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化CSIRO双温补偿方法的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远 刘子斌 +3 位作者 乔兰 付双双 王茜 吴世兵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6,共9页
围岩应力扰动是引起工程失稳、破坏的直接因素,目前针对应力扰动的获取尚无有效手段和技术。随着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的发展,对扰动应力监测成为深地课题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基本理论,提出双温度补... 围岩应力扰动是引起工程失稳、破坏的直接因素,目前针对应力扰动的获取尚无有效手段和技术。随着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的发展,对扰动应力监测成为深地课题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基本理论,提出双温度补偿技术,研发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并在工程现场实现对岩体扰动应力的实时监测。针对长期监测中环境温度影响过大、供电不稳、采集通道调平范围小等不足,研发了断电续采型数字化采集电路。基于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基本理论和完全温度补偿技术原理,提出采集电路的双温度补偿方法,并用该方法对采集电路进行室内标定。考虑应力监测环境特点,设计了岩体近开挖面测点应变片布片方案,并基于地应力测量原理推导了测量应变与应力的关系公式。断电续采型数字化采集电路的研发,实现了调平通道大范围量程的原位同步温度监测,克服了常规采集电路供电不稳造成的监测数据无法接续的问题,室内试验测定断电20 d数据连续性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根据室内标定数据,双温度补偿方法有效地剔除温度变化对监测系统监测精度的影响,并针对岩体边坡和地下硐室两种不同工程环境设计研发出相应的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现场应用显示,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充分体现了断电续采和双温度补偿方法的优势,通过应变与应力关系式计算得出的结果显示,系统能对岩体扰动应力实现有效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包体 完全温度补偿 应力长期监测 双温度补偿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世兵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29期162-163,共2页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是公路施工建设的重要技术,其施工的工艺以及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深入进行研究。当前,相关施工技术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下穿隧道工程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相关...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是公路施工建设的重要技术,其施工的工艺以及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深入进行研究。当前,相关施工技术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下穿隧道工程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施工的水平,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要求,为交通系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下穿既有高速公路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心包体应变计的扰动应力云监测系统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天宇 李远 +2 位作者 秦志暄 吴世兵 刘子斌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0期96-105,共10页
扰动应力是导致地下工程岩体破坏失稳的原因,扰动应力监测岩体工程稳定性及地下结构应力状态的及时反馈,为地下结构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目前,扰动应力监测使用电磁辐射技术或微震测试技术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测量精度;钻孔应力监测技术... 扰动应力是导致地下工程岩体破坏失稳的原因,扰动应力监测岩体工程稳定性及地下结构应力状态的及时反馈,为地下结构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目前,扰动应力监测使用电磁辐射技术或微震测试技术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测量精度;钻孔应力监测技术又受到设备长期供电、数据采集复杂等因素制约。本文基于数字化完全温度补偿型的空心包体监测应变计,优化岩石力学实时扰动应力计算方法,通过研发并构建扰动应力云监测系统,实现了对金川镍矿二矿区1150 m水平有轨联络道实验洞段的线上扰动应力长期监测。近416 d的应力监测数据表明,该系统数据传输稳定,系统运行过程稳定可靠,实现了远程云端长期采集和数据传输,提高了扰动应力监测的效率,为后续其他项目中应力测量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实时入网上传提供接口和平台。研究方法和监测方案对同类型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应力 岩体工程稳定性 空心包体 应力监测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