自浙江的新归化植物,其中光萼甘薯Ipomoea cordatotriloba Dennst.var.torreyana(A.Gray)D.F.Austin为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华莲子草Alternanthera paronychioides A.St.-Hil.为华东归化植物新记录。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生境,指出了与相近类群的主要区别,并附有彩色照片。凭证标本藏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萼甘薯 华莲子草 归化植物 新记录 浙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种子植物资料增补(ⅩⅩⅠ)
3
作者 谢文远 王健生 +3 位作者 吴东浩 裘毅凡 梅旭东 马丹丹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8-102,共5页
根据文献查阅、模式标本考证、实地观察和形态解剖比较研究,讨论了竹根七属Disporopsis Hance的花部形态结构,明确了散斑竹根七Disporopsis aspersa(Hua)Engl.ex Diels与深裂竹根七D.pernyi(Hua)Diels的主要区别,确认了前者在浙江的分布... 根据文献查阅、模式标本考证、实地观察和形态解剖比较研究,讨论了竹根七属Disporopsis Hance的花部形态结构,明确了散斑竹根七Disporopsis aspersa(Hua)Engl.ex Diels与深裂竹根七D.pernyi(Hua)Diels的主要区别,确认了前者在浙江的分布;报道了浙江省特有种时珍兰S.pinguicula(Rchb.f.et S.Moore.)X.H.Jin,L.Q.Huang,W.T.Jin et X.G.Xiang的若干新分布点。同时报道了黄花刺茄Solanum rostratum Dunal在浙江的归化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分类修订 新记录 归化植物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湖泊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徐兆安 马桂芬 +2 位作者 吴东浩 王玉 高怡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2,共5页
2011年8月对内蒙古岱海、乌梁素海和呼伦湖3个典型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个湖泊共采集到浮游植物92种,隶属于6门、24科、47属,未采集到黄藻门和金藻门种类。岱海、乌梁素海和呼伦湖分别采集到浮游植... 2011年8月对内蒙古岱海、乌梁素海和呼伦湖3个典型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个湖泊共采集到浮游植物92种,隶属于6门、24科、47属,未采集到黄藻门和金藻门种类。岱海、乌梁素海和呼伦湖分别采集到浮游植物19种、55种和55种。岱海优势种为绿藻中的卵囊藻(Oocystis sp.),占浮游植物总密度的73%;乌梁素海和呼伦湖的优势种群均为蓝藻,但优势种不同,乌梁素海的优势种依次为颤藻(Oscillatoria sp.)、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和阿氏项圈藻(Anabaenopsis arnolodii),三者占到浮游植物总密度的76%;呼伦湖的优势种依次为点状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螺旋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和柔细束丝藻(Aphanizomenon issatschenkoi),三者占到浮游植物总密度的53%,反映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差异。3个湖泊均已达到富营养水平,部分指标超过V类水标准。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表明,Cd和CODMn是影响夏季岱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因子,TP和BOD5是乌梁素海的重要因子,浊度、DO、TN和pH等因子对呼伦湖的影响作用较大,其中浊度的影响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型湖泊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五里湖水生态修复效果分析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卫东 毛新伟 +1 位作者 吴东浩 林其彬 《水利发展研究》 2012年第8期60-63,共4页
2003年后,无锡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五里湖进行生态修复。2006年,无锡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一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本文通过太湖局水文水资源监测局实测数据和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对五里湖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总体效果进行了... 2003年后,无锡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五里湖进行生态修复。2006年,无锡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一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本文通过太湖局水文水资源监测局实测数据和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对五里湖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总体效果进行了评估。认为经过几年的治理,五里湖水体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由中度富营养化转变为轻度富营养化,藻类数量有所降低,浮游动物种类数上升,清洁水体指示种出现,沉水植物物种较丰富且覆盖率较高,鱼类、鸟类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五里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有所提高,水生态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 五里湖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演变与评价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红 陆志华 +4 位作者 李涛 徐进 陈芳斐 吴东浩 邵嫣婷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9期62-67,共6页
河湖健康评价是河湖管理的重要内容。太湖流域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系统梳理分析了2007年以来太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演变历程与评价实践,在分析太湖健康评价指标... 河湖健康评价是河湖管理的重要内容。太湖流域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系统梳理分析了2007年以来太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演变历程与评价实践,在分析太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1.0版、2.0版、3.0版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出下阶段工作建议,以期为太湖流域乃至国内外其他类似地区河湖健康评价研究及实践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河湖健康 评价指标 幸福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健康评价体系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吴东浩 朱玉东 +2 位作者 王玉 徐兆安 虞寅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3,共3页
2010年水利部发布《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价技术文件》,并在全国开展河湖健康评价试点工作。依据技术文件中的评价体系(简称"试点评价体系")对太湖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将评价结果与基于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建立的专门用于太湖健... 2010年水利部发布《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价技术文件》,并在全国开展河湖健康评价试点工作。依据技术文件中的评价体系(简称"试点评价体系")对太湖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将评价结果与基于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建立的专门用于太湖健康状况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简称"综合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点评价体系在太湖具备良好的适用性,2011年太湖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是现阶段太湖处于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评价 体系 比较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环保化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东浩 《中国标准化》 2017年第3X期138-,140,共2页
本文将从节能环保化对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重要意义出发,对当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节能环保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希冀给予广大建筑装饰装修企业一些帮助。
关键词 节能环保 建筑 装饰 装修 工程施工 现状分析 措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植物区系新资料(Ⅲ) 被引量:2
9
作者 颜福彬 谢文远 +3 位作者 王军峰 吴东浩 陈贤兴 陈征海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80-85,共6页
在编撰《浙江植物志》(新编)过程中,通过野外调查、模式标本检查和分类学文献研究等方法,在浙江维管植物分类方面取得了若干新发现:(1)报道了3个分布新记录,其中耳形瘤足蕨Plagiogyria stenoptera(Hance)Diels和凹萼清风藤Sabia emargin... 在编撰《浙江植物志》(新编)过程中,通过野外调查、模式标本检查和分类学文献研究等方法,在浙江维管植物分类方面取得了若干新发现:(1)报道了3个分布新记录,其中耳形瘤足蕨Plagiogyria stenoptera(Hance)Diels和凹萼清风藤Sabia emarginata Lecomte为华东分布新记录,武夷唐松草Thalictrum wuyishanicum W.T.Wang et S.H.Wang系浙江分布新记录;文献记载浙江产西南唐松草T.fargesii Franch.ex Finet et Gagnep.系武夷唐松草之误定;(2)将薄叶细辛Asarum leptophyllum Hayata降级组合为尾花细辛的变型A.caudigerum Hance f.leptophyllum(Hayata)W.J.Wu,J.F.Wang et Z.H.Chen;(3)描述了粉花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 Hance f.amoena D.H.Wu,X.D.Mei et Z.H.Chen、粉花马醉木Pieris japonica(Thunb.)D.Don ex G.Don f.rubra F.B.Yan,G.Y.Li et Z.H.Chen 2个新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植物区系 新记录 新变型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粉煤灰预制条板成型工艺及与框架连接方法研究
10
作者 吴东浩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9期112-118,共7页
在总结秸秆粉煤灰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轻质墙体条板工程应用中的问题,考虑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提出秸秆粉煤灰预制条板结构。对条板生产工艺及成型质量进行分析,开展条板承载性能试验,通过对预制条板进行有... 在总结秸秆粉煤灰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轻质墙体条板工程应用中的问题,考虑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提出秸秆粉煤灰预制条板结构。对条板生产工艺及成型质量进行分析,开展条板承载性能试验,通过对预制条板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不同板长对预制条板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预制条板细部构造及连接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基于墙板整体连接构造提出相关构造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粉煤灰预制条板具有良好的抗弯承载性能,且开裂状态到极限状态之间存在较大的缓冲空间,有利于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粉煤灰 条板 预制 连接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技术研究与系统仿真
11
作者 吴东浩 《中国高新科技》 2018年第17期90-92,共3页
文章对无线局域网物理层上下行链路的基本结构进行介绍,对其传输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采用Matlab软件对物理层的系统级链路进行仿真研究,对卷积编码下旋转调制和传统QAM调制的性能进行比较,对于无线局域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物理层 编码 调制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夏季不同类型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爱春 徐兆安 吴东浩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7,共5页
2010年9月对太湖不同类型湖区31个站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0种浮游植物,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物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所有站点都有微囊藻出现,微囊藻是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的数量单一优势种,导致31个... 2010年9月对太湖不同类型湖区31个站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0种浮游植物,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物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所有站点都有微囊藻出现,微囊藻是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的数量单一优势种,导致31个站点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值都较低。在环境变量的作用下,31个站点被分为3种类型,即草型湖区(组Ⅰ)、藻型湖区(组Ⅱ)和五里湖(组Ⅲ)。草型湖区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浮游植物密度和营养盐浓度较低,总磷(TP)浓度极显著低于藻型湖区(t=-3.84,P=0.00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囊藻密度随着悬浮物(SS)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太湖生态修复应以降低水体悬浮物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为目标,为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的培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草型湖区 藻型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大量堆积、死亡与黑水团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6
13
作者 沈爱春 徐兆安 吴东浩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2,共5页
经过多年治理,太湖水环境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大部分湖区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夏季水华很严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诱发黑水团。2011年8月28日至9月27日在太湖梅梁湖杨湾水域进行为期1个月的原位蓝藻堆积围隔试验,分析蓝藻大量堆... 经过多年治理,太湖水环境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大部分湖区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夏季水华很严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诱发黑水团。2011年8月28日至9月27日在太湖梅梁湖杨湾水域进行为期1个月的原位蓝藻堆积围隔试验,分析蓝藻大量堆积、死亡过程中水体关键环境要素的变化趋势,并基于试验结果初步分析了其与黑水团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蓝藻积聚死亡会导致水体处于缺氧状态,水体溶解氧浓度基本在0.2mg/L上下波动;同时,水体主要营养盐浓度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TN、NH4+-N和TP浓度最高值分别为初始值的16、48和46倍。高温时段打捞水体表面积聚的蓝藻是防止蓝藻死亡进一步恶化环境的有效措施。蓝藻死亡的同时会促进致黑物质的产生,丰富的有机污染底泥的参与对于黑水团的形成有决定作用,但形成典型的黑水团需要一定水平的风浪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堆积 死亡 黑水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原位围隔中水深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刁若贤 徐兆安 吴东浩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47,共5页
2015年6月15日至7月27日,在太湖北部湖湾原位围隔中,通过盆栽试验方法,利用不锈钢架,采用湖泥培养的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进行为期45 d的原位试验。试验共设置3个水深梯度,分别为1.0 m、1.5 m和2.0 m,依次记为D_1、D_2、D_3;将试... 2015年6月15日至7月27日,在太湖北部湖湾原位围隔中,通过盆栽试验方法,利用不锈钢架,采用湖泥培养的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进行为期45 d的原位试验。试验共设置3个水深梯度,分别为1.0 m、1.5 m和2.0 m,依次记为D_1、D_2、D_3;将试验架顶部固定在围隔的浮体上,通过上下浮动保持试验水深,观测苦草在不同水深梯度下生长指标的变化,分析水深对苦草生长的影响,探究苦草在太湖北部湖湾生长的适宜水深。结果表明,不同水深围隔间的总氮、总磷浓度和蓝藻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水深是影响苦草生长的关键因子,不同水深梯度下苦草的成活率、分蘖数和平均叶长等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苦草的成活率随水深增加明显降低,1.0 m水深苦草的成活率与其他2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第7天,3个水深处理组苦草的成活率分别为91%、30%和27%;第28天,3组成活率依次降至64%、9%和5%。试验前期,苦草的平均叶片长度随水深增加而减小,试验后期D_1组苦草叶片出现断裂现象,试验第14~28天,D_1组苦草平均叶长由10.3 cm缩短到4.46 cm,缩减了57%。1.0 m水深苦草有分蘖出现,1.5 m和2.0 m均未出现分蘖现象。1.0 m以内湖滨带较适合太湖北部湖湾苦草的恢复重建,但需借助消浪桩和软围隔等措施降低风浪和蓝藻水华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水深 原位试验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X回声探测仪在太湖沉水植物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兆安 吴东浩 王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5-18,共4页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沉水植物分布及变化对于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现有沉水植物调查方法的不足和介绍DT-X多功能回声探测仪的相关功能及国外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太湖应用该仪...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沉水植物分布及变化对于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现有沉水植物调查方法的不足和介绍DT-X多功能回声探测仪的相关功能及国外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太湖应用该仪器开展沉水植物调查可能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并选择断面对该仪器开展了试验性应用。结果表明,仪器调查结果与人工样方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应用DT-X回声探测仪在太湖开展沉水植物调查具有一定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学 DT-X回声探测仪 沉水植物调查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兰科新记录——广东异型兰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坚 王健生 +2 位作者 林魏岐 梅旭东 吴东浩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71-73,共3页
报道了兰科Orchidaceae异型兰属Chiloschista Lindl.广东异型兰Ch. guangdongensis Z. H. Tsi在浙江的新分布。对该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凭证标本和活体照片。
关键词 广东异型兰 异型兰属 兰科 新记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种子植物资料增补(ⅩⅩ)
17
作者 王军峰 钟建平 +3 位作者 梅旭东 吴东浩 刘西 谢文远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33-136,共4页
报道了浙江种子植物3个分布新记录,其中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G.Don)Exell系浙江归化新记录;细茎母草Lindernia pusilla(Willd.)Bold.系华东分布新记录;薄叶马蓝Strobilanthes labordei H.Lév.系浙江分布新记录。同时,对《浙... 报道了浙江种子植物3个分布新记录,其中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G.Don)Exell系浙江归化新记录;细茎母草Lindernia pusilla(Willd.)Bold.系华东分布新记录;薄叶马蓝Strobilanthes labordei H.Lév.系浙江分布新记录。同时,对《浙江植物志(新编)》记载庆元产四籽马蓝S.tetrasperma(Champ.ex Benth.)Bruce给予纠正,系薄叶马蓝之误定。凭证标本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新记录 分类修订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