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太平经》对两汉孝道的改造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吕锡琛 周山东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太平经》在两汉孝道逐渐走向纲常化、片面化、绝对化之际,通过吸取并提升传统孝道中的生命关怀因素,以图克服两汉孝道轻忽生命、压抑人性、权责失衡的偏颇;把尽孝与道教"长寿成仙"的宗教信仰相结合,以"神道设教"... 《太平经》在两汉孝道逐渐走向纲常化、片面化、绝对化之际,通过吸取并提升传统孝道中的生命关怀因素,以图克服两汉孝道轻忽生命、压抑人性、权责失衡的偏颇;把尽孝与道教"长寿成仙"的宗教信仰相结合,以"神道设教"的方式标举孝道信仰;独创"承负说"以改造传统的善恶报应观,完善道德赏罚机制;提出"身神论"以补充神灵监督说,强化道德赏罚的权威性。《太平经》的改造不仅有助于两汉孝道的合理化,且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两汉孝道 改造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的道德教化思想简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吕锡琛 龙振军 《船山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所谓道德教化,是指道德上的先觉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通过官教或身教等多种方式对其他人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将这些准则和要求纳入自身的道德品质结构,实现向善弃恶变化的一种活动。长期以来,人们较注重对于儒家的道德... 所谓道德教化,是指道德上的先觉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通过官教或身教等多种方式对其他人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将这些准则和要求纳入自身的道德品质结构,实现向善弃恶变化的一种活动。长期以来,人们较注重对于儒家的道德教化思想研究,而认为道家主张“绝仁弃义”,“行不言之教”,因而不提倡道德规范,不要进行道德教化。这些误解妨碍着人们全面地理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道家思想,不利于我们发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化 柔弱不争 道家思想 道德规范 抱朴守真 人际交往 统治者 “绝仁弃义” 道德教育 道德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帝内经》中的科学精神 被引量:2
3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2001年第4期83-86,共4页
成书于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科学精神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阴阳为万物之纲纪”的理性精神;二、“拘于鬼神者不可言至德”的无神论;三、“无道行私,必得夭殃”的客观求实信念;四、“审证求因”、“观于冥冥”的... 成书于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科学精神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阴阳为万物之纲纪”的理性精神;二、“拘于鬼神者不可言至德”的无神论;三、“无道行私,必得夭殃”的客观求实信念;四、“审证求因”、“观于冥冥”的求索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人本哲学 人力资源 管理 开发利用 企业 员工利益 员工忠诚度 文化影响力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敦颐对道家道教思想的吸收——以《通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2017年第6期78-81,共4页
周敦颐深化了唐代以来儒释道合流的趋势,在《通书》中进一步沿着《太极图说》的思路,在自然、社会和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对道家道教思想进行吸收和融会。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气生万物的生成论;顺化、至公的治国论;无欲主静的修... 周敦颐深化了唐代以来儒释道合流的趋势,在《通书》中进一步沿着《太极图说》的思路,在自然、社会和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对道家道教思想进行吸收和融会。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气生万物的生成论;顺化、至公的治国论;无欲主静的修养论。周敦颐突破了韩愈排佛非道的狭隘陋见,正是这种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成就了他开创理学的一代伟业。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开拓创新的今天,这种博采众长的精神,彰显出非同寻常的现代意义和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通书 道家 兼收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教女丹修炼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2014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在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却在理论和修炼等多个角度彰显出尊重女性和男女平等的观念;道教女丹修炼将道德修养置于首要地位,强调止念调心、打破情关,跳出欲海、谨守女戒,不违坤道,在顺应女性之性别特征的基础上立身处世,... 在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却在理论和修炼等多个角度彰显出尊重女性和男女平等的观念;道教女丹修炼将道德修养置于首要地位,强调止念调心、打破情关,跳出欲海、谨守女戒,不违坤道,在顺应女性之性别特征的基础上立身处世,完善人生,进而"护国救民"、"救世人疾苦",这些主张不仅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难能可贵,对于追求自我完善的现代女性亦富有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女丹修炼 伦理规范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先贤对诚信道德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2005年第3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诚信道德 伦理价值 信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曾钊新教授的治学特色及其启示
7
作者 吕锡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3,共4页
曾钊新教授是当代中国极富原创性的伦理学家。虽然他已驾鹤西去,但他的思想智慧和治学精神却流芳后世,惠泽学林!回首往事,思念如潮。初识曾老是1982年11月在衡阳召开的全国王船山学术研讨会上,那是一次高规格的船山学术会议,张岱年、冯... 曾钊新教授是当代中国极富原创性的伦理学家。虽然他已驾鹤西去,但他的思想智慧和治学精神却流芳后世,惠泽学林!回首往事,思念如潮。初识曾老是1982年11月在衡阳召开的全国王船山学术研讨会上,那是一次高规格的船山学术会议,张岱年、冯契、张立文、方克立、方立天、萧萐父、唐名邦、冯天瑜等诸位大师皆莅临会议发表高论,在名家云集的大家之中,曾钊新这位清雅俊朗的中年学者关于船山人性论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地吸引了我。学界朋友告我,曾老师不仅对船山的人性论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就人性问题在《哲学研究》上发表过精彩论文,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他求真的精神和勇气更让我平添了肃然起敬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天瑜 曾钊新 《哲学研究》 思想智慧 伦理学家 张立文 人性问题 流芳后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与中华民族的崇俭抑奢思想
8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CSSCI 1994年第2期200-211,共12页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主要道德规范之一,崇俭抑奢一直是人们奉行的行为准则,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无数有识之士从各种角度论述了这一行为准则的重要意义。在中国人民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这一思想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暗然失色,相反,从近年...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主要道德规范之一,崇俭抑奢一直是人们奉行的行为准则,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无数有识之士从各种角度论述了这一行为准则的重要意义。在中国人民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这一思想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暗然失色,相反,从近年来人们对它的忽略造成的恶果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它的价值。因此,本文拟对中国历史上崇俭抑奢思想进行一番清理,以期从中吸取启发和教益,这对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个人道德修养 根本法则 训俭示康 直道而行 道藏要籍选刊 唐太宗李世民 社会道德风尚 道教学者 唐太宗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对道家伦理思想的扬弃
9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CSSCI 1993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道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它的深刻烙印。由于道家的一些思想概念较为抽象,易产生歧义,因此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其支流有清有浊;
关键词 道家伦理思想 思想概念 节操观 自然无为 老子思想 仁义礼智 道德修养 无欲 保身 天地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船山的问题意识来研究船山学
10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2005年第4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船山学研究 问题意识 中西方哲学 船山思想 学术范式 内心世界 王船山 中国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山礼学研究的新视野——评《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11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2014年第3期148-148,共1页
力祥博士长期从事船山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延续博士论文的研究,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2014年3月版),是陈力祥博士新近思考船山思想、与船山神交的一部力作。... 力祥博士长期从事船山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延续博士论文的研究,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2014年3月版),是陈力祥博士新近思考船山思想、与船山神交的一部力作。该成果获得了第50批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资助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获此殊荣,实乃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理想 王船山 礼学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和谐 国家社科基金 博士论文 船山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太祖朱元璋对《道德经》的诠释
12
作者 吕锡琛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30-35,共6页
作为从社会底层崛起的帝王,朱元璋对《道德经》的诠释彰显出鲜明的经世致用特征,且带有浓厚的“视域的融合”意味。他对《道德经》的诠释不仅包含“理解”“解释”,而且还可与相关史实结合,考察其经典诠释所体现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这... 作为从社会底层崛起的帝王,朱元璋对《道德经》的诠释彰显出鲜明的经世致用特征,且带有浓厚的“视域的融合”意味。他对《道德经》的诠释不仅包含“理解”“解释”,而且还可与相关史实结合,考察其经典诠释所体现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这两个诠释学要素。朱元璋对《道德经》的诠释颇有特色:从律己重民向度展开的异向诠释,将老子崇俭抑奢、率先垂范等主张践行于政治生活之中;转换行为主体的诠释,将文本中对“道”的创生、无为的功用等哲学问题的阐发转向了对政治活动中政治主体的道德行为和伦理关系的设计;又从政治实践层面更深入地诠释了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等主张;而拓展了警示对象的诠释更包含了对帝王和臣民各阶层的告诫和规范,透露出对篡位者的警惧和防范,且使老子的告诫更具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朱元璋 经典诠释 诠释学 视域的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行政管理伦理思想管窥
13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2003年第2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王船山 行政管理伦理 政治制度 行政权力 民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船山思想的意义治疗蕴涵
14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在社会转型、信息量猛增、竞争激烈的当代中国,心理失衡、意义失落、焦虑、浮躁等负面心理不时在困扰着国人。如何获得人生的意义,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心理健康?这成为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方面,遭遇故国败亡的大祸且身处穷乡僻壤的船... 在社会转型、信息量猛增、竞争激烈的当代中国,心理失衡、意义失落、焦虑、浮躁等负面心理不时在困扰着国人。如何获得人生的意义,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心理健康?这成为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方面,遭遇故国败亡的大祸且身处穷乡僻壤的船山先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理论勇气,力挽狂澜,立志"纠风俗、正人心",致力于民族文化建设的千秋大业,呕心沥血,艰苦卓绝,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进一步发掘船山经历亲践实履而阐发和总结的安身立命智慧,将其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不仅能为中国人的心理保健、心理治疗提供营养,促进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将为全人类的健心疗心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思想 意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子》自然观:继承和超越——《淮南子》与先秦道家自然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劭廉 吕锡琛 《船山学刊》 200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淮南子》兼综儒墨道法阴阳诸家,却以“道”为归,故其自然观在与先秦道家思想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明显具有理论的独创性。它一方面向我们敞开了一个万事万物各适其性、和谐流转的世界图景与生活画卷,另一方面,它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又证成... 《淮南子》兼综儒墨道法阴阳诸家,却以“道”为归,故其自然观在与先秦道家思想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明显具有理论的独创性。它一方面向我们敞开了一个万事万物各适其性、和谐流转的世界图景与生活画卷,另一方面,它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又证成了精神之维的创造性与能动性,为人类立足于自己的感性实践活动来追问存在的方式与意义提供了新的认识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道家思想 自然观 主体意识 先秦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栻德治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英旋 吕锡琛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2期97-99,共3页
理学家张栻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继承发展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政治和道德的密切关系,提出德主刑辅,勤政爱民的治国方略,主张通过践履躬行、居敬主一的道德修养方法,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这些思想对于我... 理学家张栻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继承发展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政治和道德的密切关系,提出德主刑辅,勤政爱民的治国方略,主张通过践履躬行、居敬主一的道德修养方法,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以德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德主刑辅 勤政肃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集千古之智——论方以智的治学主张和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刊》 CSSCI 1992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他在哲学、文学、数学、医学、物理学、音韵、训诂、天文、历法、地理诸方面,都深有造诣,是这一时期罕见的通才。方氏的学术成就,与其独特的治学主张有着密切的联系。方氏在治学问题上。
关键词 方氏 郯子 象数 独放异彩 方中通 通几 三教合一 质测 儒释道 儒家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山重义轻利思想的积极意义
18
作者 吕锡琛 《船山学报》 1985年第2期34-39,共6页
青年论坛重义轻利思想是儒家倡导的基本道德之一.它之所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道德原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它曾经起过一些进步作用.但建国以来,学术界的多数同志却把它视为完全消极的东西而加以否定,我觉得这失之持平,认... 青年论坛重义轻利思想是儒家倡导的基本道德之一.它之所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道德原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它曾经起过一些进步作用.但建国以来,学术界的多数同志却把它视为完全消极的东西而加以否定,我觉得这失之持平,认为应该在批判它所包含的封建糟粕的同时,也对它的积极因素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王船山比他的先哲更为主张重义轻利,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重义轻和思想的社会政治意义。本文试就这方面作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封建糟粕 道德原则 青年论坛 君臣之义 民族大义 政治生活 道德论 刘子勋 一无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