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耐铝毒基因型筛选及筛选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应小芳 刘鹏 +2 位作者 徐根娣 吕群丹 朱申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51,共6页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来自华东、东北地区18个优质大豆品种(系)对铝毒的反应。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各性状的相对耐性值及其与综合评价系数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了相对根系干重、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株高、相对叶面积等可作为大豆耐铝毒...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来自华东、东北地区18个优质大豆品种(系)对铝毒的反应。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各性状的相对耐性值及其与综合评价系数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了相对根系干重、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株高、相对叶面积等可作为大豆耐铝毒基因型筛选的重要指标。提出了基于各种性状平均意义上的综合评价系数,并根据已筛选的鉴定指标计算了耐铝毒综合系数。在此基础上筛选出4个具有较强耐铝毒能力的大豆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毒胁迫 大豆基因型 筛选指标 耐铝毒综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赏食兼用LA百合品种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易博 徐蕴晨 +4 位作者 吴昀 余小华 袁粲 吕群丹 夏宜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639-1645,共7页
百合属(Lillium spp.)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兼具观赏、食用、药用价值,但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大多聚焦于观赏百合,而食用百合品种长期较单一,对于百合的多功能性研究也较缺失。该研究以10个LA百合品种为材料,进行观赏性状(花期、花色、株高... 百合属(Lillium spp.)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兼具观赏、食用、药用价值,但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大多聚焦于观赏百合,而食用百合品种长期较单一,对于百合的多功能性研究也较缺失。该研究以10个LA百合品种为材料,进行观赏性状(花期、花色、株高、花苞数)和产量性状(母鳞茎鲜重增量、母鳞茎直径增量、小鳞茎数量、小鳞茎鲜重),以及抗病性的综合评价研究,为开发赏食兼用型多功能百合提供理论基础。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帝王黄、红妆和蜜苏卡综合得分位列前三;聚类分析将10个LA百合品种分为3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主成分分析的可信度。进一步选择综合评价最高的百合品种帝王黄鳞茎,测定其矿质养分、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含量,与江浙地区主产食用百合卷丹相比,总体营养价值相仿。因此,帝王黄等LA百合品种具有赏食兼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评价体系 赏食兼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药用植物地菍及其常见易混种的DNA条形码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洁 潘俊杰 +2 位作者 吕群丹 周君美 程科军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73-79,共7页
目的: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对民族药用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及其常见易混种进行分子鉴定,以保证药材使用的正确性和临床药效。方法:分别在浙江、江西、福建和广西等地采集地菍及其7种常见易混种多花野牡丹M.affine、野牡丹M.cand... 目的: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对民族药用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及其常见易混种进行分子鉴定,以保证药材使用的正确性和临床药效。方法:分别在浙江、江西、福建和广西等地采集地菍及其7种常见易混种多花野牡丹M.affine、野牡丹M.candidum、展毛野牡丹M.normale、毛菍M.sanguineum、少花柏拉木Blastus pauciflorus、锦香草Phyllagathis cavaleriei和秀丽野海棠Bredia amoena样品95份,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测序并获取ITS2序列,同时下载GenBank相应物种的ITS2序列30条。使用Gene Tool软件分析ITS2序列长度、GC含量和变异位点等情况,利用Clustal X和MEGA 7.0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和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聚类树。结果:地菍及其常见易混种ITS2序列长度为224~236 bp,GC含量为60.6%~69.2%;地菍只有1种单倍型,种内K2P遗传距离显著小于其他7个易混种;邻接(NJ)进化树中地菍可与其他物种成功区分。结论: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成功鉴定地菍及其常见易混种,可为地菍的生产、使用和监管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药用植物 地菍 ITS2序列 DNA条形码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栽培模式对三叶青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吉庆勇 彭昕 +5 位作者 华金渭 程科军 朱波 方洁 徐金标 吕群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3期132-133,136,共3页
[目的]研究立体栽培对三叶青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针对三叶青大田平作栽培生长后期茎蔓匍匐在地、重叠郁蔽严重,导致位于下层的茎叶提前衰败死亡而严重影响生长的问题,借鉴立体农业的栽培技术原理,设计立体、平作等栽培模式试验,研究... [目的]研究立体栽培对三叶青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针对三叶青大田平作栽培生长后期茎蔓匍匐在地、重叠郁蔽严重,导致位于下层的茎叶提前衰败死亡而严重影响生长的问题,借鉴立体农业的栽培技术原理,设计立体、平作等栽培模式试验,研究采用立体栽培技术对三叶青的生长效应。[结果]采用立体限根栽培技术能有效改善三叶青田间通风、透气、透光条件,显著提高植株抗病性,降低根腐病发病率,减少死苗率,提高三叶青地下块根产量和品质。[结论]立体限根栽培对降低三叶青病害、提高植株生长、提高单株产量具有很好的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立体栽培 发病率 长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方洁 潘俊杰 +1 位作者 程科军 吕群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69-73,76,共6页
综述了百合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百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百合遗传多样性分析和5种分子标记(RAPD、ISSR、SSR、AFLP、SRAP)的开发和利用;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 综述了百合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百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百合遗传多样性分析和5种分子标记(RAPD、ISSR、SSR、AFLP、SRAP)的开发和利用;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和花粉管介导法;百合减数分裂基因、花发育基因及抗逆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分子标记 遗传转化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