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以台江县为线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一文 《贵州文史丛刊》 2004年第1期63-65,87,共4页
关键词 台江县 苗族文化 民族文化 多样性 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是勤快人 观念不一 境况两样
2
作者 吴一文 《农技服务》 2004年第9期9-9,共1页
关键词 剑河县 胡英忠 邰老三 勤劳致富 商品经济观念 商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自称新释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一方 吴一文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苗族先民 布依族 黔东南 “人” “蛮” 汉语音译 中央民族大学 汉文献 苗族史诗 格雷夫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女性外阴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4
作者 叶文正 李词娟 +3 位作者 吴一文 王珊珊 王兰 方木平 《安徽医学》 2018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观察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女性外阴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20例女性外阴复发性C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 目的观察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女性外阴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20例女性外阴复发性C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接受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次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再次复发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00%,水肿发生率为41.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次复发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女性外阴复发性CA的治愈率高,再次复发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且患者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CO2激光 光动力 尖锐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箫玉笛与玉屏箫笛
5
作者 吴一文 《贵州文史丛刊》 1987年第4期89-,共1页
玉屏的箫笛是我省著名的民族手工艺品,近年来有不少文章就其历史和现状作过较详细的介绍。但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使人有牵强附会之感。如《祖国之最·玉屏古箫奏新曲》一文中说:“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就曾作过《江上吟》诗一首:‘... 玉屏的箫笛是我省著名的民族手工艺品,近年来有不少文章就其历史和现状作过较详细的介绍。但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使人有牵强附会之感。如《祖国之最·玉屏古箫奏新曲》一文中说:“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就曾作过《江上吟》诗一首:‘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这玉箫就是指的玉屏箫。”又如《可爱的贵州》第20页中说:“……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中的玉笛就是玉屏箫笛呢.”以上两书的作者认为李白诗中的“玉箫”“玉笛”就是玉屏的箫笛,这是仅在玉屏的“玉”字上作文章,并没有考究“玉屏”建置的历史和玉箫、玉笛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诗人李白 玉屏箫笛 李白诗 沙棠 使人 民族手工艺品 春夜洛城闻笛 玉屏县 李太白 诗林广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我见——与吴行中先生商榷
6
作者 吴一文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第2期80-,共1页
我是一个高中学生,最近拜读了吴行中先生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解》(以下简称《吴文》见《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一期)一文,受益不浅。但我觉得某些地方尚值得商榷,特抒己见,就正于吴老及文史界诸前辈。吴文认为“不毛”即缅甸境... 我是一个高中学生,最近拜读了吴行中先生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解》(以下简称《吴文》见《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一期)一文,受益不浅。但我觉得某些地方尚值得商榷,特抒己见,就正于吴老及文史界诸前辈。吴文认为“不毛”即缅甸境内的“八莫”。让我们首先考察“八莫”的地理位置:东经7°20′许,北纬24°10′许。然后看《华阳国志校注·华阳国志南中志疆域示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行 华阳国志 贵州文史丛刊 南中志 八莫 刘琳 最高统治者 巴蜀书社 转音 永昌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基因突变与中国汉族人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叶文正 王珊珊 +3 位作者 李词娟 吴一文 刘汉忠 方木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3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BRAF基因突变与中国汉族人皮肤恶性黑素瘤临床表型和病理的关系。方法37例中国汉族人皮肤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42例中国汉族人皮肤非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以及80例中国汉族人色素痣的石蜡包埋组织,利用PCR扩增和Stenger测序方法对... 目的研究BRAF基因突变与中国汉族人皮肤恶性黑素瘤临床表型和病理的关系。方法37例中国汉族人皮肤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42例中国汉族人皮肤非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以及80例中国汉族人色素痣的石蜡包埋组织,利用PCR扩增和Stenger测序方法对BRAF基因11、15外显子进行测序。结果37例肢端恶性黑色瘤患者中有7例发生BRAF基因15外显子的V600E突变,突变率为18.92%;42例非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中有17例发生BRAF基因15外显子的V600E突变,突变率为40.48%;80例色素痣患者中有5例发生BRAF基因15外显子的V600E突变,突变率为6.25%,未检测出其他突变点及11外显子突变。肢端恶性黑色瘤、非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色素痣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部位、溃疡情况、Breslow厚度以及临床分期恶性黑素瘤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恶性黑素瘤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个临床表型及病理特点和BRAF基因突变有关。结论中国汉族人皮肤非肢端恶性黑素瘤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且主要位于15外显子V600E突变,色素痣也可以检出少量突变,BRAF基因突变和黑素瘤患者年龄、部位、溃疡、Breslow厚度及临床分期有关,和性别无关,检测结果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基因 突变 中国汉族人 恶性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