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温抗盐共聚物AMPS/AM/AMC_(14)S的合成 被引量:12
1
作者 吕茂森 李季 +3 位作者 王中华 岳陆 张辉 黄弘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用引发聚合方法合成了AMPS/ AM/ AMC14S 三元共聚物。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总浓度10 % —15 % ,AMC14S浓度0 .15 % ,pH值为中性时,在30—40℃反应8 h 可以得到转化率97% 、特性粘数10 ... 用引发聚合方法合成了AMPS/ AM/ AMC14S 三元共聚物。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总浓度10 % —15 % ,AMC14S浓度0 .15 % ,pH值为中性时,在30—40℃反应8 h 可以得到转化率97% 、特性粘数10 —17 dL/g 的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并通过差热分析研究了共聚物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S AM AMC14S 共聚物 化学驱油 水溶性 驱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二元聚合物驱油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茂森 史新兰 +1 位作者 许克峰 张还恩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1期54-55,共2页
用引发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耐温抗盐二元共聚物驱油剂———AMPS/AM。研究结果表明 ,在单体浓度为2 0 % ,AMPS∶AM为 1.0∶4.0 ,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 0 0 3 0 %~ 0 0 5 0 % ,pH值为中性时 ,可以得到增粘效果较好的合成聚合物。它... 用引发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耐温抗盐二元共聚物驱油剂———AMPS/AM。研究结果表明 ,在单体浓度为2 0 % ,AMPS∶AM为 1.0∶4.0 ,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 0 0 3 0 %~ 0 0 5 0 % ,pH值为中性时 ,可以得到增粘效果较好的合成聚合物。它在矿化度为 1 6× 10 5 mg/L的盐水中可配成稳定的溶液 ,经 90℃ 90d热稳定试验后 ,该溶液粘度保持率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抗盐 二元聚合物 粘度 驱油剂 合成 性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盐油藏调驱用低浓度AM三元共聚物/复合醛交联体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吕茂森 曹敏 +4 位作者 张还恩 张清正 王超华 贺爱民 张青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实验研究了低浓度AMPS/AM/AMC14 S三元共聚物 /复合醛体系的组成和弱凝胶形成条件。由共聚物 30 0—5 0 0mg/L ,改进的复合醛交联剂 30 0— 5 0 0mg/L、热稳定剂 2 0 0mg/L在高矿化度 (1.6× 10 5mg/L)、高钙镁离子(35 0 0mg/L)油... 实验研究了低浓度AMPS/AM/AMC14 S三元共聚物 /复合醛体系的组成和弱凝胶形成条件。由共聚物 30 0—5 0 0mg/L ,改进的复合醛交联剂 30 0— 5 0 0mg/L、热稳定剂 2 0 0mg/L在高矿化度 (1.6× 10 5mg/L)、高钙镁离子(35 0 0mg/L)油田采出水中配成的溶液 ,在 70— 95℃ ,pH值 5 .0— 8.0条件下可形成弱凝胶 ,在 90℃热老化 180天后保有的粘度值在 30— 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醛水基凝胶 胶态分散凝胶 弱凝胶 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 化学驱油剂 高温高盐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无机凝胶的研制与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吕茂森 张还恩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19,共2页
使用粘土、硅酸钠及少量PAM和添加剂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制成了复合无机凝胶 ,性能评价实验表明 ,该产品耐温 90℃、耐盐 1.6× 10 5mg/l,热稳定性好。与有机凝胶相比 ,价格大幅度降低 ,为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恶劣地层条件下的高含水、... 使用粘土、硅酸钠及少量PAM和添加剂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制成了复合无机凝胶 ,性能评价实验表明 ,该产品耐温 90℃、耐盐 1.6× 10 5mg/l,热稳定性好。与有机凝胶相比 ,价格大幅度降低 ,为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恶劣地层条件下的高含水、特高含水区块稳油控水提供了一种耐温抗盐性好、成本低廉的调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无机凝胶 中原油田 非均质性 采收率 聚合物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水膨体调驱剂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吕茂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8,共2页
中原油田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对水膨体油藏调驱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耐温抗盐的水膨体,研究了单体组成、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和油田现用... 中原油田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对水膨体油藏调驱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耐温抗盐的水膨体,研究了单体组成、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和油田现用的水膨体的膨胀倍数、膨胀速率和凝胶强度对比分析,表明合成的水膨体的凝胶强度大于油田现用的水膨体,膨胀时间长,耐温抗盐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抗盐水膨体调驱剂 研制 丙烯酰胺 丙烯酸 交联剂 超细水泥 溶液聚合 中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油藏条件下黄原胶热老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吕茂森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2年第6期39-40,共2页
应用于中原油田高温 ( 83℃ )油藏的三次采油的黄原胶 (Xanthangum)应维持长时间的粘度热稳定性。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 (Na2 S2 O3 、HCHO、EDTA等 ) ,溶液的粘度下降幅度变小 ,热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改善 。
关键词 中原油田 油藏 黄原胶 热稳定性 粘度保留率 添加剂 粘度 除氧剂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油藏条件的交联AMPS共聚物体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吕茂森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3年第1期61-62,共2页
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 ,使用AMPS共聚物和改性醛类复合交联剂 ,采用延迟交联技术 ,制备了综合性能较好的交联AMPS共聚物体系。考察了聚合物类型、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对体系粘度的影响。恒温 90℃经 90天老化试验后粘度仍保... 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 ,使用AMPS共聚物和改性醛类复合交联剂 ,采用延迟交联技术 ,制备了综合性能较好的交联AMPS共聚物体系。考察了聚合物类型、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对体系粘度的影响。恒温 90℃经 90天老化试验后粘度仍保留在 70 0mPa·s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油藏 交联AMPS共聚物 改性醛类复合交联剂 粘度 温度 盐度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P_4型缔合聚合物的性能评价研究
8
作者 吕茂森 贺爱民 刘建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2年第6期45-47,共3页
缔合聚合物是一种新的丙烯酰胺基高分子聚合物 ,其分子链上含有疏水单体 ,在高温、高矿化度盐水中的增粘性、耐温性、抗盐性、热稳定性较好 ,同时其抗机械降解性较好 。
关键词 缔合聚合物 增粘性 耐温性 抗盐性 热稳定性 油藏 聚合物驱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盐条件下AMPS三元共聚物热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吕茂森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2期79-80,89,共3页
分析AMPS三元共聚物降解的机理和抑制其降解的化学方法 ,联系中原油田聚合物驱的实际 ,认为热氧化降解、细菌降解和Fe3 + 引起的降解是AMPS三元共聚物降解的主要原因。添加适量除氧剂、杀菌剂及络合剂是阻止AMPS三元共聚物溶液热老化降解。
关键词 AMPS三元共聚物 降解 除氧剂 杀菌剂 络合剂 粘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的醛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成胶时间的控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还恩 吕茂森 +5 位作者 张金铃 杨希翡 贺爱民 张卫艳 鞠立明 谢立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田调驱的混合醛交联聚合物HPAM弱凝胶,在90℃下的成胶时间约为200h,对油藏和调驱作业的适应性差,针对这种弱凝胶体系研制了由金属化合物和有机物复配而成的交联反应促进剂,代号JCH M。在用矿化度1.6×105mg/L、... 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田调驱的混合醛交联聚合物HPAM弱凝胶,在90℃下的成胶时间约为200h,对油藏和调驱作业的适应性差,针对这种弱凝胶体系研制了由金属化合物和有机物复配而成的交联反应促进剂,代号JCH M。在用矿化度1.6×105mg/L、Ca2++Mg2+浓度5000mg/L的盐水配制、HPAM浓度1500mg/L、交联剂浓度500mg/L、pH=7.0的成胶溶液中加入JCH M10~70mg/L,可使溶液90℃下的成胶时间由200h缩短到70~1h,在90℃维持20d后在90℃测定的凝胶粘度由520mPa·s升到550~730mPa·s。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HPAM或交联剂浓度控制成胶时间的方法是不适当的。表1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性 抗盐性 醛交联聚合物弱凝胶 成胶时间 控制 混合醛交联剂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耐温抗盐三元共聚物ZYS性能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季 吕茂森 +2 位作者 刘建红 王志鹏 王中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8-260,共3页
Z Y S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及一种既含磺酸基又含疏水性长链烷基的两亲性表面活性单体的三元共聚物。本文报道该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耐盐性、短期和长期耐温性、注入性( 滤过性) 、及流过毛细管时的抗剪切性的测定结果。... Z Y S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及一种既含磺酸基又含疏水性长链烷基的两亲性表面活性单体的三元共聚物。本文报道该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耐盐性、短期和长期耐温性、注入性( 滤过性) 、及流过毛细管时的抗剪切性的测定结果。共聚物 Z Y S在总矿化度1 .6 ×105 mg/ L 的盐水中可配成稳定的溶液,溶液经90 ℃长期(180 天) 老化后仍保持足够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三元共聚物 驱油剂 化学驱油 Z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凝胶颗粒调剖剂的研制及矿场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贺广庆 李长春 +3 位作者 吕茂森 王立男 韩桥良 袁续祖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4-336,333,共4页
所报道的凝胶颗粒调剖剂由4种原料组分在水介质中加热反应、造粒、烘干制得,有粒径<1 mm1、-2 mm、2-4 mm三种规格。以在95℃的16 g/L NaCl盐水中密闭加热24小时的吸水膨胀倍率和吸水膨胀体的抗压强度(边长1 cm立方体在50 g负载下的... 所报道的凝胶颗粒调剖剂由4种原料组分在水介质中加热反应、造粒、烘干制得,有粒径<1 mm1、-2 mm、2-4 mm三种规格。以在95℃的16 g/L NaCl盐水中密闭加热24小时的吸水膨胀倍率和吸水膨胀体的抗压强度(边长1 cm立方体在50 g负载下的压缩量)为性能指标,筛选原料组分用量和反应条件,当黏土(经特别处理)用量≤70%、硅酸钠用量≥20%、丙烯酰胺用量≥10%、稳定剂用量≥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小时时,凝胶颗粒膨胀倍率≥10.2,抗压强度好,压缩量<0.2 cm,在同一条件下老化2个月,膨胀倍率降至9.0,压缩量<0.2cm。在φ4.2×15(cm)、充填20-30目石英砂管中注入3 g/L凝胶颗粒悬浮液进行封堵后,200 mL自来水流过填砂管的时间由7秒增至15秒。在地温82℃、含水96%、包括一注三采的M井组,共注入凝胶颗粒浓度25 g/L和15 g/L、矿化度10 g/L的注入水1×104m3,折合凝胶颗粒11 t,经深部调剖后注水压力上升,产油量增加,含水率下降(平均下降2.1%,最低降至70.6%),有效期超过180天。表2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硅酸钠/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 吸水材料 凝胶 颗粒堵剂 调剖剂 深部调剖 高温高盐油藏 中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进的显色法定量测定水溶液中AM/AMPS共聚物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仁保 刘淑芹 +4 位作者 张金灵 张还恩 吕茂森 杨瑞敏 张小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6-278,共3页
中原卫城油田卫 18北块聚合物驱先导性试验中使用自产的AM/AMPS共聚物。对于该共聚物的定量测定 ,美国石油学会推荐用于聚合物HPAM的漂白法不适用 ,而显色法 (淀粉 碘化镉法 )经改进后在室内实验研究和矿场监测中均可用于该共聚物的分... 中原卫城油田卫 18北块聚合物驱先导性试验中使用自产的AM/AMPS共聚物。对于该共聚物的定量测定 ,美国石油学会推荐用于聚合物HPAM的漂白法不适用 ,而显色法 (淀粉 碘化镉法 )经改进后在室内实验研究和矿场监测中均可用于该共聚物的分析。对原显色法的改进包括 :用溴化钾 溴酸钾溶液代替有毒的溴水 ;不再使用碘化镉和硫酸铝 ;提高试液的缓冲性能。给出了各种标准溶液的浓度及每次测定中的用量 (每次测定取含共聚物的水样 2 0~ 5 0mL ,视其中共聚物浓度而定 )。以中试生产的共聚物为标样 ,建立了共聚物质量浓度 溶液吸光度标准曲线 ,在浓度 12 0~ 2 6 0mg/L范围内标准曲线呈线性 ,R2 =0 .970 3。用改进的显色法测定了共聚物在去油储层砂上的静态吸附量 ,与HPLC法结合 ,确定了共聚物驱区块 7口采油井的初始见聚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法 定量测定 水溶液 AM/AMPS共聚物 采出水 聚合物驱油 中原卫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颗粒状树脂调剖剂CSL-2的研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应川 吕茂森 +2 位作者 高有瑞 张卫艳 刘建红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56-58,共3页
根据中原油田高温、高矿化度等复杂地质条件油藏特点 ,为提高油藏开发效果 ,研制适合该油藏特点的调剖剂 ,有效的解决油藏层间矛盾 ,提出了由HPAM与复合交联剂等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成了颗粒状高分子调剖剂CSL 2 ,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 根据中原油田高温、高矿化度等复杂地质条件油藏特点 ,为提高油藏开发效果 ,研制适合该油藏特点的调剖剂 ,有效的解决油藏层间矛盾 ,提出了由HPAM与复合交联剂等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成了颗粒状高分子调剖剂CSL 2 ,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调剖剂耐温 130℃ ,耐盐 2 .0× 10 5mg/L(Ca2 + 、Mg2 + :5 0 0 0mg/L) ,其吸水后膨胀倍数达 5 0倍以上 ,膨胀体强度较满意。高分子调剖剂加入破胶剂后 ,可以降解为溶液 ,克服了同类调剖剂的缺点 ,使用安全。其综合性能优于国内部分同种类型产品 ,可用于油层深部调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倍数 油田化学剂 耐温抗盐颗粒状树脂 调剖剂 CSL-2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濮83块高温高盐油藏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秀琼 熊玉滨 +3 位作者 徐先华 杨瑞敏 何飞 吕茂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8-270,273,共4页
中原油田濮83断块砂岩油藏温度79℃,产出水矿化度153~160g/L,含Ca2++Mg2+3.0~4.5g/L。将2种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WPS A和WA 18)在矿化度120g/L、含Ca2++Mg2+4.15g/L的等体积比产出水、注入水混合水中配成溶液,在82℃下老化12小时后测... 中原油田濮83断块砂岩油藏温度79℃,产出水矿化度153~160g/L,含Ca2++Mg2+3.0~4.5g/L。将2种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WPS A和WA 18)在矿化度120g/L、含Ca2++Mg2+4.15g/L的等体积比产出水、注入水混合水中配成溶液,在82℃下老化12小时后测定界面张力,绘制界面活性图,得到低界面张力体系配方:1.5g/L石油磺酸盐WPS A+1.0g/L两性表面活性剂WA 18。该体系在矿化度110~150g/L或pH值4~10范围或在82℃老化61天后仍维持10-3mN/m超低界面张力。加入生物聚合物使该体系粘度增大,但不影响体系界面张力。由此得到适用于濮83块油藏的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1.5g/LWPS A+1.0g/LWA 18+1.0g/L生物聚合物,该体系在82℃老化45天后界面张力维持超低值,粘度为10mPa·s。在物理实验模拟中注入0.5PV该驱油剂使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27.47%)提高至48.08%。在计算机模拟中,在濮83 1井注入由3.0g/LWPS A+WA 18、2.0g/L生物聚合物组成的SP段塞0.2PV,1.0g/L生物聚合物段塞0.1PV,提高采收率13.66%。图2表3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油藏 表面活性剂 二元复合驱油工艺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S/AM二元聚合物耐温抗盐胶态分散凝胶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爱民 吕茂森 +2 位作者 刘建红 鞠立明 谢立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3年第7期79-80,共2页
使用低浓度AMPS/AM二元聚合物和有机铬交联剂 ,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 ,采用延迟交联技术 ,制备了胶态分散凝胶体系。具体考察了不同聚合物、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延缓交联剂浓度。
关键词 AMPS/AM二元聚合物 耐温抗盐 胶态分散凝胶 有机铬交联剂 延缓交联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先导性试验
17
作者 徐先华 张俊法 +2 位作者 吕茂森 高正龙 岳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55,共3页
用引发聚合方法合成了AMPS/AM/AMC14S三元共聚物.对AMPS/AM和S用量、反应时间、单体纯度和浓度以及除氧等合成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5~40℃、单体总浓度为10%~15%、引发剂浓度为0.01%~0.02%、pH值为中性、反... 用引发聚合方法合成了AMPS/AM/AMC14S三元共聚物.对AMPS/AM和S用量、反应时间、单体纯度和浓度以及除氧等合成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5~40℃、单体总浓度为10%~15%、引发剂浓度为0.01%~0.02%、pH值为中性、反应8h以上时,可得到特性粘数为10~17dl/g的三元共聚物,转化率可达97%.使用中试产品在中原油田卫18-4井组开展了先导性矿场试验.注聚后井组保持了较高的注入压力及阻力系数,表明在中原油田油藏条件下AMPS三元共聚物具有较好的降水增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S三元共聚物 先导性试验 中原油田 井组 注入压力 增油 注聚 单体 合成 聚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交联聚合物调驱先导试验
18
作者 高有瑞 何飞 +1 位作者 王志鹏 吕茂森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3年第1期63-64,共2页
主要介绍了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条件下交联聚合物调驱现场应用 ,综合分析了现场先导试验效果。从调整层间矛盾、调整平面矛盾与其它技术综合应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在TQ3试验区降水增油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中原油田 交联聚合物 先导试验 驱油效果 井位 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共聚物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19
作者 刘淑芹 吕茂森 +3 位作者 吴亚生 杨瑞敏 张金灵 崔新龙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78,共1页
中原油田油藏有着非常的特殊性即地层温度高(70~140℃),地层水矿化度高(7~32×104mg/L),二价阳离子含量高(3000~8000×104mg/L),因此开展聚合物提高采收率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能耐高温、高盐且成本较为合理的聚合物.
关键词 三元共聚物 研制 性能评价 中原油田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S/AM/AMC_(14)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昊 吕茂森 +2 位作者 高有瑞 王洪超 王兴中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7-349,353,共4页
用引发聚合方法合成了AMPS/AM/AMC14 S三元共聚物。对合成条件 (AMPS/AM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纯度、单体浓度及除氧情况 )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 ,在单体总浓度 10 %~15 % (ω)、引发剂浓度 0 .0 1%~ 0 .0 2 % (ω)、pH... 用引发聚合方法合成了AMPS/AM/AMC14 S三元共聚物。对合成条件 (AMPS/AM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纯度、单体浓度及除氧情况 )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 ,在单体总浓度 10 %~15 % (ω)、引发剂浓度 0 .0 1%~ 0 .0 2 % (ω)、pH值为 6时 ,在 4 0℃反应 8h以上可以得到转化率大于97%、特性粘数 12dl/g的三元共聚物。性能评价表明 ,AMPS/AM/AMC14 S三元共聚物耐温抗盐性较好。用AMPS/AM/AMC14 S三元共聚物进行了弱凝胶调驱现场试验 ,取得了一定的增油降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聚物 AMPS 应用 引发剂浓度 耐温抗盐性 弱凝胶调驱 聚合方法 合成条件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综合研究 单体浓度 特性粘数 性能评价 现场试验 增油降水 总浓度 pH值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