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垂直模式的民主尚贤制--对读者评论的回应 被引量:2
1
作者 贝淡宁(撰) 吴万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39,163,164,共9页
无论是从历史背景、国民素质还是国家规模来看,我们都应该用由"基层民主、上层尚贤、中间可进行政治实验"的"垂直民主尚贤制"理想来评价中国的政治现实。中国已经形成了诸如集体领导、任期制和年龄限制等制度,来弥... 无论是从历史背景、国民素质还是国家规模来看,我们都应该用由"基层民主、上层尚贤、中间可进行政治实验"的"垂直民主尚贤制"理想来评价中国的政治现实。中国已经形成了诸如集体领导、任期制和年龄限制等制度,来弥补政治尚贤制合法性不足、体系僵化、滥用权力的缺陷。相反,高层的选举民主将破坏"垂直民主尚贤制"的优势。非选举形式的政治参与如监督政府的权利、提供建议的权利,则能够帮助满足体制外具有公共服务精神的人的愿望。毛泽东革命时代的"群众路线"和道家对尚贤的批判,能够帮助改善尚贤制在体制外群体中的合法性,帮助基层民众获得参与政治的场地,帮助精英对群众的需要作出更加积极的回应,帮助赋予得到社会尊重的其他生活方式以合法性,让政治尚贤制的"失败者"也能够看到生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尚贤制 民主 儒家 道家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利润的教育,为了自由的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玛萨·诺斯鲍姆 吴万伟() 刘培(校)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共5页
本文简要对比了两种教育,即为了经济富裕的教育和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作者指出,因为迫切追求利润,对民主未来非常重要的价值正面临丧失之虞。如果教育真的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增长和个人财富增加的话,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想... 本文简要对比了两种教育,即为了经济富裕的教育和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作者指出,因为迫切追求利润,对民主未来非常重要的价值正面临丧失之虞。如果教育真的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增长和个人财富增加的话,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就绝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了经济富裕的教育 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 公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政治学的失败:年轻人和高等教育的危机 被引量:6
3
作者 亨利·吉鲁 吴万伟()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3,共6页
本文探讨新自由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对美国社会和高等教育造成的危害。经济达尔文主义信徒在国内国外发起了两场战争,一场是反社会福利的战争,一场是反高等教育的战争,前者是为了让有钱有势者彻底控制社会财富和收入,后者则是通过文化... 本文探讨新自由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对美国社会和高等教育造成的危害。经济达尔文主义信徒在国内国外发起了两场战争,一场是反社会福利的战争,一场是反高等教育的战争,前者是为了让有钱有势者彻底控制社会财富和收入,后者则是通过文化机制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两者相互协作旨在把社会问题的价值观贬低为政治思想的荒原。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不满现状的年轻人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反社会国家的战争 反高等教育的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研讨会——教育问题和批判性思考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伯伊安·曼切夫 吴万伟() 刘培(校)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6,41,共4页
经过了10年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即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后,高等教育改革更多成了令人担忧而不是值得庆祝的事。这些改革表现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政策中清晰可见的狭隘功利性转向。作者在对知识的实用性简约的... 经过了10年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即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后,高等教育改革更多成了令人担忧而不是值得庆祝的事。这些改革表现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政策中清晰可见的狭隘功利性转向。作者在对知识的实用性简约的哲学批判中,把大学定义为"无条件政治性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政策 功利性转向 批判性思考 知识的实用性简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术出版不平等 被引量:3
5
作者 查德·维尔蒙 安德鲁·派普尔 吴万伟()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在大学内外的知识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学术出版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作者以四大著名人文期刊过去45年发表的5500篇论文为依据,试图揭示大学的名望和赞助人体系如何塑造思想空间,阐明这种影响是需要遵守的规范还是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表... 在大学内外的知识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学术出版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作者以四大著名人文期刊过去45年发表的5500篇论文为依据,试图揭示大学的名望和赞助人体系如何塑造思想空间,阐明这种影响是需要遵守的规范还是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人文出版体系中存在显著的权力不平等关系,从前的学术赞助人体系和文化、社会资本体系在现代大学依然存在。论文还简要描述了出版实践与现代研究型大学演化史的关系。现在到了重新设计学术影响力评估方法的时候,以体现多样性和新颖性,为学术交流创造更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模式 学术不平等 机构关系 性别 名望 知识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